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每到月底,我都盼望着《烹调知识》的到来。像朋友相聚;如情人有约。朋友相聚可以推心置腹;情人有约可以倾诉衷肠。 我与《烹调知识》初次见面的确切时间记不清了,大概是1988年的样子。刚与她见面,似陌生人一样,擦肩而过。原因很简单,她没有什么特殊形象在吸引着我。可是,一连几次见面后,情况就不同了,一种朴实无华的内在美深深地感染了我。栏目设计得适用,文章写得实在。客观地说,我爱好文字游戏,那时算也有10年了,业余时间搞文学创作,且多有作品  相似文献   

2.
我,憨厚少言的男士牛国平是也。我的名字也许大家并不陌生,但我学厨与《烹调知识》的不了情却不一定知道。今天我就借《烹调知识》一角,与各位同行和读者聊一聊。 偶得《烹调知识》,如中百万大奖一般 我与《烹调知识》相识于17年前。那是1985年10月,在河北邯郸学厨的我因事回家。闲暇时去一同学家玩,见桌上放着1本1985年5期《烹调知识》杂志,急忙拿起来翻阅,里面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菜肴制法,也有烹调诀窍,还有烹调史话。此时我  相似文献   

3.
结缘之感言     
我与《烹调知识》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初,《烹调知识》在创刊后不久,我在上海“锦江饭店”从事厨艺的徐师傅家中看到了《烹调知识》,感到此刊不但刊登有关烹调技艺,还介绍其历史,颇有一些新感,抄了地址,写信给《烹调知识》编辑部,问如何订阅?不数日就接到编辑部来信说可直接汇款到编辑部。  相似文献   

4.
来信选登     
《烹调知识》2005,(5):31-32
《烹调知识》杂志社杜力总编及云琴编辑: 您们好! 初识《烹调知识》是在一个学烹饪专业的同学那里,看到的是2003年的第12期,然后我就有了一个印象: 《烹调知识》是一本个性飞扬的杂志, 文章新、内容新、排版新,又价格低, 真是一本好书! 我是一个农村女孩,长期以来, 一直想了解外面的世界,探寻外面的天地。我又非常爱好烹调技术,想系统学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烹调知识》让我如愿以偿,我对《烹调知识》是"相见恨晚"啊!同时,也感谢你们的辛苦工作,让我们广大读者的空闲时间有了着落。  相似文献   

5.
当历史的风帆驶进21世纪的彼岸之时,我的朋友——《烹调知识》也迈着新的步伐,向我走来。看着她全新的面孔,品味着她端上的满卷生香的“美味佳肴”,我的心又回到了遥远的从前…… 我和《烹调知识》的结识已近18年了。她给予我的太多太多。开阔眼界,获得知识,提高厨艺,结交同行,互通信  相似文献   

6.
结缘之感言     
我与《烹调知识》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初,《烹调知识》在创刊后不久,我在上海"锦江饭店"从事厨艺的徐师傅家中看到了《烹调知识》,感到此刊不但刊登有关烹调技艺,还介绍其历史,颇有一些新感,抄了地址,写  相似文献   

7.
编读热线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我叫隋黎明,住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通辽市,今年24岁,在本市的鸣浩酒家做厨师。入厨行已7年,自从2001年结识《烹调知识》以来,便在《烹调知识》上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了解并掌握了更多烹调技法和烹调理论知识。这些年来《烹调知识》杂志着实让我大开了眼界,贵刊上的菜肴可操作性强,接近于大众的菜品多,理论知识丰富,像我这样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厨师也能够看得懂,做得出。《烹调知识》杂志在我们当地(内蒙)以及东北地区的餐饮行业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贵刊为发扬、宣传祖国各地的餐饮文化做出了具大的贡献,这是…  相似文献   

8.
邢湘臣 《烹调知识》2012,(11):26-26
我并不是什么评论者(更不是“家”),也不是拍马奉承之人,因为与《烹调知识》杂志有着几十年的渊源,彼此互相信任、了解,可以说无话不谈,《烹调知识》杂志不仅我一个人看,常与友人交谈,推荐《烹调知识》,受到友人欢迎,  相似文献   

9.
《烹调知识》创刊七周年时,我曾经写过一篇祝贺文章,盼它百尺竿头,再建辉煌。 转瞬之间,10年过去了。10年间,中国期刊市场竞争激烈,许多期刊(包括一些有名的文学期刊)都偃旗息鼓了,然而,有好几本属于大文化范畴的饮食烹饪类杂志都称得上红火。其中,就有《烹调知识》。从大的方面看,这当然和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要求获得吃得好、吃得科学、吃的有文化品味的信息有关,与广大厨师要求提高文化、科技素质有关,  相似文献   

10.
我读《烹调知识》杂志始于1983年。当时,在我国正处于“文革”过后,文坛解冻不久的年代,能读到一本专讲烹调知识的杂志,实在有说不尽的新鲜感。从此,《烹调知识》杂志成了我在紧张工作之余,在淡泊、宁静的意境中细细品味人生的最好食粮。 通过十多年的咀嚼,我认为《烹调知识》杂志从创刊一开始就以她的朴实无华的“饮食向导、厨房顾问、主妇良师、烹饪必读”面向大众的编辑方针作为内容导向,并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同和青睐。 十多年来,我除了按文章介绍的内容进行烹调尝试外,还经常记下各地风味饮食,  相似文献   

