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1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院1975年7月~1998年10月外科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16例,其中良性14例,手术治愈;恶性2例,分别于探查术后7天及3月死亡,手术治愈率87.5%。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0例,女6例。年龄23~65岁,平均39.2岁。病史4天~10年,平均18个月。胸痛或胸部不适14例,伴咯血、咳嗽4例,伴声音嘶哑、呼吸困难2例,伴左肩疼痛1例;无症状2例。前纵隔:脂肪瘤、骨化性纤维瘤、甲状腺胶样腺瘤、上皮细胞型胸腺瘤、恶性胸腺瘤、恶性畸胎瘤、纤维血管瘤、囊性淋巴管瘤各1例,良性…  相似文献   

2.
袁坚列  金心  陈杰  单国进  章威 《浙江医学》2001,23(10):595-596
岩斜坡区肿瘤位于第Ⅴ~Ⅺ脑神经和颞骨岩部的内侧、斜坡上 ,早期诊断和手术切除均十分困难。我院自1989年2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岩斜坡区肿瘤12例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 ,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性质和血供情况 ,采用了不同的手术入路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2例中男5例 ,女7例 ;年龄22~62岁 ,平均45岁 ;病程3个月至5年 ,平均2年5个月。其中脑膜瘤5例 ,三叉神经鞘瘤3例 ,表皮样囊肿4例。2.临床表现最多见的是脑神经功能障碍 ,出现单根脑神经症状3例 ,其中三叉神经痛2例 ,面瘫1例 ;另9…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70年~1998年5月共收治纵隔肿瘤194例,其中胸腺肿瘤41例,占20.6%,仅次于畸胎瘤,与神经纤维瘤(20%)相近,其中14例并有重症肌无力,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良性胸腺瘤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5...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胸壁肿瘤较少见,我院于1978年4月~1997年12月共收治了59例,现将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9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31例。年龄1~70岁,病程1个月~16年。胸痛者13例,胸部包块者24例,两者兼有者22例。本组软组织瘤18例(良性14例,恶性4例);骨性肿瘤41例,其中肋骨肿瘤31例(良性23例,恶性8例),胸骨肿瘤10例(良性2例,恶性8例);肿瘤位于左胸壁者22例,右胸壁者27例,前正中者10例。2 护理体会21 心理护理 病人大多对手术存…  相似文献   

5.
方华盛 《广西医学》1998,20(3):374-375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纵隔肿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20例纵隔肿瘤均经手术和活检病理证实,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7 ̄84岁,平均49岁。其中胸腺瘤6例,恶性淋巴瘤4例,神经源性肿瘤4例,畸胎瘤2例,纤维性血管瘤1例,心包囊肿1例,食管囊肿1例,结果:MRI对纵隔肿瘤的诊断有显著优点,可清楚分辨肿瘤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对中心型及纵隔型肺癌与纵隔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诊断价值,能  相似文献   

6.
我院胸外科自1995年10月至2000年7月共施行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92例 ,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77例 ,女性15例 ;年龄14~73岁 ,平均40.7岁。其中自发性气胸32例 ,肺大泡22例 ,周边型肺良性肿块11例 ,肺癌7例 ,纵隔肿瘤3例 ,胸外伤伴血胸5例 ,胸腔积液5例 ,脓胸3例 ,胸膜间皮瘤2例 ,肺不张、食管平滑肌瘤各1例。2.手术方法行肺大泡结扎、切除术54例 ,肺楔形切除术11例 ,胸腔镜诊断性探查13例 ,纵隔肿瘤切除术3例 ,外伤性血胸血块清除术3例 ,外伤性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纵隔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20例纵隔肿瘤均经手术和活检病理证实,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7~84岁,平均49岁。其中胸腺瘤6例,恶性淋巴瘤4例,神经源性肿瘤4例,畸胎瘤2例,纤维性血管瘤1例,心包囊肿1例,食管囊肿1例。结果:MRI对纵隔肿瘤的诊断有显著优点,可清楚分辨肿瘤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对中心型及纵隔型肺癌与纵隔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诊断价值,能清晰地分辨实质性与囊性肿瘤;能帮助鉴别良恶性肿瘤。结论:MRI对纵隔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其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纵隔神经源性哑铃型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临床上较常见,手术亦不复杂,有较多文献报道[1-3]。但哑铃型神经源性纵隔肿瘤较少见,而且切除时易误伤脊髓或导致难以控制的出血。我科自1980~1998年共手术治疗41例神经源性纵隔肿瘤病人,现着重报道其中7例哑铃型肿瘤的治疗经验。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2例,年龄12~53岁。位于左后纵隔4例,右后纵隔3例。主要症状为胸背部隐痛、咳嗽、并逐渐出现下肢肌力减退,最重1例为女性53岁,左下肢肌力3°,右下肢肌力1°,伴有明显麻木不适。X线胸片均表现为后上纵隔脊柱旁球形块影…  相似文献   

