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赵鸽  李喜龙 《黑龙江医学》2022,(13):1563-1565
目的:探析脑干海绵状血管瘤(BSCM)应是用显微手术的适应证、时机、入路及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郑州颐和医院2018年10月—2021年5月就诊的23例BSC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行手术治疗的BSCM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格拉斯哥结局评分评分(GOS)作为预后质量评估指标,良好组(5分)、不佳组(1~4分)。分析BSCM患者手术治疗结局以及手术入路。对比不同指证对BSCM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对比手术时机对BSCM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23例BSCM患者中19例完整全切除病灶,4例大部分切除病灶;有18例预后良好,5例预后不佳,其中2例术后出现意识障碍,1例出现发热症状,2例出现轻微脑水肿。BSCM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影响因素与病变矢状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5,P>0.05),与病变直径、有侵犯中线、合并DVA、病灶所处深度、术前出血次数存在密切关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0、12.747、7.886、7.699、4.480,P<0.05)。手术治疗效果与手术时机存在密切关联性,亚急性期...  相似文献   

2.
围手术期处理系指围绕手术前中后的处理,虽然它不涉及如何手术但若处理不好,可惹来麻烦甚至手术失败。  相似文献   

3.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机和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最佳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对38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手术时机,术式及病死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d内早期手术的30例,4-10d延期手术的8例,感染率和病死率以胰腺病变Ⅲ为高,随病程延长胰腺坏死越重,早期手术和延期手术的感染率及病死率有差别。结论:胰腺坏死程度是影响病死率主要因素,掌握手术时机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手段,早期与延期手术各有利弊,资料提示,早期手术更有利于阻止ANP的恶性循环,提高治愈率,术式以简单有效,充分引流,清除病灶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胸外科围手术期二次手术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行手术4 912例,早期二次手术24例,再手术率0.49%,其中术后出血21例,膈疝2例,食管胃吻合口瘘1例.结果 经第2次手术治疗后,治愈23例,死亡 1例.结论 胸外科手术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仔...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宫外孕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时间、疗效及疗程进行比较。方法:以回顾性方法对48例宫外孕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及50例开腹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宫外孕患者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比较出血量无明显差别,但其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有明显差别,而且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电视腹腔镜在宫外孕手术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剖宫产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通过产科护士对产妇术前心理护理、手术前准备、手术室护士积极配合、加强术中观察与护理、配合麻醉医师为产妇实施术后镇痛等护理措施,麻醉和手术全部取得成功,椎管内麻醉阻滞平面基本控制在T6-L1阶段,无意外、差错、事故发生,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6分,经过麻醉医师和护理人员及时处理,5 min Apgar评分>9分,应产妇要求经家属同意配合麻醉科为82名产妇实施了手术后镇痛。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保障麻醉和手术的顺利实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心脏直视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在心脏手术中占有重要位置 ,对手术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我院2 0 0 3年 5月开始开展心脏直视手术共实施 6例 ,现对围手术期的处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全组 6例患者 ,男 1例 ,女 5例。