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总结56例采用管状吻合器的断流术经验,并观察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对5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用管状吻合器经腹食管下端吻合的联合断流治疗.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脾静脉血栓4例(7%),无食管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6个月后经胃镜及食管点片显示54例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消失率达96%,无食管狭窄发生.术后止血率为100%.结论 应用管状吻合器经腹食管下端吻合的联合断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好,再出血率低,并发症少,手术操作简单,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吻合器经腹联合断流术37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37例采用管状吻合器的断流术经验,并观察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对3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采用管状吻合器经腹食管下端吻合的联合断流治疗。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脾静脉血栓2例(5.4%),无食管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6个月后经胃镜及食管点片显示35例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消失率达94.6%,无食管狭窄发生。术后止血率100%。结论应用管状吻合器经腹食管下端吻合的联合断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好、再出血率低、并发症少、手术操作简单,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经腹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6年1月1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EVB患者行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和吻合器经腹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结果:18例患者随访时间3~42月。无1例发生术后死亡、吻合口漏和肝性脑病。1例(5.6%)出现吻合口狭窄,3个月后缓解。至今无1例再出血。11例(61.1%)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检查显示食道下段、胃底静脉曲张消失,7例有轻度的食管静脉曲张;12例术前有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患者术后明显改善。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和吻合器食道下段横断吻合术能有效地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降低术后再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选择性门奇静脉断流联合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在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选择性门奇静脉断流联合胃肠吻合器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治疗。结果:住院期间无消化道再出血。1例术后胃吻合口出血,继之出现胃吻合口瘘;2例左侧胸腔积液。术后多次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复查食管中下段及胃底曲张静脉由术前中、重度逐渐好转直至消失,24例患者在术后0.5~1年均恢复不同程度的体力劳动能力。结论:选择性门奇静脉断流联合胃肠吻合器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能有效地防治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5.
胃肠吻合器在门奇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胃肠吻合器在联合门奇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院1996年到2001年期间采用门奇断流术联合/不联合胃肠吻合器治疗的150例门脉高压症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和随访,比较两组术后5年内再出血发生率、食管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以及治疗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50例门脉高压症患者中,接受门奇断流术联合胃肠吻合器治疗组40例,单纯门奇断流术治疗组110例.两组5年随访率分别为87.5%(35/40)和88.2%(97/110).两组术后再出血率分别为5.71%(2/35)和55.67%(54/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278,P<0.0001);两组食管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分别为82.86%(29/35)和9.28%(9/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922,P<0.0001).35例门奇断流术联合胃肠吻合器治疗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轻度吻合口狭窄,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门奇断流术联合胃肠吻合器食管下段切割术治疗门脉高压症能有效地预防、减少术后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再出血,止血效果较单纯门奇断流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管状吻合器联合断流术(改良sugiura手术)的经验,并观察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2010年笔者医院对29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人分别采用管状吻合器联合断流术(A组)及传统门奇静脉断流术(B组)治疗,A组153例,B组142例,通过术前术后胃镜和上消化道钡餐对比检查和随访,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结果两组病人均无手术死亡;术后食管静脉曲张完全消失、显著改善和无改善的比率A组:60.12%、39.07%、0.19%;B组:41.03%、48.28%、1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A、B组静脉曲张复发出血率分别为13/137(9.48%)和46/127(3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A组2/137(1.46%),B组9/127(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年病死率分别为28/137(20.47%)和31/127(24.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吻合器联合断流术比传统门奇静脉断流术更为彻底,术后消化道出血复发率和肝性脑病发生率明显降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门脉高压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经腹食管横断吻合联合断流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急诊经腹食管横断吻合联合断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后止血率100%,手术死亡率为7%,其中2例死于严重失血性休克。无吻合口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6.07%。术后随访2~72个月,45例术后6个月行胃镜或钡餐检查,食管曲张静脉消失32例(71%),轻度曲张13例(29%)。术后再出血2例(3.85%)。术前Child分级B级中19例及C级中5例术后6个月肝功能改善(24/32)75%,1例C级肝功能无改善者6个月后死于肝功能衰竭。结论:急诊经腹食管横断吻合联合断流术治疗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确切,疗效较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宗林  王松  陈松  朱育松 《广西医学》2008,30(2):197-198
目的探讨改良联合断流术对治疗门静脉高压(PH)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疗效。方法术中采用改良联合断流术即食管下段离断再吻合加保留病理性分流的断流术:切除脾脏,离断食管下段贲门周围的穿通支,保留病理性、代偿性分流的门奇交通支,然后吻合器一次性离断吻合食管下段。结果术中对自由门静脉测压显示,改良联合断流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较传统断流术后显著降低(P<0.05),对采用本术式31例PH患者进行术后观察和随访,除1例急诊手术患者死于肝功能衰竭外,均恢复良好,随访未再发生EVB。结论改良联合断流术显著降低门静脉压力,术后再出血率低,是治疗PH较为理想的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胸吻合器联合断流加大网膜包肺治疗门脉高压断流术后再出血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001年3月—2011年8月间采用经胸吻合器联合断流加大网膜包肺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行门奇断流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随访1~10年,术后门静脉(SV)血流量、最大流速、门静脉内径均有所下降,1例于术后6年再次上消化道出血导致死亡,其余病例生存质量较好。