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该文从病毒性肺炎的“源”“属”“因”“机”“证治”“预后调摄”出发。“源”为戾气;“属”乃时疫;“因”以病原、正气、触因分,以吴又可所创“戾气说”析病邪;“机”有潜伏、传变之机,以“膜原学说”释潜伏期之病机,叶桂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述传变之机;“证治”以“卫气营血理论”为纲,舌象辨体质分证型选方为目,为各期治疗提供思路;“预后调摄”欲顾其神,达形神皆愈之目的。又详述之,该病以“戾气”侵袭机体,伏于膜原,“因”诱之或陷于里,或透于表而发病,以卫气营血统之其传变,病微在卫表;顺传入气分,逆传入营血;继而至后期伤及阴液。治之兼顾其本之不足,预他病生,为今后防治时疫之病提供简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瓜蒌瞿麦丸是中医临床实践中关注和应用较少的经方,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之《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原文曰:“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瓜蒌瞿麦丸主之。”《医统正脉》之前的“若渴”皆为“苦渴”,明代的赵开美把它错成了“若渴。”“苦渴”即为渴所苦,说明口渴严重,这与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常常描述的“苦水”“苦冒眩”“苦里急”之苦是同一意思[1]。本方主要治疗下寒上燥之小便不利证,以口渴、小便不利为主症,  相似文献   

3.
六经分证,其病机变化是错综复杂的,其证候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复杂的病变之中。《伤寒论》根据证候交替此起彼落之特点,有“传”与“不传”、“转属”、“过经”、“转系、”“转入”等等形容之词。愚意不拟由名词上找问题,而应从证候中寻症结。故今只取“传与不传”为标题,以试探六经证候千变万化之规律。这对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当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 一、传与不传  相似文献   

4.
关于痞证的几个问题曾林森(姜堰市卫校225500)“痞”和“痞证”有不同的内涵”.“痞”以自觉胃院部满闷不适,按之而不痛为特征,它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痞证”则是以“痞”为主症的一类病变.痞证的临床辨治,仲景论之甚详,历代医家对其均有精辟见解.个人学...  相似文献   

5.
通过梳理天冬功效应用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脉络,认为汉唐时期医家重视天冬补益之能,将其广泛用于美容、保健方面;宋金元时期,天冬常作为止咳药物,普遍用治肺疾咳喘等证;明清医家将天冬作为滋阴润燥之要药,用治消渴、燥证。另外,本草古籍有少许天冬消“瘾瘕积聚”、治“暴风湿偏痹”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王孟英关于“露”的学术思想与临证诊疗经验。[方法]通过对王氏主要论著(以《王孟英医学全书》为主)的系统研习,搜集、整理、分析王孟英关于“露”的论述和临床医案,结合历代医家论述,总结分析王孟英对“露”的认识和临床应用经验。[结果]王孟英认为“露水”甘凉润燥,清暑除烦,有升降之机,随所落生之植物不同而功效不同,既可直接入药,又可代水煎药;他认为“露剂”可保留药物本性,质轻而芳香,可治疗上焦肺病、中焦胃病,亦可治疗痰热内结、肠燥便秘、神昏抽搐等证。[结论]王孟英对“露”的认识独到,应用灵活,其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可为现代发展和应用药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气化则湿亦化”论述源于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三焦之湿均因气化不利所致,治湿皆需以行气为本,重在宣畅气机,恢复三焦气化。治湿犯上焦,需宣肺利气、化湿开郁;治湿阻中焦,重在健脾行气,使脾气畅达,既助湿化,又杜生湿之源;治湿滞下焦,需淡渗通阳,因势利导。治湿之“开上、宣中、导下”三法均寓有“气化湿亦化”之机理,而轻宣、开泄、芳化、淡渗等诸法也应随证而用。“气化则湿亦化”学术思想的挖掘可为中医湿证的基础研究与治湿法的临证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 呃逆证,古称“哕”、“咳逆”,俗称“打隔”,属气机上逆之病机为主,所谓“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即其病机之一。本证可见于各科疾病,久病垂危病见之多属胃气败绝之象,临症尤须注意。对于呃逆证外治法、单方、经验方及预后等方面,国内尚少见综合性论述。本文笔者结合文献搜集和临证体会。对16种外治法、34首单方、6首经验方和呃逆证之预后等四方面进行了综合概述,意在为呃逆证的诊治提供临证参考资料,以冀采取更简捷、有效  相似文献   

