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血清白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针刺治疗该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小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组、针刺组,每组8只。模型组、针刺组小鼠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方法分别为于小鼠双后足跖的底部皮内注射50μL不完全弗氏佐剂。针刺组取小鼠双侧肾俞、足三里穴进行针刺治疗,每天1次,每周6次,针刺3周,疗程之中间休息1天。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4和TNF-α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4含量降低,TNF-α含量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与模型组小鼠相比,针刺组小鼠血清中IL-4含量升高,TNF-α含量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刺可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TNF-α含量,提高IL-4含量,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状态,对于临床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情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补脾强力复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大鼠血清Th1/Th2/Th17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SPF级雌性Lewis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及补脾强力复方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免疫诱导注射鼠源性AchR-α亚基97-116肽段方法制备大鼠EAMG模型。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FN-γ、TGF-β、TNF-α、IL-2、IL-4、IL-17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FN-γ、TNF-α、IL-2、IL-4、IL-17水平均明显升高,TGF-β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脾强力复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IFN-γ、TNF-α、IL-2、IL-4、IL-17水平明显降低,而TGF-β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醋酸泼尼松组大鼠血清TNF-α、IL-2、IL-4、IL-17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脾强力复方能有效降低EAMG大鼠IFN-γ、TNF-α、IL-2、IL-4、IL-17水平,升高TGF-β水平,从而纠正EAMG大鼠Th1/Th2/Th17细胞因子失衡,这可能是其治疗EAMG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攻毒扶正法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Th1/Th2类细胞因子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与四氯化碳(CCl4)制备NASH大鼠模型,分别用乙肝清热解毒颗粒、乙肝养阴活血颗粒、辛伐他丁溶液进行灌胃,用药4周后取材。ELISA法测定肝组织TNF-α、IFN-γ、IL-4、IL-6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组织中TNF-α、IL-4、IL-6含量增高,IFN-γ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对TNF-α、IL-4、IL-6有负向调节作用,可使其含量降低,对IFN-γ有正向调节作用,并能整体调节Th1/Th2的紊乱状态。结论:在NASH大鼠体内Th1/Th2类细胞因子网络紊乱,攻毒扶正法可对其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电针与艾灸百会对束缚模型大鼠血清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IL-1)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变化的规律.方法:以束缚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电针、艾灸百会穴,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中TNF-α及IL-1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百会组血清中TNF-α及IL-1的含量均降低趋势,而艾灸百会组的含量有升高趋势,各组间未见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束缚模型组比较,针刺百会组TNF-α及IL-1的含量有降低趋势,艾灸百会组的含量有升高趋势,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组比较,艾灸组TNF-α及IL-1的含量均升高,其中2组间IL-1含量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和艾灸作为不同的治疗介入方法,对束缚模型大鼠血清TNF-α及IL-1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艾灸百会穴的调节作用较为明显.束缚模型大鼠血清IL-1、TNF-α含量均有所降低,而艾灸组TNF-α及IL-1的含量明显升高.相关研究结果表明:IL-1和TNF-α可以诱生IL-2,而IL-2又可以通过自分泌效应对机体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从而启动机体内源性自稳机制,调整紊乱的免疫功能,最终达到提高机体内在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对慢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致炎类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抗炎类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及白介素10(IL-10)含量的影响,比较不同针刺方法的效应。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单穴组、电针双穴组和手针单穴组,每组12只。大鼠右后肢足跖皮内注射0.1mL弗氏完全佐剂制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针刺各组于造模第11天起取"足三里"穴进行治疗,每次30min,每周治疗2次,共4周。以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IL-2、IL-4及IL-10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IL-4及IL-10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血清中致炎类因子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01,P<0.05),抗炎类因子IL-2含量明显升高(P<0.05);各治疗组大鼠血清中的IL-4、IL-10水平在炎性反应升高后向正常方向回落(P<0.001,P<0.05)。电针单穴组、电针双穴组和手针单穴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针刺方法即电针单穴、电针双穴和手针单穴均可提高慢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修复功能,且三种针刺方法治疗效应相当,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机体炎性细胞因子的良性诱导,改变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与释放。  相似文献   

6.