9.
我院在1999年6月~2000年12月间,采用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126例(156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本组126例,男52例,女74例。年龄 20岁~76岁,平均年龄 64岁。其中单眼手术96例,双眼手术30例。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4例(62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3例(53眼);开角型青光眼24例(3眼);继发性青光眼5例。术前眼压1.78kPa~4.40kPa(13.35mmHg~32.97mmHg)之间,平均2.67kPa(20.05mmHg)。 2 麻醉…  相似文献   

10.
胸腺瘤1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腺瘤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良、恶性判断及其预后影响存在多种看法[1~3]。我们采用目前使用较多的Masaoka分期法[4]对胸腺瘤进行分期,主要讨论胸腺瘤临床、病理分期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并讨论手术、辅助治疗对预后的影响。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从1985年2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胸腺瘤149例。男88例,女61例(l.44∶1);年龄30~64岁,平均45.5岁。良、恶性区分是按Masaoka外科、病理分期法进行划分,Ⅰ期:肉眼下包膜完整且镜下无包膜侵犯;Ⅱ期:…  相似文献   

11.
1000例脑肿瘤及瘤样病变快速病理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00例脑肿瘤及瘤样病变快速病理诊断的回顾性分析表明:该类病变发病年龄5个月~72岁,中位年龄36.3岁。男女比1.32:1,快速诊断正确率为99.5%,其中最常见肿瘤依次为胶质瘤(35.6%)、垂体瘤(20.5%)、脑膜瘤(10.8%)、髓母细胞瘤(4.2%)和神经鞘瘤(4.0%)等,这些肿瘤诊断正确率为96.1%。对胶质细胞增生和胶质瘤(Ⅰ级)的鉴别诊断作了讨论,并提出重复多次送检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从1993年6月~1998年4月五年间共收治30例甲状腺瘤患者,对围手术期运用中医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0例均为女性。年龄18~45岁(平均31.5±0.5岁),病程3个月~2年半,瘤体直径1.5×1cm2~4.0×3cm2(平均2.75×2.0cm2)。右侧甲瘤12例,左侧11例,双侧3例,甲状腺癌4例。20例病程≥1年的患者,以偶然发现颈部肿块的常见症状,查体扪及肿块,无压痛,肿块可随吞咽运动而上下移动;10例病程≤4个月的患者,以一次感冒或剧烈咳嗽后,颈部出现肿块为多…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99年6月~2001年6月行小儿腹腔镜手术42例,现将有关麻醉处理的体会总结如下。1.1一般资料男29例,女13例;年龄20d~10岁,平均(3.4±3)岁;体重3.5~30kg,平均(15±9)kg。ASAⅠ~Ⅱ级39例,Ⅲ级3例。手术种类:睾丸下降术19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10例,巨结肠根治术5例,两性畸形盆腔探查术4例,左肾发育不良腹腔探查术1例,胆道闭锁腹腔探查术2例。术前并发症:贫血5例,肝功能异常2例,电解质紊乱1例。手术时间24~220min,平均(54±12)min。麻醉时间47~3…  相似文献   

14.
颈部神经鞘瘤10例报告王菊仙朱力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617023)神经鞘瘤较少见,1988年1月至1995年10月我院收治颈部神经鞘瘤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18~69岁,平均384岁。肿瘤发生于咽旁4例,胸锁乳突肌前3例,颈...  相似文献   