年龄 6- 41岁。先天性心脏病 5例 ,室间隔缺损 3例 ,房间隔缺损 2例 ,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 1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前均有活动后心悸、气短 ;胸骨左缘 2、3或 3、4肋间可闻及Ⅲ -Ⅳ级收缩期杂音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X线胸片示肺血流增加 ,心胸比平均为 0 .65。1 .2麻醉处理术前 30min口服咪唑安定 0 .5mg/kg ,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3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均行手术,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天,术后恢复良好,切口愈合好.结论目前甲状腺疾病手术安全可靠,手术不仅对术者要求严格,而且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朱兮瑜  姜宏 《吉林医学》2005,26(10):1124-1126
感染性角膜溃疡是一种难治的角膜病,常导致角膜严重受损,造成失明甚至丧失眼球,近年来,对于感染性角膜溃疡主要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然而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临床上常遇到一些角膜溃疡患者,经多种方法均查不到致病微生物,即使找到致病菌,也因对常用抗生素产生多重耐药及毒副作用而使临床用药十分困难.另外,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抗真菌及抗病毒药物,致此类患者药物治疗角膜溃疡经久不愈.因此,手术是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临床上在角膜清创、清除病灶的基础上,采用自体或异体的不同材料手术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如结膜瓣掩盖、羊膜移植、板层角膜移植、穿透性角膜移植等,取得了良好效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配合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106例妇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充分的术前护理、物品准备、术中与术者良好的配合及术后护理等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患者的术后愈合时间、术后出血、术后感染等差异。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45.3±10.2)min,而对照组为(63.2±8.9)min;试验组中术后出血平均为(42.6±3.6)mL,对照组为(50.3±2.6)mL;试验组术后感染1例,对照组术后感染例数6例。结论合理的手术配合能使妇科腹腔镜手术更好地顺利进行,同时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iwil2诱导的肿瘤样干细胞(piwil2-iCSCs)来源的差异piRNA NU13对肾母细胞瘤细胞(G40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RT-qPCR检测G401中piRNA NU13及NOP56的表达情况;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在肾母细胞瘤细胞株G401中过表达及抑制piRNA NU13,并用RT-qPCR技术验证转染后G401细胞中piRNA NU13的表达量;通过CCK8检测转染后G401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NOP56与piRNA NU13的结合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MMP2、MMP9、BAX、Bcl2、NOP5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人肾母细胞瘤细胞G401中piRNA NU13表达水平低于肾小管上皮细胞HK2(P < 0.05);NOP56在G401及肾母细胞瘤组织均高表达(P < 0.05);在G401中上调piRNA NU13表达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P < 0.05);过表达piRNA NU13可抑制MMP2、MMP9及Bcl2的表达水平,促进BAX表达(P < 0.05);piRNA NU13与预测靶基因NOP56非直接结合,但可间接调控NOP56的表达。结论piRNA NU13在肾母细胞瘤中低表达,NOP56在肾母细胞瘤中高表达,piNU13可能间接调控NOP56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负载光敏剂二氢卟吩(Ce6)和肿瘤靶向药曲妥珠单抗(Tmab)的脂质体凝胶(Ce6-PC-Tmab@A-Gel),实现对耐药性HER2+乳腺癌的光动力治疗(PDT)和靶向治疗。方法采用旋蒸薄膜水化法制备Ce6-PC-Tmab脂质体,检测其纳米载体一般特性、包封率及近红外光响应性,同时采用冷冻干燥法及搅拌交联法,制备具有剪切响应性脂质体凝胶Ce6-PC-Tmab@A-Gel,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微观结构,通过流变仪评价凝胶的剪切响应性。