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整体铸造基托义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为60例肯氏Ⅰ类牙列缺损的患者制作30例纯钛铸造可摘义齿和30例维他灵2000(Vitallium)2000钴铬铸造可摘义齿,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义齿性口炎发生情况、满意度及义齿的强度,评价纯钛和Vitallium钴铬合金铸造义齿性支架的临床修复效果。结果:纯钛支架义齿和Vitallium钴铬支架义齿义齿性口炎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强度未见明显差异。结论:纯钛铸造支架义齿与Vitallium钴铬合金铸造支架义齿相比临床修复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钴铬钼合金应力中断式义齿用于KennedyⅠ、Ⅱ类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选择KennedyⅠ、Ⅱ类牙列缺损拟行支架式义齿修复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钴铬钼合金应力中断式义齿修复和钴铬合金支架式义齿修复。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末端基牙牙槽嵴吸收情况,评估钴铬钼合金应力中断式义齿的临床修复效果。结果:钴铬钼合金应力中断式义齿与钴铬合金支架式义齿相比较,患者在美观程度、舒适程度、语音功能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P0.05),在咀嚼功能、固位功能两方面满意度也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钴铬钼合金应力中断式义齿的末端基牙牙槽嵴吸收情况较钴铬合金支架式义齿略有减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钴铬钼合金应力中断式义齿用于KennedyⅠ、Ⅱ类牙列缺损可获得较好的临床修复效果,远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纯钛铸造支架义齿和钴铬铸造支架义齿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为159例牙列缺损的患者制作110件纯钛支架义齿和123件钴铬合金支架义齿,比较修复后12个月和24个月两组患者的义齿断裂、义齿固位、基牙及义齿功能,评估纯钛铸造支架义齿和钴铬铸造支架义齿的临床修复效果。结果:患者佩戴义齿12个月时,基牙疼痛及咀嚼功能不佳两项,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项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患者佩戴义齿24个月时,各项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观察24个月时,纯钛支架(TiRPDs)和钴铬支架义齿(Co-CrRPDs)整体成功率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应力应力中断义齿基托对游离端基牙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对64例肯氏Ⅱ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其中一组进行常规钴铬支架修复,另一组进行维他灵应力中断义齿基托修复,3、6、12个月复查并记录基牙及对侧同名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探针深度,牙齿松动度等指标。结果:活动义齿修复后,患者基牙的4项指标均明显升高,牙齿松动度刚开始无明显变化,随着义齿使用时间的延长,常规钴铬支架组基牙松动度明显高于应力中断组。结论:戴用活动义齿后基牙牙周指数增加,应力中断式基托对基牙松动度影响小,有利于基牙牙周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CAD/CAM设计制作的PEEK与钴铬合金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partialdenture,RPD)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法:纳入123例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KennedyⅠ、Ⅱ类患者,其中实验组患者(n=50)采用PEEK制作RPD,对照组患者(n=73)采用钴铬合金制作RPD,分别于修复后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牙周指标、主观满意度评价及义齿使用强度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修复6个月后牙齿菌斑指数平均水平较低,修复12个月、18个月后牙齿菌斑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平均水平较低,牙齿松动度及牙周探诊深度平均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修复18个月后,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对RPD的美观性、轻便性及密合性评价较高(P<0.05),舒适性、对咀嚼功能、固定功能及语音功能影响的评价两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18个月后,实验组义齿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钴铬合金材料,PEEK材料制作RPD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更好,具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彭莎莎  周翔 《中国美容医学》2024,(3):144-146+166
