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复发性胃癌再手术5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复发的原因及手术疗法。方法对1992年12月至2006年12月住院再手术治疗的51例复发性胃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手术到复发确诊时间为10个月至11年,平均28个月,其中术后2年内复发37例(72.5%),2~5年内复发10例(19.7%),5年以上复发4例(7.8%)。再次手术切除35例,占68.6%,其中根治性切除20例,姑息性切除15例,根治性切除者生存12个月至5年,姑息性切除者生存7~21个月。结论胃癌复发多发生在术后2年内,复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残胃和手术野的局部复发病例,若能排除远处转移,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膀胱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必要时同时行输尿管移植)或肿瘤局部切除术治疗,术后肿瘤复发甚至多次复发的病例并不少见.Roger报道47例复发10例,复发率22%,高安报道为26~52%,本院63例复发23例,复发率37%.对这类复发的病例,除已失去手术条件者外,应再次手术治疗.本组复发病例采用了两种治疗方法:1.全膀胱切除术10例,下称全切组,2.再次或多次膀胱部分切除、肿瘤局部切除或电切术,术后并应用噻替哌冲洗膀胱13例,下称冲洗组.将两组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甲状舌管囊肿及疫是常见的预咽先天性疾病,而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根治方法。然而手术复发率甚高。据文献报导复发率在20~30%左右,本文报导4例术后复发病例,经入院后再次手术,随访一年以上无复发。1一般资料本组4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3一5例,10岁1例。除10岁1例为二次复发外,其余3例均为一次复发。复发时间为:术后10天内2例,术后二个月内2例。符合文献报道7~90天内复发。2手术探查结果双方法手术中发现4例复发病例的舌骨均完好,说明第一次手术求切除舌骨中段,由于手术仅做到舌骨次下部分,而未将舌管穿过舌骨部分及舌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肿手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和再手术的原则。方法:对20例结节性甲肿手术后复发的手术适应证,术后以及再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节性甲肿手术手术后复发与单发或多发、手术适应证的掌握和术式的选择密切相关。20例复发者中结节摘除8例,腺叶全部切除7例,一侧腺叶次全切除4例,一侧腺叶切除1例。再手术一侧腺叶切除5例,一侧腺叶切除加对侧次全切除7例,双侧次全切除8例。平均随访5年无复发病例。结论:明确病变是单发或复发,严格掌握复发性结节性甲肿的手术适应证,并摒弃结节摘除和腺叶部分切除术可降低复发率和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5.
经鼻内镜切除鼻窦良性肿瘤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Xie M  Xu G  Li Y  Zhang G  Liu X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7):1165-1167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良性肿瘤的疗效和适应证。方法 对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2例鼻腔鼻窦良性肿瘤和同期治疗的12例内翻性乳头状瘤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结果 5例血管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纤维瘤和1例良性瘤样纤维组织增生均完全切除。4例骨化纤维瘤,2例1次手术完全切除,术后3年无复发;1例2次手术后全部切除,随访10个月无复发;1例大部分切除,随访3年未见肿瘤生长。12例内翻性乳头状瘤中2例恶变,8例1次手术完全切除,2例术后发现残灶,YAG激光处理,2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18个月发现残留和复发均再手术治愈。所有病例除1例失访外,平均随访36个月,均未再复发。结论 内镜手术视野清晰,损伤小,面部无瘢痕。该术式对于部分良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与标准外进路相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形式、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复发形式、原因及手术治疗为主综合治疗情况。结果40例中首次手术为Dixon术,术后主要以吻合口及周围组织复发为主共26例,占65%。首次手术为Miles术,术后主要以会阴、盆壁复发为主共14例,占35%。复发病例中再手术行Miles术18例,会阴复发灶扩大切除10例,联合周围脏器切除2例,单纯近端肠造口4例,复发灶不能切除仅作探查6例,术后接受化疗18例,化疗加放疗22例,术后1年生存率75%,3年生存率35%,有6例生存期为5年以上。