结论:经胸吻合器联合断流加大网膜包肺术适合于断流术后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患者,其术后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稳定,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食管吻合门奇断流术防治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吻合门奇静脉断流术防治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EGVB患者行食管吻合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判断其疗效.结果:全组病例围手术期恢复顺利,3例出现吻合口中度狭窄,行胃镜下气囊扩张治疗后缓解.无腹腔内出血、食管吻合口漏、肝性脑瘸、脾静脉血栓、肺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倒.术后3~6月行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检查显示:16例食道下段、胃底静脉曲张消失,4例尚有轻度的食管静脉曲张;13例术前有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患者中9例术后改善明显,4例无明显改变.结论:食管吻合门奇静脉断流术防治门脉高压症EGVB效果庭好,并有效改善门脉高压性胃病,预防再发出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减少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术后复发的方法。方法通过对2003年至2007年用门奇断流术和/或食管下段横断术治疗61例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回顾性总结和随访,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术后3年的再出血发生率、食管下段与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和并发症治疗情况。结果用门奇断流术治疗41例,在随访的37例中再出血14例,再出血率为37.84%,静脉曲张消失8例,静脉曲张消失率为21.62%;用门奇断流联合食管下段横断术治疗20例,在随访的18例中,再出血1例,再出血率为5.56%,静脉曲张消失14例,静脉曲张消失率为77.78%。两组术后均无肝性脑病,联合组无吻合口瘘和吻合口出血。出血复发率和胃镜复查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比较,联合组明显优于门奇断流术组。结论门奇断流术联合食管下段横断术能减少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术后复发和吻合口瘘等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临床疗效。方法断流术治疗EVB 56例,观察其近期临床疗效,并随访0.5-5年,了解远期疗效及预后。结果56例患者近期治愈52例,治愈率92.86%,近期死亡4例(7.14%)。52例患者随访最短半年,最长5年。曲张的食道、胃底静脉消失者37例(71%)、好转12例(23%),再出血3例(6%)。结论断流术治疗EVB即时止血率高,近期及远期疗效满意,有一定的远期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13.
张东  陆昌荣  卢挺斌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4):1791-1792
目的总结急诊门奇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7月—2012年6月采用急诊门奇断流术治疗的48例门静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死亡2例,分别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与急性肝功能衰竭,余46例均顺利出院。并发症包括再出血、切口感染或裂开、肺部感染等,经对症处理后均治愈,无术后顽固性腹水、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率81.3%(39/48),随访期间发生再出血3例,均经非手术治疗后治愈,2例死于肝功能衰竭。结论门奇断流术止血效果确切、创伤较小、并发症少,且操作相对简便,容易掌握,可作为基层医疗单位治疗门静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理想的外科术式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症致命并发症,防止出血是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目前,手术方法众多,各家意见不一。我院外科自1993年10月至2000年10月采用经腹管状吻合器食管横断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简称联合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1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急诊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对急诊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 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诊手术50例,有6例(12%)因再出血、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死亡,其余均得到有效止血,近期疗效满意,术后无肝性脑病.3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0年,再出血13例(43%),再出血时间大多发生在术后5年以后.5年生存率70.%,10年生存率46%.结论 掌握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适应证采取急诊门奇断流手术能达到满意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保留迷走神经主干的门奇断流术加食管下端切除机械性吻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采用门奇断流术加食管下端切除机械性吻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肝炎后肝硬化,均患有严重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且一次以上出血史。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平均19.3个月。术后无一例死亡,无一例出现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及腹腔感染,有5例出现进食后哽噎感(25%).随访中无复发出血,效果满意。结论 保留迷走神经主干,门奇断流术加食管下端切除机械性吻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确切,复发出血率低,能较好的被患者接受,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吴晓俊  周俊  何毓椿 《浙江医学》2010,32(4):535-536
断流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用最广泛的术式,其近期止血效果良好,而且肝性脑病发生率低,然而断流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率仍可以达20%。嘉兴地区是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区,其中较多患者并发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人造血管H型分流术(MCS—H)治疗断流术后再出血1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门静脉高压症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外科处理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困难问题。紧急分流术死亡率及肝性脑病率均很高,各种门奇断流术近期止血效果不够理想,远期疗效也不满意,对窦后阻塞的肝炎后肝硬变,脾切除术疗效较差且由于切断了脾与膈、后腹膜之间的侧支血管,脾静脉残端血栓的延伸,故食管胃底再出血的发生率较高。有鉴于上述缺点,我们设计了脾动脉结扎、脾脏次全切除,带蒂脾组织腹膜后移植及经腹应用管状吻合器(EEA)、食管横断吻合术以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以期达到:1)近期止血效果确实可靠;2)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曾杰 《四川医学》2011,32(6):827-829
目的讨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合并胸段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效果。方法对我科2000~2005年间经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8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贲门周围断流术术后随访74例,5年再出血率6.8%(5/74),术后近期(术后2周内)病死率2.4%(2/83)。行断流术的患者,术前有胸段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与仅有腹段食管静脉曲张者的术后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段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门奇断流术是可以达到治疗目的的,关键是做到彻底的断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经腹联合断流术和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门静脉高压症伴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分别采用经腹联合断流术(A组)和门奇静脉断流术(B组)治疗,每组15例,通过术中门静脉测压、术后上消化道钡餐复查和随访,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 A、B两组患者术后门静脉压力无明显变化。术后食管静脉曲张完全消失、显著改善和无改善的比率A组分别为66.67%、33.33%和0,B组分别为40%、46.67%和13.3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为20%。术后随访,A、B组患者无、轻、中和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比例分别为28.57%和7.69%、53.33%和30.77%、14.29%和46.15%、0和15.39%;出血复发率、病死率分别是7.14%和23.08%、14.29%和15.38%。结论 经腹联合断流术比门奇静脉断流术断流更为彻底,术后消化道出血复发的概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