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6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62例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VP组、PKP组,各31例.对比两组疼痛程度,治疗前后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变化情况.结果:PVP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低于PKP组(P<0.05);两组术后3d、6个月Cobb''s角度比较无差异(P>0.05),但PKP组术后3 d、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高于PVP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术及PKP术治疗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各有优劣,临床可根据患者个人情况,选择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高粘稠度骨水泥PVP术和PKP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共102例,采用高粘稠度骨水泥PVP术47例(PVP组),高粘稠度骨水泥PKP术55例(PKP组),对比两组患者骨水泥用量和渗漏率,治疗24 h及术后6个月后脊柱后凸Cobb's角、椎体高度、腰背部VAS评分、ODI评分和JO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椎体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PKP组患者中单个椎体骨水泥使用量显著高于PVP组(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3、6月的JOA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前、治疗后24 h、6个月的脊柱后凸Cobb's角、腰背部VAS评分、ODI评分和椎体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高粘度骨水泥PVP和PKP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PVP使用骨水泥量少于PKP,骨水泥渗漏率相当,均可显著改善疼痛及腰部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或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7例;比较手术前后椎体前柱及中柱高度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根据Nakai标准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手术后椎体前柱及中柱高度均大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42个月.手术前后ODI和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按Nakai标准评价:优9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2.35%(14/17).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或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创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渭南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8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39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6.43岁。将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预后效果。结果两组组内术前、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观察组8.23分±0.65分vs 2.45分±0.34分,对照组8.21分±0.57分vs 2.42分±0.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06、53.44,P=0.00、0.000.05)。两组间术前、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总满意度(观察组92.86%,对照组95.24%)及骨水泥注入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临床效果显著,骨折复位良好,相较PKP更节约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新方法。方法 2007年1月~2014年4月采用椎弓根穿刺途径,在局麻、C臂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VP/PKP)治疗老年人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96例156个椎体。结果无术中、术后死亡及脊髓神经损伤情况发生,椎体前沿渗漏5例,椎间隙渗漏2例,椎弓根内渗漏1例,无感染、栓塞等并发症发生,PKP术患者椎体高度平均恢复85%以上。所有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有2例仍有胸背痛,但服止痛药有效。经3~30个月随访,平均12.3个月,无一例疼痛复发。结论有良好的C臂影像图像,经椎弓根途径穿刺,严格按照标准穿刺进针方法,就能安全的完成中上胸椎椎体成形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微创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5例患者,32个椎体,术前充分评估,根据不同程度的压缩性骨折选择不同度微创治疗技术。轻度压缩性骨折选择PVP治疗,重度压缩性骨折选择行PKP治疗。结果 25例患者手术即刻缓解,活动明显改善。20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椎体高度及cobb角维持良好。结论 PKP和PVP均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改善生活质量;选择合适的病例,行PKP及PVP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均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对疼痛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8个椎体,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有28个椎体采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对照组患者有30个椎体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疼痛的影响。结果术后实验组患者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实验组患者VAS评分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作为脊柱外科常用的微创技术,在恢复椎体高度及缓解脊柱疼痛感上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邻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词主要包括"骨水泥成形术""椎体成形术""再骨折""vertebroplasty""kyphoplasty""refracture"等,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使用NOS严格评价文献质量,提取相关数据后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9篇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共3 678例,其中病例组523例,对照组3 155例;通过Meta分析认为PVP/PKP后邻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骨密度较低[OR=5.57(95%CI:4.08,7.59)]、术前椎体陈旧性骨折数量过多(≥2)[OR=2.38(95%CI:1.14,4.96)]、椎体骨折数量过多(≥2)[OR=5.78 (95%CI:4.30,7.76)]、术后未行抗骨质疏松治疗[OR=3.74(95%CI:1.79,7.80)]、高龄[OR=3.51(95%CI:2.72,4.52)]、低BMI[OR=1.57(95%CI:1.17,2.10)]、骨水泥过量[OR=3.92(95%CI:2.39,6.45)]、手术椎体数量过多(≥2)[OR=5.01(95%CI:3.08,8.17)]、伤椎高度过度恢复[OR=2.66(95%CI:1.78,3.97)]、术后椎体后凸角过大[OR=3.55(95%CI:2.41,5.22)]、骨水泥渗漏[OR=4.79(95%CI:3.25,7.05)]。结论 PVP/PKP后邻近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应做好术前评估及术后预防,以避免PVP/PKP后邻椎再骨折发生。  相似文献   

