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勒帕戈斯群岛野生棉考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广泛地考察棉花野生资源,于2015年9月中旬到厄瓜多尔的加勒帕戈斯群岛进行了野生棉野外考察,发现该群岛上达尔文氏棉生长旺盛、分布广泛。找到了23个野生棉自然居群,有21个可采集到野生棉种子,包括四倍体野生种达尔文氏棉(AD5)和二倍体野生种克劳茨基棉(D_(3-k))。还发现了达尔文氏棉、克劳茨基棉和海岛棉3个不同棉种自然混生的情况。从加勒帕戈斯多个岛屿及可能存在的自然分布来看,有必要对该群岛野生棉进行长期和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1994~1996年对移栽地膜棉的研究和示范应用结果,阐明了移栽地膜棉增温、保墒、改土、促发、增产的机理和“早、快、多、长”的生育特点。从而在理论上丰富了棉花栽培学内容。  相似文献   

3.
棉苗炭疽病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湖北黄冈农科院温室的发病棉苗上分离到一种炭疽菌,并对病害在棉苗上的症状特点,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进行了研究,同时进行柯赫氏法则验证,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真菌。  相似文献   

4.
根据1994~1996年对移栽地膜棉的研究和示范应用结果,阐明了移栽地膜棉的高产机理和“早、快、多、长”的生育特点。研究出了以扩行降密、增肥后移为核心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丰富了棉花栽培学内容。  相似文献   

5.
研究棉太金对不同种植密度下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产量形成和成铃结构的影响有重要生产指导意义。2011―2013年以早熟棉品种国欣12-1为材料,在安徽和湖北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7.5、9.0、10.5株·m-2)下,不同棉太金施用量(0、1.08、2.16 L·hm-2)在盛蕾期(7月28日)、盛花期(8月28日)、盛铃期(9月21日)分3次施用处理试验。结果显示,2011―2013年化控和年份显著影响了籽棉产量,化控与密度之间没有互作,化控与年份之间存在显著互作。在天气正常条件下,喷施棉太金能显著增加籽棉产量。在湿润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喷施棉太金会抑制营养生长,从而避免花铃期出现蕾铃脱落和烂铃,显著增加籽棉产量;在干旱少雨的条件下,喷施棉太金则会对产量不利。密度影响单位面积成铃数,但不影响籽棉产量。在7.5株·m-2条件下,分3次施用棉太金1.08 L·hm-2,利于实现长江流域棉区麦(油)后直播棉高产及机械采收。这些结果对长江流域棉花轻简化栽培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棉属D基因组5个野生种萌发期耐冷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挖掘具有耐冷潜力的野生棉资源,分析了棉属D基因组5个野生棉种在20,15和10 ℃条件下萌发指标的变化,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5个野生棉种的耐冷萌发能力。结果表明,随温度的降低,5个棉种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和相对活力指数均呈降低趋势。在不同的低温胁迫下,各萌发指标及隶属函数结果均表明雷蒙德氏棉具有较高的耐冷水平。本研究对5个野生棉种的耐冷性进行了初步探讨,但对各棉种耐冷性的鉴定及分子机理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高品质抗黄萎病棉花新种质的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个野生棉种质渐渗系为基础群体。开展高品质抗黄萎病棉花的选择育种。株系纤堆品质测定结果表明,这些野生棉种质渐渗乐在纤雏长度、比强度和马克隆值上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其中黄褐棉的矸堆长度、异常棉的比强度和平地棉的马克隆值变异幅度最大。病圃抗病性鉴定结果。3个分别来自异常棉、雷蒙德氏棉和平地棉种质渐渗的陆地棉株系对黄萎病的抗性达到高抗水平;9个分别来自雷萦德氏棉、旱地棉和黄褐棉种质渐渗的陆地棉株系对黄萎病的抗性达到抗病水平。本文对棉花抗黄萎病育种进展缓慢的原因以及新创造的抗黄萎病种质系的育种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泗棉3号品种特性探讨陈齐炼(江西都昌县棉办332600)1994年我们在北炎乡松林村设立了泅棉3号与泗棉2号品比试验点,对泗棉3号品种待性进行了系统、详细的观察记载。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生育期及生育进程泗棉3号品种和对照品种泗棉2号,均于4月15日播...  相似文献   

9.
棉花抗黄萎病育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4~1994年通过对棉属8个野生种同陆地棉杂交的高世代材料进行抗黄萎病筛选,选育出了包含瑟伯氏棉、比克氏棉、斯特提棉和雷蒙德氏棉抗黄萎病基因在内的种质材料或新品系。这些材料的抗黄萎病性能均显著超过中棉所12,并克服了以往陆地棉抗黄萎病材料的晚熟、结铃性差等缺点。这些材料的育成为利用棉属野生种的抗病基因培育抗黄萎病棉花新品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由于棉盲蝽发生较重,严重地影响了广大棉农植棉积极性。移栽地膜棉、露地移栽棉、直播地膜棉是目前主要栽培方式,其中移栽地膜棉兼有移栽棉和地膜棉的双重优势。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植棉效益,进行了移栽地膜棉优质、高产、简化配套技术探索,经过3年的试验示范认为,该技术省种、省膜、省工,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较常规移栽地膜棉省工30%-40%,增产15%-20%,每公顷产籽棉4900kg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