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原因。方法对100例行剖宫产术后发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因宫缩乏力造成产后出血的占59%,前置胎盘剥离面出血占14%,子宫切口裂伤出血占9%,疤痕子宫切口出血占7%,胎盘粘连剥离面出血占5%,胎盘早期剥离、子宫胎盘卒中和妊娠合并肌壁间子宫肌瘤术中出血各占3%。结论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其次有胎盘因素和手术切口裂伤等。行剖宫产手术时应针对上述病因及时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5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因宫缩乏力而出现产后出血,7例子宫切口撕裂,9例胎盘早剥,6例前置胎盘,4例胎盘粘连及植入,3例凝血功能异常。出血量<1000mL31例,1000~2000mL13例,>2000mL6例。5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病例临床均救治成功,其中3例切除子宫(占6%)。结论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重要的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针对出血原因选择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提高手术技巧和加强术后处理等。  相似文献   

3.
产科出血子宫切除术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原因,探讨抢救产科出血的方法及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近4年22例产科子宫切除病例。结果产科子宫切除术占分娩总数0.116%,其中剖宫产子宫切除占剖宫产手术的0.28%,阴道分娩子宫切除占阴道分娩的0.017%,胎盘因素是子宫切除的首要原因。结论①产科子宫切除术是挽救产妇生命的有效措施,但要从严掌握手术指征。②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胎盘因素孕产妇应警惕产后子宫出血。③降低剖宫产率有利于防止产后出血等产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剖宫产产后出血282例原因、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剖宫产各种手术指征引起产后出血原因、产后出血量、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2008年1952例剖宫产术后出血28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出血以头盆不称为手术指征引起产后出血最常见,以胎盘因素为手术指征引起产后出血量最多。产后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为流产史、产程延长停滞、产检史等。结论及时诊断及处理产后出血,正确掌握剖宫产指针及手术时机。控制剖宫产率,提高手术质量是预防剖富产产后出血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剖宫产患者的产后出血原因,探讨有效的处理措施。方法:2012年1月~2014年6月之间我院住院的行剖宫产产后出血者40例,设为观察组,顺产产后出血者1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量,分析观察组的出血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剖宫产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8%,高于(1.2%),P0.05,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为(1174.2±108.7)ml,高于对照组的(681.7±87.6)ml,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出血原因包括凝血功能异常(7.5%)、胎盘植入与粘连(7.5%)、前置胎盘(12.5%)、胎盘早剥(17.5%)、子宫切口破裂(37.5%)和宫缩乏力(32.5%);大部分患者可通过注射缩宫素、按摩子宫等常规方法治疗,但出血量较多的患者需采用背带式缝合和子宫切除治疗。结论:剖宫产容易导致产后出血,且与顺产分娩相比,产后出血量更多,危险性高,引起出血的原因较多,临床上应把握好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发生产后出血后根据患者的出血量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低位子宫动脉结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原阳县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术的69例前置胎盘患者,观察组(35例)术中给予低位子宫动脉结扎,对照组(34例)未行低位子宫动脉结扎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产后出血率以及子宫切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产后出血率及子宫切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低位子宫动脉结扎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率及子宫切除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因素,探讨对它的处理和预防措施。方法对该院2003年1月 ̄2004年12月期间剖宫产产后出血5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娩总人数2778例,产后出血74例,发生率2.66%,其中剖宫产(A组)771例,产后出血51例,发生率为6.61%,阴道分娩(B组)2007例,产后出血23例,发生率为1.14%,A组明显高于B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A组产后出血51例,平均出血量为(1173±985)mL,B组产后出血23例,平均出血量为(682±333)mL,A组明显高于B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剖宫产产后出血51例中主要手术指征,前6项依次为瘢痕子宫、巨大儿、前置胎盘、胎方位异常、胎儿窘迫、社会因素。产后出血原因:宫缩乏力占54.9%,胎盘因素占25.9%,子宫下段切口裂伤占19.6%。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率及产后出血出血量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者,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及尽量减少无指征剖宫产手术,以达到降低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原因,探讨抢救产科出血的方法及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可能性。方法对我院产科5年间32例急症子宫切除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指征是子宫大出血,其中胎盘因素是子宫切除的首要因素,占46.88%。结论产科子宫切除术是挽救产妇生命的有效措施,但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有胎盘异常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的产妇应高度警惕产后出血发生;降低剖宫产率有利于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袁静  蒋俐华 《中外医疗》2012,31(35):12-13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6月在南区医院行新式剖宫产术后发生产后出血的231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指征所致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是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胎盘因素、妊娠高血压病、疤痕子宫所致产后出血量最高。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对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控制及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新式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吴博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35-236
目的探究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联合Cho缝合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分娩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前置胎盘剖宫产分娩产后出血患者,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联合Cho缝合术治疗。记录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恶露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止血效果、术后子宫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子宫切除率、产褥感染率。结果 38例前置胎盘剖宫产分娩产后出血患者经手术治疗,止血有效率为94.74%(36/38),术中出血量为(1 410.24±257.66)mL,输血量为(725.31±80.95)mL,恶露持续时间为(33.87±3.62)d,术后住院时间为(9.76±0.63)d。术后7 d彩超检查示子宫复旧良好,未发现盆腔积血,子宫下段无坏死,1例患者腹部切口出现感染,换药3周后痊愈,子宫切除率为5.26%(2/38),产褥感染率为7.89%(3/38)。结论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联合Cho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分娩产后出血,具有良好止血效果,子宫切除率低,术中出血、输血量少,恶露持续时间短,术后恢复良好,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子宫切除术是抢救产后出血有效的措施之一,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时,正确把握子宫切除术的适应证及时机,以抢救孕产妇生命,提高产后出血抢救的成功率。方法:总结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6年期间剖宫产同时行子宫切除术病例共21例,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切除术原因(适应证)及其手术时机、产妇的预后等。结果:6年间,剖宫产产后出血,术中同时行子宫切除21例,手术适应证: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12例;胎盘早剥致子宫胎盘卒中、子宫收缩乏力4例;子宫不完全破裂2例,妊娠合并巨大子宫肌瘤、多发性子宫肌瘤2例,剖宫产产后子宫收缩乏力1例。结论: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时,在保守治疗无效的危急情况下,果断进行子宫切除术能抢救产妇生命,从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但同时子宫切除也给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临床工作中,应及早发现和积极处理产科异常情况,避免病情恶化造成不必要的子宫切除,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产科质量。但在危急情况下,果断的子宫切除术是抢救产妇生命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熊炜 《医学综述》2014,20(18):3447-3448
