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指出规范中对于选配空调冷热水系统和集中供暖系统的循环水泵时需要计算的"耗电输冷(热)比EC(H)R"和"耗电输热比EHR"公式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规范"术语"里对于"耗电输热比EHR"和"耗电输冷(热)比EC(H)R"的定义,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了正确的计算公式,并把该公式和规范里的公式进行了计算误差比较,建议应该采用该公式来计算空调冷热水系统和集中供暖系统的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EC(H)R"和"耗电输热比EHR"。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
齐鲁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供排水厂针对乙烯水务车间第三循环水场(三循)存在的电耗高实际问题,于2015年开展了循环水整体优化节电改造项目,通过优化循环水系统节能运行模式、更新高效率节能型循环水泵、新增循环水泵和冷却风机变频设备及强化节能管理等一系列技改措施,用电量逐渐下降,节能效果逐步显现,达到了预期既定目标。三循自实施节能优化和自动控制系统改造并正式投入运行以来,工艺指标可控,设备参数正常,循环水泵和冷却风机运转平稳,系统高耗电现状得到明显改善,优化运行11个月共计节约电量545.7×10~4kWh,创效322.5万元,收到了较好的节电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绍瑞 《山西建筑》2015,(1):119-121
根据吐鲁番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区域供热供冷特点,在地下水取水、回灌、水温和水量获得保证的条件下,在设计上采取了一系列提高系统能效的措施,包括尽量缩小水源热泵系统的作用半径,并采用高效循环泵,控制输送水泵的耗电输热比;选择水源侧大温差且高效的热泵机组,优化机组设计参数等,实施方案在注重节能效益的同时也使系统的经济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遵化市某住宅小区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冬季运行工况进行了长期测试,分析了机组的运行情况、节能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机组运行稳定,供热效果良好,系统性能系数可达1级标准,但系统耗电输热比较大,水泵效率偏低;与常规供暖系统相比,具有明显的节能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热水采暖系统循环水泵的选型与节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权敏 《煤气与热力》2001,21(1):74-77
结合扬子石化公司生活区采暖工程的实例,分析了循环水泵性能参数偏大的原因,多台水泵并联运行的弊病,以及对节能指标--耗电输热比(EHR)进行了核算,提出合理确定循环水泵性能参数、工作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借助对武汉某酒店定频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冷(热)源与末端双变流量一级泵系统调适,分析定频空气源热泵制冷最小流量特性、计算并测试了末端管路供回水压差,分析变频水泵频率特性,制定了空气源热泵与末端用户双变流量系统控制策略,将系统水流量按照热泵台数分为5个挡位满足热泵最小流量,冷冻水温度控制在6~15℃之间,室内温度24~27℃,相对湿度45%~65%,在满足舒适性条件下,与传统冷源定流量、末端变流量运行相比,水泵节能57.5%,热泵节电6%。  相似文献   

7.
因水泵设计选型过大,中央空调变水量系统在部分负荷运行时,同样存在"大流量小温差"问题。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基于水泵变频功率模型和水泵全年运行能耗简化模型,探讨水泵变频的运行特性及节能潜力。结果表明:水泵变频综合效率随着负荷率的降低而降低;在相同的水泵转速比下,单台水泵的效率比两台并联水泵的综合效率高。当空调系统计算流量小于单台水泵的额定流量时,采用单台水泵变频比采用两台水泵并联变频运行要节能。当水泵设计选型过大时,经换泵改造,一大一小组合的水泵变频比两台相同水泵并联变频运行更节能。  相似文献   

8.
以一次泵空调冷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水力特性与节能方式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末端为空调机的一次泵水系统易出现大温差小流量的情况,而末端为空调机与风机盘管组合形式的系统易出现小温差大流量情况。在冷负荷减少时,为更好的确保一次泵空调冷水系统节能运行,采用定水量系统调节冷水机组出口水温时应减少水系统的旁通水量;采用水泵变频调节且水泵所占空调水系统能耗比大于0.3,当系统的水力特性越接近末端为空调机形式的水力特性时,采用水泵变频调节效果越好(节能率大于10%)。在采用调节冷水机出水温度和变频调节冷水量匹配冷负荷时,冷水过量情况仍然存在,需旁通水量,水泵定频和变频时,可分别根据单台冷水机水流量的1.2~1.8、0.2~1倍来选择旁通管径。  相似文献   

