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蒿秦化斑方对HaCat细胞紫外线B(UVB)急性损伤模型细胞黏附分子及PI3K/AKT/GSK-3β通路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光敏感性皮肤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00 mJ/cm2 UVB建立HaCat细胞急性光损伤模型,使用不同剂量蒿秦化斑方干预,分为空白对照组、UVB模型组、及蒿秦化斑方高、中、低剂量组。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黏附分子ICAM-1、ELAM-1、VCAM-1相对表达量,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析PI3K/AKT/GSK-3β通路相关节点p-AKT(Ser-473)、p-AKT(Thr-308)、GSK-3β、PI3K相对表达量。结果:UVB急性光损伤可有效减少HaCat细胞ICAM-1的表达(P<0.01),对VCAM-1及ELAM-1表达影响不显著;蒿秦化斑方高剂量组能有效抑制HaCat细胞3种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P<0.05);蒿秦化斑方中剂量组能有效抑制HaCat细胞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分子-1(EL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P<0.01)。UVB急性光损伤对HaCat细胞AKT磷酸化、PI3K表达影响不显著,蒿秦化斑方低剂量处理对HaCat细胞AKT磷酸化具有促进作用(P<0.05)。UVB急性光损伤使HaCat细胞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表达水平升高(P<0.01),蒿秦化斑方高、中、低剂量处理均对HaCat细胞GSK-3β表达水平有所抑制(P<0.01)。结论:蒿秦化斑方能降低由UVB急性损伤造成的HaCat细胞ICAM-1、ELAM-1、VCAM-1等黏附分子的表达进而缓解局部炎症和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发生,并且能够激活HaCat细胞PI3K/AKT/GSK-3β通路,在UVB造成的急性光损伤中起到抗氧化、抗凋亡和降低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中波紫外线(UVB)辐射损伤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细胞)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VB辐射Ha Ca T细胞进行造模。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各药物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生化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OD、CAT、GSH-Px含量降低,MDA、TNF-α、IL-6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SOD、GSH-Px、CAT含量升高,MDA、TNF-α、IL-6含量降低(P0.01)。结论黄芪多糖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UVB对Ha Ca T细胞氧化应激性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薰衣草总黄酮抗中波紫外线(UVB)致皮肤光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模型豚鼠,观察薰衣草总黄酮对光损伤前后豚鼠皮肤的组织形态学及其MDA、SOD、T-AOC的含量变化;采用UVB诱导HaCaT细胞损伤建立体外光损伤模型,测定薰衣草总黄酮对损伤前后HaCaT细胞的MDA含量、SOD活力以及LDH的变化。结果薰衣草总黄酮作用下,豚鼠皮肤光损伤程度与模型组相比,损伤积分较低,MDA含量较低,SOD和T-AOC活性较高,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HaCaT细胞给药组损伤程度与模型组相比,MDA含量较低(P0.001),SOD活力较高(P0.05),且细胞活力与给药浓度成正比。结论薰衣草总黄酮具有明显抗光损伤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黄芩素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光老化及相关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1×10~(-11),1×10~(-10),1×10~(-9),1×10~(-8),1×10~(-7),1×10~(-6),1×10~(-5),1×10~(-4),1×10~(-3)mol·L~(-1)9种浓度黄芩素作用于HaCaT细胞,噻唑蓝(MTT)法筛选出最佳有效浓度。经预实验筛选出辐射强度为0.5 mW·cm~(-2)的UVB,辐射时间为5 min建立光老化模型,筛选出最佳有效浓度作用于光老化模型,另设空白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及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SOD,GSH-Px,CAT活性及MDA含量。实时定量荧光定量聚合酶连式反应(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筛选出1×10~(-7),1×10~(-6),1×10~(-5)mol·L~(-1)黄芩素为最佳有效浓度;与空白组比较,UVB组对HaCaT细胞无明显的增殖作用。与UVB组比较,1×10~(-7),1×10~(-6),1×10~(-5)mol·L~(-1)黄芩素组对光老化模型无明显增殖作用。与空白组比较,UVB组SOD,GSH-Px及CAT活性明显的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UVB组比较,1×10~(-7),1×10~(-6),1×10~(-5)mol·L~(-1)黄芩素组SOD,GSH,CAT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UVB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及TNF-α,磷酸化p38(p-p38)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UVB组比较,1×10~(-7),1×10~(-6),1×10~(-5)mol·L~(-1)黄芩素组TNF-αmRNA及TNF-α,p-p38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黄芩素对UVB诱导HaCaT细胞光老化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氧化酶活性以及阻断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骨脂异黄酮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人永生化角质细胞(HaCaT)凋亡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HaCaT细胞增殖率,筛选补骨脂异黄酮的实验浓度及UVB的照射时间,建立UVB诱导的HaCaT细胞凋亡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试剂盒检测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qRT-PCR法检测HaCaT细胞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HaCaT细胞p-AKT、AKT、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选择10-5mol·L^-1浓度用于后续实验,10 min的UVB照射时间用于建立HaCaT细胞凋亡模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SOD、GSH-Px及CAT活性显著降低,Caspase-3mRNA及p-AKT、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骨脂异黄酮组的细胞增殖率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SOD、GSH-Px、CAT活性显著升高,Caspase-3 mRNA及p-AKT、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补骨脂异黄酮对UVB诱导的HaCaT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Caspase-3及p-AKT表达,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王丽琼 《陕西中医》2013,(11):1493-1494
