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评分、1年内再入院率及病死率。结果出院时观察组较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更为明显(P〈0.05),MLHF评分显著降低(P〈0.01);随访1年,观察组1年内再入院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和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黄春娥 《基层医学论坛》2014,(32):4431-4432
目的:探讨急诊再灌注治疗全过程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接诊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急诊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再灌注治疗全过程护理,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再发心梗率为2.5%,对照组患者再发心梗率17.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7.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再灌注治疗全过程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康复率和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肺部感染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早期护理效果。方法取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间本院收治的40例老年肺部感染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实施早期护理,统计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及护理后1例患者因入院时病情较重,治疗无效死亡,生存率为97.5%,并发症发生率为2.5%,护理满意度为97.4%。结论老年肺部感染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早期护理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评价个性化护理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某医院收治的66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的效果和护理质量.[结果]接受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6 min步行...  相似文献   

5.
袁咏梅 《中外医疗》2014,33(6):52+54-52,54
目的观察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病人实施急诊内科治疗后的效果,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总结。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一2012年6月2年期间某医院急诊内科门诊接受治疗的32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病人。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16例)与对照组(16例),观察组病人,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并结合关托洛尔进行治疗;对照组病人,给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实施观察。结果观察组中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89.1%,而对照组中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69.2%,对两组患者的死亡率与疗效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病人进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并辅以美托洛尔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方法:该院将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71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35例)和观察组(3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在护理评价方面,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增强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杨鑫森 《基层医学论坛》2015,(10):1344-1345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急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63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6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3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1.90%,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取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40)和心理组(n=40),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心理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心理组患者护理后心功能、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指标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优。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谭可泉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341-2342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家庭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以上患者经治疗,全部出院,出院后对其进行家庭护理。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家庭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心肌梗死的再次发病情况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疾病的再发率为1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患者的家庭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护理效果,预防疾病的再发,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率,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8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或者相似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教育、饮食教育、生活教育、服药教育、出院健康指导。对两组患者出院后进行6个月随访,记录两组患者再入院情况和患者病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失访率分别为2.4%、4.8%,两组失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入院率和病死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和病死率,有利于改善患者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收治以慢性心力衰竭为诊断的老年患者43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设置为对照组。2018年1月我院开展舒适护理干预,针对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47例,设置为舒适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心理情绪、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对护理的满意率与依从性。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减少,其中舒适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经护理后两组患者运动耐力明显改变,两组患者VO2max、Wmax、力竭时间明显升高,其中舒适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患者WHOQOL-BREF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其中舒适组患者的WHOQOL-BREF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舒适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100.00%,护理的依从性优良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2%、90.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可明显缓解老年患者负性心理情绪,提升患者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和依从性,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分析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的临床护理干预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全部实施扩充血管、利尿、抗炎、吸氧、强心和营养心肌等对症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好转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特点,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吴娜 《基层医学论坛》2014,(36):5023-5024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分成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1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增强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及不安全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治疗的老年骨科患者1189例,其中2011年1~12月治疗的56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2年1~12月治疗的62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及满意率,并分析不安全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1.28%、1.1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77%、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4.38%)明显高于对照组(8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缺陷占90.83%,为护理不安全主要因素。结论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可有效预防老年骨科患者意外事件发生,降低护理投诉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讨论中医辩证施护方法应用在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收集我院急性内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其分成对照组以及研究组,研究组给予中医辩证施护方法,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3.6%,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2%,其中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辩证施护方法应用在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中,可以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效果得到提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原小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1):1457-145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慢性阻塞性疾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47例诊断为COPD的老年患者,按照是否合并有CHF分为:研究组,CHF合并COPD老年患者共24例;对照组,不合并CHF老年患者共23例。分析比较2组临床治疗中给予的护理措施,总结患者临床转归以及预后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与病死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1年后,患者病死率、再入院率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OPD合并CHF的老年患者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后,临床转归以及预后与单纯COPD相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信延续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微信平台延续护理。随访1年,记录患者的再入院率、心功能改善情况、疾病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1年内再入院观察组8例(20.0%),对照组22例(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改善观察组30例(75.0%),对照组心功能改善10例(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慢性心衰相关知识知晓观察组34例(85.0%),对照组22例(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对护理满意观察组34例(85.0%),对照组22例(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运用微信平台实施持续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管理具有良好效果,是切实有效的干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背景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状态,患者多存在食欲不振、腹泻、腹胀、便秘等营养及代谢问题,营养及代谢问题反过来又影响其预后,目前对于营养评估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已有一些研究,但关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评估的研究较少,且尚无公认的有效评估方法。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营养指标,同时比较其预后评估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老年病科住院且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9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预后情况进行分组:按照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住院死亡组43例与住院存活组156例,按照1年内是否死亡分为1年死亡组51例与1年存活组148例,按照半年内是否再入院分为半年再入院组69例与非半年再入院组130例。通过查阅病历、电话随访,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体质指数(BMI)、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GNRI)、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简表(NRS2002)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不同营养评估方法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比较其评估价值。 结果 住院死亡组与住院存活组年龄、ALB、GNRI、NRS2002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死亡组与1年存活组年龄、身高、ALB、GNRI、NRS2002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再入院组与非半年再入院组BMI、ALB、GNRI、NRS2002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NRS2002评分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死亡的影响因素,年龄、ALB、NRS2002评分是患者1年死亡的影响因素,NRS2002评分是患者半年再入院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ALB、NRS2002评分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死亡的AUC分别为0.76〔95%CI(0.68,0.84),P<0.001〕、0.80〔95%CI(0.73,0.86),P<0.001〕;ALB、NRS2002评分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年死亡的AUC分别为0.75〔95%CI(0.67,0.82),P<0.001〕、0.82〔95%CI(0.76,0.88),P<0.001〕;NRS2002评分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半年再入院的AUC为0.73〔95%CI(0.65,0.80),P<0.001〕。 结论 NRS2002评分在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死亡、1年死亡、半年再入院的发生风险时均有统计学意义,可作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首选方法,与BMI、血清ALB水平、GNRI相比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各34例,普通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依据患者情况实施舒适护理,包括环境舒适、心理舒适、生理舒适和护理技术舒适,观察两组患者满意率和治疗效果.结果 舒适护理组患者满意率和治疗效果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组.结舒适护理能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76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研究组的患者采用专业系统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7%、总护理满意率为92.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6%、总护理满意率为78.9%;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总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情况危急,应当采取专业系统的护理方法才能够起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