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对 5 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临床、胸片、血气、并发症、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 结果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主要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可导致呼吸衰竭、肺出血、持续肺动脉高压等。此外 ,还可引起硬肿症、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衰竭、急性心力衰竭、低血容量休克、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及时发现和处理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并发症对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经机械通气治疗的116例肺透明膜病病例,分析其疗效,对治愈组和死亡组的胎龄、体重、胸片分级、入院时肛温、血pH、有无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呼吸机参数、并发症等对比分析。结果机械通气治疗HMD的治愈率是86·2%,早期酸中毒、上机时高吸气峰压(PIP)及肺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是死亡率增加的危险因素,而同时采用PS替代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HMD的重要手段,同时采用PS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疗效,早期酸中毒及上机时高PIP提示疗效较差,积极防治并发症可改善疗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确诊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肺出血及新生儿肺炎各50例胸片X线表现进行分析。胸片提示肺透亮度降低、肋间隙变窄,应警惕早期肺透明膜病,需动态观察,如伴有支气管充气征诊断更有意义。如肺透亮度降低,相反肋间隙增宽,有片絮影,结合临床肺部湿罗音增多,可诊断早期肺出血。肺炎组胸片示肺透亮度增强,肺门粗乱,如有纵隔气肿,气胸等并发症更易与肺出血,肺透明膜病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经机械通气治疗的116例肺透明膜病病例,分析其疗效,对治愈组和死亡组的胎龄、体重、胸片分级、入院时肛温、血pH、有无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呼吸机参数、并发症等对比分析。结果 机械通气治疗HMD的治愈率是86.2%,早期酸中毒、上机时高吸气峰压(PIP)及肺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是死亡率增加的危险因素,而同时采用PS替代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结论 机械通气是治疗HMD的重要手段,同时采用PS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疗效,早期酸中毒及上机时高PIP提示疗效较差,积极防治并发症可改善疗效。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急性期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48例不同程度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急性期并发应,所有病例均用呼吸机以间歇指令/呼气末正压方式进行通气。存活共36例。48例中43例有并发症。主要并发症有气压伤(16.8%),脑室内出血(31.3%),动脉导管开放(41%)及医院内获得感染(31.4%)。12例同时存在2种并发症,5例存在3种并发症。严重肺透明膜病的主要并发症为气压伤。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诱因,早期认识,预防及治疗并发症将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6.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肺透明膜病Ⅱ级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Ⅱ级的疗效。方法 对60例经X线胸片检查为HMDⅡ级的患儿。30例6小时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30例无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通过用药后20小时(或约生后24小时)X线胸片的诊断与上呼吸机时间、并发症的比较分析,评价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肺透明膜病的疗效。结果 两组病例在生后24小时的X线胸片,平均上呼吸机时间,住院天数、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症方面,肺炎发生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S在治疗HMD中可以明显改善肺透明膜病的转归,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沐舒坦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 将66例新生儿监护室住院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沐舒坦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32例仅给予常规治疗加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病率、治愈率及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肺透明膜病发生率11.76%,治愈率75.00%,病死率为2.94%;对照组肺透明膜病发生率21.88%,治愈率42.86%,病死率为12.50%,比较两组发生率、治愈率、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沐舒坦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Ⅱ级的疗效.方法对60例经X线胸片检查为HMDⅡ级的患儿.30例6小时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30例无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通过用药后20小时(或约生后24小时)X线胸片的诊断与上呼吸机时间、并发症的比较分析,评价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肺透明膜病的疗效.结果两组病例在生后24小时的X线胸片,平均上呼吸机时间,住院天数、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症方面,肺炎发生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S在治疗HMD中可以明显改善肺透明膜病的转归,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文献的Meta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综合比较高频振荡通气 (HFOV)与传统机械通气 (CMV)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潜在危害性。方法 通过数据库检索出符合纳入分析条件的相关文献 12篇 ,采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定性、定量综合分析 ,得出合并OR值及其 95 %可信区间。结果 与CMV相比 ,HFOV能明显改善肺透明膜病患儿的呼吸功能 (P <0 0 0 5 )以及降低慢性肺部疾病的发生率 (P <0 0 1) ,但增加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危险性 (P <0 0 5 ) ;在两种通气方式引起的气漏方面 ,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应用HFOV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效果优于CMV ,并可减少慢性肺部疾病的发生 ,但应注意其它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高氨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高氨血症(Neonate Hyperammonemia,NHA)并不少见。