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  相似文献   

2.
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graphy,TEE)  相似文献   

3.
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e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olor Doppler energy, CDE)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左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夹闭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价值。方法 2004年1月-2011年1月对100例PDA全麻下经左腋下小切口直视下借助Hem-o-lok结扎夹行动脉导管夹闭术。结果切口长度(6.5±1.8)cm,手术时间(56±21)min,术后住院时间(9.7±1.9)d。100例随访2个月-3年,平均2.3年,无再通及假性动脉瘤形成。结论经左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夹闭术是治疗PDA的有效方法,切口隐蔽,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肘关节恐怖三联征(terrible triad of the elbow, TTE)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7年7月—2020年3月手术治疗TTE 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4例,女19例;年龄16~63岁,平均(40.98±10.34)岁。采用单一外侧切口,由深至浅依次固定骨折、修复韧带。评价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9.00±4.65)个月,随时间推移,VAS评分显著下降(P<0.001),而MEPS评分、肘关节屈伸ROM、前臂旋转ROM显著增加(P<0.001)。末次随访时53例内、外翻应力试验均阴性。影像方面,术后53例患者均为桡骨轴线通过肱骨小头中心,双侧肱尺关节间隙对称;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14例出现异位骨化。[结论]对TTE采用单一外侧切口由深到浅依次修复骨折与韧带操作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选择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适应证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VSD患者62例,男性27例,女性35例,年龄2.5~43岁,平均(14.89士8.5)岁。术前由超声心动图检查严格筛选,确定VSD类型、形态,精确测量缺损大小、残缘距主动脉瓣、三尖瓣根距离,术中指导释放封堵器,术后即刻观察封堵效果。结果62例VSD患者进入导管室,其中4例经X线左室造影后放弃手术,5例封堵失败,53例在TTE和DSA监测下成功封闭VSD(其中2例行二次封堵成功)。成功病例术前TTE测VSD3~17(5.88±2.25)mm,X线左室造影测VSD2~17(5.17±2.63)mm,两者无明显差异,相关性好(r=0.909),都与封堵器大小存在显著相关。结论TTE在VSD封堵术前适应证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术中及术后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olor Doppler energy,CDE)组织速度成像(tissue velocity imaging,TVI)应变率成像(strain rate imaging,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评估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后住院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Ⅲ v1.4)中...  相似文献   

9.
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olor Doppler energy,CDE)组织速度成像(tissue velocity imaging,TVI)应变率成像(strain rate imaging,SRI)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段硬膜外镇痛(TEA)减轻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DA)术后高血压反应的临床效应。方法 48例PDA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22)和试验组(TEA组,n=26)。C组术中应用静吸复合全麻,术后疼痛时间断肌肉注射哌替啶;TEA组术中应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硬膜外镇痛。结果 C组PDA结扎后血压显著升高(P<0.05),18例需用血管扩张剂治疗;TEA组术后血压升高不明显(P>0.05),仅2例需用血管扩张剂治疗,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胸段硬膜外镇痛能有效地控制PDA术后的高血压反应。  相似文献   

11.
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对110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现就其外科治疗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3D-TEE)引导经皮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技术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74例AS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皮ASD封堵术,于术前均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3D-TEE检查测量ASD总长度、ASD最大径及残缘边距等情况;Pearson检验3D-TEE测量的ASD最大径值与其总面积的相关性;术中均在3D-TEE引导下行经皮导管加入封堵术;术后即可评价手术效果,分别于术后3 d、1、3、6个月复查,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测量值3D-TEE的ASD总长度、软边长度均高于TT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TEE的ASD最大径、距上腔静脉距离及距下腔静脉距离与TTE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前3D-TEE测量的ASD最大径值与ASD总面积有正相关关系(r=0.97,P<0.05)。74例患者在3D-TEE引导下均一次性全部封堵成功,即刻复查显示封堵器与ASD缺损边缘贴合紧密,检查患者上腔静脉及下腔静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SA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TTE诊断为SASD的58例患者行经胸微创封堵治疗。术前行RT-3D-TEE检查,明确SASD的位置、类型、大小及边缘情况,以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术中于RT-3D-TEE引导下放置封堵器;术后即刻评价封堵效果,1周后复查TTE。结果58例患者均封堵成功,3例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周TTE检查示封堵器位置正常,均无残余分流。结论RT-3I)_TEE可立体显示SASD的部位、形态及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对于选择封堵器型号、全方位引导放置封堵器及术后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37岁,因急性高血压(220/120mm Hg)和不稳定性室性心动过速(需要心脏电复律)而入院,患者既往无不适。1年前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TTE)显示:二尖瓣脱垂伴中度二尖瓣返流(MR),左心室(LV)大小和功能正常,右心室(RV)轻度扩大。  相似文献   

