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江苏省0~6岁残疾儿童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目前江苏省残疾儿童的患病率及致残原因。方法:参照2001年全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所采用的方法抽查了江苏省0~6岁儿童9998人,进行了各类残疾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诊各类残疾共86人,患病率为8.60/1000,其中智力残疾61例,肢体残疾27例,精神残疾9例,视力残疾4例,听力残疾4例,各类残疾的患病率分别为6。1/1000,2.70/1000,0.90/1000,0.40/1000,0.40/1000。结论:江苏省残疾儿童的患病率较1987年有明显下降,但残疾儿童的康复现状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目前常州市残疾儿童的患病率及致残原因。方法参照2001年全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所采用的方法对市区5个街道0~6岁儿童5102人进行了各类残疾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诊各类残疾共44人,患病率为8.62‰,各类残疾共57人次,残疾发生率为1.12%,其中智力残疾27人次,肢体残疾18人次,精神残疾7人次,视力残疾3人次,听力残疾2人次,残疾发生率分别为5.29‰、3.53‰、1.37‰、0.59‰、0.39‰。结论常州市残疾儿童的患病率较1987年有明显下降,但残疾儿童的康复现状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常州市0—6岁残疾儿童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掌握目前常州市残疾儿童的患病率及致残原因。方法:参照2001年全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所采用的方法对市区5个街道0-6岁儿童5102人进行了各类残疾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诊各类残疾共44人,患病率为8.62‰,各类残疾共57人次,残疾发生率为1.12%,其中智力残疾27人次,肢体残疾18人次,精神残疾7人次,视力残疾3人次,听力残疾2人次,残疾发生率分别5.29‰、3.53‰、1.37‰、0.59‰、0.39‰。结论:常州市残疾儿童的患病率较1987年有明显下降,但残疾儿童的康复现状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0~6岁智力残疾儿童3年后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象为2004年北京市残疾儿童调查中的0~6岁237例智力残疾儿童,问卷采用盖塞尔发展测验-中文修订版(Gesell)、韦氏智力测验、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以及自设影响因素问卷.结果 3年随访结果为: "非智力残疾"的人数为124人,轻度发育残疾46人,中度发育残疾32人,重度发育残疾16人,极重度发育残疾19人.转归影响因素包括城区/郊区(B=-0.622)、父母是否知道如何在家为孩子进行康复训练(B=-0.470)、2004年Gesell量表中个人社交分项得分(B=-0.040).结论 智力残疾儿童会出现不同的转归,一些儿童可能会转归为"非智力残疾",但这些儿童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0~6岁儿童残疾的转归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4年确定的269名三类发育残疾儿童进行追踪调查。智力诊断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和婴幼儿-初中生社会适应量表;肢体诊断参照儿童的围产期因素和症状;精神残疾诊断采用CARS量表、克氏量表、孤独症行为检查表。儿童及家庭基本情况采用自设问卷。结果 智力发育残疾儿童转归"非智力残疾"124人(52.32%),肢体残疾儿童转归"非肢体残疾"5人(8.77%),精神残疾儿童转归为"非精神残疾"4人(15.38%)。结论 0~6岁儿童残疾是一种发育残疾,相当部分儿童随生长发育可退出残疾状态。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0—14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震  王槐富 《华西医学》1991,6(3):282-284
1987年4月1日至5月15日四川省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有计划地对残疾人抽样调查,调查总人口数为145201人,其中0~14岁儿童39619人(27.28%),发现残疾儿童1371人,现残率为34.60‰,按调查结果推断0~14岁各类残疾儿童全省人口数约有97.4万人,其中智力残疾约有80.2万人,听力语言残疾约有9.5万人,肢体残疾约有4.9万人,视力残疾约有2.4万人,精神病残疾约有0.35万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江苏省0~6岁儿童残疾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儿童残疾预防提供流行病学相关数据。方法:以2001年江苏省残疾儿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86例残疾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残疾儿童相关因素为:学前教育(χ2=29.778,P=0.000)、母亲职业(χ2=31.902,P=0.000)、父亲文化(χ2=19.557,P=0.001)、母亲文化(χ2=16.889,P=0.002)、家庭收入(χ2=36.941,P=0.00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残疾相关的因素有:学前教育(t=5.321,P=0.000)、家庭收入(t=2.004,P=0.045)和母亲职业(t=2.941,P=0.003)。结论:儿童残疾的原因既有先天性、生物性的因素,又与社会环境等后天因素密切相关,减少儿童残疾的发生率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天津市和平区现住人口中0~6岁儿童孤独症患病情况;配合2001年全国0~6岁儿童残疾儿童抽样调查。方法:调查天津市和平区现住人口中0~6岁儿童5000人,其中对2~6岁的儿童3606人采取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筛查。筛查阳性者进入诊断程序,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和心理教育量表评定。结果:确诊为儿童孤独症的共5名,均为男性,年龄2~4岁,时点患病率为0.1%,均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孤独症儿童在母孕期和围生期有高危因素,但无特异性;父母文化程度多为初高中以上,亲子关系良好;主要表现为言语功能发育的停滞或减退,接触交往障碍和兴趣活动范围狭窄。结论:天津市和平区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在国内外报道的患病率范围内,应加强儿童孤独症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深圳市儿童的残疾情况,分析致残原因以达到对残疾儿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早期康复.方法对深圳市0~7岁71166名儿童中的六类残疾进行调查.结果共查出残疾儿童398例,其中智力残疾占22.45%,言语残疾占22.45%,精神残疾占18.92%,肢体残疾占18.59%,听力残疾占13.23%,视力残疾占4.36%.结论在各类残疾中男性均多于女性,并且随年龄增大而增多.在可疑致残原因中以产前因素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定西县 2— 6岁精神残疾儿童患病率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使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 (CAB)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 (CARS量表 ) ,PEP心理教育量表等调查定西县 2— 6岁儿童 3 776名。结果确诊精神残疾 13例 (男性 10例、女性 3例 ) ,CAB阳性率为 4.76‰ ,患病率为 3 .44‰ ;脑器质性疾病致精神残疾者所占比例最高 ,为 61.5 4% ,合并智力低下者占 84.62 % ;精神残疾的危险因素有母亲文化程度、父母婚姻状况及近亲婚配、儿童抚养人及经济收入等。结论定西县 2 -6岁儿童精神残疾患病率较高 ,家庭状况及经济收入是精神残疾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