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系统分析水库型滑坡的失稳机制与动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水库型滑坡在渗透系数k与库水位波动速率v动力作用下的稳定性演化规律,发现滑坡的稳定性状态受k,v因素的影响和控制.故将耦合参数k/v作为影响滑坡渗流稳定的主要参数,探讨了不同k/v工况下滑坡渗流场稳定性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同数量级的渗透系数和同一水位条件下,库水位上升阶段滑坡稳定性系数与k/v呈负相关关系;库水位下降阶段则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4):638-643
暴雨是影响黄土滑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陕西-黄土滑坡为例,利用有限差分法FLAC-3D软件对在自然和暴雨条件下黄土滑坡的变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得到滑坡体在自然状态下和暴雨状态下的变形特征和塑性分布特征,确定了滑坡体变形特征与滑坡稳定性间的联系,为黄土滑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门窗》2017,(1)
为探究三峡库区日降幅的下降速率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以秦家岩滑坡为例,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采用Geostudio系统软件模拟日降幅影响滑坡稳定性这一过程,首先对其地下水位进行渗流计算模拟,然后将各工况下的浸润线导入稳定性计算程序中,计算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结果表明:在日降幅增大到1.2m/d条件下,滑坡整体稳定,局部变形,产生大规模下滑入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小。  相似文献   

4.
张啟兴  郑长远  王辉 《矿产勘查》2019,(9):2422-2428
青海省是我国滑坡地质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湟源县滑坡分布广泛且具有时空集中性,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加强对滑坡稳定性的认识和防治十分必要。本文以纳隆村滑坡为研究对象,结合勘查钻探等资料,利用瑞典条分法对P5剖面进行稳定性计算,计算出天然、暴雨、地震3种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经稳定性计算分析,滑坡在暴雨工况下整体处于欠稳定状态;在地震工况下滑坡整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对前缘纳隆村村民带来较大危害。成果为该滑坡治理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青海八大山滑坡群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青海八大山滑坡群进行现场勘查、室内试验和相关论证的基础上,阐述该滑坡群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并运用极限平衡分析法和数值模拟对该滑坡群在预设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和评价;同时,对与750 kV官亭-兰州东输电线路塔基稳定性关系密切的滑坡H3,H4,H5进行重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滑坡H3,H4,H5的整体稳定性系数均大于1.10,处于基本稳定及稳定状态,该状态下的20#,21#,22#塔基稳定性可满足要求;在暴雨工况下,滑坡H3的稳定性系数略小于1.05,处于欠稳定状态,滑坡H4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而滑坡H5仍然处于稳定状态.受此影响,20#塔基安全性受到威胁,而21#,22#塔基仍可满足稳定要求;在烈度为VII度地震状态下,滑坡H3,H4,H5的稳定性系数均小于1.0,处于不稳定状态,20#,21#,22#塔基的稳定性也因此而无法得到保障.此外,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滑体内摩擦角是影响滑坡群稳定性的最敏感因素.最后,基于滑坡形成机制和定量评价结果,提出为提高滑坡稳定性应采取的工程加固措施,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物质保障,具有较高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柳州市某土质滑坡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滑坡物质组成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对滑坡进行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反演计算及工程地质类比,综合确定了滑动带参数。利用传递系数法计算坡体自重及暴雨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计算结果和滑坡现场变形迹象综合表明,该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安全状态,在暴雨状态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在连续强降雨的条件下,滑坡的形成速度将加快。  相似文献   

7.
以巧家县白泥沟滑坡为研究对象,基于FLAC对大变形问题的计算优势,建立滑坡数值计算模型,模拟滑坡在自重、降雨及地震条件下的稳定性.首先,在自重和降雨条件下,模拟得到滑坡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35和1.00,说明降雨使该滑坡的稳定性降低.同时对比分析两种工况下滑坡的位移及应力响应.地震工况模拟中,对地震波进行基线修正处理,...  相似文献   

