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PCB基材安全认证申请流程、安全认证项目与安全性能及PCB的安全认证。  相似文献   

2.
(接上期第55页) 2.具体实现中的要点 (1)安全认证 中央电视台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安全认证体系,包括认证及授权服务、数字证书服务和用户存储服务。安全认证平台独立于各个业务功能,并为各个业务功能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数字证书和访问控制及授权服务。因此,节目生产管理系统的安全认证只要采用该安全认证体系即可,如图6所示。具体应用方式如下:  相似文献   

3.
文中研究基于IBE的移动自组网安全接入机制,解决移动自组网拓扑动态变化、高时效性、快速切换等条件下的高效认证问题。对比分析各种认证机制的优缺点以及适用的环境,针对移动自组网内部的接入认证、动态组网认证、跨域认证,分别设计相关的认证流程及安全接入实现途径,保证骨干网、接入子网互联互通时的安全可控,为建设移动自组网安全防护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WLAN安全认证与管理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目前无线校园网成功建设基础上,对Web认证以及802.1x等认证技术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认证方式结合不同管理策略,提出了解决无线校园网中安全认证与管理问题:综合安全认证与管理方案。该方案通过不同认证方式、管理策略以及模块化设计,能够有效地解决无线局域网的安全认证以及管理等问题,为深入研究和应用无线网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网络用户隐私安全态势日趋严重,如何保障网络用户账户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网络认证系统面临的弱口令、"拖库"、"撞库"等安全挑战,文章提出"沃互联"统一认证解决方案,即基于SIM卡统一认证方案,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认证能力。文章首先对现有网络认证系统存在的弊端进行阐述,然后对现有账户体系安全需求进行分析和讨论。根据安全需求,提出"沃互联"统一认证解决方案,介绍系统技术架构,展示系统核心模块功能、业务流程、应用场景。最后提出沃互联统一认证方案未来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6.
无线物理层认证技术:昨天、今天和明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兴通讯技术》2020,(4):58-66
提出了物理层认证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具体包括基于信号内生特征的无线物理层认证技术,面向5G的安全、可靠、低时延无线物理层认证协议设计,以及面向6G的无线物理层认证体系设计。物理层认证技术为无线网络中信息认证提供了灵活的安全保障。未来无线空口技术、网络架构和业务场景的新特性,使得现有研究难以为未来无线认证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防护,而研发新型无线物理层认证技术在诸多方面存在挑战。  相似文献   

7.
2003年8月1日之后,在国家规定的19大类132种产品中,任何一种尚未通过3C认证的产品,都不得在市场上销售。国家质监局坚定不移地表明,中国从此将进入强制认证时代,朝着规范化的市场制度又迈了一大步。目前中国3C认证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安全方面的要求,如电气安全、电磁兼容、辐射等方面。通过3C认证的产品,都会在标签上加注安全认证、消防认证、电磁兼容认证、安全与电磁兼容等4个标识,消费者只要认准“3C认证”的标识,即可放心购买。此次3C认证制度的全面实施,是我国兑现加入WTO承诺、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建立新的认证认可管理体制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8.
《印制电路资讯》2008,(6):59-59
随着我国电路板技术的快速发展,PCB、CCL的安全认证标准已远远不能满足客户要求和产品认证需求。为了使中国的安全认证更符合产品发展要求,并与国际安全认证接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多方听取意见,并学习国外先进的安全认证程序,结合中国企业和产品发展的实际情况。重新修订了PCB、CCL的《CQC标志认证特殊规则》和检验细则。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应用于VOD系统的安全认证技术进行了探讨,详细介绍了WEB应用认证、防盗链认证、数字版权管理认证这3个目前普遍使用的安全认证技术,就采用这些技术的原因、目的以及具体实现方式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安全认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认证是密码学的重要应用方向,也是信息安全领域中常用的技术之一。文章分析和研究了电子商务安全认证技术,阐述了安全认证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常用的身份认证方法,并指出安全认证有多种机制和多种实现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应视具体情况而择之。  相似文献   

