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 52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依照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3.35±13.25)U/L、直接胆红素(35.48±3.52)μmol/L、γ-谷氨酰转移酶(63.38±21.17)U/L、总胆红素(39.95±14.12)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89.94±19.71)U/L、(49.65±8.63)μmol/L、(88.74±35.76)U/L、(67.41±17.32)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12.76±2.33)s短于对照组的(15.61±2.28)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苦参碱联合苯巴比妥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参碱注射液150mg/d,苯巴比妥30mg,每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的TBiL、PT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而ALT的下降幅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苦参碱联合苯巴比妥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4.
应用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肝炎32例,同时随机设对照组32例。治疗纽用腺苷蛋氨酸注射液,同时用阿托莫兰、甘利欣、肝细胞生长因子等保肝药物。对照组不用腺苷蛋氨酸,其他保肝药物相同。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的变化。结果患者临床症状两组均有好转,肝功能(SB、ALT、GGT、ALP)等指标经统计学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显效率50.00%,有效率40.63%,无效率9.38%,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显效率40.63%,有效率28.13%,无效率31.25%,总有效率68.75%。两组经统计学比较有差异(P〈0.05)。提示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肝炎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腺苷蛋氨酸对药物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 法 将60例药物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观察组在对照组 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 TBil、ALT、A...  相似文献   

6.
腺苷蛋氨酸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两组,对照组63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6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30~60 mg/(kg.d)治疗,对两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降低胆红素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t=3.608,P<0.01),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腺苷蛋氨酸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苦参碱联合大剂量丹参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还原型谷胱甘肽、人血白蛋自、血浆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参碱注射液250ml/瓶,内含苦参碱150mg/瓶及丹参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每日一次,4周为一疗程.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BiL、ALT、PT均显著下降;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的TBiL、PT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而ALT的下降幅度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苦参碱联合大剂量丹参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李耘庆 《医药导报》2004,23(3):0170-0171
目的: 探讨腺苷蛋氨酸治疗重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重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67例分成治疗组37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腺苷蛋氨酸注射用灭菌粉末1 000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对照组采用茵栀黄注射液30 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两组均治疗4周,停药1周,然后再治疗4周。结果: 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T BiL)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治疗组有效率89.2%,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0.0%(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治疗重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较好,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宋雷 《中国药业》2014,(15):116-118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联合苦参碱注射液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CMV)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明确诊断为 CMV 肝炎患儿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7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更昔洛韦和异甘草酸镁治疗,试验组患儿在更昔洛韦抗病毒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联合苦参碱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后1,2,4周检测肝功能,凝血象及巨细胞病毒脱氧核苷酸(CMV - DNA)克隆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0%( P ﹤0.05);试验组患儿肝功能及凝血象在治疗早期即得到改善,较对照组明显( P ﹤0.05);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降低 CMV - DNA 克隆数量,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苦参碱治疗婴儿 CMV 肝炎疗效确切、安全,较传统治疗方案起效快、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凯时联合思美泰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协同效应及安全性。方法:纳入符合慢性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μmol/L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n=60)和思美泰组(n=60)。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二胺、还原型谷胱甘肽以及新鲜冰冻血浆和白蛋白治疗,但不予血浆置换。在此基础上,联合用药组将思美泰2 000 mg加于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联合应用凯时20μg加于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思美泰组采用思美泰2 000 mg加于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4周。2组患者均不加用其他退黄药物。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肝功能指标TBil、谷丙转氨酶(ALT)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肝功能(TBil、ALT)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且联合用药组TBil水平明显低于思美泰组(P<0.05),但2组患者AL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综合疗效进行比较,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思美泰组(P<0.05)。治疗期间2组病例均未观察到皮疹、发热、面部潮红、头痛、腹痛及注射部位疼痛、发红、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结论:思美泰可有效清除淤积胆汁,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有效。凯时联合思美泰可加快黄疸减退,二者有显著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与肝炎病原学类型的关联性,測定再障病人T细胞亚群,并初步探讨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63例再障中急性再障为40例,其中甲肝为20例,乙肝为20例,慢性再障为23例,均为乙肝患者,未发现丙肝,且急性再障中32例为急黄肝或亚重肝患者。測定T细胞亚群提示CD3、CD4阳性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5),CD8阳性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5)。经治疗23例慢性再障均好转,40例急性再障中死亡32例,好转8例。结论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与肝炎病原学类型有内在的关联性,其发病机理似乎系干细胞缺陷而非细胞免疫介导,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急性再障疗效差。  相似文献   

