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近地层氮氧化物和臭氧的区域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近地层氮氧化物和臭氧的区域分布研究方法,使用简化的区域尺度大气污染物传输模型和光化学反应模型,模拟计算了1990年中国主要城市排放氮氧化物的情景下,夏季(7月)主要城市的氮氧化物和相应的臭氧在近地层的浓度分布。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更加重视,光化学烟雾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北方某城市夏季臭氧监测的时间浓度,对臭氧污染的浓度时间以及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以及与氮氧化物的浓度和太阳辐射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绵阳城区开展的空气中臭氧监测,以及同步监测的氮氧化物、气象因子进行了一些研究。结果表明:绵阳城区空气中臭氮深度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未受到臭氧的污染;臭氧浓度与氮氧化物浓度、气温、气压、相对湿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建立四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广州市氮氧化物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瑜  于涛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2):47-48,61
氮氧化物是生成臭氧光化学反应的主要前体物,氮氧化物可以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硝酸盐气溶胶,导致城市能见度下降,出现灰霾现象。氮氧化物也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物质。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近年来氮氧化物的污染不容忽视。本文以2003年-2008年监测数据为基础,对广州市氮氧化物浓度的日变化、月际变化、年际变化作了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氮氧化物浓度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氮氧化物的月际变化呈明显的季节特征,冬季污染较严重,夏季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臭氧浓度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光化学烟雾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空气的重要因素。利用2008年臭氧监测的小时浓度,对臭氧污染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以及臭氧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臭氧浓度呈现明显的日变化规律,臭氧浓度和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浓度日变化呈现典型的负相关,臭氧浓度和温度日变化呈现典型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在化学工业中,硝酸和硝酸化合物的生产,铅室法制硫酸,硝酸盐分解,有机化合物的硝化,某些砷化物、火药和氮肥的生产,以及炉灶、内燃机及汽车的排气均产生氮氧化物。一个年产11~12万吨浓度为40~50%硝酸的工厂,每小时排出含0.3~0.5%氮氧化物的尾气约十万立方米。数量很大的黄烟危及人畜、损坏庄稼。建在山区的工厂,由于黄烟不易迅速稀释和扩散,更直接损害职工的身体健康。氮氧化物是不稳定的气体混合物,主要成分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在空气中很快变成二氧化氮。氮氧化物是有毒气体,表一说明各种不同浓度的二氧化氮的影响。散发在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氮)在阳光紫外线的照射下,放出氧原子并与空气中氧结合成为臭氧。氧原子或臭氧与空气中的碳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同时,臭氧污染对人类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逐渐显现.运用眉山市东坡区"十三五"期间国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监测数据,对眉山市东坡区臭氧污染过程的变化特征进行简要分析.近5年来,臭氧污染天数逐年增多,臭氧污染已然成为制约眉山市东坡区环境空气优良率提升的重要因素.结合臭氧浓度变化规律、氮氧化物浓度变化...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中国大气污染已呈现出煤烟和机动车尾气复合型的污染特征。从美国、欧洲等先进国家和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经验来看,机动车排放是雾霾和臭氧污染的重要来源,尽管机动车尾气中所含的一次颗粒物浓度不高。但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反应后产生大量二次颗粒物,成为PM2.5的重要来源。此外,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发生光化学反应,还会产生臭氧等氧化剂,使二次颗粒物爆发  相似文献   

9.
二次产物浓度比值法是判断臭氧(O3)控制区的主要方法,目前仍存在条件限制和方法缺陷。根据氮氧化物(NOx)与O3、NOx与二氧化氮(NO2)间浓度的相关性,提出可采用O3和NO2间的浓度关系来确定O3浓度控制区类型(NO2控制区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控制区)。通过2016年1月之后550多天的监测数据分析,无论是臭氧O3浓度高值区还是低值区,在绝大多数观察日的大多时段,O3浓度和NO2浓度均存在非线性反比关系,温岭市臭氧O3浓度总体上处于VOCs控制区中。本研究成果还可运用于自动监测站异常数据判断、臭氧数据合理性分析及其污染控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个排气中NO_x的简易、快速定量法。氮氧化物以臭氧氧化,作为NO_3~-吸收在弱酸性溶液中。此吸收液中的NO_3~-浓度在215—230nm波长范围内选用一适当的波长作紫外分光光度测定,依此定量排气中的NO_x浓度。本法NO_3~-浓度  相似文献   

