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虾蛄又称琵琶虾、富贵虾、皮皮虾。是味道鲜美的海产品。每年万物复苏的春季,正是食虾蛄的最好季节。这时的虾蛄卵黄顶壳满,鲜美如蟹黄,肉质嫩鲜饱满,食用后,令人唇齿留香。4月下旬到5月中旬是虾蛄的产卵期,之后虾蛄脱皮,肉质也不如开春时节了。虾蛄虽然鲜美,但外壳坚硬、肚皮还有尖刺,令人望而却步,在酒店餐厅之内也难觅其踪。1997年初春,笔者被一海滨城市聘为行政总厨,有机会对虾蛄进行了研究,并创制出了既便于食用,又成形美观的若干菜肴,下面是其中的四款。  相似文献   

2.
研究引起天津地区居民口虾蛄过敏的主要致敏蛋白。方法 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收集天津地区116例口虾蛄过敏病人的血清作为特异性探针,与口虾蛄蛋白粗提物进行Western blot试验,鉴定出主要的口虾蛄致敏原。选取5例具有代表性的病人血清为研究对象,以扇贝提取物为抑制剂,进行免疫印迹抑制试验。进而分析以扇贝为代表的软体动物和口虾蛄之间的交叉反应。结果 Western blot试验结果显示,病人血清与不同分子量的蛋白之间有反应,且反应率有差异。与35kDa的原肌球蛋白的反应率高达64.5%(40/62),与67和>90kDa的蛋白也有较高的反应率,分别达到41.9%(26/62)和54.8%(34/62)。免疫印迹抑制试验结果显示,原肌球蛋白是扇贝和口虾蛄类的主要交叉反应蛋白,而分子量较大的蛋白几乎不存在交叉反应。结论 除原肌球蛋白外,数种大分子量口虾蛄蛋白均可引起天津地区成人对口虾蛄类过敏,且与扇贝的交叉反应率低。这表明一些高分子量的蛋白在口虾蛄类致敏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5):108-114
为高效利用口虾蛄制备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以口虾蛄MT提取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浓度、液料比、提取液浓度和pH值5个因素对MT提取效果的影响,并用响应面法研究口虾蛄中MT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口虾蛄MT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1 h、提取温度51℃、液料比4∶1、提取液浓度0. 02 mol/L、提取液pH 7. 8;在此条件下MT的提取量为0. 232 mg/g,该结果与理论预测值基本相符。响应面法建立的优化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口虾蛄MT的提取量,这为后续对口虾蛄MT进行分离、纯化研究提供基础,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虾蛄为研究对象,选用壳聚糖、维生素C、玉米淀粉为复合涂膜材料,以壳聚糖单一涂膜和空白作为对照,以感官、菌落总数(TVC)、pH值、挥发性盐基氮含量(TVB-N)、硫代巴比妥酸值(TBA)等为指标,研究复合涂膜对冷藏虾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维生素C—玉米淀粉复合涂膜有效延缓了虾蛄样品的菌落总数、pH值、TVB-N值、TBA值的上升,且效果优于空白组和壳聚糖单一涂膜组;与空白组相比,壳聚糖—维生素C—玉米淀粉复合涂膜可延长冷藏虾蛄货架期2~3 d。  相似文献   

5.
《中国烹饪》2010,(7):68-69
醉虾蛄 主料:虾蛄250克。 调料:醉虾蛄汁100克。 制法:虾蛄洗净,放入醉料中腌制48小时,捞出装盘即可。 特点:酒香浓厚,口感层次丰富,微辣,回口微甜。  相似文献   

6.
虾蛄可食组织中镉和砷的形态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虾蛄可食组织中镉和砷的形态及分布特征,分别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虾蛄可食组织(肌肉和性腺)中镉和砷的总量及其形态。结果显示,虾蛄对镉具有极强的富集能力,实验采集的样品可食组织中总镉超标率达100%且总镉含量与雌雄性别无相关性,其中性腺组织中总镉含量约为肌肉组织的10倍,形态分析显示大部分样品中毒性最高的无机离子态镉占总镉百分比低于20%,且各组织中的无机离子态镉与总镉呈显著正相关。虾蛄可食组织中总砷含量较高且与雌雄性别无相关性,性腺组织中的总砷含量普遍高于肌肉组织。实验采集的所有虾蛄样品可食组织中均检出三价无机砷和五价无机砷,部分样品和组织中检出一甲基砷和二甲基砷,其中肌肉组织中无机砷含量最高为0.46 mg/kg,未超出国家标准限量值,无机砷占总砷百分比范围为1.71%~6.14%,可食组织中无机砷含量与总砷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砷甜菜碱是虾蛄可食组织中的主要砷形态。因此针对虾蛄高富集镉和砷的特性,亟需在形态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开展镉和砷的生物利用率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标准限量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缩短虾蛄盐溶蛋白的提取时间并得到最佳提取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出最佳辅助提取方式,并应用响应面法优化虾蛄盐溶蛋白的提取条件,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磁力搅拌时间为24 min,Na Cl浓度为0.11 mol/L,提取液p H为6.36,料液比为1∶3 g/m L,此时虾蛄盐溶蛋白含量达22.46 mg/g,与预测值(22.71 mg/g)相差0.25 mg/g。  相似文献   