11.
业界动态     
我国颁发首批信息系统安全集成服务资质认证证书 3月31日,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在四川成都召开了信息系统安全集成服务资质认证证书颁证大会,24家提供信息系统安全集成服务的单位获得了认证证书,成为首批信息系统安全集成服务资质认证获证单位。此次颁证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信息系统安全集成服务资质认证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是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制度的又一项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中国国家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公布了首批通过资质认证的信息系统安全服务商名单,联创科技成为华东地区首家获得该资质认证的单位。在此次安全服务资质认证前,联创科技已有两位技术人员获得了中国国家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认证的“信息安全服务人员 (CISP)”资质。“信息系统安全服务资质认证”是依据公开的标准和程序,对信息系统安全服务商的技术、资源、法律、管理等方面的资质、保障能力和稳定性、可靠性进行综合而严格评估。在我国,由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依据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管理委员会批准试行的《信…  相似文献   

13.
业界动态     
中国电科院信息安全实验室获得信息安全认证授权11月28日,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IT产品信息安全认证授权实验室授牌仪式在中国电科院举行。这是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开展信息技术产品信息安全认证工作以来,在特定行业内授权的第一家实验室。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主任魏昊、副主任陈晓桦、中国电科院副院长胡毅出席仪式。成为认证授权实验室,是中国电科院在IT产品信息安全测评认证领域一次新的突破,不仅能够面向社会各生产企业、IT产品进行信息安全测评服务,而且进一步完善、拓展了已有的信息安全业务,标  相似文献   

14.
郑贵德  陈明 《现代电子技术》2012,35(17):89-91,95
研究集成口令认证、令牌认证、以及生物认证的机制,其创新在于利用协议消息还原用户的信任状,再利用传统的认证技术完成对后者的鉴别,从而提供一种把应用系统与其用户认证技术分离的集成身份认证机制。该机制易于标准化及推广应用,可为多租户的云环境的安全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一、认证业务 信息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防止系统遭受攻击,如获取信息、破坏系统或获得对资源的非授权访问等。认证则是防止攻击的重要技术,对于开放环境中各种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有重要作用。认证可分为实体认证和消息认证。实体认证是验证消息的发送者是否是真的;消息认证是验证消息的完整性。在达到基本的安全目标方面,实体认证业务和消息认证业务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认识3C认证     
从2003年8月1日开始,我国对国内19大类、132种产品实施了强制认证,即3C认证。3C是ChinaCompulsory Certification(中国强制性认证制度)的缩写,是我国按照世界贸易组织有关协议和国际通用规则,为维护广大消费者人身安全和保护环境,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3C与CCEE(长城认证)和CCIB(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证书)有较大的区别,除了安全认证外,3C还对电磁兼容性还作了详细规定。对3C认证,国家制定了四个统一:公布统一的目录;确定统一适用的国家标准、技术规则和实施程序;制定统一的标志标识;规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凡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的产品,必须经国家指定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取得相关证书并加施认证标志后方能出厂、进口、销售和在经营服务场所使用。3C认证是一种最基础的安全认证和技术标准,主要从健康、安全和环保的角度进行认证,经过认证的产品的安全性、环保性值得信赖。某些指标代表了产品的安全质  相似文献   

17.
认证技术是建立电子商务安全交易系统必不可少的基本组成部分。文中分析了电子商务的网络设施不完善、信用问题及交易安全问题等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介绍了电子商务安全交易中常用的身份认证技术和信息认证技术,并分析认证技术如何确保电子商务信息机密性和完整性,从而为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8月1日起我国将实施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简称CCC认证,或3C认证)。该制度是政府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和动植物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产品合格评定制度。它已被大多数国家广泛采用。它通过制订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和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程序,对目录中的产品实施强制性的检测和审核。凡列入目录的产品,如没有获得指定认证机构的认证证书,没有按规定加施认证标志,不得进口、不得出厂销售和经营服务场所使用。 我国将进口安全质量许可制度与安全认证强制监督管理制度统一起来,实…  相似文献   

19.
异构无线网络中基于标识的匿名认证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异构无线网络中的认证协议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PK算法和改进的ECDH算法的双向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引入用户的临时认证身份和临时通信身份实现用户的身份匿名;提出采用临时通信身份有序对防止重认证过程中的重放攻击,并且在协议设计中规避了密钥泄漏带来的风险。分析表明该协议具有身份认证、会话密钥安全、匿名性等安全属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地区NGN网络的IAD安全认证问题,结合通信网络安全技术理论知识,详细分析了IAD认证码生成和IAD相互认证涉及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新的IAD设备安全认证策略.在NGN实验网中进行了攻击测试,实验数据表明文中的IAD设备安全认证措施是可行的,能有效提升IAD设备接入的安全性,是很具应用前景的一种安全认证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