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清痹洗方熏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热痹证临床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中药清痹洗方(由稀莶草、黄柏、赤芍、生地、汉防己、苍术、旱莲草、蜂房、乳香、没药、徐长卿、红花、牛膝、威灵仙、冰片、薄荷等药物组成)熏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清痹洗方熏洗,并口服通痹灵片和尼美舒利;对照组只服用通痹灵片和尼美舒利,不用清痹洗方熏洗.两组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握力、压痛关节数、压痛指数、关节休息痛、肿胀关节数、肿胀指数、病人和医生评价等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中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7%,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关节压痛和关节肿胀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中RF、CRP、ESR、WBC和PLT等指标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治疗组血中CRP、ESR、PLT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清痹洗方熏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热痹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肾抗风湿方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病人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补肾抗风湿方,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功能指数和血钙、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腰椎、股骨颈、Ward三角、大转子骨密度,并于治疗后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功能均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PLT、ESR、RF、CRP均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血钙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PLT、ESR、RF、CRP、血钙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高于对照组的75.4%(P<0.05).观察组治疗后腰椎、股骨颈、Wald三角、大转子部位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改善(P<0.01).结论:补肾抗风湿方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好,可显著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和骨代谢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电针联合中药熏洗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于合肥市某三甲医院风湿科RA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电针联合中药熏洗。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优良率、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 RF)、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VAS评分、DAS28评分、睡眠质量。结果 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中及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RF、ESR、CRP、VAS评分、DAS28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2个月、干预3个月,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麝香乌龙丸联合甲氨蝶呤、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和美洛昔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乌龙丸。两组患者均在治疗1个疗程(3个月)后评价疗效,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晨僵时间、双手握力、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实验室检查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双手握力、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ESR、CRP、R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并且,治疗组各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乌龙丸联合甲氨蝶呤、美洛昔康治疗RA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CRP(C反应蛋白)、ESR(血沉)、PLT(血小板计数)与类风湿关节炎(RA)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治疗前DAS28评分、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与CRP、ESR、PLT的相关性.结果患者DAS28、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与CRP、ESR均有显著相关性,PLT与DAS28评分显著相关性,但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无相关性.结论 CRP可反映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且优于ESR.ESR可反映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且优于PLT.PLT可反映疾病活动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与其镇痛机制.方法 将45例RA患者随机配对以2:1分为针灸组(30例)和消炎痛组(15例).观察其疗效并测定患者血尿常规、红细胞沉降率(E SR)、类风湿因子(RF)滴度.结果 针灸组与消炎痛组治疗RA疗效相似,治疗前后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握力、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有明显好转.结论 针灸治疗RA具有消炎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亮脑啡肤升高,调节自由基代谢有关,同时发现针灸治疗能使ESR明显下降,RF滴度下降,可能还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及抗炎作用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其抗炎作用机理.[方法] 将22例患者随机分为熏蒸治疗组(简称熏蒸组)和非熏蒸治疗组(简称非熏组),非熏组10例给予美洛昔康和甲氨喋呤治疗,熏蒸组12例在非熏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方(羌活、独活、防风、桂枝、细辛、川芎、海风藤、徐长卿、姜黄、苏木、冰片)治疗,20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症状体征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改善情况,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和血清黏附分子 (ICAM-1) 的含量变化.[结果] 与非熏组比较,熏蒸组能显著改善关节疼痛、压痛指数及晨僵时间(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均能显著性降低ESR、CRP等急性炎症指标(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熏蒸组在改善ESR方面优于非熏组(P<0.05).在改善炎性细胞因子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能显著性降低血清ICAM-1 含量(P<0.05),且熏蒸组的改善作用优于非熏组 (P<0.05).[结论]中药熏蒸疗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机理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CAM-1有关.  相似文献   

8.
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云克 (99Tc- MD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A)的疗效。 方法:对 80例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应用云克进行静脉治疗 2 1d,并对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 ,患者晨僵持续时间、握力、ESR、CRP、RF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患者关节压痛数及关节肿胀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改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 ,远期疗效好 ,而且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联合来氟米特(1eflunomide,LEF)治疗中医不同证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的疗效有无差异。【方法】选取175例中重度RA患者,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分为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寒热错杂证、痰瘀互结证、肝肾亏虚证5个证型组,采用MTX联合LEF口服治疗,疗程12周,观察基线时和治疗12周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患者疼痛评分(VAS)、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计算DAS28评分,并观察ACR20、ACR50和ACR70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本组基线值比较,各组治疗12周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均减少,VAS、ESR、RF、CR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痰瘀互结证、肝肾亏虚证组外,其余各组关节晨僵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寒热错杂证组治疗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VAS、RF的改善情况及DAS28有效应答率、ACR20、ACR50、ACR70改善率均优于痰瘀互结证和肝。肾亏虚证组(P〈0.05),各组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MTX联合LEF治疗中重度RA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寒热错杂证疗效优于痰瘀互结证和肝’肾亏虚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断藤益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70例R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给予断藤益母汤治疗,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LEF)治疗,12周后观察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DAS-28),风湿三项[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1.4%、57.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在降低DAS-28评分方面起效较快,但12周末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治疗2周后在改善关节肿胀数、CRP等指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断藤益母汤对活动期RA患者具有改善关节功能及降低活动期炎症指标的作用,疗效与来氟米特相当,但起效时间更快。  相似文献   

11.