8.
一、新闻纸 1999年进口24.76万t,14个沿海省、市有进口。其中进口量较多的有:广东9.36万t,占37.8%;天津5.39万t,占21.72%;上海2.78万t,占11.22%;山东2.17万t,占8.76%;河北1.67万t,占6.74%;新疆1.56万t,占6.3%。  相似文献   

9.
从虾蛄壳制备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丹  何兰珍  刘毅 《食品科学》2006,27(12):437-439
以虾壳和虾蛄壳为原料分别采用EDTA法和盐酸法制备了甲壳素和壳聚糖。采用红外光谱和化学分析方法分析了甲壳素和壳聚糖试样的结构和主要性能指标,其结果为:虾蛄壳是一种优良的制备甲壳素、壳聚糖的原料,尤其是可制得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甲壳素和壳聚糖。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虾蛄盐溶蛋白的功能特性,采用三聚磷酸钠(STP)对虾蛄盐溶蛋白进行磷酸化修饰。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虾蛄盐溶蛋白磷酸化工艺的条件,确定最佳磷酸化工艺条件为:反应p H为8.5,STP用量为4%,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5 h,响应值磷酸化程度为4.715μg/mg,与预测值(4.722μg/mg)的相对误差为0.15%。磷酸化改性后,虾蛄盐溶蛋白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与未磷酸化相比分别提高了61.90%、23.99%、88.57%、25.42%。  相似文献   