11.
2022年10月20-25日,凯里市首次出现持续臭氧污染事件。基于常规污染物监测资料和气象数据,结合ERA5再分析数据研究了此次污染过程中各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此次臭氧污染呈现明显的区域污染特征。在臭氧污染期间,凯里城区臭氧(O3)平均浓度达123.76±59.76μg m-3,较污染前的O3平均浓度(61.57±29.49μg m-3)大幅上升101.01%;臭氧前体物,包括氮氧化物(NOx)、非甲烷总烃(NMHC)、一氧化碳(CO)在臭氧污染期间的平均浓度与污染前的相比几乎不变;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平均浓度在臭氧污染期间上涨7.69%和10.26%。另外,风场资料显示,在偏弱的东北风的作用下,凯里市的O3浓度变化明显受到外来输送的影响。本研究探索了凯里市秋季臭氧污染的成因,为开展区域臭氧污染季节臭氧及其前体物的协同控制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中试利用空气产生臭氧,在氧化塔中处理造纸废水生化出水,改变臭氧投加量和接触时间,测试出水总氮和硝酸盐氮含量的变化,分析废水中总氮和硝酸盐氮含量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结果表明:氧化后,臭氧化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溶入使废水中的氮含量增加,出水总氮含量为进水的1.01~1.38倍,溶解转移导致的总氮增量不大,仅占出水总氮的6.54%~27.53%。与27.53%的总氮增加率对比,硝酸盐氮的增加量均较大,增加率达到了约78%,氧化转化导致的氮素浓度增加大于溶解转移导致的氮素浓度增加。当接触时间为0.62~2.40 h,出水的总氮为进水的1.07~1.38倍,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加,出水总氮和硝酸盐氮的增加量升高,出水中溶解累积的氮氧化物的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消息三则     
上海第二分析仪器厂、上海冶金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调节器厂、上海分析仪器厂等单位协作造出了具有先进水平的大气监测车。车上装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飘尘仪及色谱等五台分析仪器,能同时连续监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一氧化碳、甲  相似文献   

14.
夏季环境空气中臭氧和氮氧化物变化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分析了宜昌市夏季高温日照天气下环境空气中臭氧和氮氧化物之间的变化趋势,研究了环境空气中光化学反应的时间和程度,提出了重视光化学反应污染和控制氮氧化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短期减排是我国城市应对大气污染事件的重要应急管控手段,但短期减排的效益尚未得到完善分析.2022年3月14~20日,广东省深圳市为抑制新冠疫情传播实施了全市管控,为评估短期减排对华南城市春季空气质量的影响提供独特机会.结合深圳市高精度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气象观测等多源数据,分析了深圳市管控期间前后的空气质量变化.此次管控前和管控期中均有部分日期天气形势静稳,局地污染水平主要反映本地排放,有利于分析本地减排的影响.观测与WRF-GC区域化学模拟都表明,与珠三角周边城市相比,深圳市管控期间由于市内交通源排放显著减少,深圳市二氧化氮(NO2)浓度降低(-26±9.5)%,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降低(-28±6.4)%,细颗粒物(PM2.5)浓度降低(-20±8.2)%,但臭氧(O3)浓度无显著变化[(-1.0±6.5)%].TROPOMI卫星观测的甲醛和二氧化氮柱浓度数据对比表明,2022年春季珠三角臭氧光化学主要受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控制,对氮氧化物浓度降低不敏感,反而可能因氮氧化物对臭氧滴...  相似文献   

