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颁行。以及我国教育体制重大改革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高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也直接影响着化学学科的高考命题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孟庆知 《化学教育》2000,(12):33-33
看到2000年全国高考化学第22题,我眼前一亮,这题中的“某期刊”不就是《化学教育》吗?该题中的分了球棍模型图不就是《化学教育》千丰喜年封面上的彩图吗?用期刊封面上的图做高考题真是别出心裁。  相似文献   

3.
班康 《化学教育》1997,18(4):12-12
在高考复习时应当特别强调针对性,教师对学生实际水平的了解,并能准确有效地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1 化学证明题的-般形式   在历年高考化学试卷中,通常都设置一些因果关系一类的简答题,这种简答题一般形式是先要求答出结论,然后回答结论产生的原因,也就是说,既要答出是什么,还要答出为什么,即需要推理证明一类的问题.笔者通过对这些试题的研究发现,它们的基本模式和解答方法,酷似数学上的证明题,而且均可用数学方法进行论证,故称之为化学证明题.   ……  相似文献   

5.
郭浩芳 《化学教育》2012,33(3):36-37
针对高考化学卷试题和学生的考试情况,反思高三一年的教学,剖析化学高考复习3大误区:教学内容机械重复;教学手段因袭陈旧;复习缺少人性关怀。  相似文献   

6.
张玉官 《化学教育》2008,29(3):43-44
研究2003年至2007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可知,近几年化学有机部分的热点集中在考查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官能团性质、分子式推断等的掌握,而在有机推断题中,大多以陌生且连有多种官能团结构的化合物为载体来考查,高三毕业班教师如何有效省时且有重点地指导学生复习有机化学部分,笔者以乳酸为例,谈到有机化学考前复习的一些看法和做法,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学化学素质教育与高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鑫德 《化学教育》2000,21(1):16-19
本文根据对86位中学化学教师的座谈和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结合近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和考试结果统计,对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的现状,未来高考化学的发展趋势及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的改革思路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黄延旭 《化学教育》2001,22(7):57-57,59
1 化学证明题的-般形式 在历年高考化学试卷中,通常都设置一些因果关系一类的简答题,这种简答题一般形式是先要求答出结论,然后回答结论产生的原因,也就是说,既要答出是什么,还要答出为什么,即需要推理证明一类的问题.笔者通过对这些试题的研究发现,它们的基本模式和解答方法,酷似数学上的证明题,而且均可用数学方法进行论证,故称之为化学证明题.  相似文献   

9.
杜成永 《化学教育》1994,15(12):14-14
1994年高考化学选择题第15题是这样的:“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03溶液中加入1.06克无水Na2C0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丁于 《化学教育》1996,17(8):12-14
近几年,每届高考化学试卷中,总有那么一两道试题,别出心裁,形式新颖,围绕基本内容,巧妙设问,着重考查能力,旨在选拔优秀学生,遂成为当年的"难题"和众人评说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1 化学证明题的一般形式 在历年高考化学试卷中, 通常都设置一些因果关系一类的简答题, 这种简答题一般形式是先要求答出 结论, 然后回答结论产生的原因, 也就是说, 既要答出是什么, 还要答出 为什么, 即需要推理证明一类的问 题。  相似文献   

12.
李俊生 《化学教育》2008,29(1):39-43
化学实验在2007年高考试题中的体现形式以及解答方式均出现了新的变化;纵观2007年高考化学试卷(含理科综合卷)发现,化学实验试题及分值占的比例较大,全国卷与各省自主命题的试卷各有特点,研究新课改背景下的化学实验教学和实验高考复习无疑是一个新的课题,认真分析高考试题的新特点无疑也是备考复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本文拟结合2007年全国高考试题中化学实验试题来解读化学实验考查的特点及对化学实验备考复习的启示。1试题设计突破常规模式,注重基本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查例题1(全国Ⅰ)28(15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  相似文献   

13.
《化学教育》2008,29(4):74
2007年是我国高中课程改革4个实验区(广东、山东、海南、宁夏)按照新课标实施新高考的第一年,为了帮助考生适应化学新课标和新高考的要求,广东省高考评卷化学科组织了评卷的题组长和高中化学的一线教师编写了《化学新课标与新高考》这本高考辅导书。  相似文献   

14.
浅析建国以来的化学高考改革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超文  彭蜀晋 《化学教育》2011,32(1):37-41,54
在梳理建国以来我国高考改革的基础上,全面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化学高考改革的历程,并总结了历次化学高考改革的特点与不足。此外,重点关注了面向新课程的化学高考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5.
韩家勋 《化学教育》1992,13(6):19-21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不仅要鉴定考生是否达到某种水平,更主要的是按照选才的标准和数量,从水平相近的合格高中毕业生群体中挑选出接受高等教育的最佳人选。高考不是水平考试,而是选拔考试。为准确反映选才的标准和要求,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考试目标,并据此设计试卷、编制试题。  相似文献   

16.
刘雅莉  门毅 《化学教育》2011,32(8):34-37
高考试题具有社会选拔和教育引领两大核心功能。由于教育功能是间接的、内隐的,往往被忽视,或不予以重视。近几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在支持新课程改革和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着重彰显试题的教育功能。仅以2010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为例,从3个方面浅谈试题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7.
唐云汉 《化学教育》1997,18(4):13-13
高考前的化学总复习,是高中化学教学的最后阶段。在总复习中,教师要根据《高考化学科说明》的要求,制订和实施总复习的教学目标。通过总复习,要使学生的化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有序贮存,使学科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使心理素质更加符合高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任何考试总是为了一定的测量目的而编制的,判断它是否有效(效度),主要看它达到测验目标的程度。如果通过考试能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性,我们称这次考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当前高考中出现的多解选择题的性能,适用范围、命题原则、客观、平分及项目分析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为研究和使用这种题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曹洪昌 《化学教育》1994,15(4):16-19
高考化学计算题中的已知条件大部分以数据的形式出现,考生必须运用已掌握的化学知识对试题中的数据认真分析,反复推敲,准确判断它属哪种,才能迅速地审清题意,在解题思路中有所突破,以便正确地取舍和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