张卫  梁世娇  林文敏 《光明中医》2016,(8):1091-1094
目的探讨隔药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UC)血清Th17主要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西药组4组,采用免疫法加局部刺激造模,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17、IL-23、IL-6、TGF-β、IL-1β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UC大鼠血清IL-17、IL-23、IL-6、TNF-α、IL-1β水平均高于正常大鼠(P0.05),而TGF-β低于正常组(P0.05)。经过治疗后,隔药灸组和西药组大鼠血清IL-17、IL-23、IL-6、TNF-α、IL-1β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而TGF-β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隔药组在下调大鼠血清IL-17、IL-23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而在IL-6、TNF-α、IL-1β、TGF-β的调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能够调控UC大鼠血清Th17主要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这可能是隔药灸治疗UC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黄连素对阿尔兹海默症大鼠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Th) 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Treg)亚群比例,以及脑组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连素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联合Aβ25-35海马注射的方法建立阿尔兹海默症大鼠模型,药物干预4周后,留取标本,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大鼠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大鼠海马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7、IL-22、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mRNA转录水平。结果 (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Th17、Treg细胞比例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连素组大鼠外周Th17细胞比例降低(P0.05);(2)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IL-17、IL-22、TNF-α转录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抑炎性细胞因子TGF-β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IL-1β、IL-6、IL-17、TNF-α转录水平均降低(P0.05),TGF-β转录水平升高(P0.05)。结论黄连素能降低阿尔兹海默症大鼠外周血Th17亚群比例,减轻脑组织内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寿胎丸对反复自然流产模型小鼠蜕膜组织Th1/Th2型细胞因子TNF-α和IL-4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正常妊娠与自然流产模型,并将自然流产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寿胎丸低剂量组、中剂量、高剂量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孕14天各组蜕膜组织TNF-α和IL-4的表达.结果:TNF-α和IL-4在各组均有表达,与正常妊娠组相比模型组TNF-α表达明显升高(P<0.05),IL-4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寿胎丸低、中、高剂量组TNF-α表达明显降低(P<0.05),IL-4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寿胎丸可能通过降低自然流产小鼠模型TNF-α表达、升高IL-4表达,从而调控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平衡,以达到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对急性脑缺血大鼠海马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穴位组、非穴位组、模型组。采用开颅法电凝大脑中动脉制作急性脑缺血模型,穴位组针刺百会、水沟穴,非穴位组针刺取穴在百会、水沟左侧旁开约5mm处进针,避开穴位。24h后取材,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组织TNF-α、IL-1β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TNF-α、IL-1β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P<0.01)。穴位组海马TNF-α、IL-1β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与非穴位组(P<0.01)。非穴位组海马TNF-α、IL-1β含量与模型组接近。结论:针刺穴位可以显著降低脑缺血大鼠海马TNF-α、IL-1β的含量,其可能是针刺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脾气虚克罗恩病大鼠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初步探讨该方治疗脾气虚CD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破气耗气加饥饱失常法结合Morris方法复制脾气虚CD大鼠模型,以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灌胃给药,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IL-4、IL-6、IL-8、IL-10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TNF-α、IL-1β、IL-6和IL-8水平升高(P0.05),而IL-4、IL-10水平降低(P0.05);经药物干预后,B5组(白术∶茯苓=12∶15)、B6组(白术∶茯苓=15∶12)和B7组(白术∶茯苓=18∶9)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IL-4水平明显升高(P﹤0.05);B6组、B7组IL-1β、IL-8水平明显降低(P﹤0.05);B6组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白术茯苓汤可调节Th1/Th2类细胞因子失衡而调控肠道炎症,B6组即白术/茯苓5∶4剂量配比组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增液布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作用机制。方法 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增液布津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环戊硫酮组进行实验。用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IL-6、TNF-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细胞因子TNF-α及IL-6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增液布津汤各剂量组细胞因子TNF-α及IL-6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增液布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及IL-6细胞因子的分泌,间接地抑制了Th细胞的分化增殖,从而减轻炎细胞浸润和组织破坏。  相似文献   

12.
