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插管灌注铂类为主的药物加栓塞与放疗联合应用治疗Ⅱ,Ⅲ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38例(ⅡB3例;ⅢA24例;ⅢB11例)宫颈癌病人随机分为经动脉贯注卡铂和5-Fu并联合放疗组(20例),和单独放疗组(18例),介入加放疗组病人先在X线引导下做双侧髂内动脉插管并超选择插入双侧子宫动脉,分别注入以卡铂和5-FU并用明胶海绵栓塞双侧子宫动脉。3~4周重复治疗,2次后开始放射治疗,放疗采用腔内后装加外照射。另设单纯放疗组作对照,放疗方法两组相同。结果病灶完全缓解率在介入化疗加放疗组为75.0%,在单纯放疗组50.0%,有显著性差异(P〈0.05)。3年生存率介入化疗加放疗组为70.0%,单纯放疗组为72.2%,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但是介入化疗加放疗组病人副反应较单纯放疗组为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比单纯放疗,介入化疗加放疗在控制宫颈癌局部病灶方面有优势,但是在生存率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别,且介入化疗加放疗组副反应较单纯放疗组明显。所以有必要在获得良好的局部控制率的同时,采取措施减少治疗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介入化疗加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萍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7):101+104-101,104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加放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期间83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介入化疗加放疗组(42例)和单纯放疗组(41例)。结果:采取介入化疗加放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19%,显著高于对照组51.22%,χ2=3.97,P〈0.05。介入化疗加放疗组胃肠道反应虽较单纯放疗组低,但χ2=3.22,3.08,3.6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介入化疗加放疗组直肠反应较单纯放疗组高,χ2值均高于3.8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存率方面,介入化疗加放疗组略高于单纯放疗组,提示联合放化疗对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的生存率有一定的意义。结论:介入化疗加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确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加后装腔内放疗在Ⅱb期宫颈癌术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993年1月-2005年12月,同期Ⅱb期宫颈癌136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每组68例,(1)术前介入化疗加后装腔内放疗组(A组):术前介入化疗采用选择性髂内动脉插管化疗,药物:顺铂80—100mg,长春新碱2mg,博来霉素30mg或顺铂80-100mg,5-氟脲嘧啶1.0-1.25g。共进行2个疗程。术前后装腔内放疗采用^192Ir高剂量率腔内放疗,A点剂量1000—2000CGY/2-4次,对肿瘤较大,中间采用组织间插植放疗,增加肿瘤消瘤量。(2)术前单纯后装腔内放疗组(B组):术前腔内放疗同A组腔内放疗。治疗后2周左右行宫颈癌根治术。结果术前肿瘤消退率:A组为94.1%,B组为73.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切除率均为100%;术后病理高危因素如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脉管癌栓,宫旁肿瘤累及,A组低于B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道肿瘤累及,A组亦低于B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A组稍高于B组,但均可耐受,不影响治疗,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Ⅱb期宫颈癌术前采用介入化疗加后装腔内放疗,术前肿瘤消退率,术后病理高危因素均好于术前单纯后装腔内放疗者,是宫颈癌辅助治疗的一种可取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放化综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5例Ⅲ-ⅣA期鼻咽癌行诱导化疗配合放疗加辅助化疗(放化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行单纯放疗的30例Ⅲ~ⅣA期鼻咽癌作为对照(单放组)。结果放化组和单放组5年生存率各为50.3%、43.2%;鼻咽局控率各为86.9%、81.2%;颈部局控率各为85%、71%;远处转移发生率各为21%、3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N2期放化组和单放组5年生存率各为68%、39.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急性放疗反应和晚期放射损伤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综合治疗未明显提高Ⅲ-ⅣA期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但提高了其中N2N3期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宫颈癌Ⅱb期患者的治疗方式。方法 收集1998年5月~2000年6月Ⅱb期言颈癌88例,根据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三组。A组38例,给予根治性放疗辅以3~6周期化疗IB组50例,术前局部放疗或辅以介入化疗,后行官颈癌根治术,其中术后高危(间质深层浸润、脉管癌栓、宫旁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及残留癌)的20例病人(C组)辅以盆腔照射或化疗。结果 A组、B组、C组的五年生存率分别为71.1%、76.0%、40.0%,A、B两组的五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A、C两组的五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13.2%有放射性直肠炎,5.3%有放射性膀胱炎,无直肠及膀胱阴道瘘;B组6%有术中血管、神经损伤,80%有术后淋巴囊肿,4%下肢浮肿,16%膀胱功能障碍,4%感染,术后放疗25%发生放射性肠炎。