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病是一类致人体免疫力低下,易受病原微生物侵袭的疾病。近年来,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发生着变化,药物敏感谱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解血液病医院感染有关情况,本文回顾分析了近5年本院血液病住院患者156例的临床资料,对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感染防治的有关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医院各科室中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率最高,以呼吸道、口腔和皮肤感染多见,原因为血液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而普通病室空气洁净度差。经研究发现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目前,感染是血液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巨大威胁,如何预防感染已成为血液病护理的研究主题。现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98例急性白血病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旨在探讨血液科护理管理规范在控制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11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体种类、感染部位等.方法:对11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1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发生医院感染6z例,占52.1%,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46.0%),病原学以革兰阴性杆菌最多(55.1%),其次是真菌(23.0%).粒细胞缺乏组感染率82.8%,非粒细胞缺乏组感染率42.2%.结论:化疗、粒细胞缺乏、大量使用抗生素是医院感染、真菌感染常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5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患者住院感染率64.3%,感染相关死亡率高达76%,与住院时间、是否缓解和白细胞数有关。结论发生院内感染支持治疗、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严红  赵海军 《安徽医药》2013,17(6):993-994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年来该院血液科诊治的1 381例血液病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1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液系统疾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1.73%,其中急性白血病感染发生率最高(18.16%),其次是多发性骨髓瘤(16.66%)、淋巴瘤(13.88%);发生院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包括上下呼吸道)为主共69例(42.59%),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G-)为主,有27株(占58.69%),其中多重耐药菌(MDRO)菌株有13株(占15.43%)。血液病发生院内感染与患者疾病类型、年龄、化疗后白细胞数量等因素具有直接相关性,且易出现MDRO感染。结论及时准确地确诊血液系统疾病的类型,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治疗期间医务人员要加强环境控制及感染源控制,是预防和降低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液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62例血液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血液科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4.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其次是口腔、消化道等;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埃希菌等G-菌为主,但G+菌及真菌感染也较多。患者化疗期间及其后2周内感染率较高,同时外周中性粒细胞是影响血液病患者感染的主要因素。患者发生感染后合理使用抗生素,感染多能控制。结论:血液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感染率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老年血液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等。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78例老年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78例老年血液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中下呼吸道55例,占70.5%,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感染部位(P〈0.05),其次为肠道、上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的致病原菌65.5%;恶性疾病未缓解、多种慢性疾病、院外感染、住院时间长、侵袭性操作等是导致经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给予患者相应治疗后,均痊愈,治愈率为100%。结论老年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治疗中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对减少老年血液病患者感染有着重要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8.
血液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液病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 836例血液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感染率、感染部位、感染因素、感染种类及防治措施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836例血液病中 ,发生医院感染的有 4 75例 ,其中 ,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感染率分别为 6 0 %、4 6 .81%、5 4 .0 5 %和 4 8.4 8% ,各组间率比较P >0 .0 5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 ,其次是消化道、口腔黏膜、泌尿系统、肛周感染及其他 ;感染的种类以细菌为主 ,细菌感染中 ,最多见的病菌为G-杆菌 ,以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较常见 ;G+ 球菌感染中 ,以粪肠球菌最多见 ,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真菌感染 111例 ,占并发感染患者 2 3.5 %。结论 :血液病疾病本身因素、发病时白细胞计数、免疫抑制剂使用后导致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和 /或免疫功能紊乱、恶性血液病患者放、化疗后骨髓抑制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是血液病患者较其他疾病人群易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的预防感染措施是很重要的 ;一旦发生感染 ,尽早使用敏感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宫趋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4):179-180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后白细胞减少程度与医院感染的关系及治疗措施。方法:对血液内科549例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化疗后的医院感染发生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化疗后医院感染率高达52%,多发生于化疗开始后1周至化疗结束后2周,白细胞计数〈1.0×109/L时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1.0×109/L的患者,医院感染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最常见。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及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是医院感染的主要易感因素,抗生素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合理应用,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27129例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位耀  吴茂盛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2044-2045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对27129例医院感染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129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922例,感染率为3.40%,感染例次为965例次,感染发生率为3.56%,最常见发生部位是下呼吸道483例(50.05%)、革兰阴性杆菌例次感染率3.56%;发生部位以197/470株(41.91%);〉60岁医院内感染727例(75.34%);器官移植病房57/390例(14.62%);危险因素:侵入性操作164例,占16.99%,使用激素、放化疗、血液病等机体免疫下降108例,占11.19%。结论提高医院感染病原菌送检率,加强感染病原菌的分析及耐药动态监测,减少侵入性操作及实行前瞻性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医院内感染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常见感染,发生率达32.7%~47.8%[1-3]。因恶性血液病本身,加之化(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增加了患者感染的危险性。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侵入性诊疗操作增多等,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已成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主要死因[4]。现就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郝瑞  朱欢 《天津药学》2015,(1):38-40
目的:对医院感染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医院感染患者死亡的因素。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所有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院感染患者共698例,全因死亡4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肿瘤或血液病、入监护室、手术、住院日数是影响医院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1岁或≥80岁、肿瘤或血液病史、入监护室、住院时间长是医院感染患者全因死亡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3.
