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天然药物化学的重点是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结构鉴定方面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的任务是以验证方式来配合强化理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课所学知识主动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训练提取分离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鉴定结构方面的基本素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新药开发的创新型人才。1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考试的现状长期以来,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被放在附属于理论课教学的地位。在教学方式上保持着“填鸭式”的被…  相似文献   

2.
东北岩高兰中查耳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赵明  黄淑蕾  王丹  李军  王金兰  白丽明  张树军 《中草药》2016,47(24):4318-4321
目的研究东北岩高兰Empetrum nigrum var.japonicum全草的查耳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并经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用MTT法测试单体化合物对宫颈癌He La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从东北岩高兰甲醇浸泡液正己烷萃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5′-二羟基-3′-甲氧基-4′,6′-二甲基二氢查耳酮(1)、4′,5′-二羟基-2′-甲氧基-3′,6′-二甲基二氢查耳酮(2)、2′,4′-二羟基二氢查耳酮(3)、2′,4′-二羟基查耳酮(4)、2′-甲氧基-4′-羟基二氢查耳酮(5)、2′,4′,β-三羟基二氢查耳酮(6)。结论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岩高兰素A和B,化合物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3.
九里香叶黄酮类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 L.)叶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鉴定。 方法 体积分数85%乙醇提取,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硅胶和ODS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 结果 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6,7,3′,4′-五甲氧基黄酮(Ⅰ),5,7,8,3′,4′-五甲氧基二氢黄酮(Ⅱ),5,7,3′,4′-四甲氧基黄酮(Ⅲ),5,7,3′,4′,5′-五甲氧基黄酮(Ⅳ),5,6,7,3′,4′,5′-六甲氧基黄酮(Ⅴ),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Ⅵ),5,3′-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Ⅶ),7-羟基-5,3′,4′-三甲氧基黄酮(Ⅷ)。结论 除化合物Ⅲ、Ⅳ、Ⅴ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在室温下,钩状胡椒(Piper adnucum)的干燥叶顺次以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干燥的二氯甲烷提取物呈现抗茵活性,其对KB细胞的ED_(5(?))为12μg/ml.采用生物活性引导分离法,从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分离出3种新二氧查耳酮Piperaduncin A,B,C,以及已知的二氢查耳酮,即2′,6′-二羟-4′-甲氧基二氢查耳酮和2′,6′,4′-三羟-4′-甲氧基二氢查耳酮。同时还分离到野樱素,anodendroic acid甲酯  相似文献   

5.
王青虎  武晓兰  王金辉 《中草药》2011,42(6):1075-1078
目的研究小白蒿Artemisia frigid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LH-20柱色谱法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通过各种波谱法和对照法鉴定分离化合物。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1)、阿魏酸(2)、肉桂酸(3)、胡萝卜苷(4)、5,7,3′,4′-四羟基-6,5′-二甲氧基黄酮(5)、5,7-二羟基-6,3′,4′-三甲氧基黄酮(6)、5,7,4′-三羟基-6,3′-二甲氧基黄酮(7)、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8)、5,7,3′,4′-四羟基-6-甲氧基黄酮(9)、芦丁(10)、3′-甲氧基-木犀草素-4′-O-β-D-葡萄糖苷(11)、5-羟基-3′,4′-二甲氧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苷(12)。结论化合物1、10~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6.
栀子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的干燥成熟果实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栀子的果实中分离鉴定了12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1)、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2)、芦丁(3)、5-羟基-7,3′,4′,5′-四甲氧基黄酮(4)、5,3′-二羟基-7,4′,5′-三甲氧基黄酮(5)、5,7-二羟基-3′,4′,5′-三甲氧基黄酮(6)、5,7,3′-三羟基-8,4′,5′-三甲氧基黄酮(7)、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8)、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9)、5-羟基-6,7,3′,4′,5′-五甲氧基黄酮(10)、5,7,3′,5′-四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11)和5,7,4′-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12).结论:化合物6和8为首次从栀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中药沙漠嘎抗风湿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探讨其抗风湿物质基础.方法 用90%乙醇提取后分别以石油醚、醋酸乙酯萃取, 石油醚和醋酸乙酯部位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 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 从中药沙漠嘎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①5,7-二羟基-3′,4′-二甲氧基黄酮;②5,3′,4′-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③3, 5, 3′, 4′-四羟基-6, 7-二甲氧基黄酮;④5, 4′-二羟基-6, 7, 3′-三甲氧基黄酮;⑤金合欢素;⑥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结论 化合物1~3, 5, 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穿心莲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地上部分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ODS柱色谱、反相HPLC等从穿心莲8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黄酮类化合物,并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手段,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1),5-羟基-7,8-二甲氧基二氢黄酮(2),5-羟基-7,8,2′,5′-四甲氧基黄酮(3),2′-甲氧基黄芩新素(4),5-羟基-7,8,2′,3′-四甲氧基黄酮(5),5,4′-二羟基-7,8,2′,3′-四甲氧基黄酮(6),二氢黄芩新素(7),5,7,8-三甲氧基二氢黄酮(8),5,2′-二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9),andrographidine C(10),5,7,4′-三羟基黄酮(11),5,7,3′,4′-四羟基黄酮(12)。结论:化合物6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8,11,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20,(1)
