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态势估计模型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态势估计属于数据融合中的二级融合,它的目标就是在一级融合的基础上,通过对各个作战对象行为、状态、事件、企图及其关系的分析,给出参战各方力量部署、作战能力、效能尽可能准确、完整的军事态势估计和感知,并对战术画面进行解释,辨别敌方意图。但现代战争涉及到的作战对象多、协同关系复杂、战术机动频繁,建立一个完善的态势估计模型存在很多困难。该文提出了基于态势觉察、态势理解和态势预测的三级态势估计功能模型;给出了基于模板的计划识别推理框架,重点讨论了基于多级分层黑板模型在态势估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态势评估的实体决策行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战实体由人员和装备组成,其中人具有能动性。因此在作战过程中,作战实体都具有一定的自主权,能根据战场当前的态势,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决策。该文提出了作战实体基于态势评估的决策行为模型,给出了一种战场态势的表示方法,并设计了一种战场当前态势与模板库中态势进行匹配比较的算法。该模型模拟了作战实体在战场中的决策行为,为实现计算机生成兵力的自动决策,减少人的参与程度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可以应用于评估论证型的模型系统。  相似文献   

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网络攻击态势预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网络安全主动防御的核心技术之一,网络攻击态势预测技术在网络风险评估与分析中越来越具生命力。该文从入侵检测系统报警综合评估得到网络攻击态势评估指标入手,应用支持向量回归的预测方法对网络攻击态势评估指标进行时间序列预测,给出了算法实现中的训练模块及预测模块结构,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网络空间中具有纷繁复杂的多种态势要素、要素属性以及要素之间的错综关系。对这些信息能否清晰准确地分析并描述,直接关系到所建立的网络空间态势模型的准确性、完备性 和有效性。本文采用知识表示方法,对网络空间中的关键态势信息要素进行描述。首先分析了网络空间态势信息知识的特点,提出了对网络空间态势信息进行知识表示的重要作用。其次研究了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理论,分析了采用本体表示网络空间态势的动机。最后提出了基于本体的网络空间态势信息要素知识表示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实现手段。本文研究可以有效促进网络空间态势的感知、建模与可视化,为网络空间相关技术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C4ISR系统效能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介绍一种C^4ISR系统的效能分析方法。在分析影响C^4ISR系统效能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得到C^4ISR系统效能评价的层次结构,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进行效能评估,从而得到C^4ISR系统效能分析的一个框架。利用该方法进行效能分析得到的结果为一个反映CaISR系统效能的三元向量,向量元素分别表示该系统被评价为“好”、“中”、“差”的概率。该方法解决了利用一般方法进行效能分析时面临的两个困难:因素重要程度的确定和因素的评价,从而能够增强C^4ISR系统效能分析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分布交互式仿真系统中,大量作战仿真训练的初始态势每次均需要重新布署和生成,而作战初始态势与仿真模型紧耦合的现象大量存在,为充分发挥仿真系统的作用,加快作战训练节奏,该文采用组件技术对作战初始态势进行重新构建,充分挖掘系统功能构成。系统设计了三层体系结构,采用基于组件的设计方法,形成了能够支持大型分布交互式仿真系统应用的初始态势生成系统,它允许基于典型初始态势的快速剪裁与重构,增强了重用性、可维护性。该系统已在多个仿真系统得到很好应用,对解决类似的分布式初始作业系统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架构合理有效的舰船通信保障体系,该文参考系统效能定义,研究了效能评估的理论,在分析效能评估方法的优缺点之后,选择ADC方法对通信系统的通信效能进行了分析,在设置相应参数的基础上进行计算,得到了有一定意义的结果。论文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到的结论对制定有效的舰船通信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来稿选摘     
用MFC实现的任意区域表示及区域间隙的去除在图形编辑系统中,区域表示方法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表示方法选择不当,则可能会大大增加图形编辑及处理算法的复杂度。本文提出一种易于用MFC实现的任意区域表示方法,分析了区域间隙的产生原因以及区域间隙去除算法,给出了典型情况下的源代码。运用此方法解决了“面向车辆导航的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面状地物编辑及面状地物间隙的去除问题。长沙国防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系(410073)薛宏清沈林成长沙铁道学院土木建筑学院(410075)常文森杨光基于C/S模式的一种实时通信方式的设计与实现文…  相似文献   