其症状如呼吸促迫、拒食、呕吐、嗜睡、抽风及昏迷等,与新生儿常见急症如颅内出血、肺透明膜病及败血症等的表现类同,易于误诊。如诊断和治疗及时,有可能改变其严重预后,降低围产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重度肺透明膜病表面活性物质的替代治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了解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 对重症肺透明膜病上呼吸机治疗儿生后12-24h内气管内给药,比较用药前后临床表现、肺部X线、血气分析及呼吸机参数的变化。结果 32例中30例给药后即刻症状、状征改善,血气分析结果明显好转;21例给药3d内肺部X线明显改善。结论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重症肺透明膜病有肯定疗效。对改善氧合和肺部病变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表面活性蛋白B(SP-B)与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肺透明膜病组(HMD)22例、对照组18例检测SP-B、TTF-1在肺泡和呼吸性支气管的表达与分布。结果HMD组中SP-B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其中有1例未见SP-B表达;TTF-1表达减少(P〈0.05)。结论SP-B、TTF-1的表达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密切相关,检测SP-B表达水平对了解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鼻塞持续正压通气(CPAP)联合大剂量沐舒坦(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3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应用鼻塞CPAP联合大剂量沐舒坦30mg/(kg·d),分3次静脉滴注治疗.根据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血气分析结果调节CPAP参数,观察治疗前后SpO2、呼吸频率(RR)、PaO2、PaCOz、SaO2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3例肺透明膜病患儿治愈10例,治愈率76.9%(10/13),死亡2例,放弃治疗1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 hSpO2显著改善(P<0.001),治疗后24 h RR、PaO2、SaO2均显著上升(P<0.01),PaCOz明显下降(P<0.05).结论 鼻塞CPAP联合大剂量沐舒坦治疗轻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通气换气功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广大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产儿并发症与死亡的关系。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院1994年1月-2005年12月12年期间住院的1378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早产儿死亡74例,病死率5.4%。胎龄愈小,出生体重愈小,病死率愈高(卡方趋势检验P值均〈0.05)。早产儿并发症与死亡单因素分析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肺炎、新牛儿肺出血、硬肿症、窒息、呼吸衰竭、酸中毒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结论减少低胎龄儿和低体蕈儿出卞,加强早产儿同产期保健和早产儿的呼吸管理,积极防治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出血、硬肿症、窒息、呼吸衰竭和酸中毒,可能降低早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3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治疗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治疗失败原因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州,510010)杨杰陈运彬本院NICU从1994年6月至1997年6月,收治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02例,治愈66例,死亡36例。本文就36例死亡病例进行分析,以便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6.
自1994年以来,我院应用呼吸机New-portE-150及neoportE-200救治了肺透明膜病等高危新生儿,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为预测患儿的预后,我们对这些新生儿做了氧气指数的测定。对象和方法一、对象新生儿肺透明膜病93例,重度窒息33例,肺出血13例,肺炎11例。以上疾病统计按新生儿所患疾病的主要诊断为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及X光检查结果确诊。二、方法上呼吸机后,取第一次动脉血血气分析血氧分压(PaO2)值,计算公式:结果应用呼吸机救治的151例患儿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治愈79例,死亡14例。重度窒息治愈28例,死亡5例。肺出血患儿治…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个临床诊断名称,解剖学上称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这个综合征多见于未成熟儿,出生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和呼吸衰竭。病理以肺泡壁及细支气管壁上附有嗜伊红性透明膜为特征。本病轻重不等,重型常致死亡,病死率甚高;轻型或治疗合理者,在3~7天时渐愈。目前对本病的病因尚未确定,但对其病理生理、预后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均有所进展。根据近来的意见,认为它是胎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疾病。泡数为初生的10倍,直径200微米。二、病理生理一、胎儿肺的发育 1.早期发育肺部发育可分三个阶  相似文献   

18.
我院儿科1980年3月至1996年12月新生儿病房死亡病例具有病理检查资料者共118例,分析发现新生儿死亡原因按其排位依次为:颅内出血、肺出血、感染性疾病、吸入性肺炎、肺透明膜病、畸形等;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是新生儿颅内出血、肺出血、肺透明膜病的重要原因;异常分娩(剖腹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25例临床病理分析肖丽云等江苏医药 9(2):21,1983本文经尸检证实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25例作了临床病理分析。发病于生后6小时内20例,6~12小时8例,12小时后2例。早产儿15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新生儿及早产儿等呼吸衰竭治疗的进展,呼吸器与高压力高浓度氧输入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使此类患儿存活率有了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因进行氧治疗而产生的并发症——氧中毒的报导也日见增多。Northway等曾报导一组患严重肺透明膜病新生儿,于恢复期发生过一种慢性肺部疾患,称之为支气管肺发育不全(简称BPD),指出该组患儿均曾用过温暖湿化的高浓度(80~100%)氧、经间歇正压呼吸(IPPV)吸入达24小时以上,致使并发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