9.
应用具有促进血循、调畅血行,消散瘀滞的药物,以解除由血滞、血瘀所引起的各种病证,这种治疗方法称为活血化瘀法。早在《内经》中提到:“血实宜决之”“坚削之”,“客除之……留攻之”等治疗原则,奠定了活血化瘀法则的理论基础。以后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又提出了“蓄血”证,亦是瘀血,并对瘀血的脉证、病因都有阐述,  相似文献   

10.
《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脉证治第十六》篇第十六条载:“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原文叙证简略,更况后世注家对“心气不足”的解释又众说纷纭,甚有谬误,直接影响着对吐血、衄血病机的认识、证候的掌握和方药的应用。所以,对此方证的探讨,实属必要。笔者试从以下三方面辨析之。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具有促进血循、调畅血行,消散瘀滞的药物,以解除由血滞、血瘀所引起的各种病证,这种治疗方法称为活血化瘀法。早在《内经》中提到:“血实宜决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留者攻之”等治疗原则,奠定了活血化瘀法则的理论基础。以后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又提出了“蓄血”证,亦是瘀血,并对瘀血的脉证、病因都有阐述,  相似文献   

12.
清代医家王清仁的血府逐瘀汤,是活血行气的名方,方中以桃红四物汤、川牛膝活血,四逆散行气,现代医家用之加减,治疗血瘀气滞所致的痛证,常有良好疗效。但桔梗一味,常在组方时被忽略,窃以为非智举也。血府逐瘀汤应用桔梗之本意,有取其“味厚气轻”,“可为诸药舟楫,载之上浮”,以达胸中血府之所。另一方面,桔梗又能加强血府逐瘀汤的活血止痛效果,可使此方不仅仅应用于胸中血瘀证,还能更广泛地被应用于一切血瘀气滞导致的痛证。  相似文献   

13.
从用法用量、主治证候、配伍规律三方面,考据《伤寒杂病论》18首含石膏经方相关原文,提出:①经方中石膏入汤剂,用量4 g至240 g不等,不拘于其质重而取大量。量大至“一斤”,取石膏清透热邪之用,需配伍粳米,煎煮以“米熟汤成”;②原文多提示有“热”“咳”“喘”“汗”“渴”“烦”等,然此并非皆为症状,且原文亦提示有“无大热”“不渴”“无汗”,提示相关经方主治证候的复杂性,不可简单地对症用药;③石膏与麻黄配伍见于11首经方。重用麻黄,意在发越水湿;更伍桂枝,有发汗散邪之功;更伍杏仁,可宣降肺气以止“咳”“喘”;更伍生姜,用于“风水”“风气”“微风”等邪郁在表之证。  相似文献   

14.
古今医家多将“劳者温之”作为虚劳病的重要治则,然对其认识不一,尤其是对“温”之解多有争议。本文以文字溯源为基础,结合医理阐述与临床思维,参以理校法对古籍文献中(虚)劳证相关记载进行梳理,进一步对“劳者温之”的内涵进行考辨,认为“温”之义应涵盖3个方面的内容:温也者,养也,注重真气之复;温也者,柔也,讲究治法之缓;温也者,化也,温生养化之气。分则为三,实则为一,均以养化生生之精气为宗旨,临证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的五个泻心汤,都是针对“心下痞”而设。“心下痞”以“热”为主要病机,但由于发病原因、病理变化和人体正气盛衰等差异,而有兼寒兼虚兼实的不同,在治疗上多以清、和为主,根据兼证配以温、补、泻诸法。或苦辛相合,或寒温并用,或攻补兼施。五泻心汤方,药仅十味,由于其组方严密,标本兼顾,虚实兼施,配伍灵巧,随证施治,疗效显著。 1、大黄黄连泻心汤——火热痞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154条)。本方主治邪热内陷心下所致的热痞。《伤寒论》对此证的描述比较简单,只提了一脉一证。一脉,就是“关上浮”。关脉候中焦;“浮”在此泛指阳脉,关上见阳脉,反映了中州有火热之邪。一证,指“心下痞,按之濡”。即心下虽然痞塞,按之却柔软不痛。此非实邪结聚,乃胃气壅滞之故。如把一证一脉联系起来分析,不难看出有  相似文献   