针药结合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Th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对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黏膜Th细胞亚群的调节机制.方法在成功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针刺"足三里"穴结合西药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并与单纯电针、西药、模型及正常组进行对照,免疫组化法观察UC大鼠结肠黏膜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IL-12与IL-4、IL-10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12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出现极显著升高,针药、电针及西药组IFN-γ表达则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针药组表迭接近于正常组水平;而IL-12表达针药、电针及西药组均较模型组有极显著降低;相反,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各组间无显著差异,但均较正常组有极显著性升高.结论UC结肠黏膜Th1细胞亚群优势活化所导致的Th1/Th2细胞亚群失衡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之一.而针药结合可能通过有效抑制UC结肠黏膜Th1型细胞因子的表达,纠正Th1细胞亚群间的失衡而达到其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大鼠辅助性T细胞(Th)Th1/Th2信号漂移的变化规律及抵当汤的干预机制。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12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抵当汤小剂量组和抵当汤大剂量组,每组30只,每组又根据术后第1、3、7日处死时间的不同随机平均分笼饲养。Reyers法制备DVT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抵当汤大、小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1.8、0.9g/100g体重抵当汤药液灌胃。于术后第1、3、7日灌胃2h后,取相应10只大鼠,腹腔麻醉,开腹,腹主动脉取血,检测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血栓形成后同一时相,模型组较假手术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显著升高(P0.01)。随着干预天数的增加,模型组IL-10/TNF-α比值在第3天变小,第7天增大,而IFN-γ/IL-4比值在第3天增大,第7天回落。抵当汤治疗后TNF-α、IFN-γ水平及IFN-γ/IL-4比值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IL-4、IL-10水平及IL-10/TNF-α比值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P0.01),且抵当汤大剂量组作用强于抵当汤小剂量组。结论:Th1/Th2信号漂移与DVT的发生密切相关,抵当汤呈剂量依赖性地升高Th2细胞因子的分泌,抑制Th1细胞因子表达,进而调节Th1/Th2信号平衡,达到治疗DVT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Treg/Th17细胞失衡及相关细胞因子在慢加亚急性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时的表达变化,进而探讨Treg/Th17细胞对内毒素介导的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牛血清白蛋白致敏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以腹腔注射D-Gal+LPS液(合D-Gal 400mg/kg,LPS 100μg/kg)急性攻击建立肝衰竭IETM大鼠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频数,ELISA法测定不同时间节点大鼠结肠组织IL-10、TNF-α、IL-17A、IL-23、TGF-β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reg、Th17细胞频数在各时间节点均升高(P 0. 05),Treg、Th17细胞与前一时间节点比较均有上升(P 0. 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Treg/Th17型细胞因子IL-17A、IL-23、TNF-α、TGF-β、IL-10各时间节点表达均升高(P 0. 05),且各炎症因子与前一时间节点比较均有上升(P 0. 05);正常组大鼠IL-10、TGF-β等抑炎因子水平高于IL-17A、IL-23、TNF-α等促炎因子,模型组Th17比例高于Treg,失衡向Th17方向偏移。结论:肝衰竭IETM发生时Treg/Th17细胞失衡,向Th17方向偏移,相关抑炎、促炎因子均释放增加,加剧IETM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寿胎丸对反复自然流产模型小鼠蜕膜组织Th1/Th2型细胞因子TNF-αmRNA和IL-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设立正常妊娠与自然流产模型,并将自然流产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寿胎丸低剂量组,寿胎丸中剂量组,寿胎丸高剂量组,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孕14 d各组蜕膜组织TNF-αmRNA和IL-4mRNA的表达.结果:TNF-αmRNA和IL-4mRNA在各组均有表达,与正常妊娠组相比模型组TNF-αmRNA明显升高(P<0.01),IL-4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寿胎丸低、中、高剂量组TNF-α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IL-4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但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寿胎丸可能通过降低自然流产小鼠模型TNF-αmRNA表达、升高IL-4mRNA表达.