11.
以鸡肉和虾蛄中的肌原纤维蛋白为原料,分别用焦磷酸钠(SPP)和三聚磷酸钠(STP)将其进行磷酸化,并制备成凝胶,测定凝胶质构特性和保水性,对比研究了二者经不同处理后肌原纤维蛋白之间的特性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蛋白质浓度增加,二者凝胶强度和凝胶保水性均增加,其中,经SPP处理后的鸡肉与虾蛄中肌原纤维蛋白的凝胶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经磷酸化处理及经STP处理后二者之间凝胶强度差异均显著(P0.05)。研究表明,磷酸化可改变蛋白凝胶特性和保水性,鸡肉与虾蛄中的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虾蛄中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品质,优化加工工艺,把磷酸盐(STP)添加到虾蛄肌原纤维蛋白中,然后经超高压处理,加热形成凝胶,测定其凝胶强度。结果表明,STP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凝胶强度影响极显著(p0.01)。通过Box-Behnken实验所得的结果和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确立了最优的工艺条件,即:压力为293 MPa,保压时间为17 min,STP添加量为6.0%,得到凝胶强度为(214.340±4.93)g。STP与保压时间的交互作用对蛋白凝胶强度影响显著(p0.05),其他因素交互作用并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超高压协同磷酸盐能够促进肌原纤维蛋白形成良好的凝胶,在虾蛄肉制品加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丰富虾蛄肉糜类制品,对虾蛄肌原纤维蛋白乳化及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从虾蛄中提取肌原纤维蛋白,对其进行不同沙蒿胶添加量、NaCl浓度、温度的处理,考察其乳化性质,包括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同时测定其理化性质,包括表面疏水性和黏度。结果表明:在相同的NaCl浓度条件下,随着沙蒿胶添加量的增加,虾蛄肌原纤维蛋白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先升高后降低,黏度增大;添加0.6%~0.8%沙蒿胶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添加0.4%~0.6%的沙蒿胶能显著提高肌原纤维蛋白的表面疏水基含量(P0.05)。NaCl浓度为0.4 mol/L时,乳化活性值最大;浓度为0.5 mol/L时浊度值最低,增大NaCl浓度会减小肌原纤维蛋白黏度。随着温度升高,肌原纤维蛋白乳化活性值和浊度变大,乳化稳定性先增大后减小,黏度降低。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沙蒿胶在虾蛄制品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评价莱州湾海域甲壳类海产品中重金属铅、镉残留及食用安全风险,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对莱州湾海域市售虾蛄、梭子蟹及对虾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甲壳类海产品铅、镉含量(以鲜质量计)均值为Pb 0.08 mg/kg,Cd 0.25 mg/kg,其中虾蛄Pb 0.08 mg/kg,Cd 0.24 mg/kg,螃蟹Pb 0.11 mg/kg,Cd 0.36 mg/kg,对虾Pb 0.05 mg/kg,Cd 0.14 mg/kg。甲壳类海产品中铅镉残留均在安全值以内,但是镉含量略超标准值,其中梭子蟹检出率及超标率最高。单因子指数平均结果显示,铅镉污染程度梭子蟹>虾蛄>对虾,甲壳类海产品铅属于轻度污染,镉属于中度污染,重金属残留量的差异主要与它们不同的摄食习性、生活环境和对特定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有关。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甲壳类海产品总目标危害系数(TTHQ)<1,其中梭子蟹>虾蛄>对虾,当地居民若长期食用爬虾及梭子蟹存在一定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三疣梭子蟹和虾蛄等甲壳类动物具有富集镉的特性,研究了运用体积排阻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SEC-HPLC-ICP-MS)首次对三疣梭子蟹和虾蛄可食用组织中镉的形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梭子蟹肝胰腺中总镉含量高于肌肉组织,且不同样品总镉含量差异很大,镉的形态也存在很大差异。总镉含量高的梭子蟹肝胰腺组织中Cd主要以Cd-MT(金属硫蛋白)形态存在,而总镉含量低的梭子蟹肝胰腺组织中Cd主要以Cd-Cys(半胱氨酸),梭子蟹的肌肉组织中Cd主要以Cd-Cys形态存在。虾蛄的肌肉组织中Cd主要以Cd-MT形态存在。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建议对我国国家标准中甲壳类镉的限量标准做进一步评估和再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6.
鲜虾蛄包装条件分别为:充氮包装、抽真空包装和普通包装.在-25℃下冷冻8h,然后分别在-5、-10、-15、-20、- 25℃等温度条件下贮存,并在不同的贮存时间对虾蛄的感官指标评价、K值和TVB-N(挥发性盐基氮)值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虾蛄的K值与TVB-N值有较好的相关性.当虾蛄的K值在20%以下,TVB-N 值在30mg/100g以下时,其感官指标在C级以上.在-20℃和-25℃条件下贮存的虾蛄不论是感官指标还是化学指标均无明显的区别.真空和充氮包装使K值与TVB-N值增加的速度放缓,可以延长保鲜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9年河北省市售虾蛄中重金属污染情况。方法按照《2019年河北省食品污染物风险监测方案》的要求,对河北省11个地市及雄安新区共计106份虾蛄样品进行Pb、Ni、Hg(总)、As(总)、Li、V、Mn、Ba、Cd、Cr、Al、Sb、Cu、Sn、Se共15种元素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g、As、Mn、Cd、Cu、Se的检出率为90%以上, As、Cd的检出率达到了100%,其余元素的检出率在36.8%~89.6%之间,元素镉超标率达到了86.8%。Pb、Ni、Hg(总)、As(总)、Li、V、Mn、Ba、Cr、Al、Sb、Cu、Sn、Se元素均检出,但并未超出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的限值要求。结论去除虾腺可降低镉元素的检测值,虽然河北省虾蛄抽查样品89.9%镉超标,但经过计算评估,虾蛄中的镉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18.
<正>通讯员牟发章报道总投资57亿元的江苏隆亨纸业年产200万t造纸项目,近日在响水县签约。据称,这是该县2010年新引进的单体最大的工业项目,将成为响水县推进沿海开发的新动力。据介绍,隆亨纸业200万t造纸  相似文献   

19.
研究多聚磷酸盐磷酸化虾蛄肌原纤维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探究复合磷酸盐在虾蛄肉制品中的应用。采用三聚磷酸钠(STP)、焦磷酸钠(SPP)、三偏磷酸钠(STMP)分别对虾蛄肌原纤维蛋白进行磷酸化改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虾蛄肌原纤维蛋白磷酸化条件,结果表明:STP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pH8.0、STP添加量4%、反应时间2.0 h,所得磷酸化程度为102.87 mg/g;SPP最佳磷酸化条件为:反应pH7.5、SPP添加量2%、反应时间2.0 h,所得磷酸化程度为96.41 mg/g;STMP最佳磷酸化条件为:反应pH8.0、STMP添加量4%、反应时间2.5 h,所得磷酸化程度为76.53 mg/g。在此基础上,探究4组不同比例复合磷酸盐对新型果蔬虾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磷酸盐可显著降低虾饼的蒸煮损失和在加工过程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损失(p<0.05),并提高其质构特性;当STP:SPP:STMP比例为2:1:2时,能显著改善虾蛄肉制品的品质(p<0.05),证实了磷酸化改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目前浙江台州全市葡萄栽培面积1500hm2,年产量3.81万t,产值1.67亿元。近几年,沿海设施葡萄在台州沿海地区发展迅速,设施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栽培品种以藤稔为主,7月中下旬成熟。而7~8月是台州沿海台风多发季节,藤稔葡萄在成熟采收季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