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联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 Rüedi-AllgwerⅢ型 Pilon 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 Rüedi-AllgwerⅢ型闭合性 Pilon 骨折患者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22~58岁,中位数38岁。左侧28例,右侧18例。均合并腓骨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7~15 d,中位数11 d。随访观察骨折复位、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6个月,中位数14个月。按照 Burwell-Chamleyilon 提出的 Pilon 骨折复位放射学标准对复位质量进行评价,解剖复位39例、复位可5例、复位差2例。2例切口感染,经局部换药后感染控制;均无骨不连、关节僵硬、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均愈合。按 Mazur 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37例、良2例、可5例、差2例。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 Rüedi-AllgwerⅢ型Pilon 骨折,骨折复位良好,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采用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单侧超踝关节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Pilon骨折患者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23~59岁,中位数39岁;左侧9例,右侧10例,双侧2例。开放性骨折8例,均为单侧GustiloⅢ型;闭合性骨折13例。骨折AO分型,C2型15足、C3型8足。合并腓骨骨折2例,同侧跟骨骨折3例,腰椎爆裂性骨折2例。观察术后骨折愈合、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6个月,中位数1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2周,中位数10周。末次随访时采用Tornetta等制定的Pilon骨折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12足、良9足、可2足。并发外固定架钉道感染1例,经抗生素治疗及换药后感染控制;均未发生螺钉松动、切口感染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Pilon骨折,可维持骨折端的稳定,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姚勇  邹季  胡庆奎 《中医正骨》2020,(4):63-67,74
目的:探讨前外侧联合内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C3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前外侧联合内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C3型Pilon骨折患者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19~70岁,中位数40岁。均为闭合型骨折,均合并腓骨远端骨折,AO/OTA分型均为C3型。受伤至手术时间1~3周,中位数10 d。术中先通过前外侧入路固定腓骨远端骨折,再通过内后侧入路固定胫骨远端骨折。随访观察切口和骨折愈合、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数12个月。切口甲级愈合12例;术中部分缝合切口2例,经负压吸引、延期缝合后切口愈合;术后并发前外侧切口皮缘坏死1例,但未出现内固定物外露,经皮瓣移植覆盖后切口愈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48周,中位数24周。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本组AOFAS评分80~100分,中位数90分;优12例,良3例。术后早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腓浅神经压迫症状,未行特殊处理,14例症状改善或消失;并发前外侧切口皮缘坏死的1例,腓浅神经压迫症状无改善。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前外侧联合内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C3型Pilon骨折,显露充分,固定可靠,切口和骨折愈合好,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8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81例,男51例,女30例.年龄18~66岁,中位数35岁.Danis-Weber骨折分型,A型28例、B型24例、C型29例.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踝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9个月,中位数7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7周,中位数5周.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治疗后痊愈.采用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41例、良25例、可10例、差5例.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骨折愈合好、并发症少、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1~68岁,中位数45.5岁;均有踝关节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骨折分型为KlammerⅡ型18例、KlammerⅢ型22例,KlammerⅡ型者Die-punch骨块直径均≥2 mm;均合并外踝骨折。观察骨折复位和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9个月,中位数16.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3~25周,中位数18.5周。术后6个月CT检查示关节面解剖复位31例、功能复位4例、移位>2 mm 5例。关节面复位较差的5例中,2例出现足趾屈趾畸形,采用肌腱延长术治疗后好转;其余3例未做特殊处理。均无皮肤坏死、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参照Tornetta等提出的Pilon骨折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23例、良12例、差5例。结论:对于Die-punch骨块直径≥2 mm的KlammerⅡ型和KlammerⅢ型后Pilon骨折,采用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折复位、愈合较好,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2月至2014年7月,采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Pilon骨折患者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13~76岁,中位数45岁;左侧7例,右侧4例。闭合性骨折7例,开放性骨折4例(均为GustiloⅠ型)。胫腓骨远端骨折AO分型,B型4例、C型7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9个月,中位数1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24周,中位数12周。术后1周,根据X线及CT检查结果,依据Anglen标准对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评估,本组优7例、良4例。术后12个月,依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患足功能,本组优8例、良3例。均未发生针道感染、皮肤坏死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Pilon骨折,可维持骨折复位、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恢复,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围踝关节复杂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3年5月至2011年5月,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围踝关节复杂开放性骨折患者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18 ~60岁,中位数38岁.