细胞毒性试验(MTT)检测Ce6-PC-Tmab@A-Gel联合近红外光对于SK-BR-3细胞株的抑制效果。结果制备的Ce6-PC-Tmab粒径为239.7±9.7 nm,电位为-2.03±0.09 mV,Ce6-PCTmab脂质体中Tmab的包封率为(40.22±0.73)%;形成脂质体凝胶后剪切响应性良好;具有优良的近红外光响应释放特性,随近红外光刺激强度增加和时间延长,Tmab释放均增多;Ce6-PC-Tmab@A-Gel在室温下性质稳定,在模拟肿瘤微环境中(pH 6.25)仍然具有稳定的结构;细胞毒性试验中,对耐药性HER2+人源乳腺癌细胞SK-BR-3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Ce6-PC-Tmab@AGel联合近红外光治疗组的SK-BR-3细胞生存率为(31.37±1.73)%,与未治疗组及其他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同时具备较高的活性氧(ROS)产生效率,Ce6-PC-Tmab@A-Gel治疗组ROS释放量在光照2 min后达到(22.36±0.11)%;对于耐药性乳腺癌细胞的杀伤具有显著效果(P < 0.01)。结论本研究制备的Ce6-PC-Tmab@A-Gel粒径小,均一性好,有良好的近红外光响应释放特性,保证了Ce6-PC-Tmab@A-Gel中Tmab的高效靶向治疗性,可注射凝胶体系为肿瘤局部的长时释药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物联网系统中数据传输和存储的能量损失,提高胎心率数据的传输效率,实现胎儿的实时监控,本文使用卷积编解码器网络(CC-Net)压缩数据。网络有两个模块:编码和解码,在编码模块中,原始数据被压缩; 在解码模块中,压缩数据被重建。然后,通过使用原始信号和重建信号的均方误差来连续更新内部参数,以使误差最小。最后,在编码模块中获得有效的压缩数据。在本研究中,该方法对胎儿心率信号的压缩率达到了12.07%,重构信号与原始信号之间的误差为0.03。本研究提出的卷积编解码器网络(CC-Net)可以实现非常低的胎儿心率压缩率,并且可以确保重建的信号与原始信号非常相似,表明压缩方法是有效的,并且保留了胎儿心率信号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一种基于组织修复方式实现脑肿瘤磁共振图像与正常脑磁共振图像准确配准的方法。首先在BraTS2018数据集使用分割网络分割脑部肿瘤,然后根据肿瘤分割掩膜,使用组织修复网络模拟生成肿瘤区域内缺失的正常组织以替换肿瘤区域。最后,将修复后的脑图像与标准的正常脑图像配准。我们通过对修复前后图像和正常图像配准结果来评估我们的方法有效性。配准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提出的方法降低了脑肿瘤图像中病理变异对配准结果的影响,与传统的直接配准的算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获得更准确的配准结果,可以有效模拟生成正常组织替换肿瘤区域,从而提高脑肿瘤图像与正常大脑图像的配准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iR-600是否可通过HIF-1α信号通路调控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及对Cyclin D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iR-600 mimic和Plasmid-HIF-1α转染HeLa细胞增加和诱导miR-600和HIF-1α的表达。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6 h后Plasmid-HIF-1α对于HeLa细胞HIF-1α表达的影响。将HeLa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无特殊处理)、miR-600 mimic组(转染miR-600拟似物miR-600 mimic)、Plasmid-HIF-1α组(P-HIF-1α组,转染Plasmid-HIF-1α)和miR-600 mimic+Plasmid-HIF-1α组(miR-600 mimic+P-HIF-1α组,同时转染miR-600 mimic和Plasmid-HIF-1α)。在转染6 h后,使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测定VEGF、Cyclin D1和HIF-1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转染6 h后,miR-600 mimic和Plasmid-HIF-1α对HeLa细胞活性无显著影响(P均 < 0.05)。但转染Plasmid-HIF-1α 6 h后,细胞HIF-1α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在转染24 h和48 h,与对照组相比较,miR-600 mimic组细胞活性呈时间依赖性下降,Plasmid-HIF-1α组和miR-600 mimic+Plasmid-HIF-1α组细胞活性呈时间依赖性增加,且Plasmid-HIF-1α组较miR-600 mimic+Plasmid-HIF-1α组细胞活性时间依赖性增加更加显著(P均 < 0.05)。转染6 h后,与对照组相比较,miR-600 mimic组VEGF、Cyclin D1和HIF-1α表达均明显下降,Plasmid-HIF-1α组和miR-600 mimic+Plasmid-HIF-1α组VEGF、Cyclin D1和HIF-1α表达均明显增加,且Plasmid-HIF-1α组较miR-600 mimic+Plasmid-HIF-1α组增加更明显(P均 < 0.05)。