9.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建华  廖中亚  胡伟  宋财  赵辉 《解剖与临床》2007,12(1):40-41,45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C臂X线透视监控下,以骨水泥为充填材料,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10例12椎、经皮后凸成形术(PKP)5例8椎.结果:随访2~14个月,10例疼痛完全缓解,4例疼痛部分缓解,1例无效.有效率93.3%.术中穿刺针穿透椎体前壁1例,髓泥渗漏3例,均未产生严重后果.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安全、有效,但要把握好确认"疼痛椎"、准确穿刺、注射骨水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胡银华  刘助英 《医学信息》2007,20(10):1857-185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发展,骨质疏松症、椎体肿瘤等疾病逐年增加。而由其导致的椎体病理性骨折亦随之而增加。传统的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老年患者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外科手术治疗因为其创伤大、恢复时间长,仍不能令人满意。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以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VCF)相比,恶性肿瘤 VCF 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椎体成形术和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的优势在于即刻减轻病椎疼痛、保证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按时进行、便于护理、易于活体组织检查、恢复椎体高度和骨水泥潜在的抗肿瘤效应。随机试验结果显示对有 VCF的恶性肿瘤患者而言,椎体增强技术治疗效果确切,同时,椎体增强技术可以结合术中活体组织检查、射频消融、辅助性放射治疗等。  相似文献   

12.
文题释义: 椎体成形术:是指通过向骨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等生物材料以达到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局部后凸畸形,增加椎体稳定性的手术方式,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中。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指因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变,骨组织强度下降、脆性增加等病理生理因素导致的椎体出现压缩、塌陷变形的疾病。 背景: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局部后凸畸形,但目前尚未有确切的临床研究显示其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有明显的优势。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的近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支架成形(vertebral body stenting system,VBS)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VBS组15例,PKP组25例,再根据术中透视手术节段是否呈后伸位,分为2亚组,VBS后伸位组7例,PKP后伸位组14例。 结果与结论:①与PKP组相比,VBS组术中注入骨水泥量较多(P < 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渗漏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 > 0.05);②与术前相比,VBS组和PKP组的目测类比评分均显著下降,且在末次随访时进一步下降(P < 0.05);③VBS组与PKP组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伤椎前缘高度比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 < 0.05),VBS组与PKP组压缩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 < 0.05),VBS手术后压缩Cobb角低于PKP组(P < 0.05),VBS组局部Cobb角较术前明显降低(P < 0.05);④在亚组比较中,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临床疗效(目测类比评分)及影像学评估(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伤椎前缘高度比及椎体压缩cobb角、局部Cobb角)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 > 0.05);⑤结果表明,VBS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明显;VBS在注入更多的骨水泥的同时,对局部后凸畸形能起到更好的纠正作用;通过术中体位的摆放,使手术节段处于后伸位,能减少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差异。 ORCID: 0000-0002-7618-7188(马延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 in the elderly,OVCF)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年 10 月至2022 年11 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128 例老年OVCF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所有的患者分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组和网袋组(n=64),分别给予PKP或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手术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于术前、术后 1 m以及术后3 m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腰椎功能恢复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疼痛程度,术后3 m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网袋组手术时间,注入骨水泥量、住院天数和PKP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患者ODI 以及椎体前缘、后缘高度以及Cobb角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 m以及术后3 m两组患者ODI评分以及Cobb角均较术前下降,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均较术前上升(P<0.05),但是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 1 m以及术后 3 m两组患疼痛程度均较术前下降(P<0.05),但两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PKP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网袋组(18.75%)(P<0.05).结论:PKP和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均可促进OVCF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不影响手术进程,但是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08月~2013年08月泰州市中医院骨科采用PKP治疗的72例(80个椎体)患者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手术前后疼痛评估,观察Cobb角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年以上;所有病例疼痛症状均缓解,VAS评分术前(8.0±0.82)分、术后(3.7±0.