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分析微创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再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114例分成非再出血组与再出血组。针对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压状态、术前血肿量、血肿形态及既往是否有大量饮酒史、卒中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6h内手术组再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2)再出血组收缩压明显高于非再出血组(P<0·05);(3)再出血组中大量出血及不规则出血例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4)大量饮酒、慢性肝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史与再出血明显有关(P<0·05)。结论6h内手术、收缩压明显增高、大量出血及不规则出血及既往大量饮酒、慢性肝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史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小板抑制剂类药物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153例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25例有口服阿司匹林史(阿司匹林组),128例无应用血小板抑制类药物史(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分析血小板抑制剂类药物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压、出血位置及出血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复查头颅CT,25例阿司匹林组患者中,2例(8.0%)发生再出血,其中1例为症状性再出血,再次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好转;另1例为无症状性再出血,保守治疗后好转。128例对照组患者中,8例(6.3%)发生再出血,其中2例为无症状性再出血,未行手术;6例为症状性再出血,家属放弃治疗。两组再出血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4,P〉0.05)。结论使用血小板抑制类药物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率较未使用者未明显增加。对此类有手术指征的患者若积极手术,可能会降低术后不良后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脑出血继续出血1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14例脑出血后继续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继续出血的发生率16.76%,于发病后1~126 h,主要在6h内(49.12%).继续出血部位主要在基底节区(53.51%);出血量10~30ml者,继续出血的发生率最高,占67.55%.继续出血与饮酒、收缩压升高、血肿外形不规则、脑卒中病史、肝病史有关.血肿扩大是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临床症状恶化率及死亡率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应充分认识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密切观察病情,尽早复查头颅CT,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相关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开颅清除血肿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72例有口服阿司匹林史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脑内血肿开颅清除术,并对可能引起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发生再出血29例(16.9%)。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发病至手术时间、血肿形态、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中花生四烯酸途径的血小板抑制率是影响病人开颅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手术时间(OR=1.037,95%CI:1.011-1.065,P 0.01)、术中出血量(OR=1.004,95%CI:1.002-1.007,P 0.01)和血小板抑制率≥75%(OR=10.520,95%CI:3.159-35.034,P 0.01)为开颅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EG检查可以指导阿司匹林相关性脑出血病人的手术治疗,发病后早期手术、减少术中出血量可减少病人开颅清除血肿术后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和发生时间、探讨其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 对518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分析其中86例早期血肿扩大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结果 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16、6%,血肿扩大主要发生于发病后6小时内.血肿扩大的主要部位在基底节区(50%),初始出血量10~20 mL者继续出血的发生率最高(47.7%),血肿扩大与血肿形态不规则及收缩压显著升高有关.血肿扩大与既往高血压史、饮酒史、脑卒中史、肝病史等相关.结论 脑出血血肿扩大是病情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充分认识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密切观察病情,尽早复查头颅CT,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后再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后继续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对135例患者采用"二次定位"及 YL-Ⅰ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微创治疗,并对25例继续出血患者与110例未出血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微创治疗后继续出血患者收缩压较未出血者高,舒张压差异不明显;出血大多(72%)发生在术后4h内,有躁动诱发,服抗凝药阿司匹林史. 结论 微创治疗后继续出血与收缩压高、服抗凝药、躁动有关,多发生在术后4h内.  相似文献   

7.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骨窗手术和微创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2002年11月以前采用小骨窗手术32例,2002年11月以后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61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治疗费用和预后。结果小骨窗组在手术时间、治疗费用均大于微创清除术组(P〈0.01),尽管两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微创消除术组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基底节区血肿大于30ml是微创术的手术适应证。当血肿巨大时,微创清除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降低颅内压,解除脑组织受压,获得最佳效果。如此时减压效果不理想,也可以作为开颅术前的急救措施,为开颅术赢得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加脑室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保守组单纯保守治疗,予控制血压、降颅压、抗脑水肿等。微创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行颅内血肿穿刺加侧脑室前角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病死率及术后临床疗效。结果微创组病死率低于保守组(P〈0.05);术后临床疗效评价微创组有效率高于保守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加脑室引流走是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一种快捷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与对照研究,并就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时机进行探讨。方法:将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主要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30例)则采用单纯内科保守治疗。两组分别在入院初始和21天进行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6个月后随访,进行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组死亡率及21天时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肿的清除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个月后随访Barthel指数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显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疗效好于单纯内科保守治疗,基底节区出血,出血量在30-60ml,手术效果较好,发病6-48小时是较好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小骨窗微创开颅术和颞叶微创穿刺引流术两种术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采用颞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组38例行小骨窗微创开颅术,对2组患者术后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血肿清除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术后病死率、再出血率及术后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开颅术较颞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血肿继续扩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6例出现血肿持续扩大,将其与未出现血肿扩大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程、长期饮酒、糖尿病史、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体重指数高、发病至第一次CT时间短(<2h)、丘脑出血、血肿形态不规则、入院时血压值高、高血糖和早期大量使用甘露醇是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饮酒、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发病至第一次CT时间短(<2h)、丘脑出血、血肿形态不规则、入院时血压值高和早期大量使用甘露醇是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长期饮酒、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丘脑出血、血肿形态不规则、入院时血压值高以及出血后大量使用甘露醇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高度警惕血肿继续扩大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CT定位微创软通道血肿腔穿刺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进行分组治疗:微创组(CT定位微创软通道血肿腔穿刺术)51例,开颅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远期疗效及死亡率。