16.
肝气虚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观肝之生理,以阴血为体,以阳气为用,故称体阴而用阳。由此而及肝之病理,则证有虚实,历代医家多从肝之特性而言:在五行属本,在时令应春,春时阳生,阳气多动而升发;其病为升动无制,肝气偏亢,久甚化火,故有“肝无虚证”之说。其实则非,肝血不足,肝阴亏损,临证故为常见,然而肝之虚证既有阴血亏损的“体”不足,亦有阳气不足的“用”衰惫。观近代医籍,对肝气虚这一证型论及甚少;考古医籍,始见于《内经》有零散  相似文献   

17.
肾炎有急、慢性之分,水肿是其突出的症状,故中医辨治肾炎,多从“水”、“饮”着手,或以“风水”、“皮水”、“正水”、“石水”分之;或以“阳水”、“阴水”别之。我认为其辨治之要有三:一是以虚实为纲,把握肾炎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分期分型立证,按证选方;二是参合临床各项检验结果,把辨证用药与对病对症用药融为一体;三是守法守方与权变治疗相结合,注意恢复期的药食调养。辨证识病虚实为纲肾炎急性期,以实为主。病因常与外感邪毒有关,病理常与淤血有联系,病变常累及肺之宣降、脾之转输、三焦之通利。《诸病源候论》说:“肿之生也,皆由风邪寒热毒气,客于经络,使血涩不通,壅结而成肿也。”可见,外感毒气、血涩不通与水肿的产生,关系甚大。论治以祛邪为主,开  相似文献   

18.
痛泻要方为《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历代方书记载类同,皆以治疗肝郁脾虚所致泄泻之证。《医方考》曾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世人多以腹痛、泻下为其辨证应用要点,确属成了痛泻的“要方”。笔者据其方意,扩宽应用范围,非但泄泻之证,皆收到了理想效果,案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两个参照系、两种对象的互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为寻找中西医两个体系的契合点而提出的一种思路。它的积极意义表现在:病可以为证提供一个确定性较强的坐标;病的特异性可以为证作出较明确的诠释;在结合中将中医辨证引向深入。它的消极影响有:“病+证型”的模式桎梏了中医的辨证思维;证的机制常被病的机制替换、掩盖;轻易地将微观指标与证相套,引起许多混乱;以病之“是”格证之“非”;在实验研究中将病理与病机混为一谈等。面对现代科技知识背景的强烈影响,中医应做到:知其门径而不入其囿;知其道而不操其术;知其理而不援其词;识人之长,扬己之长;和而不同,共渡彼岸;像老一代中医专家那样对中医辨证体系笃信其理、笃行其道。现代科学并不能“同化”中医学,中医学也较难“引进”现代科学,目前中西医学还是以“和而不同”为上策。  相似文献   

20.
疳证     
疳证是以小儿形体干枯消瘦为主证的一类疾病。古人何以曰疳?有二层涵义?一是说疳证伤于肥甘所致,故曰;“疳者甘也”。二是说气血津液肌肉干枯,儿体干枯消瘦,故曰:“疳者干也”。所以疳证之名,既包含了病因之要点,也指出了病机、主证的特点,命名极为切要。疳病是小儿四大病之一,它是很多急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