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对徐州市2016—2020年登记报告的学生结核病数据进行分析,为徐州市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和《2021徐州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为基础,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2020年徐州市学生结核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0年徐州市共登记学生结核病患者574例,年均登记率为5.64/10万,徐州市学生群体结核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22.521,P<0.001);登记的574例学生结核病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65例和209例,男女性别比1.75∶1,学生结核病患者主要集中在15~<20岁组和20~<25岁组;按不同教育阶段统计分析,确诊病例中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最多,占比48.61%,其次是高中和中等专业学校,占比分别为20.91%和14.46%,学前教育确诊病例最少(占1.05%)。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结核病报告发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522.39,P<0.001),报告发病率最高的为普通高等学校,其次为高中和中等专业学校,报告发病率最低的为学前教育。结论 徐州市学校结核病疫情整体呈上升趋势,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应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的落实,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特别是在处置学校结核病疫情时加强新生入学体检和学生因病缺课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2010—2019年连云港市老年肺结核流行特征,为老年人结核病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连云港市2010—2019年期间登记的60岁及以上肺结核病例资料汇总整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9年连云港市登记年龄≥60岁活动性肺结核患者7 633例,占全人群病例数的39.21%,年均发病率为101.49/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Z=-27.520 9,P<0.001)。全市各县(区)年龄≥60岁肺结核年均发病率最高为东海县(131.59/10万),最低为连云区(43.48/10万),各县(区)间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47,P<0.01),各县(区)发病率均有所下降,其中灌南县下降程度最高(82.41%)。年龄≥60岁肺结核月累计发病率最高为12月(10.70/10万,822例),最低为1月(6.43/10万,500例);年龄≥60岁活动性肺结核病例中年龄最大的95岁,平均年龄(69.76±7.197)岁;男、女老年肺结核发病性别比为3.52∶1;2010—2019年期间年龄≥60岁肺结核病例就诊延迟时间中位数为20 d(11,34),延迟率为67.21%,呈上升趋势(Z=8.699 0,P<0.001)。结论 老年肺结核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应加强老年人结核病健康知识宣传,积极开展主动筛查,完善治管措施,全面认真做好老年结核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苏州市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接触者筛查结果,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苏州市2016—2018年间发生的11起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接触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和分析肺结核可疑症状调查,结核菌素试验,X线胸片及结核分枝杆菌检查等筛查资料。结果 11起聚集性疫情共判定接触者5 443例,PPD强阳性率为14.73%,续发患者检出率为0.97%。其中,密切接触者577例,PPD强阳性率为39.51%,续发患者检出率为6.24%;一般接触者4 866例,PPD强阳性率为11.80%,续发患者检出率为0.35%。密切接触者强阳性率和续发患者检出率均显著高于一般接触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基础上共有81例单纯PPD强阳性接触者接受了预防性服药治疗,筛查检出的53例活动性肺结核均在定点医院进行了规范治疗。结论 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接触者的结核菌潜伏感染及患病风险较高,应及时准确判定接触者,分级逐步扩大筛查范围,对筛查后的感染者应有效落实预防性治疗,有效控制学校结核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结核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结核病疫情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制定结核病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2008—2015年结核病网络登记报告的结核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5年深圳市宝安区累计登记报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2 658例,年均登记率为47.75/10万,涂阳患者的年均登记率为27.5/10万,两者的登记率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139.48, P<0.01;χ2趋势=162.45,P<0.01)。肺结核患者中,男女比例1.87:1;主要集中在15~44岁,占总发病人数的85.00%。户籍类型分布上,以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为主,占全部患者的94.63%;流动人口的年均登记率为52.64/10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23.38/10万),两种户籍类型的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χ2趋势=42.48, P <0.01;χ2趋势=162.67, P <0.01)。各职业类型中,以工人、家政人员和学生登记报告患者较多,分别占患者总数的42.8%、51.65%和1.17%。时间上以4—9月份报告患者较多,占患者总数的57.57%,1月和2月份报告患者数量最少。结论 宝安区肺结核登记率呈下降趋势,但仍需加强流动人口、工人和家政人员的结核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IGRA)在儿童肺结核中的检测效果,评价其用于儿童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童肺结核患者507例为儿童肺结核组、52例儿童非结核肺部疾病组和247例健康儿童对照组,采用IGRA方法,并比较三组IGRA的阳性率,评价IGRA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在健康儿童IGRA阳性率为21.05%(52/247),其中有结核病人接触史儿童IGRA阳性率为30.76%(16/52),无结核接触史儿童IGRA阳性率为18.46%(36/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4,P<0.05);结核病患儿和肺炎患儿IGRA阳性率分别为72.39%(367/507)和17.31%(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7,P<0.01);菌阳结核病患儿和菌阴结核病患儿IGRA阳性率分别为82.28%(209/254)和62.45%(158/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4,P<0.01)。