结果与开颅组比较,微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0%)较少,死亡率(4.0%)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O.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的疗效肯定,能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手术操作简单,值得基层医院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1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CT检查结果,分为血肿扩大组和对照组,对首次CT检查距发病时间、血肿部位及形态、出血量、入院时血压、是否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饮酒史等逐一对比研究。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存在早期血肿扩大的现象,发生率为15.7%,病后血压水平、出血部位及血肿形态、是否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长期饮酒等因素与血肿扩大存在因果关系。结论脑出血后血肿扩大多发生在出血后24h内,高血压、出血部位靠近中线、血肿形态不规则、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长期饮酒等是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对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术后再出血和死亡的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 观察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和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治疗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试图探讨再出血的发生原因 ,评估该治疗方法。方法 前瞻性地观察了 4 8例血肿大于 35ml基底节区脑出血行血肿抽吸引流治疗的患者住院期间再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并与 83例前一年行保守治疗相同标准的患者对比分析。结果 手术组再出血发生率较保守组显著性高 ,而死亡率较保守组显著性低 (P <0 .0 5 ) ,手术组平均住院日显著性短 (P <0 .0 1)。结论 再出血是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流术的主要死亡原因 ,该手术可缩短病程 ,降低死亡率 ,减少并发症。为减少再出血的发生应严格地掌握其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后再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2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行颅内血肿粉碎穿刺术,对其中24例发生再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24例患者中,再出血发生在术后6h内12例,术后7-24h8例,术后25~72h4例。再出血的发生与术前、术后收缩期血压的变化明显相关(P〈O.05),而与舒张期血压无关。24例患者,治愈好转19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4例。结论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损伤小、恢复快、费用低,但手术应在再出血6h后、积极控制血压的条件下才能减少再出血的风险,从而降低死亡率,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CH)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8例CH患者(其中29例发生血肿扩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肿扩大组在发病≤24 h发生血肿扩大者27例(93.1%).与无血肿扩大组比较,血肿扩大组的收缩压显著增高;并且血肿扩大组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降低、基底节出血、肝功能异常、长期饮酒、服阿司匹林和糖尿病史的比率显著高于无血肿扩大组(P<0.05~0.005).结论 CH患者发病时收缩压高、病情重、基底节出血以及有肝功能异常、长期饮酒、服阿司匹林和糖尿病是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对CH患者应重视或控制这些有关因素,以防治CH后继续出血、血肿扩大.  相似文献   

17.
脑出血血肿扩大后的微创术穿刺方案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创术前血肿扩大后血肿长径、宽径和厚度变化,并探讨微创术的穿刺方案是否随之变化。方法以接受微创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微创术前血肿扩大者列为研究组,其他患者为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例数及研究组首次CT和术前复查CT以及对照组CT的颅内血肿长径、宽径及厚度和2组行单针或双针穿刺治疗的患者例数。结果研究组术前CT所见颅内血肿长径、宽径及血肿涉及层数均大于首次CT所见(P均〈0.05);研究组行双针穿刺者的比例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若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前血肿扩大后,即血肿的长径、宽径和厚度增加,微创术穿刺方案会可能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脑出血个体化外科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采用个体化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08—2014‐02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内镜微创组与开颅血肿清除组,2组均31例,内镜微创组采取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开颅血肿清除组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引流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不良反应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评分。结果内镜微创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明显较开颅血肿清除组少( P<0.05),二者引流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微创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颅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23%、3.23%、0,与开颅血肿清除组6.45%、6.45%、3.2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内镜微创组血肿清除率明显较开颅血肿清除组低(P<0.05),内镜微创组Ⅰ级患者占54.84%,较开颅血肿清除组的29.03%高( P<0.05)。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具有微创、高效等优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并发症少,血肿清除率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时机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组1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发病至手术开始的时间分组,8 h内(超早期组)38例,8~24 h内(早期组)46例,24 h后(晚期组)41例,分别对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神经功能恢复状态以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超早期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高(P〈0.05),超早期组功能恢复良好者多于早期组和晚期组(P〈0.05);3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超早期手术清除血肿可降低术后神经功能缺陷,提高生存质量.可通过术中血压监测、有效止血、术后控制血压等综合治疗降低再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01—2014-12我院神经外科科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结果观察组GOS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残疾率、植物生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SS评分和再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血脑屏障指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有助于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血脑屏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