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目的:探究静脉麻醉联合米库氯铵麻醉用于短小手术的优势。方法:选择进行小手术的患者10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取静脉麻醉联合米库氯铵麻醉,对照组患者采取静脉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生命体征、医生及患者对家属的满意程度、患者麻醉后意识恢复的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得出,对照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变化较试验组明显,且试验组医生及患者的满意程度较高,术中失血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麻醉联合米库氯铵麻醉用于短小手术具有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患者及医生满意度高、术中失血量少且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米库氯铵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将80例择期短小手术(手术时间小于45 min)的患者随机分成米库氯铵组( M组)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组( C组),每组各40例,麻醉诱导时分别给予0.2 mg/kg米库氯铵和0.15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利用肌松监测仪进行监测。记录两组的肌松效应,插管条件及不良反应。结果 M组的起效时间,肌松最大抑制时间,恢复指数及TOFr恢复至90%的时间明显优于C组( P<0.05);两组的插管条件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的总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米库氯铵用于短小手术有起效时间短、恢复快、不良反应较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下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在术中知晓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抽取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择期行全凭静脉麻醉手术患者798例,双盲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96)与对照组(n=402),观察组在BIS检测下实施全凭静脉麻醉手术,对照组术中则遮蔽BIS值,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BIS值、麻醉中OAA/S评分、术中知晓情况及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开始、术中平均值、麻醉结束、手术结束时BIS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OAA/S评分0、1分所占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知晓率0.00%,与对照组的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患者恢复反应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BIS监测能够有效避免在全凭静脉麻醉时出现麻醉偏浅的状态,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避免术中知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序贯法探讨持续输注米库氯铵用于不影响甲状腺手术术中神经功能监测的最大输注剂量,并观察其不良反 应。方法纳入28例行甲状腺手术术中神经功能监测的患者序贯地进行试验。术中以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深度。手术 中当TOF值升至75%以上时开始持续输注米库氯铵,以5.43 μg·kg-1·min-1为起始剂量,根据前一例患者对神经功能监测仪的反应 来上调或者下调下一例患者的米库氯铵输注剂量。通过Brownlee上下序贯法来计算求得米库氯铵的LD50及95%CI。结果持续 输注米库氯铵且不影响甲状腺手术术中神经功能监测的LD50为8.94 μg·kg-1·min-1,95%置信区间为8.89~8.99 μg·kg-1·min-1。9 例(32.1%)患者诱导后出现一过性胸前皮肤发红,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插管困难及术中体动。结论在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维持的 甲状腺手术中,持续输注米库氯铵且不影响甲状腺手术术中神经功能监测的LD50为8.94 μg·kg-1·min-1,95%置信区间为8.89~ 8.99 μg· kg-1·min-1。术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对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功能监测的影响。方法 5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0岁、拟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全凭静脉麻醉组(P组)和吸入麻醉组(S组)。P组和S组麻醉维持分别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和七氟烷复合芬太尼。术中以肌颤搐(TW)恢复的比值(%)来监测肌肉松弛程度(0% TW代表完全肌肉松弛)。记录两组患者0% TW的持续时间(T0)以及恢复至5% TW、10% TW、20% TW和30% TW的时间(T5、T10、T20、T30),在上述肌肉松弛条件下的喉返神经监测指标(EMG0、EMG5、EMG10、EMG20、EMG30)。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现体动反应的人数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P组患者的T0、T5、T10、T20和T30均明显短于S组(P<0.05)。喉返神经监测指标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者首次诱发出喉返神经监测肌电信号的时间(35.6±4.7min)明显早于S组(44.4±4.5min)(P<0.05)。P组患者的体动反应人数(2名)明显少于S组(9名)(P<0.05)。P组患者的收缩压最高值(147.3±11.8mmHg,1mmHg=0.133kPa)和最大上升幅度(12.5%±8.6%)亦明显低于S组(157.2±10.9mmHg、18.0%±9.4%)(P<0.05)。结论 与吸入麻醉相比较,全凭静脉麻醉有利于更早地获得喉返神经监测肌电信号,而且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患者体动反应少,更适合于喉返神经监测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6.
