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线性化调制方式,对放大器的线性度的要求也很高,因此设计一款高线性度的放大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前馈射频放大器设计中插入导频法自适应控制而采取的一种解决方法:通过RF2422正交调制双音频信号的载波信号作为导频信号,利用音频信号幅度的变化来控制幅度与相位变化,并利用ADS做出部分仿真。  相似文献   

2.
王庆华 《信息通信》2013,(10):27-28
放大器的非线性会引起FDM信号的性能恶化。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放大器非线性对多载波信号的影响,并在ADS仿真软件中建立了仿真模型,给出了放大器引起的多载波信号的MER恶化量,分析结果对工程研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误差前馈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并与负反馈放大器进行了比较。讨论了误差前馈理论的实现问题。着重分析了电流集谬式前馈放大器的原理及该电路消除主放大器失真的功能,并与负反馈电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刘洋  贾建华 《信息技术》2004,28(11):48-50
采用高功率射频信号内部互调失真的包络特性检测与比较技术,对射频功率带外信号进行检测和估计。设计用于高功率射频放大器前馈技术线性化的一个带外信号检测器。探讨如何进行射频载波抵消以及检测放大器互调失真信号。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采用前馈线性化技术的短波放大器设计方法,介绍了前馈线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了该方法在放大器设计中的应用,探讨了在工程实现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使用仿真软件ADS构建电路模型,对放大器进行了仿真及优化设计,制作了一个短波高线性前馈放大器样件,对样件进行了指标测试并与主放大器进行对比,详细分析了测试结果,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射频功率放大器前馈线性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首先提出主放大器的反射信号是造成前馈环路中幅值失配和相位失配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分析该反射信号对前馈两个环路中误差信号的幅值和相位的影响以及对策,并推导出误差信号的幅值、相位变化量与反射信号所引起的幅值、相位失配的计算公式.最后针对该反射信号,设计了一个前馈电路,有效降低了非线性失真.  相似文献   

7.
姚远程  秦明伟 《无线电工程》2004,34(8):39-40,47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多媒体业务要求信道能够灵活分配带宽,采用多载波线性功放既为按需分配带宽提供了条件,也解决了单载波功放信号合成时产生较大功耗的问题。为了提高多载波功放的线性指标,消除互调干扰,目前采用前馈技术和预失真技术。在讨论这两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前馈对消技术和预失真补偿技术的设计方案,并给出了SystemView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PWM控制器中输出电压与基准电压的误差放大问题,设计了一款高增益、宽带宽、静态电流小的新型误差放大器,通过在二级放大器中间增加一级缓冲电路,克服补偿电容的前馈效应,同时消除补偿电容引入的零点。在Cadence软件平台上,经过交流和瞬态仿真,电路0 dB带宽达到55.5 MHz,电压开环增益约67.2 dB,相位裕度为83.0°上升建立时间和下降建立时间分别为6.7 V/μs和5.7 V/μs共模抑制比为49.17 dB,电源抑制比为71.39 dB。该误差放大器已经应用到了PWM芯片中,使得PWM最大、最小占空比可调,大幅提升了芯片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ADS平台不对称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仿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高线性的前提下提高WCDMA基站系统中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仿真设计了一款工作于2.14 GHz频段不对称功率驱动的Doherty功率放大器。基于ADS平台,采用MRF6S21140H LDMOS晶体管,通过优化载波放大器和峰值放大器的栅极偏置电压改善三阶互调失真(IMD3),同时通过调节输入功率分配比例改善由于峰值放大器对载波放大器牵引不足导致的失配问题,从而改善不对称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输出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当载波放大器的栅极偏置电压为2.84 V,峰值放大器的栅极偏置电压为0.85 V并且输入功率比例为1:2.3,输出功率为44 dBm时其功率附加效率(PAE)为24.21%,IMD3为-44.46 dBc,和传统AB类平衡功率放大器相比PAE提高了8.58%,IMD3改善了6.98 dBc。  相似文献   

10.
结合DC-DC升压转换器的工作原理,从系统稳定性和负载调整率要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设计方法,以确定误差放大器的主要结构和基本参数.与传统的误差放大器相比,该设计加入了动态电路部分,减少了环路的响应时间.另外,改进的电压移位部分不仅减小了芯片的面积,而且简化了误差放大器的设计.文中设计使用0.5μm-BCD工艺对整个升压转换器系统进行了模拟,并在各种工作条件下对系统进行仿真,得出了理想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