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多模态机器学习领域,为特定任务而制作的人工标注数据昂贵,且不同任务难以进行迁移,从而需要大量重新训练,导致训练多个任务时效率低下、资源浪费。预训练模型通过以自监督为代表的方式进行大规模数据训练,对数据集中不同模态的信息进行提取和融合,以学习其中蕴涵的通用知识表征,从而服务于广泛的相关下游视觉语言多模态任务,这一方法逐渐成为人工智能各领域的主流方法。依靠互联网所获取的大规模图文对与视频数据,以及以自监督学习为代表的预训练方法的进步,视觉语言多模态预训练模型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不同视觉语言任务之间的壁垒,提升了多个任务训练的效率并促进了具体任务的性能表现。本文总结视觉语言多模态预训练领域的进展,首先对常见的预训练数据集和预训练方法进行汇总,然后对目前最新方法以及经典方法进行系统概述,按输入来源分为图像—文本预训练模型和视频—文本多模态模型两大类,阐述了各方法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并将各模型在具体下游任务上的实验情况进行汇总。最后,总结了视觉语言预训练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研究中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在安全监控、无人驾驶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基于可见光数据的视觉跟踪方法,在光照变化、恶劣天气下因数据质量受限难以实现鲁棒跟踪。因此,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多模态视觉跟踪任务,通过引入其他模态数据,包括红外模态、深度模态、事件模态以及文本模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可见光模态在恶劣天气、遮挡、快速运动和外观歧义等条件下的不足。多模态视觉跟踪旨在挖掘可见光和其他模态数据的互补优势,在视频中实现鲁棒的目标定位,对全天时全天候感知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关注。由于主流的多模态视觉跟踪方法针对可见光—红外跟踪展开,因此,本文以阐述可见光—红外跟踪方法为主,从信息融合的角度将现有方法划分为结合式融合和判别式融合,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并对不同类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然后,本文对其他多模态视觉跟踪任务的研究工作进行了介绍,并对不同多模态视觉跟踪任务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本文对多模态视觉跟踪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视觉语言导航,即在一个未知环境中,智能体从一个起始位置出发,结合指令和周围视觉环境进行分析,并动态响应生成一系列动作,最终导航到目标位置.视觉语言导航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该任务近年来在多模态研究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不同于视觉问答和图像描述生成等传统多模态任务,视觉语言导航在多模态融合和推理方面,更具有挑战性.然而由于传统模仿学习的缺陷和数据稀缺的现象,模型面临着泛化能力不足的问题.系统地回顾了视觉语言导航的研究进展,首先对于视觉语言导航的数据集和基础模型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全面地介绍视觉语言导航任务中的代表性模型方法,包括数据增强、搜索策略、训练方法和动作空间四个方面;最后根据不同数据集下的实验,分析比较模型的优势和不足,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面向深度学习的多模态融合技术是指机器从文本、图像、语音和视频等领域获取信息实现转换与融合以提升模型性能,而模态的普遍性和深度学习的热度促进了多模态融合技术的发展。在多模态融合技术发展前期,以提升深度学习模型分类与回归性能为出发点,阐述多模态融合架构、融合方法和对齐技术。重点分析联合、协同、编解码器3种融合架构在深度学习中的应用情况与优缺点,以及多核学习、图像模型和神经网络等具体融合方法与对齐技术,在此基础上归纳多模态融合研究的常用公开数据集,并对跨模态转移学习、模态语义冲突消解、多模态组合评价等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随着图像、文本、声音、视频等多模态网络数据的急剧增长,人们对多样化的检索需求日益强烈,其中的跨模态检索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其存在异构性差异,在不同的数据模态之间寻找内容相似性仍然具有挑战性。现有方法大都将异构数据通过映射矩阵或深度模型投射到公共子空间,来挖掘成对的关联关系,即图像和文本的全局信息对应关系,而忽略了数据内局部的上下文信息和数据间细粒度的交互信息,无法充分挖掘跨模态关联。为此,文中提出文本-图像协同注意力网络模型(CoAN),通过选择性地关注多模态数据的关键信息部分来增强内容相似性的度量。CoAN利用预训练的VGGNet模型和循环神经网络深层次地提取图像和文本的细粒度特征,利用文本-视觉注意力机制捕捉语言和视觉之间的细微交互作用;同时,该模型分别学习文本和图像的哈希表示,利用哈希方法的低存储特性和计算的高效性来提高检索速度。在实验得出,在两个广泛使用的跨模态数据集上,CoAN的平均准确率均值(mAP)超过所有对比方法,文本检索图像和图像检索文本的mAP值分别达到0.807和0.769。实验结果说明,CoAN有助于检测多模态数据的关键信息区域和数据间细粒度的交互信息,充分挖掘跨模态数据的内容相似性,提高检索精度。  相似文献   

6.