12.
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 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茵栀黄注射液 ,治疗组给予苦参碱注射液 ,两组辅助用药为维生素类。结果  两组对纳差、乏力ALT下降方面疗效相似达 80 % ,对腹胀和肝区痛 ,治疗组分别为 96 %和 87% ,对照组分别为 75 %和 6 2 % ,有显著差异 ,对SB消退和HBeAg阴转率方面 ,治疗组分别为 90 %和 5 1% ,对照组为 5 5 %和 2 8% ,P <0 0 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很好的效果 ,特别对退黄和HBeAg阴转方面尤为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苦参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和民 《中国药房》2010,(3):265-267
目的:观察苦参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3)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疗程8周;治疗组(n=55)在对照组相同治疗基础上加用苦参碱注射液,疗程8周。观察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并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等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并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TBIL、ALT、AST、ALP、GGT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降酶、退黄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片(400mg/次,3次/d),对照组46例口服肝得健(600mg/次,3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 4周后,两组患者食欲不振、乏力、肝区疼痛、腹胀及黄疸显著减轻,肝功能显著改善,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26%和76.09%(P〉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用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派罗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治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皮下注射派罗欣,对照组应用普通干扰素α-2a皮下注射;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口服利巴韦林,治疗周期均为48周,期间未进行其他药物治疗。结果临床治疗观察24周和4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毒学应答、生化学应答存在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良好,使用方便,依从性强。  相似文献   

16.
本文453例重肝中,急性重型40例(8.8%),亚急性重型413例(91.2%)。乙肝总感染率为78.4%,非甲非乙型为19.6%。肝中HDAg阳性检出率为4.8%(5/104例),其中上海、天津和沈阳地区分别为4.5%、11.5%及1.7%。 324例有肝性脑病。Ⅰ°—Ⅳ°肝性脑病者病死率分别为0%、15.2%、42.9%及83.8%。凝血酶原活动度>60%、30%~60%和<30%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0%、20.1%及57.8%。常见并发症为出血(53.2%)、继发性感染(33.8%)及肝肾综合征(15.0%)。对采用的六种新疗法疗效作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7.
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晓丽  柳盛  张秋璐 《中国药师》2005,8(9):770-772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除给予常规护肝药物外,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苦参素;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疗程均为30 d.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阴转率、改善肝纤维化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8.
贾秀贤  范荣  刘颖翰  高永革 《中国药房》2011,(32):3038-3039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64例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50mL中静脉滴注+甘草酸二胺注射液1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中静脉滴注,qd;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甘草酸二胺注射液1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中静脉滴注,qd。2组疗程均为6~8周。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及血清总胆红素(STB)、血清直接胆红素(SDB)、碱性磷酸酶(AKP)、谷氨酰氨基转肽酶(γ-GT)的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STB、SDB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140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重型病毒性肝炎病发年龄主要集中于30~50岁,且年龄与病死率成正比,老年患者病死率高达70%;②单纯HBV感染是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致病原因,占65.7%,病死率为45.7%。重叠病毒感染能明显加重患者病情;③重型病毒性肝炎按照脑病型、腹水型、混合型以及其他型分型,治疗效果有效率差异明显,分别为28.6%、41.1%、11.9%及55.6%;④肝炎治疗中并发症与转归有明显的关联;⑤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常伴有胰腺炎(2.1%)、糖尿病(22.1%)及胆结石胆囊炎(27.9%)等。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为肝性脑病,占55.0%;肝肾综合征,占37.1%;以及电解质紊乱,占46.4%。结论患者年龄、病因、临床类型、并发症以及伴随疾病的有无都会影响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