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正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和国家地热能中心等多单位共同举办的"干热岩选区、勘探和开发学术研讨会"上获悉,经过66天的钻探,我国东部第一口干热岩参数井日前在琼北圆满完钻,钻井在深度4 387米处钻获超过185℃干热岩,标明中国东部沿海存在干热岩,对我国干热岩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该钻井的选区、勘探是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基于吸收式循环的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并对废热回收专用吸收式热泵和吸收式换热机组的原理进行了介绍。该技术在内蒙古赤峰市和山西大同市分别进行了小规模和中等规模的示范,运行结果显示项目节能率约50%。通过吸收式换热机组显著降低一次网回水温度,在热源厂内利用供热抽汽作为吸收式热泵机组的驱动热源,吸取电厂汽轮机或者各类工业装置排放的废热,对热网水进行逐级加热向建筑供暖,大幅提高电厂及工业企业能源利用效率,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保效益。在我国当前能源紧缺的社会背景下,新技术将在回收工业废热、集中供暖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干热岩能源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高效低碳清洁能源,全球已发现干热岩的储存量是所有国家石油、天然气总储存量的几十倍,干热岩的开发利用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低碳环保、节能减排、治污减霾的重要举措。以勘探开发历程为思路,综述了国内外干热岩的分布、勘探开发、热储层研究、利用的技术现状,分析了开发利用干热岩能源需攻克的技术瓶颈,对其未来的勘探开发利用前景从各国政府重视程度、能源转型和发展的先进技术等方面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正>能源局综合司与国土资源部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组织编制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通知指出,近期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以浅层地温能供暖(制冷)、中深层地热能供暖及综合利用为主,具备高温地热资源的地区可发展地热能发电。远期发展中温地热发电和干热岩发电,并提高地热综合利用水平。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大纲提出,2015年、2017年和2020年底地热供暖(制冷)面积、地区地热资源供热比例、新增地热发电装机容量、替代标煤数量和总碳减排量、总投资、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气化山西"的实施可以发挥全省资源优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为构建绿化山西、净化山西和健康山西发挥巨大作用。推进"气化山西"符合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充分体现了"资源环境效益"优先原则,是建设山西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山西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建设环保、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干热岩钻井液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岩钻井液遇到的2个主要关键问题是抗高温和堵漏能力。分析了干热岩钻井施工的地质特点和钻井液技术难点,调研了干热岩钻井液体系及现场应用情况,总结了适合不同地层条件的国内外干热岩钻井液新技术,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干热岩钻井液仍是以聚磺钻井液为主的水基体系,已研究出抗高温泡沫钻井液、充气钻井液、液氮流体等,他们在现场的应用效果明显;具有地层伤害小、抗温抗盐、地层适应性强、环境友好等特点的体系是干热岩钻井液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干热岩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热岩是一种储量大、分布广、清洁环保的特殊地热资源,美国、法国等国家已成功开发利用干热岩来发电、取暖,我国很多地区均发育有可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干热岩资源,但目前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干热岩高效开发对于调整能源结构、强化雾霾治理、应对气候挑战具有重要意义,而压裂技术能在热储层中形成复杂微裂隙系统,从而大幅度增加换热体积,是将干热岩资源转变为能源的关键。在介绍国内外干热岩压裂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国外干热岩主体压裂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国内干热岩开发面临的形势及压裂技术难点,提出了国内干热岩压裂技术攻关方向,即开展干热岩高温岩石力学及地应力特征、热应力作用下缝网形成机制研究,耐超高温分段/分层压裂工具研制,高温硬地层体积压裂设计方法与软件开发,裂缝长期实时监测技术研究等,以尽快形成适合我国干热岩储层特点的配套压裂技术,加快干热岩资源的开发利用进程。   相似文献   

8.
干热岩地热资源潜力巨大,其开发技术主要依赖于油气钻井技术的移植。鉴于干热岩地热资源的特殊性,需要分析油气钻井技术在其开发中的适应性,以便进行改进,从而更快、更好、更经济地开发该资源。在分析干热岩地热资源地层分布特征及其与常规油气资源异同点的基础上,总结了干热岩地热资源开发对钻井工程方面的技术需求;结合当前油气资源开发在安全高效快速钻井、耐高温、高效破岩、高精度表征描述、低成本开发等方面的技术特点,分析了常规油气钻井技术在干热岩地热资源开发中的适应性,明确了可移植于干热岩地热资源开发的油气钻井技术,提出应重点研制耐高温井下工具和工作流体。研究表明,部分油气钻井技术可移植于干热岩地热资源开发,但是鉴于干热岩地热资源对钻井技术的特殊要求,还需要开展针对性的科技攻关。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海上某油气田群开发项目为例,分析了伴生气回收、余热回收、高温油管换热、电潜泵"一对一"变频控制、油管尺寸优选、终端减排等节能措施在该油气田群开发项目的应用情况,并对其产生的节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上述节能措施在该油气田群开发项目产生的年节约能量达2.15×1015J,折合标煤(当量值)71 231 tce,占项目总能耗的65.1%;并且可使该项目海上工程的能量利用率从20.1%提高到44.1%,达到海上油气开发项目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石油化工设计》2018,(2):82-82
中国地质大学和国家地热能中心等多单位共同举办的"干热岩选区、勘探和开发学术研讨会",经过66天的钻探,我国东部第一口干热岩参数井日前在琼北圆满完钻,钻井在深度4 387 m处钻获超过185℃干热岩,表明中国东部沿海存在干热岩,对我国干热岩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上半年,国内干热岩勘查在青海共和盆地取得重大突破,首次钻获温度超过200℃的高温优质干热岩体。业内专家认为,干热岩作为清洁能源,资源储量巨大且可再生,未来或有望参与推进国家能源结构调整。但是目前干热岩在后期的开发利用上存在极大技术瓶颈,建议汇聚多方力量,集中攻破技术难关,并探索在共和盆地推进建设国家干热岩开发示范基地。国内首次钻获高温优质干热岩  相似文献   

