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区病变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治疗44例枕骨大孔区病变,其中畸形35例,肿瘤9例;肿瘤为脑膜瘤5例,神经鞘瘤2例,脊索瘤1例,脊膜瘤1例。根据畸形和肿瘤附着点、生长方式及手术入路将病变分为2种类型:Ⅰ型:病变主要位于枕骨大孔前方,包括肿瘤基底起源于枕骨大孔上方、前方和前侧方,共9例;Ⅱ型:病变主要位于枕骨大孔后方,包括肿瘤基底起源于枕骨大孔后方、后侧方和椎管内,共35例。采用4种手术入路切除病变和肿瘤:枕颈后正中或侧方入路38例,远外侧或经髁入路1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例,经口腔入路4例。结果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1例;35例畸形患者治疗效果均满意,无手术死亡。结论Ⅰ型枕骨大孔区病变,手术全切除病变困难,远外侧经髁入路是切除Ⅰ型枕骨大孔区病变有效的方法;Ⅱ型病变容易全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罗淑兰 《当代护士》2002,(10):28-29
颈静脉孔区肿瘤主要为Ⅸ-Ⅺ颅神经上的神经鞘瘤和颈静脉球瘤,生长部位在颈静脉孔区或靠近枕骨大孔区,手术复杂,术后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RI和CTA在枕骨大孔区肿瘤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枕骨大孔区肿瘤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评估肿瘤的部位、范围及与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并与术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2例枕骨大孔区肿瘤中,良性29例,其中血管母细胞瘤4例,室管膜瘤3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2例,脑膜瘤13例,神经鞘瘤5例,脂肪瘤1例,表皮样囊肿1例;恶性3例,其中软骨瘤样脊索瘤1例,黑色素瘤1例,转移瘤1例。位于髓内9例,髓外23例(腹侧5例、腹外侧7例、背侧11例)。MRI诊断准确率为93.75%(30/32),且对肿瘤范围的评估与手术所见一致。CTA对血管评估与术中所见符合率为100%。结论 MRI和CTA能在术前准确评估枕骨大孔区肿瘤的部位及范围,明确病变与邻近组织及血管的关系,为临床选择手术入路、确定切除范围及处理重要血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琰  赵丹  孙冬雪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0):1878-1880
枕骨大孔腹侧及腹外侧肿瘤部位较深,又有脑干及重要血管和神经,该区病变的手术入路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难点。目前认为经远外侧入路具有路径短、术野空间大、能避免对脑干和重要神经血管的牵拉,早期显露并易于保护椎动脉等优点[1],是该区病变手术的最佳入路。然而,该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术中轻度刺激、牵拉,即可导致后组颅神经及脑干受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我院2002年1月~2006年6月,应用远外侧入路治疗了11例枕骨大孔区肿瘤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21~72岁,平均47.5岁。脑膜瘤7例,神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远外侧经髁入路切除枕骨大孔区肿瘤的手术技巧和优越性。方法:采用远外侧经髁入路对3例枕骨大孔区肿瘤进行显微手术,其中脑膜瘤2例。神经鞘瘤1例。结果:两例脑膜瘤获得全切。1例神经鞘瘤大部分切除。结论:远外侧经髁人路是切除枕大孔区肿瘤的最佳手术方法.该入路具有以下优点:(1)病变暴露好。可直视下切除病变。利用枕骨。枕大孔外侧骨缘咬除后的骨性空间切除肿瘤。对神经、血管等得要组织牵拉少。(2)术后并发症少,肿瘤全切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并探讨鞍区肿瘤MRI诊断及鉴别诊断特点,评价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2月经病理学检查确诊鞍区肿瘤患者52例MRI影像学资料.结果 52例患者中通过病理检查或外科手术确诊垂体腺瘤19例,脑膜瘤9例,颅咽管瘤7例,生殖细胞瘤6例,三叉神经瘤4例,胶质瘤4例,畸胎瘤2例,脊索瘤1例.MRI诊断与外科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符合率达到98.1% (51/52),1例病人颅咽管癌被误诊为垂体腺瘤.不同类型鞍区肿瘤均有各自好发部位,年龄阶段,且具有独特MRI影像学表现.结论 MRI影像学资料能够有效辅助鞍区肿瘤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枕骨大孔区肿瘤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枕骨大孔区肿瘤术后护理体会272111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凤娥,单庆喜枕骨大孔区由于解剖部位特殊,病变常累及延髓、上颈髓和后组颅神经等组织,术后易引起生命体征变化,且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以往死亡率及病残率较高。我院自1989年12月~1994...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颅颈交界区肿瘤手术患者同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2003年6月-2010年6月,采用手术治疗颅颈交界区肿瘤患者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38~64岁,平均42岁.病程1个月~2年.6例采用后正中枕下入路,4例采取远外侧入路,咬除部分枕骨,咬开枕骨大孔,打开寰椎后弓、颈2和颈3椎板,显露肿瘤,显微镜下切...  相似文献   