目的:研究藏药镰荚棘豆Oxytropis falcata Bunge中的黄酮类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超导核磁共振波谱和X-ray单晶衍射等现代谱学技术分析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镰荚棘豆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1)、7-羟基二氢黄酮(2)、5,7-二羟基二氢黄酮(3)、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4)、7-羟基-3′,4′-亚甲二氧基异黄酮(5)、7,5′-二羟基-3′-甲氧基异黄酮(6)、5,7,2′-三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7)、苜蓿内酯(8)、5,2′,4′-三羟基-7-甲氧基异黄酮(9)、7,3′-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10)、5,7,2′,4′-四羟基异黄酮(11)、7,5′-二羟基-2′-甲氧基异黄酮(12)、2′-甲氧基-4′-羟基查尔酮(13)、2′,4′-二羟基查尔酮(14)、4,4′-二羟基-6′-甲氧基查尔酮(15)、4,4′-二羟基-2′-甲氧基查尔酮(16)。结论:其中,化合物9、11~13、15、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千里香中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芸  李军  周思祥  屠鹏飞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5):1139-1141
 目的 研究千里香叶及其嫩枝中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对千里香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谱学方法及其理化性质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千里香叶及其嫩枝中分离鉴定了7个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5,3′-二羟基-6,7,4′,5′-四甲氧基黄酮(1),5, 4′-二羟基-7, 3′-二甲氧基黄酮(2),5-羟基-7, 3′, 4′-三甲氧基黄酮(3),(2S)-5, 6, 7, 3′, 4′-五甲氧基二氢黄酮(4),5, 6, 7, 8, 3′, 4′, 5′-七甲氧基黄酮(5),5-羟基-6, 7, 3′, 4′-四甲氧基黄酮(6),(2S)-5, 6, 7, 3′, 4′, 5′-六甲氧基二氢黄酮(7)。结论 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法改进传统的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从实验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开发,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内化及课后评估和讨论等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与改革。结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解决学生长期以来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中缺乏主动参与性、探索性等问题提供一剂良方。结论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为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的改革提供了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刘浩宇 《中医教育》2009,28(2):65-67
根据中药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中药化学课程进行整体的优化改革:①更新职教理念,确立科学的课程培养目标;②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优化课程教学内容;③优化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④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⑤采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⑥优化学习成绩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中药药剂学中试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秀丽  刘勇  艾璐  马群 《中医教育》2010,29(2):36-39
以培养实用型高水平中药制药技术人才为目标,对中药药剂学中试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改革。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等途径,形成"实践—合作—开放"的全新中试实践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教学实践证明,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学生综合实践技能,加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从学校到医院的"无缝对接",依托实训基地设计了综合性实验。方法以制备抗血清为主线,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同时将制备的抗血清应用于实验教学,通过凝集反应、沉淀反应检测自制抗血清的效价,同时将制备的抗血清应用于后续的实验教学。结果建立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结论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出一种富有活力、具有创新激情的实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制药工程专业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重视实践教学各环节,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更高的培养目标。对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特色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中药学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集理论、实验和实践教学为一体。其实践课作为特殊而必要的教学环节一直备受重视,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其求知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及野外独立工作的能力。本文从实习时间、师资力量、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对当前药用植物学野外见习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应的改革措施进行探讨,旨在提高药用植物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实验针灸学实验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作者自2006年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的探索与实践,从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的课前准备、设计方案的讨论、具体实验的完成及实施效果等方面介绍了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实践表明,该项实验教学改革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打下了基础,并且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一门涉及面广、理论性强的学科,知识点多且难,传统课堂教学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且课程结束学生并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缺陷,结合内蒙古医科大学的学生学习情况与课程学时,设计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线上课堂学习基础知识,线下课堂答疑解惑,以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本高等医学院校临床专业学生的生物化学实验及应用能力。方法:对临床专业学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材大纲、实验准备教学环节设计、实验成绩考核、课堂与辅助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探索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提高了实验中学生的发散思维、动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该教改方式可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实验课程教学新体系,对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CMC联合创新实践实训平台的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级本科生,共计80人。随机分成2组,其中试验组40人,对照组40人。试验组采用PCMC联合创新实践实训平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2组均由同一教师负责教学。结果试验组中医系本科生不仅其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其学习兴趣、自学能力、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提高学习效果、拓展知识面、加强师生互动等10项调查结果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MC联合“创新实践实训平台”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成绩,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