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5 毫秒
1.
用5种育苗基质即泥炭土、园土、营养土、泥炭土:椰糠(1:1)、椰糠,研究了不同基质对黄花风铃木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的黄花风铃木育苗基质.结果表明:5种基质处理的黄花风铃木发芽率都可达到75%以上,泥炭土最高为87.04%;泥炭土基质苗和园土基质苗在株高、地上部干鲜重和地下部干鲜重差异不显著,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存活率方面泥炭土最高为66.67%,椰糠基质苗最差只有48.15%,其它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泥炭土基质苗根系活力最高为525.45mg·g-1·h-1,园土次之,椰糠最差;泥炭土基质苗叶绿素含量最高为0.82 mg·g-1,园土次之,椰糠最差为0.34 mg·g-1;泥炭土基质苗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1.49%,园土次之,椰糠最差为0.40%.综合来看泥炭土育苗效果最好,但从经济成本、简便、易操作性上可选用园土作为黄花风铃木的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几种较优的柠条种子丸粒化配方,提高播种精准度、种子出苗率并促进幼苗生长,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的造林问题,为林草种子丸粒化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柠条种子(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供)作为对象,采用不同黏着剂、填充料及保水剂(质量分数分别为0、3%、5%、7%)组成不同配方进行丸粒化处理。其中,黏着剂:羧甲基纤维素钠A(A1. 0.75%;A2. 1.0%;A3. 1.25%;A4. 1.5%),聚乙烯醇B(B1. 2%;B2. 4%;B3. 6%;B4. 8%)。填充料:C1[黏土20%(体积分数,后同)+滑石粉40%+高岭土40%],C2(黏土40%+滑石粉30%+高岭土30%),C3(黏土60%+滑石粉20%+高岭土20%),C4(黏土80%+滑石粉10%+高岭土10%),D1(黏土40%+滑石粉60%),D2(黏土60%+滑石粉40%),D3(黏土80%+滑石粉20%),D4(黏土100%)。从丸粒质量、裂解率、保水力、丸粒种子活性及丸粒种子萌发幼苗的生长状态等方面来评价丸粒化配方效果,进而筛选出柠条种子的最优丸粒化配方。【结果】经过初步筛选,得出A3C3(发芽率88.7%,活力指数33.8,鲜质量7.2 g)、B1C4(发芽率86.7%,发芽指数20.1,活力指数32.3,鲜质量10.9 g)、A2D3(发芽率89.0%,发芽指数19.7,活力指数29.4,鲜质量10.5 g)和B1D1(活力指数28.9,鲜质量9.8 g)为优良丸粒化配方;在初选的基础上添加保水剂后,得出最优丸粒化配方为M4(A3C3+7%保水剂),其平均发芽率91.0%,平均发芽指数22.5,平均活力指数35.9,平均鲜质量4.9 g。其次为配方M7(B1C4+5%保水剂),其平均发芽率90.3%,平均发芽指数21.9,平均活力指数36.0,平均鲜质量4.8 g。第三为配方M11(A2D3+5%保水剂),其平均发芽率92.7%,平均发芽指数22.7,平均活力指数37.4,平均鲜质量4.8 g。【结论】根据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鲜质量以及保水力的测定,结合丸粒化种子外观形态及裂解率,筛选出了最优丸粒化配方,提高了柠条种子播种精准度、出苗率,并促进了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为开发有机生态育苗基质,同时实现底泥的堆肥资源化再利用,本研究将底泥堆肥产品与泥炭土和珍珠岩按6种不同比例混合,通过检测各处理基质中的养分含量,以及狗牙根草和凤仙花各项生长指标的变化,确定最优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利用70%底泥堆肥+10%泥炭+20%珍珠岩的配方,狗牙根草播种第12天的发芽率达到89%,植株的鲜质量增加至0.14 g,株高增加至3.80 cm,植株叶面积增加至9.04 mm~2;凤仙花植株鲜质量由2.86 g增加至8.27 g,植株株高由8.00 cm增加至18.50 cm.  相似文献   

4.
基质持水量对番茄种子发芽、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保持合适的基质持水量有利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素质(壮苗指数)。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浓度离子钛处理对铅胁迫后苦荞幼苗的影响,研究其对苦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系形态、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铅胁迫后,与正常浇水组相比苦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等降低,抑制苦荞根系伸长;离子钛处理后,与T0+Pb组相比,显著提高苦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加强根系生长,促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含量增加.经初步研究发现,离子钛对缓解铅胁迫具有明显效应.  相似文献   

6.
采用0、40、80、120、160 mmol/L的NaCl溶液对苋菜种子进行浸泡发芽以及浇灌其幼苗,研究不同盐胁迫下对苋菜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增加,苋菜种子的发芽率呈下降趋势,幼苗生长缓慢.MDA含量和POD活性随盐浓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加,说明幼苗的生长能力不断加速,脂质作用增强,根系老化的...  相似文献   

7.
