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TNT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硝基甲苯(TNT)为模板分子,EDMA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TNT分子印迹微球.讨论了溶剂用量、模板分子用量、功能单体种类等对分子印迹微球的形貌及吸附性能的影响;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和BET表征了印迹聚合物微球的结合位点相互作用与印迹孔穴结构;通过平衡吸附和选择性吸附实验,研究了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识别性能.结果表明,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为规则的球形,内部含有分子印迹孔穴,微球的粒径为1~2μm.印迹聚合物微球可在3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在1 mmol/L的TNT乙醇溶液中,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平衡吸附量为32.5 mmol/kg,对TNT分离系数为25.19,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吸附能力,并可选择性识别TNT分子.  相似文献   

2.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球形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制备简单、使用方便;分子识别效率高且便于功能设计等优点,近年来成为分子印迹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对球形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光接枝表面修饰法制备牛血红蛋白的分子印迹微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苯乙烯球载体表面经引发转移终止剂修饰后, 采用光接枝表面印迹方法制备了以牛血红蛋白(BHb)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 进一步采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元素分析对聚合物微球进行了表征, 证实了载体表面成功地接枝了分子印迹层, 并研究了其吸附性能和分子识别选择性能. 结果表明, 采用光接枝表面修饰法制备的分子印迹微球对模板分子有着很好的吸附容量和识别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沉淀聚合法制备右旋邻氯扁桃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右旋邻氯扁桃酸为模板,丙烯酰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分别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讨论了反应介质用量、聚合温度、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印迹微球的影响。实验表明:分子印迹微球与传统本体聚合法制备的聚合物相比具有更高的特异识别能力,通过Scatchard分析研究了聚合物的选择结合性能,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在识别右旋邻氯扁桃酸分子的过程中存枉两类结合位点,而空白聚合物微球只存在一类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5.
硅胶表面亮菌甲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接枝印迹方法,在硅胶微球表面制备了以亮菌甲素为模板分子、2-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荧光法优选了功能单体及比例,进一步用荧光法对印迹聚合物的吸附特性和印迹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具有特异吸附性能,印迹效率为48.6%.  相似文献   

6.
L-组氨酸手性识别印迹固定相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L-组氨酸为模板分子, 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 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 在水-乙腈微乳体系中采用沉淀聚合方法制备了具有手性识别L-组氨酸功能的印迹微球. 采用静态平衡吸附实验及色谱分析探讨聚合微球对模板分子的选择识别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 该印迹聚合物微球对模板分子存在两种结合位点, 最大表观结合量分别为33.04和24.16 μmol/g. 相对于常规的C18柱, 该印迹聚合物填充柱能够完全分离L-组氨酸和D-组氨酸, 分离度R为2.23, 选择因子为2.14. 利用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等技术表征聚合物微球的热性能及结构. 结果表明, 聚合物微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是一种具有部分晶体结构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7.
沉淀聚合法制备三聚氰胺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三聚氰胺为模板分子,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在乙腈-乙二醇(20∶1,V/V)混合溶剂中沉淀聚合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利用1H-NMR和紫外光谱方法研究了模板与功能单体相互作用情况.结果表明,三聚氰胺与甲基丙烯酸(MAA)分子通过协同氢键作用形成1∶2型氢键配合物.利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聚合物微球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近似圆球形,粒径约为400~500 nm,且大于非印迹聚合物微球,表面存在大量的结合位点.通过静态平衡吸附实验研究了聚合物微球对模板分子的结合能力,印迹聚合物微球在4 h后逐渐达到吸附平衡,Scatchard分析表明,印迹聚合物微球主要存在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最大表观结合量(Qmax)和平衡离解常数(Kd)分别为Qmax1=22.97μmol/g,Kd1=0.14×10-3 mol/L;Qmax2=157.65μmol/g,Kd2=2.55×10-3 mol/L,计算得出表观印迹效率和有效印迹效率分别为68%和58%.此方法合成的印迹聚合物微球对三聚氰胺有较好的结合性能,可应用于三聚氰胺的分离检测.  相似文献   