方面级多模态情感分类任务的一个关键是从文本和视觉两种不同模态中准确地提取和融合互补信息, 以检测文本中提及的方面词的情感倾向. 现有的方法大多数只利用单一的上下文信息结合图片信息来分析, 存在对方面和上下文信息、视觉信息的相关性的识别不敏感, 对视觉中的方面相关信息的局部提取不够精准等问题, 此外, 在进行特征融合时, 部分模态信息不全会导致融合效果一般. 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提出一种注意力融合网络AF-Net模型去进行方面级多模态情感分类, 利用空间变换网络STN学习图像中目标的位置信息来帮助提取重要的局部特征; 利用基于Transformer的交互网络对方面和文本以及图像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 实现多模态交互; 同时补充了不同模态特征间的相似信息以及使用多头注意力机制融合多特征信息, 表征出多模态信息, 最后通过Softmax层取得情感分类的结果. 在两个基准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和对比, 结果表明AF-Net能获得较好的性能, 提升方面级多模态情感分类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天明  张杉  刘曦  曹斌  范菁 《软件学报》2024,35(3):1107-1124
作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关键子任务,命名实体识别通过提取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帮助机器翻译、文本生成、知识图谱构建以及多模态数据融合等许多下游任务深度理解文本蕴含的复杂语义信息,有效地完成任务.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时间和人力等成本问题,命名实体识别任务常常受限于标注样本的稀缺.尽管基于文本的小样本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已取得较好的泛化表现,但由于样本量有限,使得模型能提取的语义信息也十分受限,进而导致模型预测效果依然不佳.针对标注样本稀缺给基于文本的小样本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模态数据的小样本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借助多模态数据提供额外语义信息,帮助模型提升预测效果,进而可以有效提升多模态数据融合、建模效果.该方法将图像信息转化为文本信息作为辅助模态信息,有效地解决了由文本与图像蕴含语义信息粒度不一致导致的模态对齐效果不佳的问题.为了有效地考虑实体识别中的标签依赖关系,使用CRF框架并使用最先进的元学习方法分别作为发射模块和转移模块.为了缓解辅助模态中的噪声样本对模型的负面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元学习的通用去噪网络.该去噪网络在数据量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有效地评估辅助模态中不同样...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时代,随着多源异构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多模态数据融合问题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其中视觉问答因需要图文协同处理而成为当前多模态数据融合研究的热点。视觉问答任务主要是对图像和文本两类模态数据进行特征关联与融合表示,最后进行推理学习给出结论。传统的视觉问答模型在特征融合时容易缺失模态关键信息,且大多数方法停留在数据之间浅层的特征关联表示学习,较少考虑深层的语义特征融合。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文特征跨模态深度交互的视觉问答模型。该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网络分别获取图像和文本两种模态数据特征,然后利用元注意力单元组合建立的新型深度注意力学习网络,实现图文模态内部与模态之间的注意力特征交互式学习,最后对学习特征进行多模态融合表示并进行推理预测输出。在VQA-v2.0数据集上进行了模型实验和测试,结果表明,与基线模型相比,所提模型的性能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
随着视觉、听觉、语言等单模态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让计算机拥有更接近人类理解多模态信息的能力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随着图文社交、短视频、视频会议、直播和虚拟数字人等应用的涌现,对多模态信息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给多模态研究提供了海量的数据和丰富的应用场景。该文首先介绍了近期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关注度较高的多模态应用,并从单模态的特征表示、多模态的特征融合阶段、融合模型的网络结构、未对齐模态和模态缺失下的多模态融合等角度综述了主流的多模态融合方法,同时也综合分析了视觉-语言跨模态预训练模型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购物平台上,简洁、真实、有效的产品摘要对于提升购物体验至关重要。网上购物无法接触到产品实物,产品图像所含信息是除产品文本描述外的重要视觉信息,因此融合包括产品文本和产品图像在内的多模态信息的产品摘要对于网络购物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融合产品文本描述和产品图像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模态信息的产品摘要抽取模型。与一般的产品摘要任务的输入只包含产品文本描述不同,该模型引入了产品图像作为一种额外的信息来源,使抽取产生的摘要更丰富。具体来说,首先对产品文本描述和产品图像分别使用预训练模型进行特征表示,从产品文本描述中提取每个句子的文本特征表示,从产品图像中提取产品整体的视觉特征表示;然后使用基于低阶张量的多模态融合方法将每个句子的文本特征和整体视觉特征进行模态融合,得到每个句子的多模态特征表示;最后将所有句子的多模态特征表示输入摘要生成器中以生成最终的产品摘要。在CEPSUM (Chinese E-commerce Product SUMmarization) 2.0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在CEPSUM 2.0的3个数据子集上,该模型的平均ROUGE-1比TextRank高3.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多模态模型不能充分挖掘图像中非显著区域的空间关系和上下文间的语义关系,导致多模态关系推理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跨模态多维关系增强的多模态模型(multi-dimensional relationship enhancement model,MRE),用于提取潜层结构下图像各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信息,并推理出视觉—语言间的语义相关性。设计了特征多样性模块用于挖掘图像中与显著区域相关的次显著区域特征,从而增强图像空间关系特征表示;并设计了上下文引导注意模块来引导模型学习语言上下文在图像中的关系,实现跨模态关系对齐。在MSCOCO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提模型获得了更好的性能,其中BLEU-4和CIDEr分数分别提升了0.5%和1.3%。