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以2-甲基-2-丙烯酸-2-异氰酸基乙酯(2-IEMA)和环氧树脂(E-03)生成物作为官能单体,同丙烯酸酯软硬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以环氧树脂为分散介质,合成了丙烯酸酯低聚物。讨论了2-IEMA/E-03(质量比)及不同软单体对体系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IEMA/E-03为5.0/95.0,选BA作为软单体时,改性体系的综合性能较好。改性体系的剥离强度为9k N/m,常温剪切强度达到36.1MPa,断裂伸长率为8.7%。通过对体系DMA分析可以看出,BA改性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最高为116.2℃。  相似文献   

2.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和E-03环氧树脂为原料合成了异氰酸酯化丙烯酸酯大单体,用其作为官能单体,同丙烯酸酯软硬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以环氧树脂为分散介质,合成了异氰酸酯化丙烯酸酯低聚物。讨论了低聚物组成对体系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A为软单体,AN为硬单体,BA/AN质量比为80/20时体系的综合性能较好。改性后体系的剥离强度为7.5k N/m,25℃剪切强度为39.4MPa,150℃剪切强度为15.6MPa。  相似文献   

3.
采用双酚A扩链低分子质量环氧树脂,扩链得到的高分子质量环氧树脂再与一元不饱和酸反应合成乙烯基酯树脂。通过环氧值、酸值、粘度、固含量及体系固化特性和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了原料,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及时间,体系酸值等对扩链及乙烯基酯树脂合成的影响,并对合成的乙烯基酯树脂的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最优扩链反应条件如下:选用E-54为低分子质量环氧树脂,乙基三苯基溴化膦为扩链催化剂,添加质量分数为0.15%~0.2%,扩链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2 h。乙烯基酯树脂合成反应终点酸值为5.6时,体系的反应程度为95%。合成的乙烯基酯树脂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明显提高,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熔融反应挤出为扩链方法,以带有反应官能团的尼龙(PA)为扩链剂,对PA6进行扩链研究.对扩链后产物的流变性能,熔融结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加入扩链剂后扩链效果十分明显,扩链后产物黏流活化能随剪切速率的变化不太敏感;PA扩链后出现的熔融温度、结晶温度的提高均能说明聚合物的摩尔质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和E-03环氧树脂为原料合成了异氰酸酯化丙烯酸酯大单体,用其作为官能单体,同丙烯酸酯软硬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以环氧树脂为分散介质,合成了异氰酸酯化丙烯酸酯低聚物。讨论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种类及用量对体系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反应温度为85℃,BPO用量为总单体用量的1.2%时,体系的粘接性能有明显的提高,体系的剥离强度为7.5k N/m,25℃剪切强度为39.4MPa,150℃剪切强度为15.6MPa。  相似文献   

6.
以自制的端巯基乙酸丙二醇酯、端巯基乙酸丁二醇酯、端巯基乙酸一缩二乙二醇酯、端巯基乙酸聚乙二醇酯等为扩链剂,对E-44/D-230环氧树脂固化体系进行了增韧改性研究。结果表明,加入该扩链剂后不仅耐冲击性能获得大幅度提高,拉伸、弯曲等力学性能也相应获得了提高。突破了用通用的液态聚硫橡胶增韧环氧树脂以降低其他力学性能为代价的局限。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流体性能及其发泡性能,以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和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为扩链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对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共混体系进行了反应性挤出改性,系统研究了共混流体改性前后的流变性能和发泡性能。结果表明,单一TGIC的加入可以使得体系的黏度、储能模量、损耗模量等性能均得到提升,发泡性能得以改善;而单一BPDA加入与分子链端羟基反应产生新的羧基基团,容易导致分子链发生降解,使得体系的黏度及流变性降低;当同时加入BPDA与TGIC对体系进行改性时,BPDA促进了TGIC与聚酯分子链的反应,复合流体表现出支化分子的流体特性,其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比单一加入一种扩链剂时更好,相应流体的发泡性能也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22,(8):2172-2176
以乙二胺基乙磺酸钠(A-95)为亲水扩链剂,与环氧树脂(E-44)反应制备了水性环氧树脂。研究A-95与E-44的反应温度、亲水扩链剂含量、扩链时间及R值等对乳液粒径及稳定性的影响。并探讨合成水性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配比对涂膜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FTIR)表征水性环氧树脂的结构,激光粒度仪测定了乳液的粒径及ζ电位。结果表明,乳液的平均粒径随着亲水扩链含量的增加而减小,ζ电位的绝对值增大,乳液稳定性增加。R值增大,乳液的平均粒径增大。当A-95与E-44的物质的量比为8时,制备的环氧树脂乳液平均粒径为54.42 nm,稳定性较好。当树脂与固化剂质量比为4/1时,得到的涂膜耐水性较好、力学性能较优异。  相似文献   