在浙江省建德市邓家东坞村进行不同基质和不同容器对薄壳山核桃苗木生长及根系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育苗措施对苗木地上部分苗木地径及苗木高度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以普通育苗容器对苗木地径及高度影响最大,其值也最大,而基质类型和去胚尖措施对苗木地径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苗木高度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容器种类对地下部分各指标未表现出显著性影响,而基质类型及去胚尖措施对苗木地下部分各指标影响较大,其中以40%泥炭+40%珍珠岩+20%蛭石为基质及去1/2胚尖苗木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及根系体积最大.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可选择普通育苗容器、40%泥炭+40%珍珠岩+20%蛭石为基质和去1/2胚尖的模式进行容器苗的培育,不仅可以获得基质较轻、苗木健壮的容器苗,同时其苗木根系发达,可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8.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与根际的产酶细菌,在生物肥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豆制品废渣为唯一有机氮源进行液体发酵,测定了3株具有高活力的产蛋白酶枯草芽孢杆菌(BY25,NTI,NT2)的发酵液中氨基酸组成与浓度、蛋白质浓度、蛋白酶活力的差异.通过种子发芽和青菜盆栽实验,研究了发酵液对青菜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的影响.发现实验组中BY25豆制品废渣发酵液能够显著促进青菜种子发芽与幼苗根系生长,培养96h后种子发芽率较添加去离子水处理的空白对照提高了13%,青菜幼苗平均根系长度较空白对照增加了66.3%;而以大豆粉为唯一有机氮源的BY25大豆粉发酵液对照组对青菜发芽和长根则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同时BY25发酵液热灭活对照也无法表现出任何促进生长作用,说明发酵液中的蛋白酶等活性成分可能是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主要因子.添加BY25豆制品废渣发酵液培养40d后,盆栽青菜叶片SOD酶活力及根系活力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稀土Ce3+对萝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萝卜为实验材料,选择作物生活感知环境胁迫较为敏感的幼苗期作为实验阶段,研究稀土铈对萝卜生长与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Ce3 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在5~10mg·L-1浓度组,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株高、根长、鲜重、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以10mg·L-1浓度组效果最为明显,而在20~40mg·L-1浓度组,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株高、根长、鲜重、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根系活力呈下降的趋势.这表明Ce3 与萝卜幼苗生根发芽、叶绿体色素含量、根系活力等多重作用有关,低浓度稀土元素Ce3 能促进萝卜幼苗生长,而高浓度则表现出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砂、粘土、蛭石、泥炭土和珍珠岩配制成 5种基质配方 ,进行杀菌和不杀菌处理 ,组成 10种炼苗基质配方 ,在树莓试管苗上进行炼苗试验 ,如期观测树莓试管苗的生理指标和形态指标。结果表明 :杀菌有利于炼苗成活 ,处理 3(杀菌的粘土 +泥炭土 (1:1) )的苗子生根率为 32 0 % ,成活率为 88% ,茎增长率为 12 5 % ,根茎腐烂率为6 % ,苗子十分整齐 ,叶色浓绿 ,根系分布深、根细长而集中 ,茎十分粗 ,炼苗效果好且成本低 ,是树莓炼苗基质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1.
以黑果枸杞种子为材料,通过配比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方法,研究在其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过程中培养基的选择.结果表明:MS培养基适合黑果枸杞种子萌发与生长;无菌苗在MS+1.0 mg/L 6-BA+0.1 mg/L IBA培养基中可以形成较好的愈伤组织;在MS+0.4 mg/L 6-BA+0.1 mg/L IBA培养基中不定芽数量较多;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1/2 MS+1.5 mg/L IBA,生根率为98%.组培苗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2∶1∶1)混合基质中移栽成活率高达93%.  相似文献   

12.
不同基质对北方枸杞出苗及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宁地区的联栋温室内设7个基质配比,进行枸杞出苗和苗期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基质为泥炭60%+珍珠岩40%时,枸杞的出苗率、地上部分生长量、根生长量、生物产量最高,是最适合于北方枸杞育苗的基质。泥炭80%+珍珠岩20%;泥炭40%+珍珠岩60%;泥炭80%+原土20%的基质较好,泥炭60%+原土40%;泥炭40%+原土60%的基质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3.
