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合成了2种salen型配体及其具有N2O2配位模式的salen型铜、镍金属配合物ML1和ML2[M=Cu,Ni;salen型配体L1=N,N'-双(4-羟基-邻羟苯亚甲基)-2,2'-联苯二胺;L2=N,N'-双(3,5-二叔丁基-邻羟苯亚甲基)-2,2'-联苯二胺];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1H NMR)、电喷雾质谱(ESI-MS)、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元素分析等对配体及目标金属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循环伏安法电化学研究发现,在-1.5~+1.5 V电势扫描中,CuL2和NiL1只有一组单电子准可逆氧化还原过程,而NiL2发生了两次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2.
首次报道了新型Schif碱类配体双[N,N-亚烃基-2,2-(苯亚甲基)二(3,4-二甲基吡咯-5-醛缩亚胺)]和双[N,N-(1,2-亚乙基)-2,2-(4-甲氧基苯亚甲基)二(3,4-二甲基吡咯-5-醛缩亚胺)]及其双锰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光谱特征及用配合物催化PhIO单加氧化环己烷反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2,6-二羟甲基吡啶(1)经活性MnO_2氧化得到2,6-二甲酰基吡啶(2)。邻硝基苯酚与N-取代的二(氯乙基)胺在DMF溶液中反应,得到N-取代的1,5-二(邻硝基苯氧基)-3-氮杂戊烷(3a~3c),再经水合肼/Raney Ni还原,获得N-取代的1,5-二(邻氨基苯氧基)-3-氮杂戊烷(4a~4c)。利用Ba~(2 )作为模板离子,(2)分别与(4a~4c)反应,合成了一类新的含吡啶环系西佛碱大环配合物Ⅰ~Ⅲ,配合物Ⅰ、Ⅲ经与NaBH_4的乙醇溶液还原解络,得到氮杂大环自由配体Ⅳ和Ⅴ。所有西佛碱大环配合物和氮杂大环自由配体均经元素分析、IR、~1H NMR、MS等证实了它们的结构和组成。  相似文献   

4.
2, 6-二羟甲基吡啶(1)经活性MnO~2氧化得到2, 6-二甲酰基吡啶(2)。邻硝基苯酚与N-取代的二(氯乙基)胺在DMF溶液中反应, 得到N-取代的1, 5-二(邻硝基苯氧基)-3-氮杂戊烷(3a~3c), 再经水合肼/Raney Ni还原, 获得N-取代的1, 5-二(邻氨基苯氧基)-3-氮杂戊烷(4a~4c)。利用Ba^2^+作为模板离子, (2)分别与(4a~4c)反应, 合成了一类新的含吡啶环系西佛碱大环配合物I-III, 配合物I、III与NaBH~4的乙醇溶液还原解络, 得到氮杂大环自由配体IV和V。所有西佛碱大环配合物和氮杂大环自由配体均经元素分析、IR、^1H NMR、MS等证实了它们的结构和组成。  相似文献   

5.
新型Schiff碱单核配合物的合成及光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新型Schiff碱配合物-双[N,N’-亚乙基-2,2’-(苯亚甲基)二(3,4-二甲基吡咯-5-醛缩亚胺)]合单金属配合物MH_2L[M=Mn(Ⅱ)、Fe(Ⅲ)Cl、Cr(Ⅲ)Cl、Cu(Ⅱ)、Co(Ⅱ)、Ni(Ⅱ)、Zn(Ⅱ)]的合成方法及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6.
用超声辐射催化方法,合成了C23H19N2SF3O2Zn(1)-Zn(2)C8H5SF3O2双核锌大杂环配合物,经IR,^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表征.通过波谱分析表明,Zn(1)采取dsp^3杂化与1,2--二氮-5,8-二氧-3,4,10,11-双(苯并)环十四-13-三氟甲基-1-噻吩配位,Zn(2)采取sp^2杂化与1'-噻吩-3’-三氟甲基-1',3’-二丙酮配位,形成双核锌(Ⅱ)树状型配合物.  相似文献   