9.
《弹性体》2017,(1)
聚酯多元醇218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以预聚体法合成预聚物(A组分);另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在70℃、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下,在环氧树脂(E-51)内反应2h,再加入二甲硫基甲苯二胺(DMTDA),在120℃下反应2h得到扩链剂(B组分)。将A、B组分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得到半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结构的弹性体,考察其力学性能、耐温性能、耐水性及耐酸性。结果表明,当—NCO质量分数为7%、m(MMA+BMA)∶m(E-51)为1∶3.5、扩链剂中m(E-51)∶m(DMTDA)为1∶2.5时,试样拉伸强度最大为28.27MPa,剪切强度最大为6.25MPa;且有较好的耐水性和耐酸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反应挤出工艺制备了PET/LLDPE-g-MA/MDI的共混合金,研究了该体系在力学性能、形貌形态和热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随着扩链剂MDI用量的增加而大幅提高,当扩链剂MDI的添加量为1.2份时,PET/LLDPE-g-MA/MDI共混合金的冲击强度达到26.9 kJ/m2,比未加入MDI时增加了144%.从电镜照片分析看出,该体系形态结构随着MDI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形出了交联网络结构.DSC结果表明扩链和交联反应的发生抑制了PET的结晶.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聚己二酸丁二醇-co-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的熔融指数,在双螺杆中,利用多元环氧扩链剂(ADR)对PBAT进行了扩链反应.基于正交实验对ADR扩链PBAT反应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并对扩链后的树脂进行了流变以及常规性能研究.结果 表明,扩链剂浓度对扩链反应速率影响最大,反应温度次之.A...  相似文献   

12.
谷金  范兆荣 《广州化工》2022,50(5):101-104
采用分子量为1000的聚丙二醇与甲苯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得一定异氰酸酯基含量的预聚体,然后加入亲水扩链剂进行扩链,最后加水乳化中和后得到单组分聚氨酯乳液胶粘剂.研究了异氰酸酯指数(R值)、亲水扩链剂和中和剂对聚氨酯乳液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当R=3.5,亲水扩链剂用量为7%,中和度为100%时,单组分聚氨酯乳液胶粘剂综合性能较...  相似文献   

13.
PBAT/PLA共混物的热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熔融共混制备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AT)/聚乳酸(PLA)共混物,采用Joncryl~? ADR-4368对共混体系进行改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共混比例和扩链剂的加入对该共混体系的热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小角激光光散射和广角X射线衍射研究了共混比例和扩链剂的加入对该体系的结晶行为的影响,利用Elmendorf撕裂和拉伸测试分析该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共混之后PLA和扩链剂对PBAT有着成核作用。PBAT/PLA共混体系中PLA的冷结晶温度显著下降,PLA含量为20%时扩链剂的加入最终使得PLA的冷结晶消失。扩链剂的加入提高了PBAT的结晶能力,但未改变其晶型。PBAT/PLA共混后力学性能显著改善,且扩链剂的加入使得断裂伸长率提高约一倍。  相似文献   