以河池石山苣苔Petrocodon hechiensis (Y.G.Wei,Yan LiuF.Wen) Y.G.WeiMich.M?ller、靖西石山苣苔Pet. jingxiensis (Yan Liu,H.S.GaoW.B.Xu) A.WeberMich.M?ller这2种石山苣苔属植物的叶片为试验材料,在不同基质上进行扦插繁育,并对3种基质组合的扦插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各扦插基质的优劣,筛选高效的扦插繁育方法。结果表明,在喷施0.2%多菌灵并对插穗经100 mg/L IAA溶液浸泡1 h后,采用水苔作为扦插基质时,2种石山苣苔属植物扦插生根情况较好,生根率也最高(河池石山苣苔为59%,靖西石山苣苔为62%),但出芽阶段会由于营养不良导致部分插穗出现死亡的现象;而采用水苔+蛭石+珍珠岩+泥炭土(体积比0.5∶1∶1∶1)为基质时,插穗成苗率较高(河池石山苣苔为50%,靖西石山苣苔为60%)。可见,河池石山苣苔与靖西石山苣苔的叶插繁殖可以将水苔作为生根基质,待插穗出芽后,以水苔+蛭石+珍珠岩+泥炭土(体积比0.5∶1∶1∶1)作为移栽基质,可获得较好的成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分别用小金发藓(Pogonatum aloides)和仙鹤藓(Atrichum undulatum)配子体的水提液培养玉米和小麦种子,研究其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 g/L的小金发藓提取液对玉米和小麦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其他浓度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仙鹤藓提取液对玉米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小麦种子除15 g/L时具有抑制作用,其他浓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浓度的小金发藓和仙鹤藓提取液对玉米和小麦幼苗各生长指标有一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小金发藓提取液能有效地促进玉米与小麦不定根数的增加,但却抑制了主根根长的增长,且浓度越低其作用效果越明显.仙鹤藓浓度为5 g/L时,对玉米幼苗各项生长指标均有不同的促进作用;而仙鹤藓浓度为15 g/L时,对小麦幼苗各项生长指标均有不同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颖  李立升  孔德政 《河南科学》2011,29(2):165-168
采用不同基质配方与两种不同的容器研究基质与容器对大叶女贞容器苗生长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方对大叶女贞容器苗生长规律有重要影响,通过方差分析与Duncan多重比较各生长指标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大叶女贞苗在基质配方V(泥炭):V(蛭石)=1:1和V(泥炭):V(蛭石):V(珍珠岩)=1:1:1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三叶鬼针草和胜红蓟的叶浸提液对旱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旱稻种子萌发率、根长、苗高、根系活力、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6项生理指标,研究了三叶鬼针草和胜红蓟的叶浸提液对旱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叶鬼针草和胜红蓟的叶浸提液对旱稻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在较低浓度下,两种植物的叶浸提液降低了旱稻种子的萌发率,抑制了幼苗根和茎的生长,降低幼苗的根系活力,提高了POD和SOD的活性,从而抑制旱稻种子萌发及生长。综合各项指标,在相同浸提液浓度下,胜红蓟对旱稻种子萌发及生长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添加不同配比的泥炭替代基质如菌渣或醋糟等组成的混合基质处理对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容器苗生长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筛选适宜苗木生长的低成本配方基质。【方法】以薄壳山核桃‘绍兴’子代1年生容器苗为材料,设置园土、泥炭、醋糟体积比为4:3:3(A1)、4:2:4(A2)、4:1:5(A3)和园土、泥炭、菌渣体积比为4:3:3(B1)、4:2:4(B2)、4:1:5(B3)配方,园土为对照(CK),共7个处理,分别测定苗高、地径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分析不同配比的基质处理下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与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配比的泥炭替代基质处理下苗木生长指标差异显著,添加菌渣、醋糟较园土均可降低基质容重,提高基质的通气孔隙度,增加有机质含量等,其中添加菌渣的基质配方有利于薄壳山核桃幼苗的生长,且以B3处理效果最佳。该处理苗木的苗高、地径以及叶片各项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苗高、地径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5%和73%。【结论】综合苗木的各项指标并考虑各项成本,减少泥炭用量,以园土、泥炭、菌渣体积比4:1:5低成本混配基质适于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提高苗木光能利用效率,且育苗成本较低,利于生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富集筛选法,以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ACC)为唯一氮源,从白城农科院实验地燕麦根际土壤中分离出2株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细菌。其中菌株7ACC9-1的ACC脱氨酶酶活性较高,并用此菌株处理燕麦种子,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的碱胁迫下进行燕麦种子的萌发实验和初生苗的生长试验,测定燕麦种子的发芽率、燕麦初生苗的根长和苗高。结果表明:燕麦种子用菌株处理后,发芽率显着提高;同时,在各浓度的碱胁迫下,燕麦处理组的初生苗根长和苗高均显着地优于对照组。说明具ACC脱氨酶活性的7ACC9-1能够有效地缓解燕麦种子在盐碱胁迫下萌发及其在初生苗生长阶段所受到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因素对药食两用植物赤苍藤(Erythropalum scandens Bl.)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当年采收的赤苍藤种子为材料,探讨浸种时间(0 d、1 d、2 d、3 d、4 d、5 d)、基质含水量(70%、50%、30%)、播种深度(0 cm、1 cm、3 cm、5 cm)、光照条件(全黑、自然光)、基质(沙土、肥土、黄土、混合土)、赤霉素浸种处理及破壳处理(全破、少破、不破)下赤苍藤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特性,为其规模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浸种时间、基质含水量、播种深度、赤霉素处理均对发芽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基质和破壳处理对发芽率有显著影响(P<0.05),浸种5 d、50%和30%的基质含水量、播种深度1 cm、混合土基质、50 mg·L-1赤霉素浸种12 h以及全破处理的发芽率在各对比的处理中均最高。浸种时间和基质含水量对幼苗叶长和枝高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他处理对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综上可知,赤苍藤种子育苗时,可先浸种5 d或用50 mg·L-1赤霉素浸种12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