8.
李旭 《山西建筑》2012,38(29):111-112
通过对滑坡的岩土工程进行勘察,查明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对滑坡的稳定性计算进行了稳定性评价,表明其在暴雨条件下,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
丫堵新寨滑坡威胁坡底数十户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该坡体进行地质结构调查和稳定性研究十分必要。基于现场地质钻探,采用极限平衡理论计算滑坡的稳定系数。斜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滑坡H在工况一条件下,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工况二条件下,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工况三条件下,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降雨条件下滑坡稳定性系数出现显著降低,存在滑动失稳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梁锋  张伟 《山西建筑》2014,(4):81-83
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天然条件下的滑坡稳定性以及库区蓄水后稳定性的对比,对库区滑坡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从滑坡特征、力学特性、发展趋势等方面作了分析,为滑坡治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童家坪滑坡机理与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滑坡概况童家坪滑坡地处巫峡出口处长江南东侧岸坡地带,与巴东新城西壤坡小区相邻,滑坡发育于巴东组第二段(T2b2)地层中,属于典型的顺层碎屑岩滑坡。滑坡面积35×104m2,滑体厚22~45m,平均厚27.6m,总体积966×104m3,属深层大型滑坡。滑体物质从上至下可分为三层,即上部粉质粘土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猴子石滑坡地下水动力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库区的猴子石滑坡位于奉节县新城核心地段,滑坡体上有奉节县汽车客运中心、综合广场等近20个迁建单位与大量居民住宅楼,保证边坡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三峡水库蓄水后在猴子石滑坡部位将会形成较大的地下水压力,特别是在库水位骤降情况下,坡体内将产生较大的动水压力,这对边坡稳定非常不利。通过数值模拟不同工况边坡地下水渗流场可知,库水位从175m骤降至145m时,猴子石滑坡所受动水压力为正常蓄水位时的13倍,进行稳定计算时必须考虑动水压力的影响。最后对降低地下水位工程措施实施后的渗流场也进行模拟,为治理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库水位下降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7  
三峡水库2003年蓄水后,滑坡将可能成为三峡库区最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库水位下降和暴雨是导致滑坡的主要因素。根据三峡库水位调控方案考虑库区极端暴雨情况,利用有限元模拟库水位在175~145m波动和降雨时红石包滑坡Ⅲ的暂态渗流场,将计算得到的暂态孔隙水压力分布用于滑坡的极限平衡分析,并考虑基吸力对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的影响。探讨不同降雨速度、降雨条件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库水位下降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受控于滑坡土的入渗能力和滑坡结构形态,当暴雨强度为300mm/d时,红石包滑坡Ⅲ的临界降速1m/d。其成果将为库区滑坡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降雨条件下清江古树包滑坡体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清江岸边的古树包滑坡曾使水布垭面板堆石坝工程对外交通一度中断。依据古树包滑坡体的地质背景与工程地质特征,在对其成灾原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降雨条件下古树包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降雨在坡体中形成的暂态饱和区对滑坡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该滑坡体再次启动的条件,并对其加固措施提出了建议,为该滑坡体的防治工程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深圳水库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深圳水库高边坡的局部和整体稳定性、边坡滑动位移以及边坡失稳的突变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分析了地下水及土体水弱化性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边坡失稳突变特性的分析采用突变理论模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和位移计算结果表明,边坡失稳主要是由地下水的影响及土的水致弱化性质引起的。突变理论模型分析也表明,水的作用使土的强度降低为某一数值时,边坡的滑动位移将突然增大,发生突变性失稳现象。理论分析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相符,可为边坡的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立强 《山西建筑》2014,40(30):71-74
在研究上田镇滑坡体的成因机理及形成条件的基础上,采用FLAC3D完成了雅砻江卡拉水电站上田镇滑坡体的三维建模和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暴雨工况下该滑坡体接近极限状态,其余各工况下滑坡体整体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张伟  梁锋 《山西建筑》2014,(2):92-94
以具体工程为例,介绍了该工程的地形地貌、滑坡规模及特征,通过滑坡形成机制与实验数据,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作了计算分析,探讨了滑坡稳定性的评判标准与影响因素,为滑坡防治工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谭家坪滑坡稳定性与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红明  唐辉明 《土工基础》2006,20(2):17-18,34
谭家坪滑坡位于巴东县新城区,是三峡库区纳入首批治理地质灾害点之一。该滑坡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滑坡区内居民人身财产以及公路交通、长江航道的安全。从定性和定量上分析了谭家坪滑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在其基础上对谭家坪滑坡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系统分析了长深高速金斗山滑坡工程地质环境的基础上,对滑坡灾害的性质、稳定性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计算,确定了滑坡的治理工程对策,并对相关的工程施加后依次进行了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治理工程对策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