结论 IGRA对有结核病人接触史儿童IGRA阳性率较高,显示可用于诊断结核潜伏感染,且显示对菌阳结核病患儿也有较高的阳性率,也可用于儿童结核病诊断。IGRA可在儿童结核病中成为一种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四川省绵阳市60岁以上人群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特征,为老年结核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013—2019年绵阳市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登记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9年绵阳市老年人活动性肺结核登记发病率(91.00/10万)高于全人群(68.7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5.71,P<0.01);病原学阳性肺结核登记发病率(29.74/10万)高于全人群(18.9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6.61,P<0.01);七年间,绵阳市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呈下降趋势(χ2趋势=175.33,P<0.01);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病原学阳性患者的登记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1.11,P<0.01);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在全人群患者中占比呈上升趋势(χ2趋势=96.94,P<0.01);老年肺结核患者数和登记发病率均以60~<65岁组最多和最高;老年肺结核患者复治比例高于其他人群(χ2=44.39,P<0.01);老年肺结核人群重症比例高于其他人群重症比例(χ2=14.77,P<0.001)。结论 绵阳市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登记发病率有所下降,但老年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登记率呈上升趋势,且在全人群患者中占比增加,老年肺结核疫情仍然严峻,应加强对老年人群的结核病防治宣传,及早发现患者,切断传播途径,有效控制老年肺结核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绵阳市2013—2016年报告的肺结核耐药筛查情况,为制定结核病防控相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控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绵阳市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报告的全部肺结核耐药筛查者的年龄、职业、药敏等信息,药敏试验采用WHO《结核病耐药监测指南》推荐的比例法,不同年份、地区、性别、年龄、职业及可疑者登记分类间的耐药情况比较用χ2检验。结果 2013年1月—2016年12月,共报告1 666例耐药筛查结果,其中结核分枝杆菌标本1 648份,非结核分枝杆菌13例,污染5例,总耐药率21.48%(354/1 648)。总耐药率在不同年份、地区和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职业和登记分类的总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绵阳市耐药结核病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耐药流行相对严重,应继续加强耐药结核筛查工作和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矽肺易被误诊,易合并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使病情更加复杂。本文探讨矽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特征。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经病原学或病理学确诊的36例矽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100例病原学确诊的单纯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以M(P25,P75)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Ⅰ期矽肺7例(19.4%),Ⅱ期14例(38.9%),Ⅲ期15例(41.7%);结核病程≥12个月25例(69.4%,χ2=17.099),以咳嗽、咳痰、气短为主要症状32例(88.9%,χ2=16.722),胸部CT以结节病灶为主32例(88.9%,χ2=16.722),可见纵膈及肺门淋巴结肿大30例(83.3%,χ2=19.900),曾被误诊17例(47.2%,χ2=7.48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7例观察组患者进行随访,1例治疗5个月时死亡,17例(65.4%)在治疗2个月内痰液分枝杆菌培养管(mycobacteria growth indicator tube, MGIT)液体培养阴转,5例(19.2%)在2个月至12个月阴转,4例(15.4%)超过12个月才阴转,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矽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以Ⅱ期和Ⅲ期矽肺为主,结核病程长,以咳嗽、咳痰、气短为主要症状,胸部CT显示肺部病灶以结节为主,多合并纵膈、肺门淋巴结肿大,易被误诊;同时,抗结核疗效差,对矽肺患者进行结核潜伏感染筛查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北京市朝阳区某学校一起耐药肺结核疫情进行分析,为今后耐药结核病疫情的处置提供参考。方法 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密切接触者采用PPD试验、X线胸片和CT相结合的方式筛查。结果 2018年10月—2019年6月,该校共发生36例肺结核病例,发病率为4.5%。其中5例耐多药,3例耐利福平。36例病例分布在四个班,15a班27例、15b班4例、15c班2例、17d班3例。各班发病率分别为56.3%、8.3%、5.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例耐药病例中6例为15a班学生,占耐药病例总数的75.0%。经CT筛查68名密切接触者中确诊23例肺结核患者,检出率33.8%。结论 该起学校聚集性疫情为全国首起耐药肺结核聚集性疫情,首发病例未及时就医,传染源隐匿存在时间长,是导致该起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疫情处置中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对于及时发现新病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的危险因素及患者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2010年1月—2020年12月发现515例AIDS患者中,选择73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为研究组,分析其感染性特点及临床特征。并以同期51例AIDS未合并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ROC曲线分析AIDS患者合并肺结核的危险因素及各危险因素对其出现肺结核的预测价值;比较研究组及对照组的IL-6、hs-CRP、TNF-α水平,分析其与AIDS患者合并肺结核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基线CD4+T细胞≤200个/μL、吸烟和结核病患者接触史比例分别为57.5%(42/73)和33.3%(17/51)、38.4%(28/73)和19.6%(10/51)、46.6%(34/73)和23.5%(12/51) ,而卡介苗接种史比例分别为24.7%(18/73)和45.1%(23/5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050,4.965,6.834,5.668,P<0.05);基线CD4+T细胞≤200个/μL、有结核病患者接触史为导致AIDS患者合并肺结核的危险因素,有卡介苗接种史为保护因素(P<0.05);基线CD4+T细胞、吸烟、结核病患者接触史、卡介苗接种史联合检测预测AIDS患者合并肺结核的AUC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研究组IL-6、hs-CRP、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IL-6、hs-CRP、TNF-α水平显著升高,基线CD4+T细胞≤200个/μL、有结核病患者接触史为导致AIDS患者合并肺结核的危险因素,且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对AIDS患者合并肺结核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对重庆市某高校一起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进行分析,探讨疫情发生原因、总结疫情处置经验教训,为提高学校结核病防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重庆市某高校一起肺结核疫情资料,梳理疫情处置过程并探讨疫情发生原因.