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中的最常见的类型,约占甲状腺癌的60%左右。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一般情况下不难,但微小乳头癌有时却容易被忽视。以下结合笔者2000~2004年确诊的12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进得文献复习,旨在加深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方法乳头状癌组12例,共16个结节,微小乳头状癌组23例,共29个结节,分析结节内部低回声、微钙化、边缘不规则、Ⅲ型血流信号及甲状腺最大横径与纵径比值(A/T)≥1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结节Ⅲ型血流信号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最高,A/T≥1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A/T≥1有助于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结节内紊乱血流信号有助于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接合物蛋白(CRKL)的表达及其临床检测意义。方法收集2010-2013年我院收治的120名病人的甲状腺组织石蜡标本,其中30例为直径>1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30例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30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30例为未患甲状腺相关疾病的患者,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标本中CRKL的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组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组中CRKL的表达阳性率及平均吸光度(MOD)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正常甲状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KL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呈高度表达,临床上CRKL的检测有助于确定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造影表现.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呈整个结节弱增强,形态不规则,无明显包膜.其时间-强度曲线表现为慢进,缓慢达到高峰,始增时间晚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增强程度低于周边甲状腺组织.结论 超声造影能够提高对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断信心;弱增强是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一项值得重视的指征.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因肿瘤小、无特殊的临床症状而被称为隐匿性癌,极易被临床甚至病理检查所漏诊。为此,作者复查52例经术中冷冻切片诊断为甲状腺隐匿性乳头状癌的病一步探讨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期提高甲状腺隐匿性癌的首诊检出例,进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超声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鉴别。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33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 40例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阻力指数、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2型血流信号病灶数量所占比、形态、边界、回声以及微钙化等)以及诊断符合率。结果:(1)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阻力指数、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明显高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组(P0.05);(2)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有36个病灶数,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组有42个病灶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2型血流信号病灶数量所占比明显多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组(P0.05);(3)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的超声指标(形态、边界、回声以及微钙化等)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的超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组患者超声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能够有效鉴别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27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种亚型,常因其他原因切除甲状腺和尸检研究中偶然发现。现收集我院2002—2007年500例甲状腺手术标本,共检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27例,对其病理及临床特征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临床诊治分析(附7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9~2004年治疗的78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65例术前拟诊甲状腺良性病变,而术中或术后发现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对原发灶均行一侧腺叶及以上切除。6例行功能性颈淋巴清扫均有淋巴结转移。32例行预防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仅有1例淋巴结转移。78例随访6个月~10年,无1例死亡。结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多易拟诊为良性病变,B超可明显提高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检出率,其预后佳,腺叶切除可作为主要手术方式,对临床淋巴结肿大者行同侧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micro-carcinoma,PTMC)是指肿瘤直径≤1.0厘米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TMC),生存率高,预后好。十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随着近年来诊断水平的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增高。国外报道[,PTMC约占甲状腺癌的6%-63.7%;国内报道为11.0%-47.7%,我院2008年-2013年4月间,甲状腺乳头状癌初治患者共2225例,微小乳头状癌占55.9%。关于微小乳头状癌采用何种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指征及范围仍有争议。本文对我院2008年-2013年5年间1244例初治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2004年问我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28例6~201个月,平均72.5个月。复发3例,无死亡,未发现远处转移。因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而发现微小癌18例,另有10例术前怀凝为癌。经活检发现微小癌,颈部淋巴转移6例。腙叶多发结节转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发结节。结论:术前触诊,B超检查,术中探查及冰冻组织切片对提高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断非常重要。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切除范围,疗效是同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