目的:比较纯钛支架义齿和Vitallium 2000铸造支架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疗效及对患者义齿性口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116例,根据支架材料不同分为纯钛组和Vitallium组,每组58例。修复2年后,比较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基托菌斑分布、基托菌斑指数情况、基托真菌培养结果、义齿性口炎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Vitallium组咀嚼效率、就位率高于纯钛组(P<0.05);修复2年后,两组基托组织面区域菌斑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纯钛组基托菌斑指数高于Vitallium组(P<0.05);纯钛组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褶皱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菌落数量高于Vitallium组(P<0.05);纯钛组义齿性口炎总发生率、平均发生频率高于Vitallium组(P<0.05);纯钛组治疗总满意度低于Vitallium组(P<0.05)。结论:Vitallium 2000作为牙列缺损患者可拆除局部支架材料总体疗效高,较纯钛材料更能降低口腔细菌感染和义齿性口炎的发生,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种材料整铸支架式RPD基托的不同设计对基牙龈沟液中的AST,ALP水平的影响,为临床可摘局部义齿基托边缘位置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对牙列缺损患者采用镍铬合金、钴铬合金、纯钛三种材质的整铸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同一修复体的左右同名基牙分别采用高基托对抗和龈缘暴露两种设计方式。分别在修复前,修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龈沟液内GCF量和AST,ALP总量的测定,分析其差异。结果:戴用义齿后1,3,6个月高基托对抗组和戴用义齿前相比,各项检测数据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显著性。镍铬合金,钴铬合金,纯钛三组之间各个时期的检测数据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基牙龈缘暴露的设计方式与基牙龈缘高基托对抗相比,设计方式更趋合理,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附着体固位可摘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冠外精密附着体、磁性附着体、套筒冠作为固位装置制作可摘义齿,对游离端缺失下颌义齿和多牙缺失病例32例进行修复.随访6个月-3年,对义齿美观舒适性、固位力、咀嚼功能、摘戴适应情况及基牙松动、义齿下沉加衬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所有兵力对义齿美观舒适、固位力、咀嚼功能均感满意.30例对义齿摘戴适应(93.75%),2例感到义齿摘戴不便(按扣式、套筒冠义齿各1例).结论:附着体固位可摘义齿兼有固定、活动一尺的优点,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纯钛以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等优点,被认为是最理想的修复材料之一。目前纯钛主要用于制作可摘局部义齿的支架,解决了钴铬合金支架耐腐蚀性较差、比重大,制作的义齿较重,患者异物感明显,难以适应,甚至有出现口腔粘膜刺激和过敏的症状等问题。所以纯钛在口腔修复学领域的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游离端缺失的长期疗效,总结其并发症防治方法。方法:采用太极扣冠外附着体46副,修复牙列游离端缺损病例30例,修复后定期复查,并进行满意度调查,完成5年临床随访,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目前30例患者均能正常使用义齿,义齿美观舒适性、稳定性和咀嚼功能良好,患者满意率93.3%。并发症主要为固位力减弱需更换阳性垫圈,部分基牙出现龈缘炎,无基牙松动及牙折等失败病例发生。结论:应用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游离端缺损的长期疗效观察满意,但需注意适应证的选择并应按时复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RPD)患者人格特征与满意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129例维吾尔族患者为研究对象,就患者基本情况、艾森克人格类型及修复1个月后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维吾尔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患者年龄、性别、文化、对RPD相关知识的了解度、牙齿缺损数量均与RPD修复满意度显著相关(P0.05);维吾尔族的N量表得分均与满意度中的咀嚼能力、稳固性、舒适性呈显著负相关,P量表得分均与满意度中的美观性、语言力呈负相关,E量表得分与总体满意度显著正相关。结论:维吾尔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患者的人格特征影响其对RPD治疗满意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隐形卡环联合固位式铸造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多数牙缺失患者的修复效果,为优化可摘义齿设计提供参考。方法:为30例多数牙缺失患者设计制作前牙或前磨牙隐形卡环和后牙铸造卡环为直接固位体的可摘局部义齿共35件,并对义齿的修复效果进行临床评估。结果:35件义齿全部修复成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美观和功能效果。