12.
“双碳”目标下,2021年冀东油田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建设了首个中国石油域外清洁能源地热供暖项目,建成集中供暖面积235×104m2,后期扩建至310×104m2。文章从地面工程建设布局、抽水回灌试验及实施效果、地质资源评价体系、“6类18项”地热能开发技术运用,以及管理经验等方面进行分析,认真分析武城县地热地质情况,通过地热资源评价,合理制定及实施采灌试验,依托中国石油勘探开发、地质评价及工程建设等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优势,进行地热开发工程建设,达到项目建设运行效果,实现政府民生供暖项目保障要求,满足各项地热开发利用规范标准。该项目每年供热量55.656×104GJ,折合标准煤5.417×104t/a,减排CO2量3.7919×104t/a,为成功实施城区集中供暖清洁替代探索出一条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3.
利用干热岩替代原油燃烧降低稠油开发成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热岩普遍分布在地壳中,赋存了大量热能,且属于不含水的高温岩体,已应用于发电技术。针对稠油热采中需要燃烧大量原油产生蒸汽的问题,开发了干热岩替代技术。干热岩辅助采油是通过向干热岩中注水形成高温蒸汽或热水后,再由地面采出用于加热油层,从而提高稠油流动能力。干热岩有助于实现水热裂解降黏技术,在油层将稠油改质为稀油。目前已具备钻深井、稠油热采等配套技术,建议在有利区块开展干热岩辅助采油先导试验。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的油田供暖系统不能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供暖问题的现状,依据油田供暖系统的运行特点,从供暖方式和日常管理两个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分时分区的供暖方式来控制办公楼宇、工业厂房等室内的温度,以达到在整个供暖季大幅度节能、节电,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标,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固井是保证干热岩全生命周期井筒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研究共和盆地干热岩地质特征和赋存条件,提出了干热岩固井的主要技术难点。针对干热岩高温固井问题,研制出了高温缓凝剂BCR-320L,优选抗高温降滤失剂BXF-200L(AF),探索了不同硅粉加量下水泥石强度的衰退机理,形成了干热岩超高温水泥浆体系。实验结果表明,该水泥浆可以满足循环温度为200℃的固井要求,水泥浆稠化时间可调,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在200℃下强度不衰退,72 h抗压强度可达44.1MPa。该水泥浆在青海共和干热岩GR1井中成功应用,现场固井施工顺利,裸眼段固井质量优质,为后续干热岩固井的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固井是保证干热岩全生命周期井筒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研究共和盆地干热岩地质特征和赋存条件,提出了干热岩固井的主要技术难点。针对干热岩高温固井问题,研制出了高温缓凝剂BCR-320L,优选抗高温降滤失剂BXF-200L(AF),探索了不同硅粉加量下水泥石强度的衰退机理,形成了干热岩超高温水泥浆体系。实验结果表明,该水泥浆可以满足循环温度为200℃的固井要求,水泥浆稠化时间可调,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在200℃下强度不衰退,72 h抗压强度可达44.1MPa。该水泥浆在青海共和干热岩GR1井中成功应用,现场固井施工顺利,裸眼段固井质量优质,为后续干热岩固井的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汽水换热系统节能优化设计方法。该设计采用螺旋螺纹不锈钢管壳式换热机组、恒压恒温供暖、回水再用等先进技术方案,换热效率提高10-18%,用汽量为往年的1/3-1/2,采暖效果舒适、运行稳定、节能经济。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北方很多城市为有效治理大气污染,都在大力推进城市供暖煤改气。针对天然气供暖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价格问题,以乌鲁木齐市为例,在建立考虑节能效率影响的热力企业价格承受力计算模型和考虑环境效益的天然气供暖的利用价值评估模型的基础上,对天然气供暖的利用价值和热力企业的承受力进行了分析,认为天然气供暖的环境价值高,对环境治理贡献突出,但现行价格未能体现天然气供暖利用价值,同时也认为提升热力企业的天然气价格承受力是理顺天然气供暖产业链价格水平、确保天然气供暖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建议建立气热价格联动机制,适当提高终端热价水平;积极推进建筑节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油田节能》2007,18(1):6-6
日本环境省发表声明,其总部今冬将基本停止供暖,以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给全社会作出节能的表率。位于东京的日本环境省,每年12月1日至来年3月底供暖是长期以来的惯例。为此,环境省总部进行了为期1个多月的停止供暖试验,发现员工健康和工作并未因此受到影响,因此决定今冬基本取消供暖,只在每周一上午和室温低于17℃时短暂供暖。  相似文献   

20.
可按户计量的住宅供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暖计量、按用热量收费是住宅供暖节能的必要措施。多年来,住宅供 暖收费按面积计费,单位支持,与用户个人利益无关。室内系统亦无调控手段,供暖用热浪费大。且现有供暖系统形式也不利于供暖用热的艽约及采取按户计量措施,因此应在新建住宅中采用更合适的系统形式来满足用热按户计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