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成鱼池中混养淡水白鲳可以显著提高经济效益,主要措施有:(1)适时放养;(2)以淡水白鲳为主加强投喂高蛋白饲料;(3)养殖过程中,可用漂白粉等防治鱼病,避免使用晶体敌白虫。  相似文献   

2.
淡水养鲳     
淡水养鲳淡水白鲳,是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由于它具有适应范围广、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强、骨骼少、无肌间刺、肉质细嫩等优点,很受养殖户欢迎。淡水白鲳形如鳊,但肉质厚如鲤,属优质鱼类;既可单养,也可混养。养殖淡水白鲳须注意如下几点:规格要适应如与四...  相似文献   

3.
运用颗粒饲料饲养淡水白鲳,可以降低饵淡水系数,减少开支,提高经济效益,饲养过程中,淡水白鲳放养规格要在50g/尾以上,投喂初期要训食。  相似文献   

4.
运用颗粒饲料饲养淡水白鲳,可以降低饵料系数,减少开支,提高经济效益。饲养过程中,淡水白鲳放养规格要在50g/尾以上,投喂初期要驯食。  相似文献   

5.
淡水白鲳属热带及亚热带的食用及观赏鱼类,原产美洲巴西亚马逊河,当地最大个体达20千克。由于其体型与海产鲳鱼相似,所以称淡水白鲳。  相似文献   

6.
淡水白鲳的混养技术浙江淡水产研究所孙晓玲淡水白鲳生长快,食性杂,易捕,味美。虽然主养产量高,但饲料不足会出现规格小、难以自然过冬等问题。因此,在池中合理混养淡水白鲳至关重要。1.池塘条件注排水方便,水深2米,面积1~5亩,池底平坦,易于拉网操作,在城...  相似文献   

7.
淡水白鲳是广大渔民致富的优良养殖品种,从鱼下塘前的准备、鱼花放养、饲养管理、成鱼养殖和鱼病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淡水白鲳的养殖技术,以期为淡水白鲳推广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属脂鲤亚目、脂鲤科,又叫"淡水鲳",在台湾被称作"银鲳"。淡水白鲳肉厚刺少,肉质细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淡水白鲳的人工养殖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于1982年从美国引进淡水白鲳.淡水白鲳适应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骨刺少、肉质细嫩、体色鲜艳,很受欢迎.近年来,各地淡水白鲳的养殖户不断增加.经实践有四个环节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满红 《福建农业》2012,(12):29+28
淡水白鲳的苗种培育期约5个月,其中鱼苗培育约20天,之后为鱼种培育,至秋末鱼种可达10厘米。现将淡水白鲳的苗种培育及越冬保种技术介绍于下:一、鱼苗培育淡水白鲳的鱼苗培育池,要求面积在1000—  相似文献   

11.
饲料酵母替代部分鱼粉养殖淡水白鲳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酵母替代部分鱼粉作为蛋白源,在水库网箱中养殖淡水白鲳,测定增重率及饵料系数。40d的试验结果表明,1组(鱼粉15%、酵母10%)与2组(鱼粉10%、酵母17%)间无显著差异,与3组(鱼粉5%、酵母24%)及4组(鱼粉0、酵母31%)差异显著。结合考虑长势、成本等因素,在淡水白鲳饲料中酵母用量可增加到17%,而鱼粉可减少到10%。  相似文献   