目的:探讨黄豆苷元对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粘附因子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肥胖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4例,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黄豆苷元治疗)及对照组(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ICAM-1、VCAM-1水平及氧化应激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ICAM-1、VCAM-1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2项指标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ICAM-1、VCAM-1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MDA、CAT、SOD、GSH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虽有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CAT、SOD、GSH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但MDA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ICAM-1与CAT、SOD、GSH显著相关(P<0.05、P<0.05、P<0.01),与MDA未见显著相关性(P>0.05)。VCAM-1与CAT、SOD呈显著相关(P<0.05),与MDA、GSH未见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黄豆苷元可通过改善氧化-还原状态平衡调节粘附因子水平,进而对颈动脉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后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运用MTT实验观察0.001~0.5mmol/L范围内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U-VB(30mJ/cm2)照射HaCaT细胞后,立即加入不同浓度(0.01,0.1mmol/L)的白藜芦醇进行干预,同时设空白组与UVB对照组,分别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用羟胺法、比色法、TBA法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作用正常HaCaT细胞后,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白藜芦醇能促进UVB照射后HaCaT细胞增殖、增加细胞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且高浓度组较低浓度组作用更加显著(P<0.05)。电镜显示白藜芦醇能减轻UVB对HaCaT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对正常HaCaT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白藜芦醇在体外对UVB照射后的HaCaT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精多糖对心脏重塑小鼠心脏组织中ICAM-1、V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连续5天建立心脏重塑模型。灌胃给予黄精多糖治疗20天,实验结束后,取小鼠心脏检测心脏重量指数、观察心肌病理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中ICAM-1、VCAM-1蛋白的表达。取血分离血清,生物化学法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脏重量指数增加,血清中的IL-6、TNF-α含量增加,同时血清中MDA含量增加、SOD活性下降,心肌组织中ICAM-1、VCAM-1蛋白表达增加(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黄精多糖中、大剂量可显著降低心脏重量指数;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IL-6、TNF-α的含量;增加血清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下调心肌组织中ICAM-1、VCAM-1蛋白表达(P0.01,P0.05)。结论黄精多糖可能通过抗氧化抗炎,降低心肌组织中ICAM-1、VCAM-1的蛋白表达保护异丙肾上腺素导致的小鼠心脏重塑。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7,(4)
目的:探究红景天苷对高糖诱导下内皮细胞表面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以高糖诱导其损伤,并用10-6、10-5、10-4mol/L的红景天苷处理,检测并比较HUVECs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细胞凋亡、细胞表面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ATP、Bcl-2、Bax、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活性氧(ROS)等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活力、SOD、ATP和Bcl-2显著降低(P0.05),LDH、MDA、细胞凋亡率、VCAM-1、ICAM-1、ATP、Bcl-2、Bax、TNF-α、IL-1α、IL-6、MCP-1和ROS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红景天苷中、高浓度组细胞活力、SOD、ATP、Bcl-2显著升高,LDH、MDA、细胞凋亡率、VCAM-1、ICAM-1、Bax、TNF-β、IL-1α、IL-6、MCP-1、ROS显著降低(P0.05)。结论:红景天苷对高糖诱导下的HUVECs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其机理可能与抗氧化、抗凋亡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对UVB诱导HaCaT细胞凋亡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UVB组和补骨脂素组,并用30mJ·cm~(-2)的中波紫外线(UVB)照射UVB组和补骨脂素+UVB组,制备光老化模型。MTT法分别测定补骨脂素对正常HaCaT细胞及光老化HaCaT细胞增殖率的影响;活性氧自由基(ROS)试剂盒测定各组细胞中ROS含量;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测定各组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中p53、Bcl-2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10~(-7)、10~(-6)、10~(-5) mol·L~(-1)补骨脂素对HaCaT细胞增殖率无显著影响(P0.05),可用于后续实验研究。与空白组比较,UVB组ROS含量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53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10~(-7)、10~(-6)、10~(-5) mol·L~(-1)补骨脂素+UVB组ROS含量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p53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补骨脂素可以通过降低细胞ROS含量和凋亡率,调控凋亡相关细胞因子p53、Bcl-2及Caspase-3的表达水平,抑制UVB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老年大鼠心脏自由基代谢和p16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衰老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100只大鼠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和补肾活血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每日1次,连续16周。