8.
表面接枝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保利  张敏  姜萍  董襄朝 《化学学报》2007,65(10):955-961
将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表面功能基化, 引入引发转移终止剂(initiator-transfer-terminator agent, iniferter), 以活性自由基聚合方式研究了球形树脂表面合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 在紫外光引发下, 以左旋麻黄碱为印迹分子, 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 在接枝Iniferter后的微球表面进行分子印迹聚合物接枝实验, 并使用不同的反应条件, 探讨了表面接枝印迹层微球制备条件对于识别能力的影响. 平衡吸附的结果表明, 表面接枝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对于印迹分子具有亲和能力及选择性, 其识别能力来自于印迹得到的识别位点.  相似文献   

9.
司汴京  陈长宝  周杰 《化学进展》2009,21(9):1813-1819
分子印迹技术近年来有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技术。本文综述了分子印迹新技术的研究进展。并着重介绍了分子印迹膜技术的发展、组合分子印迹技术、分子印迹微球制备技术、非水凝胶印迹柱的制备技术和新功能单体的应用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分子印迹技术是综合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通过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的聚合物具有吸附选择性好、色谱效率高、便于功能设计等优点,在色谱分离、固相萃取、传感器、药物控释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磁性聚合物微球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材料,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分离、药物控释、疾病诊断等领域。在磁性粒子表面进行分子印迹制备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核壳微球,兼有良好的超顺磁性和高选择吸附性两大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综述了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核壳微球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化学分析、生物分离和药物控释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该领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The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ic microspheres (MIPMs, 3~5 μm), used as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and solid-phase extraction (SPE) packing materials for anti-AIDS drug emtricitabine (FTC), were synthesized by precipitation polymerization. The effects of ratio of chloroform to acetonitrile on the morphology and diameter of MIPMs were investigated. The prepared MIPMs were characterized by HPLC. The imprinting factor (2.26) suggests that the resultant MIPMs exhibit good recognition and affinity to FTC. In addition, the MIPMs were used in SPE as packing material for separation and enrichment of FTC. The recovery of FTC on MIPMs cartridge was 97.6 % in standard solution. Finally, the MIPMs cartridge was applied to extract the FTC in human serum samples. Impurities in sample have been mostly removed, and the average recovery of 92.5 % was obtained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0.005 μg/mL and a linear range of 0.02~4.0 μg/mL. The method established can be used to monitor the FTC in human serum sample with good accuracy and selectivity.  相似文献   