11.
邢成 《烹调知识》2011,(7):23-23
承蒙《烹调知识》编辑部的惠顾,给我寄来了2010年《烹调知识》合订本,这对我来说,在假期期间,成为必读之物。  相似文献   

12.
从1983年《烹调知识》创刊算起,我在《烹调知识》编辑部帮助工作达20年。由于工作关系,我与不少作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我与家住四川省成都市的李乐清可谓忘年之交。因为从年龄来说,我大他整整30岁。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我打心眼里喜欢上你们的《烹调知识》这一杂志,因为她不仅成了我的良师,而且还成了我的益友。话,得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14.
感谢信     
《烹调知识》编辑部: 值此《烹调知识》创刊20周年之际,我仅以一个从厨35年厨师的名义向贵刊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敬意。 曾记得1983年,当时我33岁,是从厨15年的中年厨师,担任长沙市红云川菜馆的厨师长,因我手下有20多个厨师,在领导经营和烹调技术指导上我都有一定的压力。一次在邮政报刊书摊上偶然发现了新创刊的《烹调知识》杂志,我如  相似文献   

15.
《烹调知识》诞生近20年了,我在《烹调知识》杂志社帮助工作也快20年了。在迎接《烹调知识》发刊20年的日子里,我特别思念已经去世的两顾问,即聂凤乔教授和陶文台教授。对聂凤乔教授,我曾在《烹调知识》2001年第3期上发表过一篇怀念文章,而对陶文台教授,则迟迟未能动笔,只是在心里不时地思念他。现在,这种思念越来越强,并拼凑了这样两句顺口溜: 扬州太原两晤面,同游台山乐满怀,  相似文献   

16.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又要来临了,在这传统的节日里,准备一些丰盛的菜肴和家人团圆,与朋友相聚,是理所当然的。去饭店购买,既不经济实惠,也不一定对口味;而如果买些原料自己在家烹制,不但减少经济支出,还能提高自己的厨艺,增添餐桌的快乐气氛。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为此,笔者特借《烹调知识》一角向大家介绍数款节日佳肴。力争做到原料易购,价格低廉,制作难度不大,口味多样。  相似文献   

17.
承蒙《烹调知识》编辑部的惠顾,给我寄来了2010年《烹调知识》合订本,这对我来说,在假期期间,成为必读之物。读罢之后,有三大感悟。一、适时势者2010年,我国在上海召开"世博会",这是举世闻名的大事。《烹调知识》编辑为了顺应"世博会"的潮流,及时刊出有关"世博会"的信息和来自世界各国的美食。刊出"世博园里的八大菜馆"的长文,向世界人民介绍我国菜系的特色(见《烹调知识》2010年第6期),洋洋四版面,图文并茂,使国际友人了解中国的美食。  相似文献   

18.
编读热线     
《烹调知识》2005,(2):28-29
《烹调知识》编辑部:我订《烹调知识》已经很久,作为一名专业工作者,我对这本杂志一直十分钟爱。首先它的内容广泛、全面,很适合各种层次读者的选读,具有一定的通俗性。其次,专业性也很强,与实践结合紧密。其中既有一定深层次的理论探索,又贴近实践的前沿。我个人比较喜欢《烹学园地》、《烹饪论坛》、《创新菜点》和《疱丁谈艺》4个栏目,它们对于我的教学与实践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和指导意义。其三,本杂志的定价合理,相对比较便宜,适应绝大多数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因此,希望《烹调知识》杂志能保持宗旨,继续认真地办下去,出更多的精品,紧随…  相似文献   

19.
巢夫 《烹调知识》2006,(12):30-30
贵刊编辑:辛苦了!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了《烹调知识》,仔细阅读后便爱不释手了,连续几年都续订了此刊。同时也把它介绍给亲朋好友,很受欢迎。由于这几年来有《烹调知识》相伴,我的厨艺也大有长进,好友们都戏称我为“能干婆”。其实这都是《烹调知识》的功劳,除了跟着它学做各种菜肴之外,我更偏爱各种糕点、小吃,以及各种面食。我们一家人都爱吃面食,特别是对吃拉面更是情有独钟,由于平常时间紧张,到外面去吃又要走很远的路,没有办法,有很多时候只能忍疼割爱,在遗憾之余小女总是说要是我们自己家会做就好了。其实,很早我就有这种想法了,…  相似文献   

20.
我于8月份先后收到6月25出版的《美食》杂志第3期和9月5日出版的《烹调知识》第9期,发现程勉中先生的《难忘华亭小吃》全文已在《美食》第3期刊出,又在《烹调知识》第9期上换一个笔名“空月”再登,只是题目改了一下,将“难忘”改为“无锡”。真是无巧不成书,6月25日出版的《美食》上有陈心武先生的《吃鱼不伤鱼,吃它个稀奇》,9月5日的《烹调知识》又是这位陈心武先生以《一种奇特的吃鱼法》一字不改地再登一遍。我估计决不是《烹调知识》转载了《美食》,而是作者一稿两投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