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临床所见老慢支,以寒饮见症为多。其痰色白清稀如泡沫状。痰越稀薄,越不易咯出,因此,不宜用促进分泌,稀释痰涎的祛痰药,也不适宜用润肺止咳药。前人有“次为阴邪,当以温药和之”的治则,如苓桂术甘汤,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以及二陈汤、平胃散一类方剂,都具有温肺化饮、健脾燥湿作用。对本病喘咳痰多问题,应采用“因势利导,制源畅流”的方法。“制源”就是减少痰涎的来源,“畅流”就是加强祛痰作用,“因势利导”促使痰涎咯吐爽利。同时,气急、胸闷等症状也可随之缓解。我对老慢支寒饮见症者,拟方取苓桂术甘汤、苏子降气汤化裁。若挟有外感,加荆芥、防风、苏叶;若喘急严重,舌苔白润,口不渴,寒饮见症明显,用小青龙汤加减。老慢支除  相似文献   

2.
《河北中医》1988,(4):46-47,42
第四十二章胸痛胸痛证,通法得。如刺痛,瘀血格。逐瘀汤①,将血活。痛彻背,胸阳责,寒则甚,白酒夺②。寒极盛,乌头折③。心阳脱,参附酌④。痰浊壅,喘而咳,薤白汤,半夏和⑤。①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②爪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③乌头赤石脂丸(《匮金要略》)④参附龙牡汤(《内科学》)⑤爪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  相似文献   

3.
支饮是人体津液输布、代谢失常而停为饮邪,影响肺气宣降之病。现将《金匮要略》痰饮篇对支饮的辨证论治内容,分析如下。1 寒饮郁肺,用小青龙汤散寒化饮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咳逆倚息不得卧,是支饮主症之一,本条仅述主症,学习时,应采用以方测证之法。小青龙汤证是寒饮郁肺之证,临床并可见本篇第11条所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等症。本方温肺化饮,并能散寒解表,是临床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证属寒饮郁肺者的常用之方。使用时须注意,若表证已解或素体阳虚应慎用麻黄,特别是久病支饮  相似文献   

4.
l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l分,共40分)1.1感冒,风寒证的治疗主方是()①荆防败毒散②麻黄汤③荆防达表汤①三拗汤 ⑤小青龙汤12凉燥咳嗽的最佳选方是()①桑杏汤②杏苏散③桑菊饮①止嗽散⑤清燥救肺汤1.3证见咳嗽气急、脓痰腥臭、壮热烦渴、胸闷疼痛、苔黄腻、脉滑数,此属肺痈()①初期②成痈期③溃脓期④恢复期⑤以上都不是1.4以下哪项不是哮证发作的诱因()①气候突变②情志失调③饮食不当④宿痰内伏 ⑤过度劳累1.5苏子降气汤最宜于治疗下列哪型喘证()①痰热郁肺②痰浊阻肺③肺气郁痹④表寒里热 ⑤上实下虚1.6肺胀、痰蒙…  相似文献   

5.
王彤  李支龙  魏俊彦 《河南中医》2020,40(5):715-717
《张简斋医案》中的外感咳嗽多为风寒、风热、风燥、风湿、虚人外感咳嗽,其治疗外感咳嗽以辛宣疏化为基本治法,多选轻清、宣散之品,以期轻可去实,根据患者病情,辨证论治,随症加减。张简斋治疗外感咳嗽:①从中医整体观出发,审证求因,治病求本,详辨外感与内伤,谨守病机,根据疾病传变阶段选方用药;②临证用药顾护脾胃,以二陈汤为基本方扶正祛邪、陪土生金;③重视药物性味配伍,多选辛宣理气之药,用药轻灵,契合肺金特性,治疗虚人咳嗽亦有良效;④灵活应用苓桂术甘汤、小青龙汤、沙参麦冬汤、旋覆花汤等古方,师古不泥古;⑤常合用止嗽散,以加强止咳化痰、通利肺气功效。  相似文献   

6.
刘耒  迟继铭 《中医药学报》2001,29(5):F003-F003
张琪教授为全国著名老中医 ,勤精诂训 ,搏采众方 ,对仲景方药研究尤深 ,临床应用疗效卓著。现将张老运用仲景方治疗咳喘的经验介绍如下。1 加味小青龙汤治疗痰饮宿痰 ,外感寒邪之咳喘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属痰饮病 ,若复感外邪 ,则常见咳嗽 ,咳痰呈泡沫清稀 ,甚则气喘不得卧 ,伴发热恶寒 ,肢体酸楚 ,舌白润 ,脉浮滑等。此为表寒里饮之证 ,小青龙汤解表化饮止咳为最佳首选方药 ,药后汗出而诸症缓解。临床观察 ,如属新感 ,病愈不易复发 ;如属痰饮宿积咳喘之症不易根治 ,多遇寒而发。张老根据此类患者临床常伴小便清频、手足逆冷 ,多在小…  相似文献   

