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学生消极完美主义与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极完美主义各因子及其总分与应对方式各因子、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消极完美主义量表、应对方式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对44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犹豫迟疑与积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呈负相关关系(r=-0.195,-0.355;P<0.01)。过度谨慎仔细、过度计划和控制、极高目标和标准、消极完美主义总分均与积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关系(P<0.01)。害怕失败、过度谨慎仔细、消极完美主义总分均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关系(P<0.01);②消极完美主义各因子对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犹豫迟疑、害怕失败、极高目标和标准、过度谨慎仔细对自我效能预测的总贡献率为30.9%(t=-10.323,5.141,4.662,3.046;P<0.01);过度谨慎仔细、犹豫迟疑、极高目标和标准对积极应对方式预测的总贡献率为11.6%(t=4.257,4.315,2.601;P<0.01);害怕失败、犹豫迟疑对消极应对方式的总贡献率为19.0%(t=6.279,3.877;P<0.01)。结论消极完美主义与应对方式、自我效能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67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积极心理品质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均值3(t=28.18~56.42,P<0.001),并在人性与爱(4.17±0.54)、正直与勇气(4.13±0.52)、正义与合作(4.00±0.54)3个维度上得分较高,在自我管理与谦逊维度上得分较低(3.62±0.57);2积极心理品质各维度得分在是否独生子女、城乡两个变量上无显著差异(P>0.05);在性别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3.067,P<0.01);除自我管理与谦虚这一维度外,其它维度在年级上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F=3.060~11.210,P<0.05);3积极心理品质各维度得分与积极应对方式(r=0.283~0.380,P<0.05)、领悟社会支持(r=0.210~0.311,P<0.05)存在极其显著正相关,正直与勇气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负相关(r=-0.098,P<0.05);4积极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对积极心理品质总均分及各维度均有显著正向预测效应,消极应对方式对正直与勇气、人性与爱、正义与合作、灵性与超越、积极心理品质总均分有显著负向预测效应。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对积极心理品质各维度及总均分的累积解释度为9.5%~19.2%。结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良好;积极应对方式与领悟社会支持对积极心理品质有一定正向预测作用,消极应对方式对积极心理品质有一定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科院校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的现况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量表》(TCSQ)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128名励志奖学金获得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特质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t=11.542,P<0.01)和消极应对(t=6.216,P<0.01)得分均高于常模;②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特质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与自我效能显著正相关(r=0.37,P<0.01);消极应对与自我效能存在显著负相关(r=-0.279,P<0.01);结论①医科院校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的应对方式多元化,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并存;②医科院校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的自我效能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军队驾驶员的特质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以特质应对方式问卷(CSQ)测评390名驾驶员特质应对方式。结果驾驶员积极特质应对方式得分显著低于常模(t=-26.41,P<0.01),消极特质应对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常模(t=36.56,P<0.05),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已婚者的积极特质应对方式得分高于未婚者(t=7.78,P<0.01);相关分析显示,军队驾驶员的文化程度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121,P<0.01),交通差错与消极特质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107,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仅文化程度被纳入消极特质应对方式的回归方程(t=2.396,P=0.017)。结论军队驾驶员的特质应对方式较一般人群消极,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交通差错是影响驾驶员特质应对方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医学生特质应对方式、幸福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对405名学生施测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问卷(AFW-US)。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探索。结果①医学生幸福感与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应对有显著正相关(r=0.353,0.281;P<0.01),而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102,P<0.05);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256,P<0.01),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261,P<0.01);②自我效能感和特质应对方式可以显著预测医学生幸福感;自我效能感是应对方式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变量。结论自我效能感在特质应对方式影响医学生幸福感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
张静  王卫红 《医学信息》2019,(6):141-144
目的 探究农村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长沙市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内科161例农村冠心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来进行农村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测评。结果 农村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得分为(56.97±9.80)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家庭月收入、同住家人、住院次数、是否长期服药、服药的种类不同的农村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自我管理得分与社会支持得分、积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社会支持得分与积极应对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期服药种类数、积极应对、冠心病住院次数、自我效能和有无宗教信仰共5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F=37.590,P=0.000)。结论 农村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总体呈中等偏低水平,自我效能感、长期服药种类数、积极应对、冠心病住院次数、有无宗教信仰是影响农村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量表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2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时间管理倾向与应对方式相关显著,在总分及各维度上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1),在总分及时间监控感、时间效能感上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P<0.01);②高低时间管理倾向在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上均差异显著(t=-4.54,P<0.001;t=2.90,P<0.01);③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和时间效能感都对积极应对方式有显著预测作用(P<0.001),但只有时间监控感对消极应对方式有预测作用(β=-0.227,P<0.001)。结论时间管理倾向在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医学生特质应对方式、幸福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405名学生施测特质应对方式问卷( TCSQ)、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问卷(AFW-US).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探索.结果 ①医学生幸福感与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应对有显著正相关(r=0.353,0.281;P<0.01),而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102,P<0.05);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256,P<0.01),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261,P<0.01);②自我效能感和特质应对方式可以显著预测医学生幸福感;自我效能感是应对方式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变量.结论 自我效能感在特质应对方式影响医学生幸福感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基于静默疗法的放松训练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术期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期间129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64例进行常规的术前访视及护理,观察组65例术前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静默疗法的放松训练,于术前24 h及术前15 min,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心理应激水平,于术前24 h及术中,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于干预前和干预完成后,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对比两组患者的应对方式.