结论在HeLa细胞中miR-600可以通过抑制HIF-1α信号通路下调Cyclin D1和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富心方改善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将13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含药血清组(8只)与普通血清组(5只),通过灌药物、生理盐水分别制备血清。通过预实验采用体外培养的HAECs,分为21% O2常氧培养细胞,2% O2的缺氧培养细胞,两部分细胞都分别给予普通大鼠血清与低、高浓度富心方含药血清(1%,10%);确定RNA高通量测序检测比较21% O2培养对照组(普通血清10%)、2% O2的缺氧模型组(普通血清10%)、2% O2的缺氧模型组加载富心方含药血清(1%和10%)给药组之间的差异基因(DEGs),并从中筛选出本研究的目标基因:既因缺氧发生表达变化,且这些DEG又因富心方作用发生表达变化,同时也是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相关基因。再结合AmiGO和String数据库筛选推测这些目标基因的相互关系,然后通过ELISA方法和Western blot法验证这些最终筛选出的目标因子在不同细胞模型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和RNA高通量测序基因筛选结果的一致性。结果预实验结果显示,21% O2培养对照组,2% O2的缺氧模型组(两组各加入普通血清1%,10%),不因为不同血清浓度的加入影响细胞的形态和缺氧细胞模型验证因子(eNOS、ACE、ACE2、AGT、IL17、IL18)的表达差异。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缺氧条件下的HAECs中共有7134个基因的表达和正常对照组细胞中的基因表达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上调基因4205个,下调基因2929个),而在富心方作用后的缺氧HAEC中共有762个DEGs(上升305个,下调457个)的变化水平比缺氧模型组细胞中的相同基因变化有显著不同(P < 0.05)。最终根据在高通量变化中变化显著,从中选择了与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的基因,并结合AmiGO和String数据库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网络确认以下3个基因:原癌基因(c-Fos)、孤儿核受体(NR4A1)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既在缺氧条件下相对表达升高,又在富心方加入后相对表达降低,故选择作为本研究的研究靶点基因。ELISA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21% O2常氧处理的对照组HAEC细胞相比,缺氧模型组c-Fos、NR4A1、p38MAPK的水平在缺氧条件下升高(P < 0.05);与缺氧模型组比较,富心方含药血清处理后的细胞HAEC中的c-Fos、NR4A1、p-p38MAPK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并且是富心方浓度依赖性的(P < 0.05)。结论缺氧可导致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的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变化,但是富心方含药血清可以浓度依赖性的逆转这些基因的表达,推测富心方通过下调缺氧条件下HEAC细胞中c-Fos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NR4A1基因,并降低由于缺氧升高的p38的磷酸化起到改善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该机制还需要进一步通过in vivoin vitro的实验加以求证。  相似文献   

17.
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结肠镜检查已被证明是结直肠癌较好的筛查和监测方法。本文对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在结肠镜结直肠息肉的自动检测和分类的临床实践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了解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特别是机器学习、最新的深度学习和卷积神经网络技术在结直肠癌筛查和监测实践应用的新知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汤的抗抑郁效应和作用机制。方法设两组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柴胡桂枝汤组(CGD,n=12)接受连续7 d的柴胡桂枝汤灌胃给药,药物浓度为17 g·kg-1·d-1;溶剂对照组(Vehicle,n=14)接受连续7 d的药物溶剂灌胃给药。采用强迫游泳实验(FST)、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PM)、新环境压抑进食实验(NSF)以及旷场实验(OFT),检测两组小鼠的抑郁样行为、焦虑样行为和运动能力。进一步使用慢性社会挫败应激模型(CSDS)和社会交互实验(SI)明确柴胡桂枝汤在动物抑郁模型中的抗抑郁作用;造模和对照小鼠连续接受柴胡桂枝汤或溶剂7 d灌胃处理,具体分组为:造模鼠+柴胡桂枝汤组(CSDS+ CGD,17 g·kg-1·d-1n=8)、造模鼠+溶剂组(CSDS+vehicle,n=11)、对照鼠+柴胡桂枝汤组(Con+CGD,17 g·kg-1·d-1n=8)、对照鼠溶剂组(Con+vehicle,n=6)。