15.
张玲 《重庆医学》2000,29(3):221-222
室管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24%~5.64%,占神经上皮性肿瘤的 10%。部分发生于脊髓的室管膜瘤约占脊髓肿瘤的30%[1]。我院肿瘤科于 1971年1月至 1994年8月收治室管膜瘤术后放疗 25例, 5年生存率达 60%。本文结合文献报告对其生存预后做一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男13例,女12例,年龄5~65岁,平均年龄:27.36岁。其中小于14岁8例,大于14岁17例。幕上15例,幕下10例(其中包括2例脊髓患者)。25例均手术后病理证实,其中Ⅰ级 8例占 32%, Ⅱ组 9例占 3…  相似文献   

16.
左心房黏液瘤19例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3月~2001年12月,本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左房黏液瘤19例,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8例中,男性6例,女性12例,男∶女为1∶2。年龄20~69岁,平均(44.5±24.5)岁。临床表现有活动后心悸、气急17例,其中1例持续发热;心尖区舒张期杂音10例,收缩期杂音2例,双期杂音7例。低热、贫血、血沉增快者4例(2.2%),心功能Ⅱ级2例(1.1%),Ⅲ级14例(77.8%),心功能Ⅳ级2例(1.1%)。心电图、X线胸片12例异常表现为无特异性诊断…  相似文献   

17.
标准胸壁后外侧切口引起的创伤一直是引起术后胸痛和肩关节活动障碍的主要原因。1997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自行设计的改良胸壁弧形的小切口,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组共67例,男45例,女22例,男女之比为2∶1;年龄56d~73岁,平均51-2岁。食管癌12例,其中胸中上段食管癌3例,胸下段食管癌9例;肺癌17例,其中中央型肺癌2例,外周型肺癌15例;肺结核瘤15例,肺炎性假瘤5例,肺错构瘤3例,纵隔肿瘤8例,自发性气胸6例,婴儿先天性肺囊肿1例。1-2 手术方…  相似文献   

18.
1993~1998年间笔者共收治眶内占位性病变患者26例,大部分经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治疗后痊愈,其中12例经手术治疗及病理检查,现就这12例的一般情况、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及手术方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例均单眼发病,男性5例,女性7例;病程1个月至20年,平均4.1年,偶然发现体征而就诊者为多,准确病程难以估计。年龄最大者61岁,最小者18岁。右眼8例,左眼4例,在外院手术治疗后复发者2例。1.2 影像学检查 全部病例术前均给予X线眼眶正侧位片、视神经孔位片及副鼻窦柯华氏位片眼眶及头颅CT检查,2例可见眼眶容积增大及部分骨质吸收,眼眶内占位性病变者12例,合并颅内占位性病变者2例。1.3 病理检查及手术方式 见表1。表1 病理检查及手术方式(n)病 种病理检查手术方式外侧开眶鼻上方开眶血管瘤  440炎性假瘤 330脑膜瘤  220神经鞘膜瘤110神经纤维瘤110血性囊肿 101合   计121112 讨论眼眶肿瘤的X线眼眶正侧位及视神经孔位片,常见征象是眼眶扩大、骨质吸收及破坏、软组织密度增高、骨肥厚、钙化、眶上裂扩大、视神经孔扩大、视神经缩小等[1]。本组病例仅2例表现为眼眶容积增...  相似文献   

19.
咽旁间隙神经源性肿瘤12例报告朱旭东1席建设2咽旁间隙神经源性肿瘤临床上不常见。现将我院1984~1994年间收治12例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10月~70岁;病程5个月至10年。肿瘤位于咽后侧壁5例;突出于颈部下颌区2...  相似文献   

20.
前纵隔肿瘤的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疗效。方法40例前纵隔肿瘤[胸腺瘤29例(良性28例,恶性1例),心包囊肿2例,畸胎瘤6例,精原细胞瘤2例,膈神经的神经鞘瘤1例]采用电视胸腔镜下手术切除。结果4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38例经胸腔镜完成肿物切除,2例因瘤体较大,附加5~8cm小切口完成手术。随访5~24个月无复发病例。4例术前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胸腺瘤患者术后短期内继续服用溴吡啶斯的明(剂量较术前减少)。1例有外侵的胸腺瘤(病理分型B型),术后1个月接受局部放疗,随访10~13个月无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具有微创、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的特点,较传统的开胸手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