12.
辣椒三系选育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引进的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植株和多种类型的自育材料,经4~5代测交、自交、回交得到新的胞质雄性不育系和同型保持系,同时筛选出多个较优的恢复系.研究发现,在测交或回交组合育性分离时,回交父本株系内不同单株对雄性不育的保持能力差异很大,甚至会影响到不育系选育的成败.因此,在测交或回交后代出现育性分离时,需要选择测交(或者回交)父本自交后代的多个不同单株进行成对回交,再根据回交后代的育性表现,淘汰具不良基因型(N(MsMs)、N(Msms))的回交父本,而不育株与基因型为N(msms)的父本饱和回交后将得到新的不育系和同型保持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多指标点图─—星座图的作图方法,并用该图对我国部分培育猪种的生产性能(包括六个性状)进行了直观分析。根据作图法简要说明了星座图的特点。同时强调指出,若欲对被分析对象进行类别划分,须将星座位置及样品路径综合考虑。就本文所考察的十三个培育猪种,用星座图进行初步的直观分析,依生产性能大体可分为三类,即以黑色猪种为主的一类(包括六个品种)性能偏低,五个白色猪种的生产性能较高,另有两个白色猪种的生产性能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桂木9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木9号是利用丰产性好的印度改良木豆品系ICPL 90008与抗病虫、植株高大的广西地方种木豆2号杂交,经7年7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木豆新品系。该品系具有分枝多、产量高、抗病虫能力强、用途广等特点,产量比目前推广的品种要高,公顷产量在2250~3000kg之间,适合作粮食、青饲料和生态树种。根据不同用途选择适宜的种植地和种植密度,科学肥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注意病虫草害防治,适时采收,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广西四倍体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广西以秋水仙碱诱导、选育的四倍体桑种质达600多份,对大部分四倍体种质进行性状调查、产叶性能测定、叶质鉴定和杂交结实性试验等方面进行评选,获得一批高产型、优质型、高产优质型及结实性高、配合力好的优异四倍体桑种质。并以四倍体桑种质为亲本,采用2n×4n、4n×2n、4n×4n形式配成三倍体和四倍体组合共219个,育成了“桑特优1号”、“桑特优2号”、“桑特优3号”等一批高产优质的三倍体组合。今后对四倍体桑种质的深入研究,应继续诱导和充分利用现有人工四倍体资源,与优良二倍体杂交,组配三倍体杂优组合;继续选用优良杂种实生幼苗诱导人工四倍体,培育出优质高产四倍体品种;继续选用优良的四倍体桑作亲本,选配杂交组合,选育出优质高产的四倍体桑杂优组合;深入研究利用雄性或雌性配子二倍体化培育三倍体,是桑树三倍体育种的一条陕速、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1970年利用当地优良推广品种黑农16(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日本高产高蛋白品种十胜长叶杂交,经多代选育鉴定育成黑农35,1990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1992年已累计推广近700万亩,并已大量出口。选育高蛋白高产大豆品种,在选择亲本时要选择高产性状突出、综合性状好的亲本,同时亲本之一蛋白质含量应较高,这样易于成功。为了提高大豆产量,必须选育秆强不倒的品种,可利用有限结荚习性品种和无限结荚习性品种杂交;利用有限结荚习性品种之间进行杂交;用钴60等射线处理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利用农家品种中的矮秆材料。对大豆后代材料可用不同肥水条件进行鉴定,同时用北育南繁、温室加代等措施来缩短育种年限。在大豆育种中要利用和保存好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17.
通过已报道的Yr5、Yr10和1BL/1RS分子标记,对55份供试小麦品种(系)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均不含抗条锈病基因Yr5;有2份含抗条锈病基因Yr10;含1BL/1RS的易位材料比例较高,占25.5%.为抵抗当前流行的条锈病病菌生理小种,小麦育种应加强抗病基因Yr5和Yr10的应用.鉴于1BL/1RS易位对面包品质的不利影响,在亲本利用上应更加谨慎.  相似文献   

18.
按照《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对天嘉湖水化学、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天嘉湖水质良好,适合鱼类生长;鱼类天然饵料生物量相对较低,不适合鲢鳙生长;主要渔获物为人工放养的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今后应依据其自然条件以放养异育银鲫为主,少放鲢鳙;放养12cm以上的大规格的鱼种,提高成活率和回捕率;控制凶猛鱼类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9.
绢丝丽蚌的繁殖习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绢丝丽蚌的性脲发育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5个时期9月为成熟期,10月进入排放期,10月至翌年1月中旬为繁殖期。一年一个生殖周期,一次产卵类型。以雌蚌两片外锶为育儿囊。钩介幼虫呈亚三角形,有壳钩和足丝。壳钩止有棘刺,壳表有有凹穴,建议每年2月至6月网湖绢丝丽蚌的采捕季节,蚌耙龄距为3.6cm。在湖区建立绢丝丽蚌保护区,人工繁育幼蚌放流,以达到绢 丝丽蚌永续利用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