12.
夏英  张澜  赵尔成  贾春虹  朱晓丹 《色谱》2014,32(2):117-125
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烟嘧磺隆(NS)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NS-MIPMs)。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三甲氧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氯仿为致孔剂在60 ℃下加热引发聚合。对分子印迹微球的聚合工艺进行了优化,当NS/MAA/TRIM/AIBN的物质的量比为1:4:4:1、致孔剂体积为90 mL时,制备的NS-MIPMs的吸附能力最强。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预聚合阶段,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形式是一个模板分子与一个功能单体发生作用。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及动力学吸附研究考察了NS-MIPMs的吸附性能,并结合Scatchard模型分析得到聚合物的最大结合量为11370.5 μg/g。将制备的分子印迹微球应用于固相萃取技术中,制备烟嘧磺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NS-MIPMs SPE)小柱,并对小柱进行淋洗条件的优化。同时建立了NS-MISPE-HPLC快速检测土壤中烟嘧磺隆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中的农药经乙腈和磷酸盐缓冲液提取,提取液经NS-MIPMs SPE小柱净化后进行HPLC分析。结果表明,烟嘧磺隆在0.01~1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6;添加水平为0.02~1 mg/kg时的回收率为82.2%~86.3%,相对标准偏差为1.9%~4.3%。该方法简单、高效、重现性好,可用于土壤中烟嘧磺隆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3.
毒死蜱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结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路枫  杨明  刘骏  胡娟 《应用化学》2009,26(10):1144-1148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得的微米级聚苯乙烯微球为种球,以毒死蜱为模板分子,通过单步溶胀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通过紫外光谱研究了MIPMs的结合机理和识别特性;利用红外光谱分析MIPMs的结合位点;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球进行形貌分析,MIPMs的粒径分布为0.5~3 μm(UMIPMs为2~3 μm),其表面粗糙具有一定层次孔径分布的多孔性聚合物,有利于底物和结合位点的接触,从而获得高负载量和高效识别性;Scatchard 分析表明MIPMs在识别毒死蜱过程中存在两类结合位点,计算得高亲和性位点的解离常数为 KD1 = 0.526 m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Bmax1 = 35.91 μmol/ g,低亲和位点的解离常数为 KD2 = 2.19 m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Bmax1 = 83.87 μmol/g。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单原子催化剂因其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等优点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我们综述了以C, Si, Ti, Al为基底的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并对以不同材料基底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形成机理及优势特点进行了比较.通过对单原子制备、表征方法及催化活性的概述,以期对制备单原子催化剂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研究表明,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已从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向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进行了转变.单原子催化剂的基底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形式.这些转变为单原子催化剂向传统催化领域迈进提供了可能.我们同时也对单原子催化剂在工业上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种子溶胀悬浮聚合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成国祥  张立永  付聪 《色谱》2002,20(2):102-107
 以酪氨酸为印迹分子 ,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 ,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TRIM )为交联剂 ,采用种子溶胀悬浮聚合法在水溶液中制备了一系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MIPMs)。利用扫描电镜 (SEM)对此微球的粒径大小、粒径分布、表面孔与孔径分布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探讨了影响其形貌的主要因素 ,并将所得微球用作固定相研究了其分子选择吸附性能。研究表明 ,种子溶胀悬浮聚合法能够制得单分散性较好的、表面带有微孔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且该微球呈现出较好的特异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6.
种子溶胀悬浮聚合法制备香草醛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分散聚合法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为种子,采用单步溶胀悬浮聚合法,香草醛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在水相中成功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通过扫描电镜、静态吸附和高效液相色谱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微球对香草醛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和良好的特异选择性,用于液相色谱固定相可将其与结构类似物阿魏酸快速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17.
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左旋甲基多巴(L-Methyldopa, LMD)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 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 结果表明, 聚合温度和引发剂的用量对微球的大小和形态有较大的影响, 微球的粒径随聚合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随偶氮二异丁睛(AIBN)量的增大而增大. 而模板分子似乎对微球粒径的影响不是很明显. 通过扫描电镜、静态吸附试验(BET)和斯卡查德分析(Scatchard analysis)、红外光谱分析和模拟人体胃液扩散实验等对微球的外貌形态、吸附性能、分子印迹效果和药物缓释效果进行了表征. BET吸附实验和Scatchard 分析结果表明, 分子印迹聚合微球(MIPMs)的最大静态吸附量是非印迹聚合物微球(NIPMs)的3倍. 药物扩散实验表明, LMD在非印迹微球(NIPMs)上的释药率几乎与时间呈直线关系, 说明其释药过程完全受扩散控制; 而LMD在MIPMs上的释药率则呈曲线上升趋势, 说明其释药过程除了受扩散控制外, 还受到药物模板分子与MIPMs之间的印迹效应的协同作用的控制, 从而达到了缓释药物分子的目的. 实验结果表明, 在模拟胃液中, MIPMs释放药物的持续时间(10 h)是NIPMs持续时间(5 h)的2倍, 表明分子印迹微微球确实具有缓释药物的效果. 因此, MIPMs有望进一步应用于LMD药物缓释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金属复合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金属膜和金属复合膜在加氢和脱氢反应中的应用及金属复合膜的常用制备方法和发展趋势。与非复合的金属膜相比,金属复合膜具有氢透量高、金属用量少和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能源与环境领域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作为碳纳米材料家族的新成员引起了科学家广泛关注和极大的研究兴趣。 CQDs具有优良的光学特性、生物相容性及微弱的细胞毒性,在生物医药、生物传感器及光电子设备、环境及能源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从CQDs的制备方法出发,介绍了近年来发展的新型制备方法,讨论了其优缺点以及对所得CQDs在组成、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影响;基于CQDs独特的光学及电化学性能,重点介绍了CQDs在环境与能源领域的应用。 此外,对CQDs研究过程中存在的若干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和建议,为拓展CQDs多方面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食用油甘油三酯质谱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质谱鉴定技术及其与色谱联用的分析方法(包括直接进样质谱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超临界流体与质谱联用技术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甘油三酯分析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评述了各类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对常用的脂质分析数据库进行了介绍,并对甘油三酯分析方法的发展及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