此外,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柴胡桂枝汤给药组及溶剂对照组小鼠海马组织中的sirt1、p53、乙酰化p53蛋白水平和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相关基因synapsin I(Syn1)、Rab4B、SNAP25和Tubulin beta4b的表达。结果柴胡桂枝汤组小鼠在FST中的不动时间显著性减少(P < 0.05);两组动物在EPM、NSF和OFT实验中无显著性差异;在SI行为实验中,CSDS+vehicle组小鼠与其他3组相比,在交互区的停留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 < 0.0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柴胡桂枝汤组小鼠海马区sirt1蛋白水平上升,乙酰化p53蛋白水平下降(P < 0.05),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Syn1 mRNA表达上调(P < 0.05),Rab(P=0.813),SNAP(P=0.820),Tubb(P=0.864)的mRNA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柴胡桂枝汤在FST和CSDS动物模型中都具有抗抑郁样作用;可能通过sirt1-p53通路及突触可塑性机制发挥其抗抑郁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二次手术的策略和总结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1年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7例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实施二次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平均(44.1±11.5)岁(28~60岁),右侧6例, 左侧1例。二次手术的原因包括:(1)肿瘤切除后复发的病例2例; (2)肿瘤体积大并与血管关系密切,首次手术未能成功切除肿瘤的病例3例; (3)术前未诊断出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而没有进行药物准备,首次手术中出现血压剧烈波动而中止手术的病例2例。所有病例都进行了影像学评估、儿茶酚胺检查和充分肾上腺素能α受体阻滞剂的药物准备。手术方式包括经腹开放手术4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1例、后腹腔镜手术2例。应用的创新技术包括翻肝技术、下腔静脉切断再吻合技术、左肾静脉切断技术。结果肿瘤平均大小(8.0±3.2) cm (3.6~13.9 cm)。二次手术距首次手术的中位时间9个月(四分位数间距:6, 19个月)。二次手术中位手术时间407 min(四分位数间距:114, 430 min),中位出血量1 500 mL(四分位数间距:20, 3 800 mL)。5例手术成功,1例术中仅做探查未能成功切除肿瘤,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中输血5例,中位输注悬浮红细胞800 mL(四分位数间距:0, 2 000 mL),术后淋巴漏1例,保守治疗自愈。切断左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切除再吻合病例,术后肾功能正常。术后平均住院天数(7.2±3.3) d (4~13 d)。存活6例患者中位随访33.5个月(四分位数间距:4.8, 48.0个月),手术未成功病例仍带瘤生存,余病例尚无复发。结论首次开放手术不能成功切除和复发的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二次手术难度大,出血多,手术风险高,存在手术失败和围手术期死亡风险,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7.0 T磁共振上三维血管壁成像技术(DANTE-FLASH)进行ApoE-/-小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像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数值仿真优化成像参数,实现血管腔-壁对比度最大化。6只ApoE-/-小鼠和3只野生型小鼠在7.0 T MRI均行DANTEFLASH和流入流出饱和带的多层2D RARE(2D-IOSB-RARE)两种扫描。在管壁信噪比(SNRwall)、管腔信噪比(SNRlumen)、壁-腔对比噪声比(CNR)、管腔面积(LA)、和管壁面积(WA)方面分别对2D-IOSB-RARE和DANTE-FLASH序列进行比较。对于LA与WA,使用线性回归分析评估MR图像与病理图像测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根据数值仿真结果,小鼠实验的DANTE模块采用了15°翻转角与150脉冲链。相较于2D-IOSB-RARE,DANTE-FLASH的CNR轻微降低(P < 0.001),但层分辨率显著提高。组内相关系数(LA: ICC=0.94, P < 0.001; WA: ICC=0.93, P < 0.001)和Bland-Altman图显示出DANTE-FLASH和2DIOSB-RARE在评估LA和WA测量结果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MR图像与病理图像在定量测量LA(P < 0.0001)和WA(P < 0.0001)中呈现较强相关性。结论在7.0 T磁共振上,三维DANTE-FLASH黑血MR序列,可实现各向同性高空间分辨率成像,有利于ApoE-/-小鼠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灵活显示和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