结果:与术前24 h相比,术前15 min各组的HAMA及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与术前24 h相比,术中各组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与干预前相比,各组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均显著升高,消极应对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升高和消极应对评分降低更为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中性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静默疗法的放松训练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围术期心理、生理应激反应水平,改善疾病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硕士新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应对方式和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硕士新生进行调查,用SPSS的层次回归分析得出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自我效能感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抑郁和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应对方式对抑郁具有显著地预测效果(P0.001);自我效能感在应对方式与抑郁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硕士新生的抑郁可能与其应对方式有关,而自我效能感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情况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某校43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贫困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整体水平较高,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高于女生,但在年级和专业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不同性别、专业的被试在移凇应对方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消极应对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的贫困大学生在积极和消极应对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关系密切,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马莹莹  孙秀兰  常梅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10):1822-1823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合并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应对方式的现状,并分析自我感受负担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医院接收的70例CHF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评估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SPBS)]及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水平,并分析CHF合并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经统计,70例CHF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积极应对共42例(60.00%),消极应对共28例(40.00%);消极应对的CHF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经济、情感、身体负担及SPBS总分均高于积极应对患者(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CHF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与应对方式有关(OR>1,P<0.05).结论:CHF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多采取消极应对态度,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其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特质应对方式在医学院校硕士新生自我效能感与抑郁之间的多重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某医科大学884名新入学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抑郁与积极应对、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r=-0.41~-0.36,p0.01),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54,p0.01);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39,p0.01),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34,p0.01)。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感、积极和消极应对能显著预测抑郁,可解释其34%的变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Bootstrap检验显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在自我效能感和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并且是完全中介作用(95%CI=-0.19~-0.08/-0.30~-0.20);消极应对的中介作用更比积极应对更强(95%CI=0.05~0.22)。结论:应对方式在自我效能感与抑郁之间起多重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特质应对方式在医学院校硕士新生自我效能感与抑郁之间的多重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某医科大学884名新入学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抑郁与积极应对、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r=-0.41~-0.36,P0.01),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54,P0.01);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39,P0.01),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34,P0.01)。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感、积极和消极应对能显著预测抑郁,可解释其34%的变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Bootstrap检验显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在自我效能感和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并且是完全中介作用(95%CI=-0.19~-0.08/-0.30~-0.20);消极应对的中介作用比积极应对更强(95%CI=0.05~0.22)。结论:应对方式在自我效能感与抑郁之间起多重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特质应对方式在医学院校硕士新生自我效能感与抑郁之间的多重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某医科大学884名新入学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抑郁与积极应对、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r=-0.41~-0.36,p0.01),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54,p0.01);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39,p0.01),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34,p0.01)。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感、积极和消极应对能显著预测抑郁,可解释其34%的变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Bootstrap检验显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在自我效能感和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并且是完全中介作用(95%CI=-0.19~-0.08/-0.30~-0.20);消极应对的中介作用更比积极应对更强(95%CI=0.05~0.22)。结论:应对方式在自我效能感与抑郁之间起多重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60例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患者组SCL-90总分、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4.441,5.722,4.124,3.232,5.631,4.300,3.863,1.712,1.982;P<0.05或P<0.01);抑郁和焦虑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5.101,7.142;P<0.01)。患者组的积极应对方式显著低于对照组(t=-5.591,P<0.01),消极应对方式显著高于对照组(t=4.482,P<0.01)。相关分析显示,积极应对与SCL-90总分、焦虑、抑郁得分呈负相关(r=-0.238,-0.259,-0.324;P<0.001),消极应对与SCL-90总分、焦虑、抑郁得分呈正相关(r=0.407,0.435,0.442;P<0.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低,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且更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学习倦怠与学业拖延的关系。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学生版拖延评估量表对331名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学习倦怠与学业拖延情况进行测量。结果:1大学生应对方式积极,学习倦怠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并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业拖延;2消极应对与学习倦怠(r=0.234,P<0.01)、学业拖延呈显著正相关(r=0.200,P<0.01),学习倦怠与学业拖延呈显著正相关(r=0.366,P<0.01);3中介检验发现,学习倦怠在消极应对方式与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2.38%。结论:学生的应对方式越消极,学习倦怠程度越高,进而导致学业拖延程度加深。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儿童期虐待与其成人后酒依赖患者应对方式关系,为酒依赖患者心理干预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酒依赖患者调查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新疆精神卫生中心戒酒科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愿意接受暴力调查研究的135例酒依赖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儿童期受虐组积极应对分显著低于无受虐组(t=-3.03,P<0.05)。儿童期受虐组消极应对分显著高于无受虐组(t=2.51,P<0.05)。结论儿童期受虐对酒依赖患者应对方式有一定的影响,更易采取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残疾人一般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简易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一般健康问卷(GHQ-28)、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深圳市宝安区两家福利性企业的残疾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一般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与残疾人心理健康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445、-0.412、-0.246、0.364。一般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对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有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P<0.01),消极应对方式则对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t=5.58,P<0.001)。结论不断加大社会支持力度,着重于提高残疾人一般自我效能感,引导他们更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面对挫折和困难,将有效改善残疾人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病耻感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300名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①不同年龄阶段的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总分及社交、治疗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t=3.907,4.532,3.847;P<0.05);②积极应对方式与病耻感存在显著负相关(r=-0.176,P<0.01),而消极应对方式与病耻感呈显著正相关(r=0.179,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越积极,病耻感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