观察随访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 ~24个月,中位数1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 16周,中位数13周.7例患者未出现感染等并发症;1例距骨复位有限内固定患者创口Ⅰ期愈合,其余7例患者创口均Ⅱ期愈合.1例丢弃离体部分距骨进行胫跟关节融合术患者,术后5d创面感染,采用转移皮瓣移植修复,1年后复查融合效果欠佳.Baird - 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本组优5例,良2例,差1例.结论:对于围踝关节复杂开放性骨折患者,恰当地选择手术时机、灵活运用固定方式、尽量修复受损软组织、合理利用离体骨块,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几率,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钢板固定治疗闭合性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3月,采用双钢板固定治疗闭合性Pilon骨折患者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38~55岁,中位数48岁;左侧14例,右侧19例;Rüedi - Allg(o)werⅡ型14例、Ⅲ型1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12 d,中位数7 d.术后观察骨折愈合、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3例,采用前外侧解剖型钢板加内侧支持板固定19例,采用前内侧解剖型钢板加外侧支持板固定14例;植骨25例;手术时间132~210 min,中位数168 min;术中出血120~300 mL,中位数190 mL;术后切口感染2例,经局部换药后切口愈合.3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中位数15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14个月,中位数7个月.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3例,经理疗及关节腔注射曲安奈德和玻璃酸钠注射液后,踝关节功能无明显改善.无钢板断裂、退钉、螺钉松动、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采用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患肢踝关节功能,本组优16例、良11例、可4例、差2例.结论:双钢板固定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外联合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7月至2013年4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外联合固定治疗闭合性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9例,男5例,女4例。年龄35~53岁,中位数41岁。桡骨头骨折按Mason分型,Ⅱ型7例、Ⅲ型2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Ⅰ型2例、Ⅱ型5例、Ⅲ型2例。合并尾骨骨折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13 d,中位数8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肘关节活动度改善、并发症发生及肘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中位数11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1~16周,中位数13周。肘关节活动度113°±19°。尺神经和骨间背侧神经损伤各1例,均于3个月内恢复。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肘关节僵硬及创伤性关节炎。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例、良7例。结论:切开复位内外联合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具有骨折愈合率高、关节活动度良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有效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8—12月,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患者8例,男6例,女2例。年龄18~65岁,中位数29岁。左侧3例,右侧5例。按照Rüedi-Allgwer骨折分类,Ⅱ型3例、Ⅲ型5例。合并腓骨骨折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14 d,中位数9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1个月,中位数10.5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1例切口感染,经局部换药和应用抗生素治疗后感染被控制;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按照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3例、良4例、可1例。结论: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固定牢靠,损伤小,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粉碎性pilon骨折III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粉碎性pilon骨折III型17例。根据Ruedi-Allgower骨折分型全为III型。按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5个月,平均18.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30周,平均15周。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优4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2.4%。结论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粉碎性pilon骨折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和恢复良好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外侧联合弧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7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内外侧联合弧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跟骨骨折患者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23~53岁,中位数36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单侧34例,双侧1例。骨折按照Linsenmaier分型,Ⅱ型8例、Ⅳ型11例、Ⅴ型14例、Ⅵ型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7~12 d,中位数9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中位数19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1~15周,中位数12周。均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腓肠神经损伤、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根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2例、良10例、可3例。结论:内外侧联合弧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跟骨骨折,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踝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1~64岁,中位数38岁;左侧13例,右侧8例。均为新鲜闭合性损伤。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Ⅳ度16例、旋前外旋型Ⅳ度5例。术中采用踝关节内侧切口复位内固定内踝骨折,后外侧切口复位内固定外踝和后踝骨折。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数13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14周,中位数13周。末次随访时,依据Baird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本组(94.23±4.35)分,优12例、良7例、可2例。术后并发腓骨肌肌腱炎1例,取出钢板后症状缓解。