胡东方 《哈尔滨医药》2014,34(4):332-333
目的对血液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因素分析和相关有效护理措施探索。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51例血液病患者医院内感染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感染率为43.14%,由感染而导致病情加重或最终死亡的占总数的25.49%,远高于院内感染的控制在10%以下的要求。患者多死于血液感染或多部位感染所致的感染性休克。结论血液病院内感染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对这类患者应给予密切的临床监测与护理,如发现有感染的迹象和潜在诱导原因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把院内感染尽量控制在萌芽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相似文献   

14.
恶性血液病患者由于其造血和免疫功能受到损坏,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最高.成为恶性血液病患者最常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降低血液病房医院内感染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本院从2010年3月搬人新建血液病区后,病房设计合理和采取了有效护理措施,医院内感染率明显降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宏 《河南医药信息》2002,10(18):16-17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预后。方法 总结我院近四年106例次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基本情况、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抗菌治疗的效果。结果 恶性血液病并发医院感染的好发部位以序为呼吸道、血液、口腔、肛周等,感染的病原菌以G^-菌主,约占49%,其对泰能(亚胺培南)、马斯平(头孢吡肟)、阿米卡星较敏感;G^ 菌对万古霉素、头孢哌酮、环丙沙星较敏感。按要求进行口腔、肛周护理及房间消毒的患者较其他患者控制发热所需的时间短。结论 恶性白血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多见于条件致病菌,耐药率较高,积极控制原发病,做好患者的口腔、肛周护理及房间消毒,有效的抗菌消炎治疗,有利于医院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正>血液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感染,具有感染发生率高、双重感染多、易致患者病死的特点。在护理环节中,认真落实各项预防院内感染的措施,减少或避免患者感染并发症是医护人员的重要职责[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01~2009-12笔者所在科共收治血液病患者420例,发生医院感染60例,感染率14.2%。其中男  相似文献   

17.
瞿文 《安徽医药》2007,11(4):314-315
恶性血液病是一组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本身的病变以及化疗和(或) 放疗对骨髓造血及免疫功能的抑制,极易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已经成为恶性血液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头孢哌酮/舒巴坦系酶抑制剂与第三代头胞菌素的复方制剂,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本院自2003年5月~2006年5月间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247例,收到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荣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38-239
目的探讨血液病区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血液病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查阅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医院感染的诊断,比较医院感染组(观察组)与按照1∶1选择的无医院感染(对照组)年龄、性别、病程、有创诊治操作、预防应用抗生素、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 2年中收治的血液病患者中合并医院感染患者50例,包括有呼吸系统感染52.00%,消化系统感染24.00%,其他24.00%。观察组年龄(60.67±14.67)岁、有创诊治操作42.00%、预防应用抗生素54.00%、住院时间(30.34±12.78)d高长于对照组的(52.56±13.12)岁、24.00%、26.00%、(19.42±6.56)d(P<0.05),是医院感染效果因素。结论血液病区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通过加强老年患者营养,增强抵抗力;尽可能减少有创性操作;注意抗生素使用的针对性;尽量缩短住院时间护理预防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患者医院内感染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和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2012年接收的300例血液病患者进行治疗,并分析血液病患者感染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和耐药性。结果 300例血液病患者当中,血液感染败血症的有80例,其中大肠埃希菌有26例,占总数的32.5%。患病的主要原因在于联合化疗、干细胞移植手术或者免疫抑制剂之后,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时产生。结论大肠埃希菌是血液病院内患者感染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其病情非常严重,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因此应该注意对患者进行预防,在化疗之后尽快提高中性粒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20.
胡琴  曾少霞  陈捷  周慧珍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1):1337-1338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查病历、床旁询问等方式对住院患者进行随机抽样监测。结果医院感染(调查)率12.7%。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上呼吸道感染次之;抗菌药物使用率79.9%;血液病、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心血管病以及恶性肿瘤患者为医院感染高危人群。结论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教育,严格无菌操作,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