通痹灵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关节破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痹灵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模型大鼠关节破坏的影响。【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混合弗氏不完全佐剂于Wistar大鼠尾根部注射复制CIA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通痹灵组(剂量为3.0 g.kg-1.d-1)、甲氨蝶呤组(MTX组,剂量为每周7.6 mg.kg-1),并设正常对照组;各组按设计剂量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35 d后,采用容积法评价后肢肿胀度,采用乳腺钼靶机进行全身X光照片,比较各组大鼠各关节破坏程度的差异。【结果】通痹灵可显著性减轻CIA模型大鼠的足肿胀度和四肢关节肿胀数,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模型组大鼠X光片显示各关节骨面受到严重侵蚀,关节间隙变窄,通痹灵可显著性抑制CIA大鼠的关节破坏程度(P<0.05或P<0.01),其作用与阳性对照药MTX相仿(P>0.05)。【结论】通痹灵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关节破坏程度,减轻关节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二藤合剂氯仿提取物对活化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T细胞表达CD69以及Jurkat细胞周期的影响.推测其可能的细胞免疫调控机制。【方法】培养Jurkat细胞,加入二藤合剂各提取物培养72h,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增殖率,筛选有效部位;无菌抽取RA患者全血,与不同浓度二藤合剂氯仿提取物或染料木黄酮预孵30min后,再加植物血凝素(PHA)培养24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率;培养Jurkat细胞,加不同浓度的二藤舍剂氯仿提取物或氨甲喋呤(MTX)继续培养48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二藤合剂各提取物中以氯仿提取物抑制Jurkat细胞增殖作用最强;10mg/L和20mg/L的二藤合剂氯仿提取物可显著抑制PHA刺激下RA患者的T细胞,尤其是CD4T细胞表达CD69;10mg/L浓度的氯仿提取物主要将细胞增殖周期抑制在G1期,与MTX作用于S期有明显区别。【结论】二藤合剂氯仿提取物可抑制RA患者T细胞尤其是CD4T细胞的早期活化,阻止T细胞能量和原料合成,从而阻断其DNA合成过程,减少细胞向G2期的转化,为其用于RA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热痹康胶囊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8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祛风清热利湿除痹法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热痹康胶囊(秦艽、防风、桂枝、威灵仙、制川乌、地龙、桑枝、葛根、忍冬藤、青风藤、黄柏、苍术)治疗本病86例,并与单纯西药英太青(双氯芬酸钠)对照组40例比较。[结果]经治疗后,两组血沉(ESR)、C—反应蛋白(CBP)、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等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9%,优于对照组的70.0%(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和32.5%(两组比较P<0.05)。[结论]提示热痹康胶囊有较好的抗炎止痛作用和副作用小的特点,能尽快控制病情,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益肾壮骨通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中医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4例,采用益肾壮骨通痹汤(主要由制附子、淫羊藿、补骨脂、川芎、当归、独活、川断、黄芪、熟地、茯苓、白术、骨碎补、赤芍、白芍、狗脊、桑寄生、鸡血藤、伸筋草、防风等中药组成)内服外烫;对照组20例,服用英太青;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有效病例继续治疗,并随访1-3年,以观察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对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及晨僵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ESR、CRP、IgG的影响也优于对照组(P<0.01)。有效病例随访3年,观察组22例中复发5例,占22.7%;对照组12例中,复发8例,占66.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8周内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占8.33%;对照组出现6例,占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肾壮骨通痹汤内服外烫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消炎、止痛、消肿和改善患者关节功能的疗效比英太青好,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技术,检测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T细胞亚群OKT_3、OKT_4、OKT_8比健康成人组降低,P值分别为P<0.01、P<0.05、P<0.01,OKT/OKT_8和B细胞略升高,但同健康成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气血不足型与肝肾亏虚型与正常组比较,结果与RA全组基本相同,只有OKT_4下降同正常组比较P>0.05。气血不足型与肝肾亏虚型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按中医分型的RA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无差别。气血不足型与肝肾亏虚型RA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均属紊乱,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同RA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青藤碱对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青碱藤(SINO)对T淋巴细胞增殖和活化的影响及其细胞免疫调控机制.[方法]培养Jurkat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SINO(终浓度分别为1、0.5、0.1 mmol/L),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培养Jurkat细胞,分别设空白对照组,甲氨喋呤(MTX)阳性对照组(剂量为5 mg/L),不同浓度的SINO组(终浓度分别为1、0.5、0.1mmol/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无茵分离Wistar大鼠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以1、0.5、0.1 mmol/L SINO预培养60 min后,分别加入刀豆蛋白(ConA,终浓度为10 mg/L)或佛波醇酯(PDB,终浓度为0.20μmoL/L) 离子霉素(ionomycin,终浓度为1 mg/L)继续培养48 h,以抗大鼠CD3和CD71单抗标记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3 CD71 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SINO呈浓度依赖性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且主要抑制Jurkats细胞G0/G1期.MTX作用于S期;ConA或PDB ionomycin刺激可显著升高CD3 CD71 表达(均P<0.01),1、0.5 mmol/LSINO可显著抑制ConA刺激下的CD3 CD71 表达(P<0.01),1 mmol/L SINO可显著抑制PDB ionomycin刺激下的CD3 CD71 表达(P<0.05).[结论]SINO可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将细胞阻断于G0/G1期,其作用可能与下调T细胞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减少细胞对铁离子摄入有关.  相似文献   

17.