目的分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武汉市第五医院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产科产后出血行急症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45例产后出血未行急症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植入、子宫破裂、子宫肌瘤、双胎妊娠、胎位异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出血量多和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筛选出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植入、子宫破裂、子宫肌瘤、DIC、出血量多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植入、子宫破裂和DIC均为子宫全切除术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子宫切除术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对妇女患者的监测、提高警惕、减少子宫切除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杨红兵  舒丹  张利  余祯秀  龚元杰 《海南医学》2014,(16):2373-2375
目的 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诊疗规范及手术方法,减少产后出血、副损伤,降低子宫切除率。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8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状况。结果 28例孕妇中曾一次剖宫产21例,两次剖宫产3例,三次剖宫产1例,子宫肌瘤挖除术后1例,多次人工流产后2例。28例患者均以剖宫产终止妊娠,发生产后出血28例,子宫切除7例。其中择期手术23例,子宫切除4例;急诊手术5例,子宫切除3例,膀胱损伤2例。结论 重视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早诊断、早干预;规范围产期处理,术前充分评估,术中正确及时处理,是减少产后出血及副损伤,降低子宫切除率及母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注射垂体后叶素治疗前置胎盘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妊娠36~40+周前置胎盘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胎盘娩出后以垂体后叶素6 U加生理盐水9 mL,于子宫下段胎盘剥离处肌层分多点注射,每点1~2 mL;如再出血可继续注射至无出血,最大剂量不超过12 U:其余处理方法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处理(宫肌注缩宫素、欣母沛,压迫、按摩子宫、出血处8字缝扎或补丁式缝合止血)。结果两组产妇在手术止血时间[(4±1.4)∶(24±2.5)min]、产后出血量[(884±401)∶(1902±827) mL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方面两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下段注射垂体后叶素治疗前置胎盘出血疗效确切,止血迅速,安全可靠,可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产后大出血患者的子宫切除时机.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产后大出血后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70例,其中以剖宫产后立即切除子宫的32例作为对照组,38例在进行保守治疗失败后再切除子宫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手术时间及术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为(5 966.5±467.6) ml,大于对照组的(5 432.7±523.8)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3.78±0.97) d,少于对照组的(4.58±1.06) 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7.23±3.55) d]与对照组[(7.86±2.91)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抗生素应用时间、发生并发症患者数和病死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产后大出血患者剖宫产后先进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失败后再进行子宫切除,不会增加孕产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26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时宫腔填纱止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腔填塞纱条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止血效果。方法:比较我院2005~2006年前置胎盘剖宫产未行宫腔填塞纱条(A组)和2007~2008年前置胎盘剖宫产行宫腔填塞纱条(B组)两组的出血量,并进行分析。结果:A组24例,平均出血量(2025±254)ml,输血12例,有6例休克,2例切除子宫。B组26例,平均出血量(1246±173)ml,输血7例,无休克、切除子宫病例。B组术后阴道出血及输血均少于A组,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及输血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填塞纱条压迫止血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时效果明显,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易姣  刘治春 《安徽医学》2018,39(3):303-305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史对中央性前置胎盘(PP)患者妊娠情况和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安徽省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7例中央性PP患者,根据患者有无剖宫产史,将其分为剖宫产组(24例)与非剖宫产组(63例),剖宫产组患者再分为凶险性PP组和非凶险性PP组,分别比较剖宫产与非剖宫产组、凶险性和非凶险性PP组的妊娠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剖宫产组有人流史的患者比例为70.83%、产后出血量≥1000 mL 的发生率为25.00%、胎盘植入发生率为20.83%,均高于非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凶险性PP组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38.46%,高于非凶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央性PP可导致产后出血及胎盘植入的发生,特别是有剖宫产史的患者,产后出血量(≥1000 mL)及胎盘植入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应严格限制无指征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B-Lynch缝线术在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7月~2009年12月应用B-Lynch缝线术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例26例的临床资料,与同期14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有效25例,有效率为96.15%;出血量平均(716±108)ml;1例胎盘早剥术后仍有较多出血转上级医院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治疗,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效12例,有效率为85.71%,其中,1例转上级医院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1例行子宫切除治疗;出血量平均(821±113)ml,发生产褥病3例,产褥病率为21.43%。两组治疗有效率、出血量、并发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Lynch缝线术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的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延迟子宫切除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患者90例,剖宫产后立即行子宫切除69例(即行切除组),进行保守治疗失败后再行子宫切除21例(延迟切除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输血量、术后并发症。结果延迟切除组手术时间269.5±56.3 min长于即行切除组168.2±45.6 min。延迟切除组出血量4683.5±540.8 mL、输注红细胞悬液18.5±4.3 U及新鲜冰冻血浆1783.5±220.8 mL均大于即行切除组3544.2±510.3 mL、12.2±3.6 U及1044.2±210.3 mL,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产后出血患者行延迟子宫切除不会增加患者风险,但能减少子宫切除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