9.
文中首先阐述了热水采暖系统中耗电输热比的概念,耗电输热比的提出使得采暖系统输配能耗的限值有了具体的指标。在此基础上,作者详细介绍了耗电输热比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不同工况下采暖系统耗电输热比的限值表,利用该限值表,设计人员可以根据管网长度及供回水温差,方便地校核耗电输热比,这对热水采暖系统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对采暖管网中水泵选型过大的问题起到了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热水供暖供热系统耗电输热比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祥 《暖通空调》2001,31(2):15-17
分析了热水供暖供热系统的节能指标-耗电输热比(EHR)应用中的若干问题,给出了适用于多种热源和热用户形式的EHR理论值的计算公式,以及针对不同的设计供回水温差及循环水泵效率的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11.
热水采暖系统循环水泵选择分析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热水采暖系统循环水泵扬程、流量的选择;热水循环水泵并联运行台数和流量的确定;循环水泵节能指标;循环水泵运行工况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耗电输热比EHR的基础上引申得到了热水循环泵输送能耗与系统供热量的一次能耗比EHR'指标,并根据对海水源热泵区域供热系统EHR'指标的不同控制要求,得到了系统的最大供热半径.经计算,当热水供回水温差为10℃,海水源热泵区域供热系统的EHR'指标分别控制在5%,10%,15%,20%时,系统的最大供热半径应分别为0.875,2.75,4.625,6.5 km.  相似文献   

13.
从用户侧支管与区域输配干管的连接形式上,将区域型三级泵直供系统分为解耦式与非解耦式2类。对于2类不同的形式、区域输配管网侧压差控制点数量、压差控制点与用户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分类给出了二级泵与三级泵选型扬程的确定方法。针对非解耦式区域型三级泵直供系统给出了7个算例的实际计算选型结果,并提出了该类系统的定压设计要点。基于解耦式与非解耦式系统水泵选型扬程确定方法,探讨了2类系统耗电输冷(热)比计算的环路选取与水泵扬程取值原则。  相似文献   

14.
汽-水换热器是供热行业应用广泛的核心设备。合理选择合适的换热设备是供热行业节能管理的优先选择。根据选择、使用激波加热器的经验,2010-2011采暖季我们选用了基于模块化喷射混凝器的增压换热机组,为实现蒸汽热力站的节能运行和无人值守夯实了基础。通过分析该产品在蒸汽热力站应用中构成的混水系统及其实际运行数据,讨论了循环水泵、补水泵的选型和回水定压控制策略,以及节电、节水、节热原理与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空调水系统中循环水泵的合理设置是保证中央空调正常运行和实现节能的关键。本文结合自身调查,对实际工程中出现的循环水泵位置、扬程选择不合理,循环水泵冬夏共用,一次泵系统使用变频泵,联锁起停等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电厂循环水存在大量低温热源,由于这部分循环水的温度一般只比环境温度高10℃左右,品位不高,利用起来十分困难。而热泵具有将低温热能提升为高温热能的能力,因此可以利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热电厂循环冷却水中所蕴含的低温热量,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厂的热利用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本文采用单耗分析理论,对吸收式热泵系统进行热经济性分析,以期寻找系统中(火用)损耗最大的设备,为节能降耗提供理论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发生器是吸收式热泵(火用)损最大部位,附加单耗为6.03g,(火用)损比例达到49%,需要对其进行优化,以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北京某建筑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控制方案下其节能潜力进行了研究。通过构建冷水机组、冷却塔风扇和冷却水泵的能耗模型,分析了冷却塔风扇变频、冷却水泵变频和二者同时变频3中控制策略下系统的总体能耗。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上述3中控制策略时,由于冷却水温度升高,冷水机组能耗有所上升,但同时水泵风机能耗减小,综合来看整个供冷季内系统总能耗下降;冷却塔风机变频的节能量和室外湿球温度相关;冷却水泵变频节能量和建筑冷负荷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以广州白天鹅宾馆为例,以现有能耗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南方地区既有星级酒店的用能特点,发现该酒店通风空调系统能耗最大,占常规能耗的66.9%;其中空调主机能耗所占空调通风系统总能耗的比例最大,为49.66%;其次为空调末端(空气处理机、新风处理机、风机盘管)能耗,为25.54%;第3位为水泵能耗,为14.39%。为此,有针对性地提出节能改造对策:采用高效制冷机,冷水大温差(8℃),冷水泵、冷却水泵变频,直流无刷风机盘管变风量控制,高效节能风机、空气处理机组,双工况高效水-水热泵热回收热水系统等措施和技术,逐一论证了其实现的可行性及节能效果。通过分析酒店空调通风系统各部分节能效益,获得了空调通风系统节能改造的节能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吸收式热泵应用于湿冷热电厂的实际性能,分析了某热电厂4×220 MW燃煤供热机组采用吸收式热泵后整个供暖季的运行数据,测试了吸收式热泵驱动抽汽、循环水参数及一次网参数,分析了吸收式热泵实际运行COP及循环水余热回收量。实验数据表明,该湿冷热电厂采用吸收式热泵后热泵COP达到1.43,年回收循环水余热量306 672.9GJ,折合标准煤10 477.4t,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对大楼屋顶型风冷热泵空调系统进行现场现状掌握、调研测试、节能潜力诊断等,提出节能改造方案、控制策略等方面,确定了屋顶型风冷热泵空调系统节能改造设计及施工方案。经济性分析表明,该节能改造方案能产生明显的节能效果,并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