9.
陈丽鸥  刘玉环  孟蕾蕾 《护理与康复》2012,11(12):1179-1180
颈静脉孔位于侧颅底,由前外侧的颞骨岩部和后内侧的枕骨围成,解剖位置较深,与脑干、后组颅神经及颈内静脉关系密切,周围解剖结构复杂。颈静脉孔区肿瘤以良性多见,由于瘤体周围有丰富的血管及血窦,术中易出血,容易发生颅内、颅外并发症,如颈静脉孔区综合征、面瘫、脑脊液耳漏、硬膜外血肿。年月,本院耳鼻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枕骨大孔区肿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枕骨大孔区肿瘤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即加强心理护理、安全护理、术后监护。结果:本组死亡2例,其余均治愈出院。31例得到随访,26例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3例生活自理,2例死亡。结论:时枕骨大孔区肿瘤患者给予围术期周密细致的病情观察及精心护理是患者手术成功、顺利康复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枕骨大孔区肿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枕骨大孔区肿瘤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即加强心理护理、安全护理、术后监护。结果:本组死亡2例,其余均治愈出院。31例得到随访,26例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3例生活自理,2例死亡。结论:对枕骨大孔区肿瘤患者给予围术期周密细致的病情观察及精心护理是患者手术成功、顺利康复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颅底凹陷症又称颅底凹入症,颅底陷入症及基底凹陷症。该症系枕骨大孔区先天或后天(继发骨组织畸形)。其主要表现为枕骨大孔前后径缩小,基底内陷,枢椎齿状突突入颅腔,颅后凹容积缩小而造成枕骨大孔局部神经和血管等组织受压,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病症。此病同时常合并枕骨大孔区其它畸形。  相似文献   

13.
郭延平  华靖  李霞 《护理与康复》2012,11(11):1088-1090
颅底凹陷症是一种颅颈交界区畸形,指枕骨大孔四周骨质内陷入颅腔,造成枕骨大孔狭窄,进而小脑、脑干及脊髓受压,通常合并颅颈交界区其他部位畸形,常导致颅后窝和上颈部椎管有效空间缩小,从而使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1]。  相似文献   

14.
曾晓琴  黄芳  何燕  刘永娟 《全科护理》2014,12(7):622-623
[目的]总结枕骨大孔区肿瘤病人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39例枕骨大孔区肿瘤病人给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同时给予全面细致的围术期护理。[结果]39例病人肿瘤全部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症状全部缓解33例,术后随访均可从事工作或劳动、生活自理。[结论]加强枕骨大孔区肿瘤病人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颅底凹陷症是枕骨大孔区常见畸形,枕骨大孔区枕骨向颅底方向内陷,枕大孔前后径缩短,枢椎齿状突高于正常水平,使后颅窝体积缩小,常伴有小脑扁桃体下疝及环枕融合等畸形。主要为后组颅神经、小脑、上部颈髓及颈神经受压症状。首发症状以四肢麻木、走路不稳并伴有头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常见鞍区肿瘤的MRI表现。方法分析41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鞍区占位病变的MR/资料。结果垂体瘤20例,脑膜瘤7例,颅咽管瘤5例,脊索瘤3例,生殖细胞瘤2例,巨大动脉瘤2例,表皮样囊肿2例,几乎所有肿瘤都具有所属肿瘤的影像特征和临床表现。结论MRI对鞍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5例脑瘤并发呼吸骤停抢救成功张宗昆刘志兴刘中远近年来我院成功抢救5例脑瘤并发枕骨大孔疝突发呼吸骤停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13~38岁。肿瘤部位:四脑室2例,桥小脑角1例,枕大孔区1例,大脑半球1例。呼吸衰竭发生时间:术前...  相似文献   

18.
孙东  王大有 《华西医学》1992,7(3):324-327
本文收集14例颅鼻沟通瘤的CT资料,其中9例肿瘤起源于鼻腔,鼻副窦或鼻咽部向颅内扩散,5例系颅内邻近颅底部肿瘤向鼻腔、鼻副窦或鼻咽部侵犯。经颅底(前、中、后颅凹)骨质破坏缺损区。肿瘤病理类型不定,有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鞍区肿瘤等。颅内外肿瘤相沟通。CT检查应以冠状扫描为主,CT扫描能明确肿瘤病灶起源显示病变全貌,是这类肿瘤的首选检查,并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总结1例颅脊交界巨大脊索瘤切除术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2011年6月我院收治1例斜坡下部、寰椎前部枕大孔区及椎管内占位的患儿,给予术前床上肢体活动及俯卧位卧床训练;呼吸道管理;伤口护理;体位护理;早期预防呼吸衰竭、脑脊液漏的发生;加强饮食护理;心理支持等综合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措施.结果 2011年6月15日全麻下行远外侧后入路肿瘤切除术,患儿术后坐起吃饭仍有吞咽困难,饮水稍有呛咳,2011年7月6日在全麻耳鼻喉内镜下行经口腔前人路脊索瘤切除术.术后在精心的治疗与护理下患儿恢复良好,于2011年8月7日出院.结论 对颅脊交界脊索瘤切除术患儿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颅底凹陷症(basilar invagination)是枕骨大孔区常见的颅颈区畸形,临床上可见伴有Arnold-Chiari畸形(ACM).我科确诊1例病人,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