结论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并提高生存率,需严格按照全直肠系膜切除的要求操作,对低位直肠癌应遵循根治第一,提高生存质量第二的原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具体病情决定保肛手术,对复发病例应积极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以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8例脑膜瘤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24例,Ⅱ级切除4例,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2~10年3例复发,均2次手术。结论:全切肿瘤是减少脑膜瘤复发的保证;控制好术中出血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保护好脑功能是良好预后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著者在1961~1981年间共治疗甲状舌管囊肿/瘘管(以下简称甲舌囊肿/瘘)141例,其中28例是术后复发病例(其中两例是在著者单位手术以后复发的)。复发病例经切除舌骨中段并连同颈前、舌根区之囊肿/瘘管周围软组织整块切除,术后再无复发。本文对甲状舌管之胚胎发生、病理组织解剖所见及手术范围、术式,本组复发病例情况等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物切除时,切除肿物伴腺体全切与单纯切除肿物或做腺体区段切除之间的肿物复发率对比,以此指导临床的治疗。方法:收集我院1988~2008年口腔科收治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手术病例及随访材料进行统计、整理、分析、数据处理。结果:统计有效病例316例,术后随访后发现腺体全切20年无复发病例,只做肿瘤周围部分腺段切除者5年复发2例、7年复发3例、8年复发2例,单纯只做肿瘤切除者5年以上复发2例、7~10年复发5例。结论:腮腺良性肿瘤做腺体全切手术后无复发,只做腺体部分切除或单纯肿瘤切除者复发率明显高于腺体全切者。是否进行腺体全切手术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对手术时间的耐受程度,不能因为有复发可能性就不顾患者身体状况全部做腺体切除。特别是儿童和70岁以上老年人要对切除腺体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前颅窝底巨大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和切除方式,并分析特殊类型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至2014年间我科收治的21例前颅窝底巨大脑膜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经过及预后情况。结果:所有病例经影像学检查,并行显微手术治疗,肿瘤全切除(SimpsonⅠ、Ⅱ级切除)18例,近全切除3例,无死亡病例;除1例颅神经功能术前完全丧失外,术后神经功能改善者17例,无改善者2例,加重者1例。术后随访复查头颅MRI,肿瘤全切除组病例未见复发,近全切除有2例复发。结论:前颅窝底巨大脑膜瘤手术切除难度大,根据肿瘤部位选择正确手术入路,采用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复发再手术对提高胃癌术后生存率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年间在胃癌术后复发手术病例57例,临床资料包括首次及本次复发诊断及手术情况,术后随访信息。结果:胃癌术后复发最主要症状是上腹部隐痛不适27例(47.4%)。复发癌肿切除32例(56.1%),手术方法包括残胃切除21例,加脾切除术6例,脾切除术加肾上腺切除术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胰体尾切除术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加横结肠切除术1例,肝部分切除术2例。肿瘤切除组术后生存期27.8月,显著大于姑息性手术组(4.7个月)及剖腹探查组(3.1个月)(P<0.001)。结论:胃癌术后复发再手术可适用于局部复发的少数病例,如能获得根治性切除,则能提高生存率,姑息性手术对延长生存期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胃癌术后复发48例再次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复发因素及其再手术的适应证。方法:胃癌术后复发48例进行再次手术,并对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术后生存〉5年6例,〉3年4例,〉1年8例,≤1年死亡12例。探查6例分别于3~6个月内死亡。结论:对胃癌术后复发,再手术能否切除病灶主要取决于复发方式。吻合口或残胃复发,即使侵及邻近脏器,无远处转移,且心肺功能可耐受手术都应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 对该院过去13年甲状腺术后再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再次手术原因和痛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再次甲状腺手术的原因依次为甲状腺癌(4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2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复发(7例)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亢复发(6例),分别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无死亡病例。有10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12.0%(10/83)。分别为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3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伤口出血和呼吸困难各2例。