从而调控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平衡,以达到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寿胎丸对反复自然流产模型小鼠蜕膜组织Th1/Th2型细胞因子TNF-α和IL-4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正常妊娠与自然流产模型,并将自然流产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寿胎丸低剂量组、中剂量、高剂量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孕14天各组蜕膜组织TNF-α和IL-4的表达。结果:TNF-α和IL-4在各组均有表达,与正常妊娠组相比模型组TNF-α表达明显升高(P&lt;0.05),IL-4表达明显降低(P&lt;0.05);与模型组相比寿胎丸低、中、高剂量组TNF-α表达明显降低(P&lt;0.05),IL-4表达明显升高(P&lt;0.05),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gt;0.05)。结论:寿胎丸可能通过降低自然流产小鼠模型TNF-α表达、升高IL-4表达,从而调控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平衡,以达到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施术时长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炎症因子及应激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5 s组、针刺60 s组,每组10只。模型组、针刺5 s组、针刺60 s组复制脑出血模型,其中针刺5 s、60 s组取大鼠"水沟""内关"穴施雀啄、捻转手法5 s或60 s,每日1次。假手术、模型组不予针刺。观察干预5 d后脑血肿区域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组化含量及热休克蛋白(HSP-70)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针刺5 s、60 s组的ICAM-1、TNF-α、IL-1β、IL-6、HSP-70表达升高(P 0.05);2)针刺60 s组的ICAM-1、HSP-70含量较模型组、针刺5 s组改善更明显(P 0.05);3)针刺5 s、60 s组的TNF-α、IL-1β、IL-6含量较模型组降低,且针刺60 s组的TNF-α、IL-6降低更显著(P 0.05)。结论针刺对改善大鼠炎症反应、保护脑组织有效且针刺60 s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较长针刺施术时长对抑制大鼠炎症因子表达、减轻脑损伤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灸赫依穴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探讨蒙医灸疗防治抑郁症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32只雄性Wistar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以及灸疗组,每组8只。采用孤养结合慢性温和不可预见应激制造抑郁大鼠模型,每日给予一种应激刺激,共28 d。每周测体质量、敞箱试验进行行为学评价。实验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灸疗组大鼠体质量增长明显提高(P<0.05),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抑郁模型大鼠体质量增长速度明显降低,敞箱试验穿越横格和直立活动也明显减少,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灸赫依穴可以明显改善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提高模型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含量,这可能是蒙医灸疗法抗抑郁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母胎界面Th1/Th2型细胞因子TNF-αIFN-γ、IL-4及IL-10在正常妊娠与反复自然流产模型小鼠的不同表达。方法:建立反复自然流产小鼠模型CBA/J&#215;DBA/2及正常妊娠小鼠模型CBA/J&#215;BALB/c,取孕14天的蜕膜组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因子TNF-α、IFN-γ、IL-4及IL-10的表达。结果:TNF-α、IFN-γ、IL-4及IL-10在自然流产小鼠模型及正常妊娠小鼠模型蜕膜组织均有表达,但与正常妊娠组比较,TNF-α和IFN-γ的表达在反复自然流产小鼠明显升高(P&lt;0.05),而IL-4和IL-10的表达降低(P&lt;0.05)。结论:Th1/Th2型细胞因子TNF-α、IFN-γ和IL-4、IL-10的平衡可能在妊娠的维持中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黄素对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林文琴  杨潇  荆河  徐贤绸  童洪飞  林胜璋 《中草药》2008,39(12):1853-1855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肝移植大鼠排斥反应中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移植组、大黄素组,于术后第5天取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移植组IL-2、IL-12、IFN-γ、TNF-α表达明显升高,IL-4、IL-10表达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大黄素组IL-2、IL-12、INF-γ、TNF-α表达显著降低,而IL-4、IL-10表达显著升高,与移植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大黄素抑制肝移植排斥反应主要与其抑制IL-2、IL-12、IFN-γ、TNF-α等Th1型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使免疫反应由Th1型向Th2型偏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