7.
内科杂病治疗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河南中医》2007,27(2):32-34
杂病又名杂症,通常指外感病以外的内科疾病,具有寒热虚实夹杂之义,比较难治,若临证审证求因,活用以下八法,定有裨益:①轻清法;②涤浊法;③疏利法;④达郁法;⑤运通法;⑥灵动法;⑦燮理法;⑧固元法。  相似文献   

8.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25分。意义?()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①起病的缓急:②病程的长短;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该题后面的括号内。)③属虚属实的不同;④咳痰的多少。 1.治疗饮证的总则是:()10.下列诸证,哪一项不属营卫不和之汗证? ①逐饮;②发汗;③利水:④温化。() 2.一患者喘促持续不解.渐而加剧,张口抬①汗出恶风;②时寒时热;③周身酸楚:肩,面青唇紫.心慌动悸.烦躁不安,肢冷,汗出④脉象浮紧。如珠.脉浮大无根。其病机是:()n.水肿患者.症见全身浮肿,腰以下为甚. ①’肾气亏损,痰浊奎肺:②肺气欲竭,心肾…  相似文献   

9.
苗小玲 《河南中医》2013,33(1):20-21
目的:总结王付教授论学用小青龙汤的基本功.方法:诠释用药要点,剖析方药配伍,权衡用量比例,研究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探索主治太阳伤寒证与寒饮郁肺证相兼、或寒饮郁肺证、或溢饮寒证,关注煎煮、服用方法及加减用药,领会方证辨病精神,以及运用小青龙汤辨治鼻窦炎、过敏性哮喘、肺气肿等的疗效.结果:临床欲娴熟运用小青龙汤必须重视基本功的训练.结论:运用小青龙汤是辨治肺系疾病及疑难杂痛的首选方.  相似文献   

10.
小青龙汤治疗过敏性疾患举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瑞  唐方 《陕西中医》2010,31(6):745-745
小青龙汤是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于寒饮咳喘的代表方剂,具有解表化饮之功,临床多用于咳嗽哮喘类疾患,重用细辛可加强对寒邪宿饮证的疗效。研究表明小青龙汤能降低血浆组胺含量,从而具有抗过敏作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该方治疗过敏性疾患,收效亦佳,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发枝教授治疗咳嗽倡导饮食宜忌相吻合:咳嗽、咳痰多为寒饮之邪侵肺,素体脾虚湿胜,故不宜服用瓜果、蜂蜜、白糖等物,畏其甜腻碍胃,致遏脾生湿。且市面所售治咳嗽中成药多为清热之品,与咳嗽之病因病机多不符,故多不能乱用,更不可滥用。因痰饮总属阴盛阳虚、本虚标实,故治疗当以温化为原则。同时还当分标本缓急,痰饮壅实者分别治以攻逐、利水、发汗等法,因势利导以祛邪,为治标的权宜之法。阳虚饮微者治以健脾温肾为主,阳气通则饮自化。而根据表里虚实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处理,在表者宜温散发汗,在里者宜温化利水,正虚者宜补,邪实者当攻,如属邪实正虚,治当消补兼施,饮热相杂者又当温凉并用。因痰饮停积,影响气机升降,郁久又可化热,故本病有夹气滞、夹热的不同,又饮邪内蓄,复感外邪,易诱发而使病情加剧。故治疗时,应注意辨明有无兼夹。另外,痰饮也可有凌心、射肺、犯脾及伤肾的转归,且病程日久,常有寒热虚实之间的相互转化,应注意对本病的早期预防治疗。李发枝教授运用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小青龙汤、甘草泻心汤、千金苇茎汤、麦门冬汤、半夏厚朴汤、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等经方治疗咳喘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2.
阮师临证治咳,常备十一法,实证治有八法:(1)辛温散邪法,适于冬日风寒犯卫咳嗽者;(2)辛凉解表法,用于春日风热犯肺致咳者,临证对于风热咳嗽轻症,多用辛凉轻剂桑菊饮;(3)清热涤暑法,用于夏日暑温犯肺、肺络不通而咳者,常兼暑伤气津之症,选方清络饮;(4)润燥止咳法,适用于秋季外燥犯肺或内生燥热咳嗽,多兼见诸窍不利,或伴表证;(5)清化湿热法,适用于长夏湿温犯肺者,常兼见湿邪困表之证,常选用吴塘上焦宣痹汤;(6)清利少阳法,适用于邪犯少阳,三焦不利,饮逆犯肺者,此多伴见少阳证侯;(7)温化解表法,适用于外寒内饮或痰饮内伏,饮逆射肺而咳者;(8)解表通腑法,适用于风热壅盛,腑实内结,上下郁闭而咳者。虚证者,(1)培补卑监法,适用于久咳脾虚痰湿内盛者;(2)养阴润肺法,适用于久病咳嗽,气阴亏耗,失于清降者;(3)补肾摄纳法,方用冯氏全真一气汤,临证对于咳久作喘,肾虚失纳者,颇具功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味小青龙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加味小青龙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CAT问卷、6分钟步行距离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0.85%,治疗组有效率为94.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AT问卷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小青龙汤对寒痰内伏、气虚血瘀型COPD急性发作期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受力。  相似文献   