《中华医学杂志》2022,(21):1574-1578
目的比较米库氯铵和苯磺顺阿曲库铵在激光喉显微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为进一步优化肌松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拟行全身麻醉下激光喉显微手术的患者56例。年龄18~65岁, 男25例, 女31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28)。苯磺顺阿曲库铵组(C组):苯磺顺阿曲库铵0.1 mg/kg诱导, 生理盐水术中持续输注;米库氯铵组(M组):米库氯铵0.25 mg/kg诱导, 0.3 mg·kg-1·h-1术中持续输注。比较两组患者的插管时间、拔管时间、恢复指数、Cooper′s 气管插管评分、C-L喉镜暴露分级、手术条件分级、术后肌松残余、过敏相关不良事件等。结果 M组患者的插管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为(3.7±1.1)、(16.2±5.0)min, 短于C组的(4.9±0.7)、(26.4±8.6)min(均P<0.05);M组和C组患者的恢复指数分别为(4.5±3.4)、(6.2±5.0)min, Cooper′s 评分[M(Q1, Q3)]均为9(9, 9)分, C-L喉镜暴露分级均为Ⅰ级, 手术条件分级比例(良/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神经监测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RLN)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武汉市中心医院行甲状腺手术1087例,其中277例(研究组)行术中RLN肉眼识别+神经监测,810例(对照组)行术中单纯RLN肉眼识别。结果对照组90.49%(733/810)顺利识别RLN,另77例寻找困难,未识别RLN;研究组100%(277/277)顺利识别RLN。术后暂时性RLN损伤28例,其中对照组26例,研究组2例。术后2周内分别恢复18例和2例,其余均在术后2个月内全部恢复。研究组RLN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低风险手术患者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风险患者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神经监测能提高术中RLN的识别率,显著降低其损伤的发生率,在高风险手术中,术中神经监测能明显降低RLN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莫优笔 《广西医学》2001,23(5):1235-1236
我院自 1993年到 1997年在颅脑手术中应用冬眠合剂 1号和硫喷妥钠为主的全凭静脉麻醉方法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情况 :颅脑急诊手术病人 4 9例 ,男 35岁 ,女 14岁 ,年龄 4~ 5 7岁 ,除 1例为高血压并发内囊血肿清除手术外 ,其余均为颅脑外伤所致的硬脑膜下血肿及合并不同程度的脑组织挫伤 ,手术时间 3~ 5小时。1 2 麻醉方法 :术前 30min肌注阿托品 10 μg kg及鲁米那 2mg kg。麻醉诱导 :2 5 %硫喷妥钠 4~ 6mg kg ,冬眠合剂 1号 ,4~ 8岁用 1 2剂量 ,8~ 14岁用 2 3剂量 ,14岁以上均按全剂量给…  相似文献   

9.
郭晨  徐铭军 《北京医学》2014,(11):936-93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库氯铵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肌松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7例,随机双盲分为米库氯铵0.2 mg/kg组(L组)、0.25 mg/kg组(M组)、0.3 mg/kg组(H组),行诱导插管。监测并记录患者诱导前后不同时点血压(BP)、心率(HR)及T1和4个成串刺激比值(TOFr),行插管条件评分,记录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TOFr=0.8的时间。结果3组插管条件均满意,给药后HR均出现明显升高(P〈0.01), BP明显降低(P〈0.01)。 L组注药后3 min HR[(76.9±11.1)次/min]低于M 组[(85.6±13.7)次/min]、H组[(83.9±14.5)次/min,P〈0.05],L组起效时间[(3.5±1.0)min]长于M组[(2.9±0.8)min]、H组[(2.5±0.7)min,P〈0.01], L组的气道峰压[(16.7±3.6)cmH2O]高于M组[(14.7±2.5)cmH2O,P〈0.05]。结论0.2 mg/kg米库氯铵可以提供满意插管条件,剂量增加至0.25 mg/kg可以明显缩短起效时间,而3组的临床作用时间和恢复指数相对恒定。  相似文献   

10.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不可忽视的合并症,其损伤可能导致声音嘶哑及呼吸困难,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目前作为保护喉返神经的有效办法,经历了从有创电极到无创性气管插管表面电极的发展。目前,国际和国内均提出了喉返神经监测的标准化步骤,再发展到连续神经监测和标准化的喉上神经监测,为辨认神经和防止神经损伤提供了新的手段,同时对喉返神经损伤机制的探究也更加深入。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手术医师更好地辨认喉返神经,从而降低神经损伤的风险;同时对手术方式的优化、是否采用分期手术以及年轻外科医生的成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下持续输注国产阿曲库铵(atracurium)的可行性及平均输注速率,检测验证其临床效价,为临床应用提供可信依据.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病人80例,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肌松监测下(TOF),国产阿曲库铵0.5 mg/kg诱导插管,T1恢复至对照值的25%时,开始持续输注维持肌松,调整持续输注速率以维持T1于对照值的1%~10%,术毕前20 min左右停止输注.计算维持T190%~99%抑制所需阿曲库铵的平均输注速率.同时观察诱导剂量国产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TOF无反应期PTC与T1首次出现时间.输注停止后记录恢复指数、拔管时TR值(T4/T1)、DBS值(D2/D1)及停止输注至拔管时间.结果:国产阿曲库铵平均输注速率(5.1±0.4)μg·kg-1·min-1,(0.20±0.02)mg·m-2·min-1.诱导剂量起效时间为(203±47)s,临床作用时间(41.5±4.5)min;无反应期PTC与T1首次出现时间之间及拔管时TR值与DBS值之间均显著相关(P<0.001);输注停止后恢复指数为(14.9±3.7)min,停药到拔管时间(44.1±6.1)min.