结论:隐形卡环联合固位式铸造可摘局部义齿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长正中牙合型总义齿的满意度。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10例重度牙槽嵴吸收的无牙颌患者同时制作长正中牙合型总义齿和解剖牙合型总义齿,每种牙合型戴用3个月以后,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并由患者自己选择最终使用的义齿牙合型。结果:长正中牙合型总义齿问卷分值明显低于解剖牙合型(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解剖牙合型,10例患者均选择长正中牙合型总义齿。结论:对于牙槽嵴严重吸收的无牙颌患者,长正中牙合型总义齿比解剖牙合型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在不同载荷下,使用Vi t al l i um 2000 pl us铸造支架分裂基托设计与普通可摘活动义齿对基牙和缺牙区粘膜受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双侧上颌第二双尖牙、第一二磨牙缺失伴余留牙牙槽骨吸收1/2的中年男性患者1例,通过螺旋CT扫描、Pro/Engi neer建模、ANSYS软件进行网格化分和三维有限元分析,观察基牙和缺牙区粘膜受力情况。结果:使用分裂基托修复双侧末端游离缺失设计后,在模拟正中颌位的垂直方向咬合与模拟咀嚼功能的侧向咬合过程中,义齿基托下方的粘膜受力更加平衡和均匀,邻近缺隙的末端基牙受力较普通义齿设计受力明显下降。结论:Vi t al l i um 2000 pl us铸造支架分裂基托设计利于分散人工牙受力,对基牙和缺牙区粘膜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的口腔问题与修复情况,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调查60例老年患者的口腔状况和修复过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例老年患者中,有41例(68.33%)进行活动性义齿修复,19例(31.67%)进行固定义齿修复,此外有41例(68.33%)要求提高牙齿咀嚼功能,有8例(13.33%)患者要求改善牙美观。结论:目前,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主要方法是活动义齿修复,其应用范围较广,此外修复咀嚼功能和改善牙美观占据口腔修复的一定需求。  相似文献   

16.
附着体义齿修复复杂牙列缺损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附着体义齿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综合修复效果。方法:选择37例因传统可摘局部义齿无法戴用或对此类修复体效果不满意的复杂牙列缺损患者,附着体义齿修复前首先请患者对现有可摘局部义齿就咀嚼功能恢复、舒适度、发音与美观3个主观项目进行评价,其次由修复科医师对义齿的固位情况、对基牙的影响、对口腔卫生的影响3项客观指标进行评价,并在附着体义齿修复后1~5年再对上述6项指标进行评价。SPSS13.0统计软件对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和附着体义齿的综合修复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附着体义齿修复后的主客观满意度均明显高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P〈0.05)。结论:附着体义齿对复杂牙列缺损的临床修复综合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但由于其设计与临床、技工室操作要求较严、价格相对较高,应选好适应证并充分做到知情同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可摘义齿的菌斑覆盖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可摘义齿的菌斑控制提供指导.方法:随机抽取226例可摘义齿佩戴者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义齿临床检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可摘义齿菌斑各影响因素中,义齿的戴用时间、清洁方式、夜间保存方式、表面有无磨痕等均对义齿的菌斑评分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各影响因素中,义齿清洁方式和戴用时间是义齿菌斑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使用高效清洁方式如义齿清洁剂的义齿菌斑轻于其他方式组,义齿戴用时间长的人群义齿菌斑重于戴用时间短者.故建议义齿戴用者采用义齿清洁剂这种高效、便捷的清洁方式来维护义齿的清洁卫生,同时可以对义齿进行定期抛光,并在使用一定年限后更换或制作新义齿来抑制菌斑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固定义齿与活动义齿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4月- 2023年4月收治的60例行口腔修复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 究组予以活动义齿修复,对照组予以固定义齿修复,比较两组牙齿活动情况、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 效。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咀嚼效率、语言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牙齿松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3 d、治疗后1周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 结论 相较于固定义齿修复治疗,活动义齿修复治疗可提升患者 的牙齿活动情况,有助于恢复患者口腔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