均无感染、皮肤坏死、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骨折可达解剖复位,愈合好,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KlammerⅡ、Ⅲ型后侧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18例闭合性后侧Pilon骨折患者。男11例,女7例;年龄28~61岁,中位数40岁;车祸伤8例,扭伤10例;KlammerⅡ型7例,KlammerⅢ型11例;左侧11例,右侧7例;18例均合并外踝骨折,6例合并内踝前丘骨折。均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观察切口愈合、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24个月,中位数20个月。所有切口均愈合良好。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7~11周,中位数9周。至术后12周时所有患者均已完全负重。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86~94分,中位数90分;优14例,良3例,一般1例。未发生腓肠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及内固定松动、断裂及失效。结论: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KlammerⅡ、Ⅲ型后侧Pilon骨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翁东  徐国建  谢明华 《中医正骨》2014,(4):305-306,69
目的:评价缝合锚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缝合锚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断裂患者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22-49岁,中位数29岁。左侧8例,右侧15例。均合并踝关节骨折,根据踝关节骨折的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展型Ⅱ度2例、Ⅲ度4例,旋前外旋型Ⅲ度1例、Ⅳ度6例,旋后外旋型Ⅳ度10例。合并腓骨骨折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5 d,中位数3 d。随访观察切口愈合、骨折复位及愈合、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手术时间30-95 min,中位数46 min。住院时间4-10 d,中位数6 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9个月,中位数11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踝穴解剖关系良好。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16周,中位数13周。均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按照改良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13例、良7例、可3例。结论:缝合锚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断裂,手术和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可以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微创经皮内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6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微创经皮插入胫骨远端内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结合中药内服治疗。结果:经过6~20个月,中位数14个月随访。所有病例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0~16周,中位数13.6周。1例患者原有开放性创口局部皮肤坏死,经换药、表皮生长因子外用后愈合。无切口感染、骨髓炎,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良率96.4%。结论:有限切开复位微创经皮内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是一种操作简便、固定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且疗效可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T形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新鲜闭合性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19例,男16例、女3例;年龄22~49岁,中位数37岁。伤后至手术时间3~9 d,中位数5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7个月,中位数18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7个月,中位数6个月。4例肱骨外髁韧带重建处出现范围较小的骨化性肌炎,但对肘关节功能影响不明显,未给予任何处理。均无桡骨头缺血坏死、关节内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按照Broberg-Morrey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6例、良11、可2例。结论:采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平乐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采用平乐正骨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19~51岁,中位数37岁。闭合性骨折20例,开放性骨折4例。按胫骨干骨折的AO分型,B1型7例、B2型10例、C1型7例。合并腓骨骨折1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48 h,中位数14 h。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9个月,中位数6个月。骨折均愈合。1例针孔感染,经对症处理后感染被控制。均无骨坏死、骨不连、骨折再移位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参照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治疗最终效果评价标准评价疗效,优20例、良4例。结论:采用平乐正骨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经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共31例诊断后Pilon骨折患者,经后外侧入路进行钢板螺钉固定治疗,末次随访按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1例患者均被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数为9.2个月。1例后外侧切口部分表皮出现感染和坏死.经过多次换药后愈合,其余患者术口均一期愈合;1例出现腓肠神经麻痹,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术后3个月自行恢复;全部患者无内固定失效及并发症。末次随访时疗效按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优15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90.32%.结论:对于后Pilon骨折通过合理的临床评估,经踝关节后外侧的手术切口进行钢板螺钉内固定,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肖文庆  杜海峡  程立军  姜瑞 《中医正骨》2012,24(7):48-49,51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0月至2011年5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18 ~52岁,中位数33.5岁.左侧20例,右侧16例.踝关节高度肿胀并发生张力性水疱12例,下胫腓联合分离9例.均为新鲜性骨折.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患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 ~14个月,中位数11.5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10 ~16周.无骨折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2例因未及时取出固定下胫腓联合的螺钉而导致螺钉断裂,其中2枚螺钉均断裂1例,1枚螺钉断裂l例.根据Baird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8例,良5例,可2例,差1例.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准确、固定牢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