15.
食管超声在经胸微创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报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用于58例经胸微创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的结果。方法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初步筛选58例继发孔型ASD患者,观察ASD大小及各残缘,并在术中指导封堵过程,术后评价封堵效果。结果封堵术后随访一个月后,54例完全闭合房间隔;2例残留少量房水平分流;2例封堵失败,行体外循环下修补术。手术并发症1例,无TEE相关并发症。结论TEE可在术前修正TTE诊断,并在选择封堵器、术中全程引导及术后疗效的即刻判断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不同介入封堵入路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2020年阜外医院收治的≤7岁行介入治疗的PDA患者。根据不同介入封堵入路将患者分为3组,常规动静脉组、单纯静脉组和逆行股动脉组。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220例患者,其中男78例、女142例,年龄(3.21±1.73)岁,体重(14.99±5.35)kg,身高(96.19±15.77)cm,平均PDA直径(3.35±1.34)mm。85例患者采用常规动静脉法,104例采用单纯静脉法,31例采用逆行股动脉法。逆行股动脉组PDA直径最小[(3.44±1.43)mm vs.(1.99±0.55)mm;(3.69±1.17)mm vs.(1.99±0.55)mm,P<0.001];单纯静脉组术中造影剂用量最少[40(30,50)mL vs. 20(20,30)mL;35(25,50)mL vs. 20(20,30)mL,P≤0.001],手术时间最短[32(26,44)min vs. 25(23,30)min;29(25,38)m...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Amplatzer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30例,经透视或(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指引下穿刺股动脉或者股静脉,通过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分别于术后24 h、1个月、6个月、1年及以后每年通过TTE、心电图和X线胸片检查评价疗效.结果1例膜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膜部VSD)因选用封堵器直径偏小导致封堵器在释放即刻脱落至主动脉弓部,用抓捕器通过股动脉回收成功,二次置入直径较大的封堵器,封堵成功.其余29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defects,ASD)、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膜部VSD均一次置入成功,术中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手术时间20~90(38±16)min,X线曝光时间5~45(18±10)min,住院时间3~7(4±2)d.结论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成功率高,适合于继发孔型ASD、膜部VSD及各种类型的PDA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护士在临床中应用掌上电脑(PDA)的情况,为进一步推广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应用PDA科室的4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0.5%护士喜欢应用PDA,认为操作简单,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减少护理差错和计费差错;41.5%护士认为PDA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92.7%护士认为PDA会很快在临床普及使用等。结论 绝大多数护士对应用PDA持赞成态度,但目前PDA的临床应用较为局限,其功能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和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9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按所用封堵器分为PDA封堵器组和VSD封堵器组,根据升主动脉造影结果,选择比破口直径大2~5mm的PDA封堵器或VSD封堵器进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后随访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残余分流、封堵器形态、有无瓣膜反流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发病时间和术前TTE所示破口直径、主动脉造影示破口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9例均经升主动脉造影确诊为主动脉窦瘤破裂,其中15例右冠状动脉窦瘤破裂入右心室,3例为右冠状动脉窦瘤破裂入右心房,1例无冠状动脉窦瘤破裂入右心室;共使用PDA封堵器10枚,VSD封堵器11枚,成功率分别为60.00%(6/10)和90.91%(10/11)。术后随访6个月~6年,未发生血栓事件,无瓣膜反流,无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哀竭及死亡。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安全有效;应用VSD封堵器较PDA封堵器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0.
腋下小切口经胸膜外结扎动脉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未闭2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自2001年10月至2004年10月,对20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采用腋下小切口经胸膜外结扎动脉导管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