14.
以聚氧化丙烯二醇(PPG-1000)、MDI-50与不同的二醇扩链剂采用二步法合成PPG-1000/MDI体系的聚氨酯(PU)弹性体,并对其阻尼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扩链剂对PPG-1000/MDI体系的聚氨酯弹性体的阻尼性能有明显影响。加入含侧甲基和醚键的扩链剂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聚氨酯弹性体的阻尼因子(tanδ),拓宽其阻尼温域。因此选择适宜的扩链剂对调节聚氨酯弹性体的阻尼温域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韦良强  孙静  徐国敏  何敏  秦舒浩  于杰 《塑料》2013,(5):5-8,114
通过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PPC/PBS材料,通过机械性能、DSC、TG、SEM研究了PBS、扩链剂的加入量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结晶性能、热稳性能、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PBS的加入提高了PPC的拉伸强度、热稳定性能;扩链剂的加入提高了PPC/PBS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非缺口冲击强度和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含量的预聚体和不同结构的二胺扩链剂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E-300)和4,4'-亚甲基双(3-氯-2,6-二乙基苯胺)(MCDEA)制备了一系列用于液压支架密封的聚氨酯(PU)弹性体,考察了游离TDI含量及不同扩链剂对PU弹性体物理机械性能、热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相同预聚体时,对于不同的扩链剂,当扩链系数为95%时,PU弹性体的综合性能最佳;以MCDEA为扩链剂制得PU弹性体的邵尔A硬度、弹性和定伸应力最高,扯断伸长率最低,低温动态性能最好,而撕裂强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则以E-300为扩链剂制得的PU弹性体最低,拉伸强度相差较小;以MCDEA和MOCA为扩链剂制得PU弹性体的耐热性优于以E-300为扩链剂制得的PU弹性体;以MOCA为扩链剂制得PU弹性体的高温动态性能最好;采用相同扩链剂时,随着预聚体中游离TDI含量的降低,PU弹性体的弹性、定伸应力、撕裂强度和动态性能提高,扯断伸长率降低和永久变形减小,拉伸强度相差较小。  相似文献   

17.
《塑料》2015,(6)
为了改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流变性能,提高其发泡性能,以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对PET进行了熔融扩链改性,采用动态旋转流变仪表征扩链改性PET的流变性能。并利用间歇发泡装置,对扩链改性PET进行超临界流体发泡实验。研究了不同含量扩链剂的扩链效果,以及不同的发泡温度对PET扩链体系泡沫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MDA的加入能够有效改善PET的弹性模量和复数黏度,PMDA质量分数为0.75%时,扩链效果最佳,PMDA质量分数为1%时发泡倍率更大。PMDA的添加能够有效拓宽发泡温区,随着发泡温度的升高,PET泡沫发泡倍率先增大后减小。在264℃时,实验制得发泡倍率为21倍、泡孔直径为46~50μm、泡孔密度为2.64×108~2.83×108个/cm3的低密度PET泡沫。  相似文献   

18.
PA1010的熔融扩链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3种扩链剂(环氧树脂、二异氰酸酯和亚磷酸三苯酯)对聚酰胺(PA)的熔融扩链反应。针对具有不同熔体流动指数(MI)的PA材料,得出最佳的扩链剂加入量;并研究了扩链后的PA1010的MI,机械性能和结晶性能。结果表明:以环氧树脂为扩链剂反应活性最高,扩链效果比较明显,但有一定的交联反应发生,导致挤出物熔体破裂;二异氰酸酯在扩链时,由于其在高温下自身会发生化学反应,使扩链效率降低,利用亚磷酸三苯酯在单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扩链反应,扩链后PA1010的熔体粘度明显增加,MI下降,且交联轻微。  相似文献   

19.
反应性共混增粘及嵌段共聚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聚酯工业加工增粘改性的扩链剂分类及反应进行了介绍 ,并对扩链后聚合物的性能表征及扩链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0.
PET/PBT共混过程中酯交换反应的~(13)CNM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3C NM R 考察了添加扩链剂进行反应性共混后PET/PBT 的结构变化。在共混初期,检测不到嵌段共聚物的存在,可能与其含量极少有关。随着共混时间的增加,开始出现酯交换反应,且酯交换度随共混时间和温度而增加。扩链剂的加入能促进酯交换反应,但扩链剂的用量对酯交换的影响并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