7.
通过N3O2大环化合物1,12,15-三氮杂-3,4:9,10-二苯-5,8-二氧杂环十七烷(以下简称为L)与乙酸酐、苯甲酰氯、邻苯二甲酸酐在吡啶介质中反应,合成了N,N’,N”-三乙酰(L^1)、N,N’,N”-三(2-羧基)苯甲酰(L2)、N,N’,N”-三苯甲酰(L3)N3O2大环配体,并制备了L^1的Sm,Eu,Tb,Dy稀土硝酸盐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热分析、红外的测定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1母体环上的醚氧、酰胺氮均没有参与对稀土离子的配位,并推测了配合物的可能组成。室温下研究了配合物的固体荧光光谱,固态时的配合物(除Sm^3 配合物外)均有较强荧光,其中Tb^3 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最高,表明配体三重态的能量与Tb^3 的振动能级更为匹配。在Eu^3 的配合物中,强度比η(^5Do→^7F2/Do→^7F1)=3.7,表明Eu^3 处于一非对称配位环境中。  相似文献   

8.
孙斌  陈骏如  胡家元  李贤均 《化学学报》2001,59(9):1418-1423
合成和表征了三个新的冠醚化双西佛碱4',5'-双(2-羟基苯亚甲基亚氨基)苯并-12-冠-4(L^1H2),4',5'-双(5-氯-2-羟基苯亚甲基亚氨基)苯并-12-冠-4(L^1H2)和4',5'-双(5-溴-2-羟基苯亚甲基亚氨基)苯并-12-冠-4(L^3H2)以及它们的钴配合物。在吡啶溶液中和不同温度下,测定了配合物的饱和吸氧量,求出了它们的氧加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H°,△S°,并以这些配合物为催化剂,活化分子氧氧化环已烯制备环已烯酮,通过与未冠醚化的类似物作比较,讨论了冠醚环的引入对配合物与氧分子加合性能以及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分别合成了U(Ⅵ)和Th(Ⅳ)与双席夫碱N,N’-双[(1-苯基-3-甲基-5-氧-4吡唑啉基α-呋喃次甲基]邻苯二亚胺(HPMα FP)2pen形成的新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摩尔电导等方法测试,确定其组成为:[UO2(PMαFP)2pen]和[Th(PMαFP)2pen(NO3)2].对新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抗菌实验表明,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0.
陈新斌  杨艳 《有机化学》2001,21(4):289-293
首次报道了新型Schiff碱双核配合物-双[N,N"-亚烃基-2,2'(苯亚甲基)二(3,4-二甲基吡咯-5醛缩亚胺)]合双锰及双铁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11.
Salen型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合成了两种新型Salen配体H2L1(N,N?-3-二甲氧基-邻羟苯亚甲基-4,5-二甲氧基-1,2-苯二胺)、H2L2(N,N?-3-二甲氧基-邻羟苯亚甲基-4,5-二硝基-1,2-苯二胺)及相应的镍、铜、锌金属配合物ML1、ML2(M=Ni,Cu,Zn),并分别采用核磁共振(1HNMR)波谱、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红外(IR)光谱、质谱(MS)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探究了配体及其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发现,与H2L1相比,配体H2L2由于引入强的吸电子基团―NO2,其荧光强度减弱.相对于配体,锌离子的配位则导致其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增强,而镍和铜离子的嵌入则使得配合物ML1、ML2(M=Ni,Cu)荧光猝灭.对电化学性质的研究表明,CuL1的氧化还原过程为准可逆的单电子过程;与H2L2相比,配体H2L1由于引入强的给电子基团―OCH3,其溶液的导电性降低.  相似文献   

12.
新型双芳烃桥连的salen钛配合物是一种高活性的催化三甲基硅腈对醛不对称加成反应的催化剂,底物与催化剂用量比率可达1 000:1.由(R,R)-1,2.环已二胺和3,5-二叔丁基水杨醛合成的催化剂4在催化三甲基硅腈对醛不对称加成反应中达到87%的对映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一种新颖三齿配体(L),N-(4-甲基苯)-N’-(2-(4-甲基苯氨基)乙基)乙烷-1,2-二胺,并制备了它的四种过渡金属配合物,结合元素分析、红外、1 HNMR和摩尔电导,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ML(NO3)2](M=CuⅡ,CoⅡ,NiⅡ,ZnⅡ).用X-ray单晶衍射解析了Zn-L和Ni-L的单晶结构.通过紫外、荧光光谱研究了这四种金属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根据结果推断出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方式可能均为静电结合.Cu-L,Co-L,Ni-L,Zn-L与DN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3.34×104,7.65×103,2.15×104,2.40× 104.  相似文献   