末次给药后1 h,将大鼠麻醉后取血清和心脏。测定血清和心肌组织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β-半乳糖苷酶和p16蛋白表达。结果与老年对照组比较,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大鼠血清NO含量和CAT、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补肾活血方各剂量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NO含量和SOD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补肾活血方各剂量组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P0.01);补肾活血方各剂量组心肌组织β-半乳糖苷酶和p16蛋白表达降低。结论补肾活血方通过抗氧化损伤和抑制抑癌基因p16表达,发挥抑制老年大鼠心肌老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补肾汤对镉染毒模型大鼠肝组织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SPF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乙酰半胱氨酸组及大补肾汤高、中、低剂量组。末次给药24小时后处死大鼠,计算胸、脾指数。采用比色分析法测定大鼠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 SA)测定大鼠肝组织白细胞介素2(IL-2)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减轻(P0.05);大补肾汤中、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胸、脾指数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补肾汤各剂量组大鼠脾脏指数高于模型组,且高剂量组胸腺指数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大补肾汤各剂量组MDA含量低于模型组,SOD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IL-2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TGF-β_1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补肾汤各剂量组IL-2含量高于模型组,TGF-β_1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大补肾汤对镉所致大鼠的氧化损伤和免疫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参芪补心丸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ICAM-1,VCAM-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参芪补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和疗效。方法:健康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心通口服液组、参芪补心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利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参芪补心丸对冠心病模型大鼠ICAM-1,VCAM-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除参芪补心丸高剂量组其余各组大鼠心肌组织ICAM-1和VCAM-1mRNA含量增高,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参芪补心丸高、中剂量组均可降低大鼠心肌组织ICAM-1和VCAM-1mRNA含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心通口服液组有显著差异(P0.05);与心通口服液组比较,参芪补心丸高剂量组ICAM-1的含量降低,有极显著差异(P0.01),中剂量组ICAM-1含量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与心通口服液组比较,参芪补心丸高、中剂量组VCAM-1mRNA的含量降低,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参芪补心丸中、低剂量组比较,参芪补心丸高剂量组ICAM-1的含量降低,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参芪补心丸通过降低心肌缺血模型大鼠ICAM-1,VCAM-1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能够明显减轻血管内皮炎性反应,抗血管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两色金鸡菊黄酮类化合物马里苷对高糖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G)、高糖模型组(HG)及马里苷不同浓度(50、100、200、400μmol/L)给药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LASA法检测MDA含量及SOD、CAT、GSH-PX活力; Western blot法检测炎性因子VEGF、ICAM-1、MCP-1在HUVEC细胞中的蛋白表达。结果与NG组比较,及HG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 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SOD、CAT、GSH-PX活性降低(P0.05);与HG组(50 mmol/L)比较,马里苷药物干预组(50、100、200、400μmol/L)细胞活性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浓度增加细胞活性明显增加。Western blot蛋白印迹结果显示,与NG组比较,HG组VEGF、ICAM-1、MCP-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G组比较,马里苷干预组VEGF、ICAM-1、MCP-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里苷对高糖损伤的HUVEC细胞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方法建立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观察刺梨黄酮对UUO模型大鼠肾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及TGF-β1、TGF-βRⅠ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刺梨大剂量组(刺梨冻干粉)、刺梨中剂量组(刺梨冻干粉)、氯沙坦钾组(氯沙坦钾)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均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UUO),假手术组只行输尿管分离,但不结扎。各组于分组当天,均以相对应的药物灌胃,疗程14 d。应用比色法、免疫组织化法,Western blotting等检测技术,观察大鼠肾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以及肾组织TGF-β1、TGF-βRⅠ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病理损伤程度显著增加,MDA含量增加、SOD含量降低(P0.01),TGF-β1、TGF-βRⅠ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病理损伤减轻,MDA含量降低、SOD含量升高,TGF-β1、TGF-βRⅠ表达减少(P0.05),跟剂量无关,中剂量组治疗疗效优于大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与氯沙坦钾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刺梨黄酮与氯沙坦均能抑制单侧输尿管结扎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肾组织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同时能增加抗氧化酶的含量,保护受损肾小管上皮细胞,有效改善肾脏纤维化病变,其机理可能与抗氧化应激、下调TGF-β1、TGF-βRⅠ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活血及活血解毒配伍中药含药血清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黏附、炎症反应及相关通路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芎芍胶囊组、黄连胶囊组及芎芍胶囊加黄连胶囊组,每组8只,各给药组按临床等效剂量灌胃,采血制备含药血清。