结论 手术结合术前放疗及化疗治疗宫颈癌Ⅱb期患者的生存率与放化疗综合治疗相似,而手术的并发症多,术后放疗剂量不能增加,术后高危组生存率低,故Ⅱb期宫颈癌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宜采取放射治疗辅以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宫颈癌利用Cf-252中子后装配合外照射根治性放疗和同步化疗综合治疗结果.方法 宫颈癌ⅡB期、Ⅲ期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74例,同步放化疗组64例.单纯放疗组应用中子后装配合外照射,两组放疗方法相同.同步放化组化疗选用5-FU加DDP,放疗第1天开始同步化疗,21天为一周期,化疗3周期.结果 两组1年生存率均100%;2年生存率单纯放疗组、同步放化疗组分别为ⅡB期88.5%和94.4%;Ⅲ期72.2%和85.0%;2年生存率同步放化疗组优于单纯放疗组.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病例中急性放射反应主要表现为:血液毒性、急性下消化道反应.放射性膀胱炎(2级)同步放化疗组4例(6.2%),单纯放疗组3例(4.0%);放射性肠炎(2级)同步放化疗组5例(7.8%),单纯放疗组3例(4.0%),两组晚期放射性损伤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子后装配合外照射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优于单纯放疗,并未增加放射性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晚期子宫内膜癌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按治疗方式分4组:①单纯放疗组5例;②单纯手术组4例;③手术联合化疗和放疗组29例;④放疗加化疗组9例,另3例为化疗加激素治疗未列入分组.结果 50例总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1.5%(31/50)和29.0%(18/50);子宫内膜腺癌为65.2%(33/50)和34.0%(17/50),子宫内膜腺鳞癌为3/8和0,两者3年生存率P>0.25,子宫内膜腺鳞癌无一例生存5年.3、5年生存率:单纯放疗组为3/5、2/5;手术联合化疗和放疗组为71.7%(21/29)、34.3%(12/35);放疗加化疗组为50.0%(7/14)、21.4%(3/14),P>0.05.3年生存率:单纯手术组为0/7;化疗加激素治疗的为0/3.11Ⅰ期为75.0%(42/56)、Ⅳ期为27.3%(6/22),P<0.001.5年生存率Ⅲ期为40、5%(17/42);Ⅳ期为5.0%(1/2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腺癌组织学分级Ⅰ、Ⅱ、Ⅲ级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应选择以手术联合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FIGO期别、组织学类型和组织学分级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年轻患者根治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Ⅰb期宫颈癌年轻患者根治术后加用放疗或化疗辅助治疗48例,其中术后放疗30例,术后化疗18例。结果放疗组与化疗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93.3%和88.9%,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化疗组,各项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Ⅰb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加用化疗在不影响生存率的前提下,生存质量得以提高,是比较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罗福申  张欣  高杰  刘彦章 《中国医药》2012,7(8):1026-1028
目的 评价中子刀配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41例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66例)和单纯放疗组(75例).2组患者的放疗方法相同,均采用腔内中子后装放疗加体外照射的方法.同步放化疗组放疗第1天开始同时进行全身化疗,21 d为1个周期,化疗3个周期.化疗方案:5-氟尿嘧啶(5-Fu)500 mg/m2,第1~4天,静脉滴注;顺铂20mg/m2,第1~4天,静脉滴注.比较2组总生存率和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同步放化疗组2年生存率为89.4% (55/66),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81.8% (63/77)(P <0.01).单纯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ⅡB期2年生存率分别为88.5%(23/26)和94.4%(17/18),Ⅲ期2年生存率分别为72.2% (13/18)和85.0% (17/20),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血液毒性方面,同步放化疗组3级以上为15.6% (10/66),单纯放疗组为4.05%(3/75);2级以上(含2级)同步放化疗组81.8%(54/66),单纯放疗组46.7%(36/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下消化道反应(2~3级)同步放化疗组72.7%(48/66),单纯放疗组40.0%(3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放射性膀胱炎(2级)同步放化疗组6.1% (4/66),单纯化疗组5.3% (4/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放射性损伤:放射性膀胱炎(2级)同步放化疗组7.6%(5/66),单纯放疗组4.0% (3/75);放射性肠炎(2级)同步放化疗组7.6% (5/66),单纯放疔组3例4.0%(3/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子刀配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2年生存率明显提高,血液学毒性和下消化道反应明显增加,但患者可耐受,未增加晚期放射性损伤.  相似文献   

10.