甲状腺脓肿1例。结论手术前完备的诊查、手术中对切除标本剖面的视查和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减少甲状腺再手术率,同时恰当的手术方式亦可以避免再手术,良性结节的次全切除有利于预防复发。甲状腺再手术难度大。如行再次手术需要常规暴露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及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2年41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再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吻合口处复发17例,盆腔内复发15例,会阴部复发(含造瘘口)9例。本组病例均经再次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24例,姑息性切除13例,行高位结肠造瘘4例。根治性切除和非根治性切除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6个月和11个月。结论首次手术应切除足够的肠管,彻底清除淋巴结及所在的肠系膜,术中严格无瘤操作,围手术期制定合理的综合治疗措施是预防复发的关键因素。术后定期随访复查,对于局部复发早发现早再次手术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提高头颈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头颈部MFH的临床资料。其中上颌骨3例。腮腺2例,中耳1例,喉部2例。均经免疫组化确诊,2例喉肿瘤行单纯手术切除,余6例行扩大手术切除 术后辅助放疗。结果:均随访3年以上,1、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8/8)、75.0%(6/8);3年内复发率62.5%(5/8),复发次数1~7次,平均复发时间6.7个月,复发病例除1例采用放射治疗,余采用非定型手术扩大切除。结论:头颈部MFH确诊有赖于免疫组化技术,早期诊断、广泛手术切除、综合治疗能减少复发,提高生存率;复发病例可采用非定型手术扩大切除以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肝动脉栓塞术(TAE)治疗肝癌复发的因素,探讨复发后再治疗方法。方法 对28例经TAE治疗肝癌Ⅱ期发除病例的临床分析,并将切除 血管造与病理标本的病理变化进行对照。结果 28例吸13例肝内复发,其中12例在1a内复发。复发病例中21.4%见到侧支动脉供血,32.9%见到肿瘤突破包膜或肿瘤无包膜,39.2%的肿瘤在碘油X片上订簇型或缺损型。结论 肝癌Ⅱ手术切除后肝内复发的因素与TAE后肝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胃癌术后复发再手术病例48例,随访5年,分析再手术治疗及随访资料。结果18例行根治术切除的患者1年生存率为72%,3年生存率为50%,5年生存率为16.7%。其中11%患者2次复发。8例行姑息性手术切除的患者均在2年内死亡,50%患者2次复发。22例患者手术探查未能切除患者均于5个月内死亡。行根治术切除术的患者生存率较高。结论复发性胃癌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少数病例,如能获得根治性切除手术,则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陈升 《海南医学》2001,12(5):48-48
我院自 1995年至 1997年间为 10例甲亢术后复发的患者再手术治疗 ,现就甲亢术后复发因素及甲亢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作如下分析 :1、临床资料本组 10例 (其中第一次手术在我院者 3例 ,外院者 7例 ) ,男性 2例 ,女性 8例。年龄 18岁 - 2 5岁 ,其中 8例均在 35岁以下 ,2例在 5 0岁以上。1年内复发者2例 ,2年内复发者 6例 ,5年内复发者 2例。本组 10例入院后均再次手术治疗 ,术中发现锥状叶未切除而致复发者 3例 ,因峡部未切除而致复发者 2例 ,其余5例均因腺体残留过多而致复发。手术结果 本组 10例均能顺利出院 ,术后复查甲功六项均正常。其中 …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134例从肿瘤部位、大小、入肝血流阻断、切除方式、失血量、手术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切除率24.95%,手术死亡率0.74%。5年生存率17.16%,10年生存仅2例。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就诊时多数已为中晚期或大肝癌,手术切除后效果较差,提高生存率关切是:小肝癌的切除、切除方式,术后TACE、复发再切除及术后生物治疗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侧颅底手术中颈内动脉的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侧颅底手术中颈内动脉的处理,处理方法包括供血血管栓塞以及球囊压迫、轮廓化、分离、推移和切除。结果10例接受血管造影检查,其中7例行血管栓塞;10例中8例行球囊压迫试验,7例耐受,1例不耐受;7例耐受者中6例在术中行颈内动脉切除,1例出现神经血管并发症。所有肿瘤均经手术全切除。术中轮廓化颈内动脉3例,与肿瘤分离5例,推移7例,切除颈内动脉7例;另有1例术前颈内动脉已闭锁。除1例外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发生神经血管并发症。2例鼻咽癌术后复发,1例复发鼻咽癌术后因心肺并发症死亡,1例胆脂瘤术后复发,其余19例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术前颈内动脉功能评估,术中仔细操作和术后护理是颈内动脉处理效果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