结论:在肌松监测的指导下,持续输注国产阿曲库铵不但可以为手术提供稳定的、可控的肌肉松弛,而且输注停止后,神经肌肉传递功能恢复迅速而完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静脉持续输注较大剂量万古霉时血清药物浓度变化规律,并初步观察其安全性。方法选择开颅术后保留脑室引流管,主管医生决定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开始以万古霉素1.0g泵入1h,后以3g/24h匀速持续泵入,顺序采静脉血标本,测定万古霉素浓度。结果共有24例患者入选,万古霉素负荷量1.0g泵入结束即刻血药浓度为(34.27±19.50)mg/L,16h浓度最低[(14.82±12.23)mg/L],24h后相对稳定[(18.53±13-30)~(25.72±19.09)mg/L]。万古霉素血清稳态药物浓度可以达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菌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折点(2mg/L)10倍以上,以最低抑菌浓度为1mg/L计算,血清AUC/MIC〉400。所有入组患者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较大剂量万古霉素(3g/d)与既往常规剂量(2g/d)相比。静脉持续输注时.血浆药物浓度可以达到良好的药代/药效动力学指标,且初步观察该治疗是安全的,但仍需进一步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全凭静脉麻醉下后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脑电双频指数(BIS)调控对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后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BIS调控下丙泊酚持续泵入组(A组)和丙泊酚持续泵入组(B组),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用量、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术中知晓率。测定两组各时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结果两组间术中血流动力学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IL-6和CRP的浓度无统计学差异。A组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B组(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在后腹腔镜手术中应用BIS监测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麻醉药用量并缩短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提高麻醉质量,对手术的应激反应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
能障碍(POCD)的影响,并阐明其相关机制。方法:选择年龄60岁以上择期行骨科手术的全麻
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右美托咪定组、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
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麻醉前,氯胺酮组患者给予0.5 mg/kg
氯胺酮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首先经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随后
以0.5 μg/kg/h的速度输注至术毕前30 min;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同时静脉输
注氯胺酮和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7 d使用简易智能精神
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评分,记录POCD发病率;并分别于麻醉前、手术结束、术后24 h
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
者清醒睁眼至拔管时间(T2)明显延长(P<0.05)。各组患者术后1和7 d POCD发病率,对照组为26.7%、13.3%,氯胺酮组为6.7%、0%,右美托咪定组为20.0%、10.0%,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为13.3%、3.3%;与对照组比较,氯胺酮组患者术后1和7 d POCD发病
率明显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组及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术后1和7 d POCD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单独应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可以减少骨科全麻患者术后早期POCD的发病率,右美托咪定或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复合应用不能降低术后早期POCD的发病率,且POCD的发生与炎症反应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Diprifusor靶控输注(TCI)系统用于全凭静脉麻醉(TIVA)的可行性及诱导、维持和苏醒期丙泊酚靶浓度(C1)的半效浓度(ED50)。方法 102例ASA Ⅰ-Ⅱ级、行全麻择期手术的患者,分为三个年龄组(n=34):A组19-45岁、B组46-64岁、C组65-88岁。术中以Diprifusor TCI系统推注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单次静推行TIVA。根据手术需要及患者生命体征调节Ct。每组随机抽取15例于麻醉的九个时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泊酚血药浓度(Cm)。结果 该TCI系统运作中位误差(MDPE)=-9.43%,绝对运作中位误差(MDAPE)=25.29%。诱导期A、B、C三组患者的丙泊酚CtED50别为3.48、2.82和2.50 μg/mL;维持期为2.39、1.96和2.01 μg/mL;苏醒期为1.02、0.90和0.79 μg/mL。除维持期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外,其它各项C1ED50都随年龄增加而降低,且都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 Diprifusor TCI系统用于TIVA的可控性和准确性较好,较之诱导期和苏醒期,维持期Ct更准确。