将这种方法应用到视觉问答任务中,在VQA 2.0数据集上性能得到了0.62%的提升,证明该方法在多模态任务方面的广泛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大量不同模态内容构建而成的多媒体世界中,不同模态信息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互补性,多模态表征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挖掘出不同模态之间的共性和特性,产生出可以表示多模态信息的隐含向量.主要介绍了目前应用较广的视觉语言表征的相应研究工作,包括传统的基于相似性模型的研究方法和目前主流的基于语言模型的预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During disasters, multimedia content on social media sites offers vital information. Reports of injured or deceased people, infrastructure destruction, and missing or found people are among the types of information exchanged. While several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both text and picture content for disaster response, previous research has primarily concentrated on the text modality and not so much success with multi-modality. Latest research in multi-modal classification in disaster related tweets uses comparatively primitive models such as KIMCNN and VGG16. In this research work we have taken this further and utilized state-of-the-art models in both text and image classification to try and improve multi-modal classification of disaster related tweets.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on two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tasks, first to detect if a tweet is informative or not, second to understand the response needed. The process of multimodal analysis is broken down by incorporating different methods of feature extraction from the textual data corpus and pre-processing the corresponding image corpus, then we use several classification models to train and predict the output and compare their performances while tweaking the parameters to improve the results. Models such as XLNet, BERT and RoBERTa in text classification and ResNet, ResNeXt and DenseNet in image classification were trained and analyz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ultimodal architecture outperforms models trained using a single modality (text or image alone). Also, it proves that the newer state-of-the-art models outperform the baseline models by a reasonable margin for both the classification tasks.

  相似文献   

15.
情绪分析一直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多模态情绪分析是当前该领域的一个挑战。已有研究在上下文信息和不同模态时间序列信息交互方面存在不足,该文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多层LSTM融合模型(Multi-LSTMs Fusion Model,MLFN),通过分层LSTM分别设置单模态模内特征提取层、双模态和三模态模间融合层进行文本、语音和图像三个模态之间的深度融合,在考虑模态内部信息特征的同时深度捕获模态之间的交互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层LSTM多模态融合网路能够较好地融合多模态信息,大幅度提升多模态情绪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语义分割应用到现实世界的下游任务时无法处理未定义类别的问题,提出了指称对象分割任务,该任务根据自然语言文本的描述找到图像中对应的目标。现有方法大多使用一个跨模态解码器来融合从视觉编码器和语言编码器中独立提取的特征,但是这种方法无法有效利用图像的边缘特征且训练复杂。CLIP(contrastive language-image pre-training)是一个强大的预训练视觉语言跨模态模型,能够有效提取图像与文本特征,因此提出一种在频域融合CLIP编码后的多模态特征方法。首先,使用无监督模型对图像进行粗粒度分割,并提取自然语言文本中的名词用于后续任务。接着利用CLIP的图像编码器与文本编码器分别对图像与文本进行编码。然后使用小波变换分解图像与文本特征,可以充分利用图像的边缘特征与图像内的位置信息在频域进行分解并融合,并在频域分别对图像特征与文本特征进行融合,并将融合后的特征进行反变换。最后将文本特征与图像特征进行逐像素匹配,得到分割结果,并在常用的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证明,网络在无训练零样本的条件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与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融合文本和图像的多模态信息相对于单模态可以提升灾害事件分析准确率。但是已有的工作多数将文本特征和图片特征进行简单的融合,在提取、融合特征的时候造成特征的冗余,同时忽略了模态之间的联系,没有考虑到图像和文本之间特征的相关性。为此,本文分析和研究目前流行的多模态融合算法,提出一种拥抱融合的多模态灾害事件分析算法。首先将文本特征和图像的特征向量互相对比,考虑文本和图像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然后基于多项抽样,剔除冗余的特征,融合文本特征和图像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拥抱融合在CrisisMMD2.0数据集上实验1的2个任务的分类效果准确率分别高达88.2%、85.1%,都明显优于其他多模态融合模型,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同时第2个实验也验证了拥抱模型对于不同文本和图像深度学习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