14.
项萍  陈龙海  邬金才  唐宁 《化学研究》2008,19(4):97-101
合成了在5,5’位上分别含羟基叔胺基和酯基叔胺基取代基的新型手性水杨醛Schiff碱的Salen Mn(Ⅲ)配合物1~4.在CH2Cl2/H2O反应体系中,以吡啶氮氧化物(PyNO)为助催化剂,NaCl0为氧化剂,考察了配合物1—4对苯乙烯环氧化的催化性能.以氯化-双[3-(叔丁基)-5-(N,N-二(乙醇基)氨基亚甲基)水杨醛]缩(1r,2R)-二苯基乙二胺[N,N’,O,O’]锰(Ⅲ)2和氯化-双[3-(叔丁基)-5-(N,N-二(乙酰乙酯基)氨基亚甲基)水杨醛]缩(1R,2R)-二苯基乙二胺[N,N’,O,O’]锰(11I)4为例,研究了不同的离子液体[BMIM]PF6和[BMIM]BF4对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离子液体的加入均能使催化剂循环使用,在离子液体[BMIM]PF。中,配合物2和4催化得到的环氧化物ee%值分别为53.2%和55.8%,且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四次,效果好于在离子液体[BMIM]BF4中对苯乙烯的催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存在于生命体中的甲烷单加氧酶是一种双金属单加氧酶,其结构及催化作用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为了模拟甲烷单加氧酶的催化作用,探讨甲烷单加氧酶中两个金属离子间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本文按前文方法合成了双[N,N’-亚乙基-2,2’-(苯亚甲基)二(3,4-二甲基吡咯-5-醛缩亚胺)]合单金属配合物MH2L(1~7)及双金属配合物MnML(8-14)(结构见Scheme 1).  相似文献   

16.
以咔唑为初始原料,经NBS亲电取代、Ullmann和Buchwald-Hartwig偶联等反应,合成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空穴传输材料N4,N4’-二(9,9-二甲基芴-2-基)-N4,N4’-二(9-苯基咔唑-3-基)-(1,1’-联苯基)-4,4’-二胺,利用1H NMR、13C NMR、IR和MS等分析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TG、UV-Vis及荧光光谱研究了物质的热稳定性和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3个新型开链冠醚Schiff碱-稀土离子三元配合物RE(H2L)(Mq)(NO3)3,其中RE=Nd3 ,Er3 ,Yb3 ,配体H2L=N,N-双(邻羟苯亚甲基)-3,6-二氧杂-1,8-二氨基辛烷,Mq为8-羟基喹哪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热重-差热分析(TG-DTG)等手段对配合物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3种新型结构稀土三元配合物在不同温度(77 K和300 K)时的近红外发光光谱.  相似文献   

18.
以吡啶-2,6-二甲酸(DPA)为起始物,合成了4-羟甲基吡啶-2,6-二甲酸(4-HMDPA)和4-(N,N-二羧甲基氨基)亚甲基吡啶-2,6-二甲酸(4-BMDPA)两种新型多功能配体,并制备了DPA,4-HMDPA及4-BMDPA的Tb(Ⅲ)和Eu(Ⅲ)配合物,对配合物的固体和溶液态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在吡啶4位引入弱吸电子基团4-羟甲基会减弱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强度; 在水溶液中稀土配合物与溶液的pH值有着密切的关联,中性水溶液中荧光强度较大; 分子偶极矩较小的溶剂中稀土配合物荧光强度较强. 表明4-BMDPA是较理想的稀土荧光敏化剂.  相似文献   

19.
合成并表征了2个含有多羟基官能团的新型手性Salen((R,R)-N,N′-[2,2′-双(次氨基次甲基)]双[4-(亚甲基-N,N′-二乙醇氨基)-6-(1,1-二叔丁基)苯酚]-1,2-环己二胺) (5)和(R,R)-N,N′-[2,2′-双 (次氨基次甲基)]双[4-(亚甲基-N,N′-二乙醇氨基)-6-(1,1-二叔丁基)苯酚]-1,2-二苯基乙二胺) (6))的Mn(Ⅲ)配合物7  相似文献   

20.
曾和平 《有机化学》2003,23(5):447-451
富勒烯(C60/C70)与N,N,N’,N’-四-(对甲苯基)-4,4’-二胺-1,1’-二 苯硒醚(TPDASe)间在激光光诱导条件下,发生了分子间的电子转移过程.在可见- 近红外区(600-1200nm),观测到了TPDASe阳离子自由基、富勒烯(C60/C70)激发三 线态和阴离子自由基,在苯腈溶液中,观测瞬态谱测定了电子从TPDASe转移到富勒 烯(C60/C70)激发三线态的量子转化产率(Φet^T)和电子转移常数(K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