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超早期微创手术方式进行治疗,42例患者存活。术后早期行康复治疗。8周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Brunnstrom分级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有手术指征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尽早行微创手术治疗,并于术后早期行康复治疗,以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残障程度。  相似文献   

2.
对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超早期微创手术方式进行治疗,42例患者存活。术后早期行康复治疗。8周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Brunnstrom分级均有明显改善(P&;lt;0.01)。对有手术指征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尽早行微创手术治疗,并于术后早期行康复治疗,以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残障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轻中度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6月收治102例轻中度基底核区HICH,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0)。观察组早期(发病24 h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照组则行内科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72 h后的血肿量、血肿清除率,记录血肿消失时间,评估治疗1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认知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72 h的血肿量减少、血肿清除率升高,血肿消失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注意、延迟记忆、定向力评分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总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轻中度基底核区HICH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较好,认知功能水平较高,可作为临床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效果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和炎性因子影响。方法选取行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HICH 95例,根据手术时间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发病6 h内进行手术)和对照组(43例,发病6~24 h内进行手术)两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治疗效果,手术前后血清VEGF、Ang-1和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清VEGF、Ang-1和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血清VEGF、Ang-1和炎性因子水平两组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38%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7.91%,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可及早解除血肿占位效应,改善脑组织缺血状态,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水平,提升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和独立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对37例采用超早期手术(6h内)和延迟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的临床康复情况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超早期手术患者意识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神经功能恢复快,3个月后日常生活(ADL)评判优于延迟手术组.结论超早期手术治疗对HICH的临床康复疗效显著,有手术指征患者应积极争取超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6.
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8,自引:7,他引:31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 (HICH)患者康复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37例采用超早期手术 (发病后 6小时内 )和 4 3例延迟手术 (发病后 8~ 15 6小时 )治疗的患者的临床康复情况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超早期手术患者意识恢复快 ,并发症发生率低 ,神经功能恢复快 ,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 (ADL )评定优于延迟手术者。结论 :超早期手术治疗 HICH的临床康复疗效显著 ,有手术指征患者应积极争取超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微创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2月行微创手术治疗的63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实验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踝与后足评分。结果:实验组失访6例,最终纳入23例,随访(3.4±1.2)个月;对照组失访8例,最终纳入26例,随访(3.1±0.9)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骨不愈合及皮瓣坏死。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踝与后足评分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跟骨骨折效果显著,给予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能在短期内促进患者足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CT引导下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后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2例,按照治疗方法分组,各46例。两组均行CT引导下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术后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对比两组NIHSS评分、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及QOL-BREF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康复治疗应用于行CT引导下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90例HICH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指标、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情绪功能、记忆功能、日常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中,能够保障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102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行神经内镜下微创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治疗时间,两组术前及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两组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内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NICU治疗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血肿清除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7 d两组患者GCS评分均明显增加,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内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对HICH颅内血肿清除效率高且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能显著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后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84例脑出血微创手术后患者按就诊时间段分为康复组44例及常规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起即同时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包括正确的床上体位,坐位及行走训练,培训家属等。治疗前后进行Fugl-meyer(FMA)及Barthe指数(BI)评分,并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30d后,2组FMA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康复组更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过程中,康复组患者肺部及泌尿系感染、贫血及压疮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术后患者整体功能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后不同时期进行早期康复治疗与高压氧治疗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应用早期康复与高压氧治疗因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后患者(97例),按照开始治疗时间不同。分为早期治疗组(A组.手术后时间≤14d,51例)和晚期治疗组(B组,手术后时间〉14d,46例),其余治疗措施相同,出院时评定预后并随访6个月至2年。【结果】A组与B组比较,患者临床疗效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后患者早期康复与高压氧治疗越早越好.其是预后较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康复治疗组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后采用Bobath技术和运动再学习方法,同时辅以日常 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方法进行3个月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后仅给予临床常规药物治疗.于治 疗前后,采用Fugl- Meyer评分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康复组患者 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 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脑出血术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早期与超早期手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选择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根据患者实际就诊治疗时间分为早期组(发病至手术7~24h)34例和超早期组(发病后7h内手术)28例.均经微创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3周后的临床效果,并随访比较手术治疗3个月后的Barthel评分和Fugl-Meyer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显效率分别为58.8% (20/34)和82.1%(2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29,P<0.05);有效率分别为76.5%(26/34)和96.2%(2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9,P<0.05);病死率分别为14.7% (5/34)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479,P<0.05).超早期组均显著优于早期组.术后3个月随访Barthel评分和Fugl-Meyer评分,早期组分别为(61.37±5.26)分和(56.46±4.08)分,超早期组分别为(73.24±6.23)分和(71.22±5.1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105和=2.311,P均<0.05),超早期组均显著优于早期组.结论 对于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采取超早期微创清除术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60例HICH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完全肠外营养支持联合常规护理。选取2017年1~12月60例HICH患者为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2周血清营养指标及干预12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2周血清营养指标及干预12周GCS、NIHSS、FMA、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HICH患者术后营养状态,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机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35例。A组患者在出血6 h内行微创血肿清除术,B组患者出血后6~24 h行微创血肿清除术。评估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A组手术优良率(88.57%)高于B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6个月ADL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在6 h内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效果较好,可减少脑组织持续损伤,有利于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TKR)早期行阶梯式康复锻炼方案与常规康复锻炼对膝关节功能评分(HSS)与膝关节活动度(ROM)的影响。方法:将44例骨性关节炎(OA)患者按手术顺序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2例,两组患者均行TKR手术,术后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治疗组患者严格按制定的阶梯式康复锻炼方案进行训练。两组在治疗前后均采用HSS评分和ROM测定。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4天、第1、2、6、12、24周HSS评分和ROM测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KR术后患者早期进行阶梯式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膝关节的功能和关节活动度,减少卧床时间,对患者整体功能恢复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措施对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微创手术的HICH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及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各40例,比较两组GC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组内对比,两组护理后的GCS评分、Barthel指数评均高于护理前(P 0.05);组间对比,护理1周后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6周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微创手术治疗HICH患者护理中,能够改善术后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清除血肿及早期康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微创术血肿清除加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1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微创术清除血肿加早期康复 (A组 4 2例 ) ,无手术、病情稳定后即进行早期康复 (B组 4 5例 )和单纯微创术清除血肿 (C组 4 5例 )。比较 3组入院时、入院 1、3和 6个月时神经功能缺损 (NIHSS)及ADL评分。结果 :A组比B、C组NIHSS评分明显减少 ,ADL评分明显增多 (P <0 .0 5 )。结论 :微创术清除血肿加早期康复治疗是减少脑出血患者病残程度 ,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早期乳腺癌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50例,采用保乳术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根治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乳房美容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减少,研究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及乳房美容满意度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术治疗,能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