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Cobb角术前为(23.49±12.75)°,术后(10.35±5.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本组病例手术均获得成功,12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8例渗漏到椎体旁,未出现椎体后缘渗漏,均未出现神经症状;相邻椎体骨折2例,伤椎再骨折3例。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快速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恢复病椎高度,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09年10月~2014年10月采用PKP术治疗82例(96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男28例,女54例,平均年龄69岁。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手术前后疼痛评估,观察Cobb角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82例患者疼痛症状较术前均缓解,VAS评分由术前(7.7±0.83)分改善至术后1周(3.7±0.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Cobb角术前为(22.81±11.75)°,术后1周(12.11±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本组有18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13例渗漏到椎体旁,未出现椎体后缘渗漏,均未出现神经症状;相邻椎体骨折4例,伤椎再骨折5例。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迅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分析PVP与PKP治疗单节段无神经损害症状的老年人胸腰椎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治疗的38例单节段无神经损害症状的老年人胸腰骨折不愈合患者。其中,男16例,女22例,年龄68 ~ 92岁,分为PVP组(n=21)和PKP组(n=17)。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的腰背痛VAS评分、ODI评分、椎体高度和受累椎体后凸角等,比较两组的骨水泥使用量和骨水泥渗漏率。结果 PVP组的手术时间(36.09±7.43)min比PKP组手术时间(43.29±5.97)min短,且PVP组住院费用(20 427.57±1 724.31)元比PKP组住院费用(28 798.53±1 983.94)元低(P<0.05)。所有病例随访12 ~ 18个月,术前、术后的VAS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以及受累椎体后凸角,各自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VP与PKP治疗无神经损害症状的老年人胸腰椎骨折不愈合均能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前者较后者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椎弓根外侧浸润麻醉用于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20例患者接受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加椎弓根外侧浸润麻醉后进行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评价患者术中穿刺时疼痛模拟评分(VAS)及是否需要增加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患者有无相应脊椎上位神经根的区域阻滞麻醉效应。结果患者穿刺时疼痛VAS评分为1~3分,平均(2.5±0.7)分,其中,2例1分,7例2分,11例3分。所有患者均没有申请芬太尼静脉麻醉,均无相应脊椎上位神经根的区域阻滞麻醉效应。结论椎弓根外侧1%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可以满足经皮穿刺椎体成术形(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手术单侧穿刺的需要,局部麻醉效果好,未见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血管瘤11例,共18节椎体,观察术后症状缓解情况。结果9例术后随访3~18个月,无胸腰背部疼痛加重,未出现血管瘤复发,无椎体骨折出现。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治疗椎体血管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分析高粘度骨水泥结合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械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OVCF患者共2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12例采用高粘度骨水泥结合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械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112例采用高粘度骨水泥PK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和骨水泥弥散系数,术前、术后1 d及术后1年两组Cobb角、椎体高度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变化,术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水泥注射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水泥弥散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及术后1年,两组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及术后1年,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粘度骨水泥结合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械治疗OVCF患者与高粘度骨水泥PKP治疗效果相似,但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骨水泥渗漏率,纠正后凸畸形,恢复椎体高度,减轻疼痛,提高术后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侧入路椎体强化术(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长期效果。方法回顾我院自2007年1月~2011年10月应用单侧入路骨水泥充填椎体强化术治疗单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共148例,所有患者均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其中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64例,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Kyphoplasty,BKP)84例。随访分三个时间节点:术后2天,术后1个月,术后2年以上。前两个时间点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来评估近期治疗效果,术后2年使用Barthel指数及SF-36表来评估远期效果。结果 128例患者术后1个月内有效随访,89例患者术后2年仍有效随访,59例失访,9例死亡。未发现脊髓损伤及有症状的肺动脉栓塞,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23例,总渗漏率为15.5%。所有接受椎体强化术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BKP组与PVP组VAS评分及术后2年Barthel指数和SF-36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单侧入路骨水泥充填椎体强化术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VP以及BKP技术均可以取得很好的短期及长期临床效果,PVP和BKP的短期疗效和2年以上的长期效果之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