16.
西安地区夏季臭氧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WRF-CHEM模式对关中地区2015年7月25日至30日的一次O_3污染事件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地面观测数据对比发现,WRF-CHEM模式基本上可以合理模拟西安和咸阳城市群O_3和NO_2的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敏感性试验表明,在臭氧生成的峰值期(12:00—18:00 LT),交通源是城市重要的O_3源,无论在高浓度臭氧条件下还是低浓度臭氧条件下,贡献量都高于15μg?m~(-3),平均贡献量均高于24μg?m~(-3);工业源仅在臭氧峰值生成时期贡献明显;生物源无论在高浓度还是低浓度臭氧的条件下,平均贡献都在16μg?m~(-3)以上;居民源的贡献基本低于10μg?m~(-3);能源生产源有降低O_3质量浓度的作用,但在臭氧生成的峰值时期,能源生产源可以增加O_3质量浓度。随着交通源排放量的增加,O_3的质量浓度逐渐增加,尤其在臭氧的峰值期。在臭氧生成峰值期,当氮氧化物(NOx)减少50%时,除城市中心臭氧浓度略增加,其他地区臭氧质量浓度均在下降;当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少50%时,城市群内臭氧质量浓度都在下降;当NO_x和VOCs同时减少50%时,臭氧质量浓度都呈现下降趋势,减少量可达20μg?m~(-3)以上。在整个研究区域内,H_2O_2/HNO_3比值均在0.6以上,这表明西安和咸阳城市群属于NO_x控制区。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大气中NO、NO2和O3浓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臭氧(O3)是城市污染大气中的首要光化学污染物,其变化规律与氮氧化物(NOx=NO NO2)关系密切.采用49C臭氧分析仪和42CTL氮氧化物分析仪对北京城区O3和NOx浓度进行了连续观测,时间为2004-08~2005-07.结果显示,O3和OX(O3 NO2)浓度在午后15:00左右出现峰值,NOx呈双峰态日变化,在07:00和23:00左右出现峰值.不同季节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存在差异,O3和NOx浓度分别在夏季和冬季达到最大.NOx浓度存在100×10-9(体积分数)的"分界点",NOx低浓度时以NO2为主,NOx高浓度时NO占大部分.OX区域贡献和局地贡献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前者主要受区域背景O3的影响,在春季最大,后者主要受局地NOx光化学反应的制约,在夏季最强,同时OX组分呈现显著的昼夜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金丹 《环境科学》2022,43(1):132-139
为研究上海市夏季臭氧高发季节大气VOCs在臭氧生成中作用,选取2018年5~8月大气臭氧较高的时段,在淀山湖科学观测研究站对103种挥发性有机物、臭氧和氮氧化物等环境污染物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上海臭氧高发季节大气平均φ(VOCs)为32.7×10-9,羰基化合物是VOCs的主要组分,所占质量分数达35.0%.羰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夏季臭氧污染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以2009年8月为例分析了深圳市夏季臭氧污染情况及污染气象特征,基于二维空气质量模式对臭氧污染控制进行数值模拟. 结果表明:深圳市8月各监测点均存在臭氧超标现象,污染形势严峻;副热带高压控制和热带气旋外围下沉气流是造成夏季出现高浓度臭氧的主要天气过程,此时大气边界层混合层高度在500~800 m,且近地面风速约在5 ms以内,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臭氧的生成受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和氮氧化物(NOx)排放的共同影响,其中VOC排放的影响较大,深圳市臭氧控制应以降低VOC排放量为重点,模拟得出对VOC和NOx按25∶1~40∶1的比例协同减排可有效降低臭氧污染.   相似文献   

20.
臭氧污染主要是由前体物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的过量排放引起的,通过NOx/?SO2的比值可得知西安地区已经受到了光化学烟雾型污染的影响,大气中臭氧含量与NOx的含量相关性较高;西安13个站点的8小时平均浓度分布变化大体可分为单峰变化和持续递减类型,浓度主要集中在0?—?90 μg???m?3,不同站点臭氧含量相差较大;2013?—?2016年,高新西区臭氧超标天数最多,为146天,是超标天数最少的兴庆小区的2倍多。高浓度臭氧主要出现在高温度、低湿度、实时风向为东南风或南风的天气。此外,治理臭氧污染必须限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同时研究表明来自秦岭的植物VOC对于西安臭氧浓度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