空白对照组予等体积蒸馏水作对照。常规方法培养HUVECs,以TNF-α(100 ng/m L)为刺激物,制备HUVECs细胞损伤模型。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活血组、解毒组及活血解毒组。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正常大鼠血清,其他3组以10%含药血清干预24 h后收集细胞,应用孟加拉玫瑰红染色法观察HUVECs与PMN发生病理性黏附情况;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相关炎症因子E选择素(E-selectin)、细胞黏附分子-1(ICAM-1)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 1/2)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出现明显的氧化损伤,PMN黏附数量明显增加,IL-1β、E-selectin及ICAM-1水平升高,且HUVEC上清p-p38MAPK、p-ERK 1/2蛋白表达增加(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活血组、解毒组及活血解毒组HUVECs与PMN黏附数量减少(P0.05),细胞培养上清液IL-1β、E-selectin及ICAM-1水平降低(P0.05,P0.01),且内皮细胞p-p38MAPK、p-ERK 1/2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活血及活血解毒含药血清能减轻TNF-α诱导的HUVECs损伤,抑制HUVECs-PMN黏附和黏附因子释放。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内皮细胞MAPK通路p38MAPK、ERK 1/2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调脂Ⅰ号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及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饲以高脂饲料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以10 ml/(kg·d)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以30 mg/(kg·d)阿托伐他汀钙灌胃。中药高、低剂量组给予调脂Ⅰ号方12.10、3.02 g/(kg·d)灌胃。3个月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氧化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含量。RT-PCR法检测腹主动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LDL-R)、VCAM-1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低剂量组TC、TG、LDL-C、MDA显著下降,SOD水平显著升高,中药高剂量组TNF-α、IL-6、ICAM-1、VCAM-1含量及VCAM-1mRNA表达显著降低,LDL-R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SOD含量显著升高,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中药高、低剂量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脂Ⅰ号方可改善血脂、降低血清炎性因子,上调LDL-R mRNA,下调VCAM-1 mRNA,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莪术油有效成分以及联合金丝桃苷对3T3细胞紫外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3T3细胞紫外辐射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莪术油有效成分(莪术醇和吉马酮)以及联合金丝桃苷作用前后细胞内活性氧浓度的变化,检测胞质匀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UVB组比较,各给药组的活性氧含量显著降低(P<0.01),其中以联合给药组最为显著(P<0.01)。抗氧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UVB组比较,吉马酮组、莪术醇组以及三者联合给药组的SOD、CAT和GSH-Px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金丝桃苷组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CAT和GSH-Px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给药组的SOD活性升高最为显著(P<0.01),而CAT、GSH-Px酶活性和MDA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莪术油有效成分能提高SOD、CAT、GSH-Px等酶活性,降低活性氧和MDA含量。联合金丝桃苷能进一步降低活性氧的生成,提高SOD活性,对UVB辐射造成的细胞损伤具有协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甘草酸对UVB光老化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的保护作用及炎症因子影响。方法:采用30 m J/cm2的UVB照射Ha Ca T细胞,建立光老化模型;用10-7、10-6、10-5mol/L甘草酸处理光老化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采用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SOD、GSH及CAT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GSH、SOD及CAT活性显著降低(P0.01),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不同浓度甘草酸可使SOD、GSH及CAT活性显著升高(P0.01),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甘草酸能保护UVB诱导的Ha Ca T细胞光老化,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氧化损伤,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疗癣卡西甫散提取物(LE)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介素-8(IL-8)、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 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HaCaT细胞分为正常组、TNF-α组和LE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均给予40 ng/m L TNF-α诱导,各给药组再分别给予8、40、200μg/m L LE作用48 h。MTT法检测HaCaT细胞增殖;ELISA检测HaCaT细胞IL-8和ICAM-1含量;PI和Hoech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HaCaT细胞凋亡;半定量RT-PCR检测HaCaT细胞IL-8和ICAM-1的m 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TNF-α组HaCaT细胞吸光度、IL-8和ICAM-1含量及其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TNF-α组比较,LE各剂量组HaCaT细胞吸光度、IL-8和ICAM-1含量及其m 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 LE通过促进HaCaT细胞凋亡及抑制HaCaT细胞IL-8和ICAM-1基因表达,从而维持皮损处HaCaT细胞的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