14.
吴寿善教授对"燥气大纲"有独到见解,不仅提出了有凉燥、温燥伤人、燥化寒湿、湿热伤人,并且提出燥气有"胜复"不同:化热伤津之证属燥之复气伤人,寒湿之证是燥之胜气伤人。因此,可见《温病条辨》中所列杏苏散等方,正是为治燥之胜气、治燥之正化、治燥之本病而设。所列的桑杏汤等方则是为治燥之复病、治燥之对化、治燥之标病而设,从而使燥气之本标胜复病机霍然。吴教授还强调见化气为病有寒热之别,见寒湿者自当用温化,见湿热者自当用清泄。临证时还须注意表里寒热之不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技药愈病之目的。燥伤本脏除识别复气现症外,还要选药精当。笔者在临床上发现,凡见杏苏散证而有痰黏、频咳、唾出不爽者,视其轻重而选加冬瓜仁、贝母、鱼腥草、半枝莲等品,以清复热,效果较好,若见小青龙汤证而兼复气为患者,追加药物亦可仿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寒证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B:激动剂、氨茶碱、糖皮质激素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感染,治疗组加用加味小青龙汤内服、中药穴位贴敷。均7天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73.33%,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味小青龙汤配合中药穴位贴敷辅治支气管哮喘寒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温肺健脾化痰汤配合热敏灸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痰哮证(哮喘痰哮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哮喘痰哮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60例。均予以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加热敏灸治疗,观察组加温肺健脾化痰汤配合热敏灸治疗。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 ②哮喘控制率; ③中医证候积分; ④肺功能:1秒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呼吸流速峰值(PEFR); ⑤Th17/Treg平衡。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哮喘控制率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痰涎壅盛、喘急胸满、坐不得卧、面色青暗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FEV1、PEF高于对照组,PEFR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Treg高于对照组,Th17、Th17/Treg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肺健脾化痰汤配合热敏灸能通过纠正Th17/Treg平衡,进一步缓解哮喘痰哮证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抗生素滥用干扰了正常医疗活动,带来诸多不良反应。抗生素性属寒凉,应遵循叶天士"到气才可清气"原则,不可早用、不可过用、不可滥用,而应视具体病情合理、正确使用。如过早、长期滥用抗生素,可伤阳、留饮、成痰、致瘀,变生梅尼埃病、慢性扁桃体炎、支气管哮喘等疾患。临床分别以温阳、蠲饮、化痰、活血之苓桂术甘汤、会厌逐瘀汤、半夏厚朴汤、小青龙汤等施治。  相似文献   

18.
麻黄汤证纯属表寒;大青龙汤证除有表寒外,尚有里热、烦躁。而麻黄汤方药纯以麻黄、桂枝、杏仁、甘草解表宣肺;大青龙汤方药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生姜、大枣解表宣肺、辛散和营的基础上,尚有石膏清里热、除烦躁,且方中石膏是一变量。仲景之麻黄汤、桂枝汤,虚实各有偏重,虚实的掌握也相当科学,基本达到了比例、量化的水平,如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而单纯解表、解表清里之麻黄汤、大青龙汤,层次递进分明。解表时分虚实,由表及里又是一个表里渐进、表里参差分明的过程。方药有其固有的作用,但用之于人,药物的疗效如何,除取决于组方中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剂型、给药途径、生物利用度等,方药的剂量尤是一重要环节,而药物的剂量尤和机体因素密切相关,如何全面的、辨证的、动态的把握经方用量,无疑是安全、有效使用经方的重要内容。故而,从经方主药用量的变化揣度仲景用药心法实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王慧颖 《山东中医杂志》2006,25(10):651-652
对陈沂所著《陈素庵妇科补解》中月经病的诊疗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对月经病的论述从病因病机到治则治法和处方用药都有独到之处。分析其特点有四:经水不调,当辨三因;调经之法在于“通”和“补”;调经以行气为先,用药忌大寒大热;重视药物炮制,止血善用秦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