青藤碱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症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青藤碱(SINO)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炎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INO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60、120、240 mg/kg),雷公藤多苷(TPT)组(剂量为30mg/kg);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均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足跖皮内注射复制从模型;各组于造模后第12天开始给药,连续12 d;观察不同时间段的大鼠足趾肿胀度及关节评分;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滑膜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观察各组大鼠滑膜细胞的超微结构;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滑膜细胞-1β mRNA、TNF-αmRNA的表达.[结果]各剂量组SINO均可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足趾肿胀度和关节炎评分,抑制滑膜细胞产生IL-1β、TNF-α,降低滑膜细胞IL-1β mRNA、TNF-α mRNA的表达(P<0.05或P<0.01),恢复AA大鼠滑膜细胞的形态.[结论]SINO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可能与其能抑制滑膜细胞分泌炎性介质,恢复滑膜细胞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中医四诊信息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临床炎性检查指标[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和临床免疫学检查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类风湿因子(RF)、补体C3]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RA女性患者70例,按RA证候问卷表采集患者各项证候信息,参照相应标准进行寒、热证候判断和活动性判断。同时,取患者晨起空腹血样,检测细胞因子(IL-8、TNF-α、IL-10)、临床炎性检查指标(ESR、CRP) 和临床免疫学检查指标(IgA、Ign、IgG、RF、C3)。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患者证候信息进行降维处理,然后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探索各公因子与客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将收集的中医四诊信息用因子分析得到5个公因子,他们分别能较好地反映关节局部病情以及中医寒证、热证、虚证的症状;除CRP外,早期女性RA患者各公因子的细胞因子(IL-8、 TNF-α、IL-10)、临床炎性检查指标(ESR)及各免疫学指标(IgA、IgM、IgG、RF、C3)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因子分析能够对症状进行分类研究,因子分析结果与传统证候分型有一致性;代表寒热证候的公因子CRP在早期RA患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寒证的CRP低于热证,提示CRP可以作为RA寒热主观症状分类的微观指标之一;联合运用因子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主观症状与客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补肾祛风湿中药昆仙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CIA)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MTX)对照组(剂量为0.625 mg.kg-1.周-1)和昆仙胶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0.2、0.4、0.8 g.kg-1.d-1)。采用尾根部皮下多点注射胶原蛋白法复制CIA大鼠模型,测量各组大鼠后肢关节肿胀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滑膜组织IL-8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MTX组、中药各剂量组大鼠滑膜组织IL-8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并可显著降低滑膜组织病理积分(P<0.05或P<0.01);中药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8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可显著降低软骨组织病理积分(P<0.01)。【结论】补肾祛风湿中药昆仙胶囊可能通过抑制大鼠滑膜及血清中IL-8的基因表达,达到抑制大鼠滑膜炎、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活动的目的,且治疗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青藤碱抗炎抗风湿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目的】研究青藤碱抗炎、抗风湿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小鼠巨噬细胞株J774体外培养,观察药物对该细胞株增殖、一氧化氮(NO)合成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信使核糖核酸(TNF-α mRNA)表达及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青藤碱能够抑制该细胞株增殖,抑制脂多糖(LPS)刺激状态下的NO合成;对TNF-α蛋白合成具有抑制作用,但仅在高浓度时才对TNF-α mRNA表达具有轻微的抑制作用。【结论】青藤碱可能通过下调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合成发挥抗炎、抗风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