9.
现代战争环境越来越复杂,态势瞬息万变,针对战场的复杂性和信息的不确定性,迫切需要实时的,准确的信息来辅助指挥员进行决策.为此阐述了态势估计的内容和实现方法,并应用贝叶斯网络技术建立了态势估计模型,对当前战场态势进行了初步评估,通过对已建立的网络模型进行态势推理,演示了应用贝叶斯网络进行态势估计的过程,为直升机任务效能评估系统提供了有利高效的估计结果,为指挥者提供了有效的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0.
二维图形的光栅化(区域)填充是计算机图形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该学科中,我们把区域表示成点阵形式的填充图形。因此,判断某点是否是多边形内点的算法很重要。该文详细介绍两种方法,奇-偶规则和非零环绕数规则,并对两种方法的实际应用做了一些比较。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移动通信技术进行数据和命令传输的远程监控系统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应用已有的移动通信技术与Internet服务,通过心跳包和控制命令的方式实现了在监控中心和远程终端之间的双向数据传输.通过实际的应用,该系统能很好地满足远程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高速串行通信系统中,信号所采取的逻辑电平形式直接影响着数据的传输速率、传送距离和系统功耗。LVDS和CML就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两种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逻辑电平。本文对这两种逻辑电平的接口原理、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它们的串行传输性能作了比较,并给出了这两种逻辑电平之间互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现有ARQ技术已经可以很好地解决有线网络(如以太网)上的数据传输问题,但是对于无线网络并没有一个很理想的解决方案,其最大的难点主要在于无线链路上传输数据比有线网络上的具有更大的时延和更高误比特率。本文针对无线信道的特点,对现有ARQ确认方式进行改进,以满足适应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需求。最后,建立了一个仿真平台对协议算法进行了验证。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该改进很好的适应了无线链路大时延,高误比特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通讯技术从信源信道编码,到载波调制机制,再到超宽带通讯,这些信号层面的通讯技术已逼近香农界,以传送数据或信号波形的当前通信技术往哪里发展?文中总结新型人工智能技术对通讯技术变革的引导作用,提出新的通讯方式,即语义通讯.相比当前通讯中的“形式通讯”,语义通讯的核心是“达意通讯”或“内容通讯”.它通过知识库的建立实现类似的目的,即“达意”通讯而非数据通讯,并且通过信息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知识库的匹配,实现信道的混用,提高容错率.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通讯方式,即类脑通讯的方式.这种以“达意”为基础的类脑通讯将极大地减少实际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有效解决大数据时代对通讯技术带来的挑战.文中提出语义通讯的构想,并阐述语义通讯的基本特征,语义的基本元素、语义编码和解码,待研究内容以及需要解决的挑战问题.  相似文献   

15.
Digital libraries require not only high storage space capacity but also high performance storage systems which provide the fast accesses to the data. These requirements can not be efficiently support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CSI interfaces. Several serial storage interface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constructing storage systems with high transfer bandwidth, large storage capacity, and fault tolerance feature. Among them, Serial Storage Architecture (SSA) and Fibre Channel-Arbitrated Loop (FC-AL) are considered as the next generation storage interfaces with broad industry support. Both technologies support simple cabling, long transmission distance, high data bandwidth, large capacity, fault tolerance, and fair sharing of link bandwidth. In this paper, a tutorial and a comparison of these two technologies are presented. The tutorial examines thei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transport protocols, fairness algorithms, and capabilities of fault tolerance. The comparison focuses on their protocol overhead, flow control, fairness algorithms, and fault tolerance. The paper also summarizes the recently proposed Aaron Proposal which incorporates features from both SSA and FC-AL and targets at merging these two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6.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普遍采用三层两网的网络架构,使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来分别完成点对点采样、跳闸,大量使用合并单元和光模块,采样可靠性得不到保障。同时,二次信息传输是按照功能分类,通过不同的系统独立传输,信息融合度低,各业务部门获取数据比较困难,信息传输无法为电网各个业务部门提供有效支撑。因此,在组网方案上优化了原有的三层两网组网方案,采用电缆采样、GOOSE网络跳闸来代替SV直采、GOOSE直跳;在信息传输方式上,打破专业壁垒,按照业务需求来重新组织信息传输,大力促进信息融合,实现数据共享。同时提出了优化方案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分析了新方案推广实施的可行性,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新方案具有施工简单、维护方便、运行可靠、便于管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network and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encourage more and more people to generate and upload visual information, which leads to the generation of large-scale video data. Therefore, preeminent compression technologies are highly desired to facilitate the storage and transmission of these tremendous video data for a wide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recent advances for large-scale video compression (LSVC) is presented. Specifically, fast video coding algorithms and effective models to improve video compression efficiency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since coding complexity and compression efficiency are two important factors to evaluate video coding approaches. Finally, the challenges and future research trends for LSVC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基于FPGA和ARM的彩色图像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和FPGA的彩色图像处理系统,实现彩色图像数据的快速采集及传输.文章在介绍了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原理的基础上,主要阐述了FPGA图像数据采集的方法,FPGA与ARM数据交换的方式,并介绍了以太网数据传输的实现方法,并进一步给出了实验的数据及结果.本文研究的彩色图像数据快速采集传输系统应用在农业机器人的视觉传感系统中.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能耗的主要来源,结合国内外现阶段研究动态,重点介绍了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方面的节能技术.在数据传输方面,分为无线传输、路由层和MAC层3个层次介绍.最后,指出了多个协议层联合优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高速无线局域网通信领域中,Turbo乘积码和自适应编码调制是两项关键技术。介绍了Turbo乘积码高效编码调制设计方案,研究了适应于高速无线数据传输的自适应策略算法,设计了基于Turbo乘积码的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案,并实现了两项关键技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