结果 本起疫情共发现学生肺结核患者23例,其中C专业22例,该专业罹患率为31.43%(22/70),男生44.4...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深圳市南山区高危人群潜伏结核菌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抽取企业、学生、羁押场所人群、2017—2018年在南山区登记治疗的菌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人群及社区≥65岁的老年人群,对5类人群采取问诊及拍胸片来排除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结核菌感染情况,并对抽样人群进行个人情况、既往史、行为生活方式问卷调查。用Epidata软件录入问卷,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多因素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5类人群潜伏结核菌感染(LTBI)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老年人群最高(44.85%),学生人群最低(20.00%);密切接触者人群不同文化程度、卡介苗接种史、与患者接触时间LTBI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密切接触者人群LTBI率接触时间低于三个月的LTBI率最高,其次为超过5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人群LTBI率最高,其年龄是影响因素;菌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中文化程度及与患者接触时间是其LTBI率影响因素,其中人口迁入可能是短期接触后LTBI率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T和B细胞及其各亚型淋巴细胞的数量在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为抗结核疗效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纳入对象包括40例活动性结核患者、65例结核潜伏感染者、94例健康对照者。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T细胞、CD3+CD4+和CD3+CD8+T细胞的绝对计数,CD19+B细胞百分比及绝对数和B细胞各亚群的百分比。结果 治疗前活动性结核患者、健康对照者和潜伏感染者CD3+细胞绝对计数和百分比例分别为(796±243)个/μL和(68.35±8.94)%、(1 213±449)个/μL和(65.58±6.07)%、(1 391±538)个/μL和(66.75±6.54)%;CD3+CD4+分别为(438±153)个/μL和(37.91±7.47)%、(630±254)个/μL和(38.88±6.06)%、(709±242)个/μL和(34.62±3.79)%;CD3+CD8+T分别为(280±112)个/μL和(23.83±7.33)%、(456±208)个/μL和(23.51±6.52)%、(530±253)个/μL和(25.01±5.90)%;CD19+B细胞绝对计数和百分比例分别为(111±50)个/μL和(7.32±2.96)%、(163±69)个/μL和(7.91±2.95)%、(188±99)个/μL和(8.59±3.96)%。治疗前活动性结核患者CD3+T、CD3+CD4+和CD3+CD8+T细胞的绝对计数比健康对照者和潜伏感染者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活动性结核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6个月CD3+、CD3+CD4+、CD3+CD8+T细胞绝对计数和百分比例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患者未成熟B细胞及记忆性B细胞较健康者及潜伏感染者比较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患者外周血初始B细胞较潜伏感染者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健康者比较无差异。结核患者外周血浆细胞较健康者比较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患者治疗3月记忆性B细胞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浆细胞进行性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结核患者外周血T、B细胞稳态被打乱,随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及治疗时间的延长,被破坏的T、B细胞稳态将逐渐恢复,动态观察T、B细胞亚群的变化对结核病的诊断和疗效转归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Xpert MTB/RIF在肺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陕西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和汉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300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应用痰涂片镜检、固体培养、比例法固体药敏试验、Xpert MTB/RIF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同一份痰样本进行检测。计算并比较3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比较痰涂片镜检法、固体培养法和Xpert MTB/RIF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效能;以固体比例法药敏试验结果为标准,评价Xpert MTB/RIF检测利福平耐药性的效能。结果 在唾液痰标本中,Xpert MTB/RIF的阳性检出率为43.87%(43/98),显著高于痰涂片镜检法的11.22%(11/98)和固体培养法的29.59%(29/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17,P<0.001;χ2=4.30,P=0.04);在涂阴肺结核病患者中,Xpert MTB/RIF的阳性检出率为61.00%(61/100),显著高于固体培养法的37.00%(3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3,P=0.001)。以临床诊断为标准,Xpert MTB/RIF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57%(154/196)、96.15%(100/104),Kappa值为0.69。Xpert MTB/RIF的灵敏度显著高于痰涂片镜检法的48.97%(96/196)和固体培养法的63.27%(124/1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7.15,P<0.001;χ2=11.13,P=0.001)。以固体比例法药敏试验结果为标准,Xpert MTB/RIF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26%(18/23)、98.12%(99/101),Kappa值为0.80。结论 与传统方法相比Xpert MTB/RIF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检出率,可用于肺结核病的早期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