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对丙泊酚的敏感性增加,所需丙泊酚Ct降低,老年患者循环系统不良反应增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Diprifusor靶控输注(TCI)系统用于全凭静脉麻醉(TIVA)的可行性及诱导、维持和苏醒期丙泊酚靶浓度(Ct)的半效浓度(ED50).方法102例ASA Ⅰ~Ⅱ级、行全麻择期手术的患者,分为三个年龄组(n=34):A组19~45岁、B组46~64岁、C组65~88岁.术中以Diprifusor TCI系统推注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单次静推行TIVA.根据手术需要及患者生命体征调节Ct.每组随机抽取15例于麻醉的九个时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泊酚血药浓度(Cm).结果该TCI系统运作中位误差(MDPE)=-9.43%,绝对运作中位误差(MDAPE)=25.29%.诱导期A、B、C三组患者的丙泊酚CtED50分别为3.48、2.82和2.50μg/mL;维持期为2.39、1.96和2.01 μg/mL;苏醒期为1.02、0.90和0.79μg/mL.除维持期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外,其它各项CtED50都随年龄增加而降低,且都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Diprifusor TCI系统用于TIVA的可控性和准确性较好,较之诱导期和苏醒期,维持期Ct更准确.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对丙泊酚的敏感性增加,所需丙泊酚Ct降低,老年患者循环系统不良反应增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时,术中唤醒试验时继续持续小剂量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能否改善术中唤醒质量.方法 择期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开始唤醒试验时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n=20)和小剂量瑞芬太尼组(开始唤醒试验时停用丙泊酚但继续小剂量靶控输注瑞芬太尼,n=20).记录2组患者开始唤醒试验时(T0)、遵指令活动手时(T1)、遵指令活动脚时(T2)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及总用量,并观察唤醒时间及唤醒质量.结果 对照组患者T0至T1时间间隔为(10.28±3.46)min,T0至T2时间间隔为(11.72±5.70)min;小剂量瑞芬太尼组T0至T1时间间隔为(11.15±3.91)min,T0至T2时间间隔为(11.92±3.57)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唤醒试验质量评分为1.89±0.63,小剂量瑞芬太尼组为1.34±0.63,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时,术中唤醒试验时继续持续小剂量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可以显著改善唤醒质量,且不延长唤醒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丙泊酚不同诱导方式全凭静脉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倩  柴伟  赵晖  杨永慧  张贵和 《医学争鸣》2006,27(7):645-647
目的:观察不同诱导方式恒速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TIVA),诱导及维持阶段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苏醒期情况,了解恒速输注丙泊酚TIVA是否能够达到全麻要求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找出合适诱导方式. 方法:60例全麻手术患者,均使用丙泊酚恒速输注诱导及维持,随机分为9-7-5恒速输注方案1 min诱导(A)组、2 min诱导(B)组和4 min诱导(C)组,监测麻醉前、诱导和维持期及停药后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合度(SpO2)及脑电图双频谱指数(BIS). 结果:三组在诱导及维持期均能达到满意的全麻要求,诱导期间3组BP,BIS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BP及BIS变化平稳,维持期3组所有监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迅速、平稳苏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恒速输注丙泊酚TIVA可满足全麻诱导及维持的需求,且苏醒迅速、平稳. 其中使用4 min诱导方式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平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中全程复合右美托咪啶对全凭静脉麻醉的影响。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观察注药前(T1)、麻醉诱导前(T2)、气管插管前(T3)、气管插管即刻(T4)、气腹时(T5)、气腹后每15rain(T6、T7、T8、T9)、手术结束时(T10)、拔管即刻(T11)、拔管后5rain(T12)的HR、SBP、DBP的变化。结果D组患者HR、SBP和DBP在T2、T3、T4、T5、T11低于C组(P〈0.05),并在T2~T11均低于T1(P〈0.05);C组患者HR、SBP、DBP在气管拔管时增高(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全凭静脉麻醉复合右旋美托咪啶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平稳。  相似文献   

20.
全凭静脉麻醉下小儿腹腔镜手术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下小儿腹腔镜手术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60例患儿按年龄分为3组:Ⅰ组,新生儿组;Ⅱ组,婴儿组;Ⅲ组,大于1周岁的患儿组,每组20例。患儿均采用气管插管丙泊酚、瑞芬太尼和阿曲库铵全凭静脉麻醉。麻醉期间行机械通气,分别于气腹前、气腹后10、30 min、腹腔放气后5 min及腹腔放气后10 min各时间点记录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peak)、肺顺应性。结果:与气腹前比较,60例患儿的HR、SBP、DBP、Ppeak、PETCO2在气腹后都有所增高(P〈0.05),SpO2和肺顺应性下降(P〈0.05)。其中新生儿组和婴儿组改变明显。结论:腹腔镜手术对新生儿和婴儿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年长儿明显,故需加强围术期监测,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