刘振昌  张侠  史攀 《肿瘤药学》2013,(6):463-466
目的比较单纯化疗与化疗联合中药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3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化疗联合中药治疗)27例和西医组(单纯化疗)2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1年生存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中西医结合组病情缓解14例(51.9%),病情无进展8例(29.6%),病情恶化5例(18.5%),治疗总有效率为51.9%,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1年内患者生存13例,生存率48.1%,两组1年总生存率与无瘤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化疗联合中药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化疗。  相似文献   

11.
化疗和放疗联合治疗Ⅱb、Ⅲ期子宫颈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化疗加放疗与单纯放疗治疗Ⅱb-Ⅲ期子宫颈癌的疗效.方法Ⅱb-Ⅲ期子宫颈癌症122例随机分为化疗加放疗组60例,单纯放疗组62例.化疗用CFP方案或CFMx方案.放疗方法为60Co全盆腔垂直外照射加四野交叉打角度外照射,1a7Cs腔内照射.结果Ⅱb期子宫颈癌化放组与单放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78.1%(25/32)和75.6%(28/37),化放组高于单放疗组,但P>0.05;Ⅲ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75%(21/28)和48%(12/25),P<0.05;化放组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单放组胃肠反应及骨髓抑制较轻,两组无明显其他毒副作用.结论化疗加放疗治疗晚期子宫颈癌疗效较单纯放疗组好,副作用能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宫旁插植放疗技术应用对IIb、Ⅲb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和近期、远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60例IIb、Ⅲb期宫颈癌患者,其中IIb期41例、Ⅲb期19例,随机分成宫旁插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宫旁插植组行盆腔外照射和腔内后装放疗联合宫旁插植放疗。对照组行盆腔外照射和单纯腔内后装放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局控率、1年、3年、5年生存率和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都按计划完成了治疗,宫旁插植组和对照组的局控率分别为96.7%、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5年的生存率宫旁插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宫旁插植组和对照组1、3、5年的直肠炎和膀胱炎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旁插植放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的局控率和生存率,且不增加毒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DDP+5FU/CF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诊断为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73例,其中42例在放射治疗前先予FP方案(氟尿嘧啶+顺铂)化疗2周期,另31例单纯予放射性治疗。结果综合组与单放组鼻咽全消率分别为92.9%和87.1%,颈部淋巴结全消率分别为100%和96.8%。综合组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反应、皮肤反应及白细胞减少等毒副反应均强于单放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组5年生存率(59.5%)与单放组(35.5%)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差异。结论FP方案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可提高肿瘤局控率及晚期鼻咽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结合同步化疗方案治疗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方法将54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穿刺活检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不能手术的NSCLC患者(Ⅲa期23例,Ⅲb期31例),按随机表分配法分成两组:放化组和单放组各27例。比较2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组较单纯放疗组局控率高,1—3年生存率放化组比单放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Ⅲ期NSCLC能够提高肿瘤的照射剂量,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使肿瘤局部控制率提高,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患者能耐受其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争取提高诊断率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2~2002年我院收治的17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Kadish分期A期1例、B期7例、C期9例。单纯手术1例、单纯化疗3例、单纯放疗6例、手术加放疗7例。大部分病人放疗剂量DT60Gy~72Gy。结果本组病人5年生存率为35.2%(6/17),其中A期100%(1/1)、B期42.9%(3/7)、C期22.2%(2/9);单纯手术或单纯化疗1年局控率为0,单纯放疗5年生存率为33.3%(2/6),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42.9%(3/7),早期(A、B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好于晚期患者(C期)。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对放疗较敏感,早期治疗及以手术和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对提高疗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同步放化疗对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48例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1)同步放疗化疗组:25例患者在放疗的同时接受顺铂200mg/周,足叶乙甙(VP-16)75mg/周的化疗;(2)单放疗组:23例患者单纯放疗。两组放疗方法相同,均接受6000CGY/6周的放疗。结果 同放疗化疗组和单放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是36%和8.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有效率分别是88%和73.9%。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同步放经疗对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使其完全缓解率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曹鼓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3410-3410
目的:探讨鼻咽癌诱导化疗加放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咽癌诱导化疗加放疗组及单纯放疗组的疗效。诱导化疗加放疗组21例,单纯放疗组17例,均为鼻咽癌Ⅲ~Ⅳ期病人,诱导化疗加放疗组放疗前行氟尿嘧啶、顺铂方案化疗2个周期(氟尿嘧啶500mg/m2,顺铂30mg/日,连续5天静脉输入),后行鼻咽部放疗,面颈联合野剂量35GY/19Fx/27d,改为耳前野或小面颈联合野避脊髓放疗,肿瘤区剂量至70GY/38Fx/52d,单纯放疗组鼻咽部放疗同化疗组,面颈联合野剂量35GY/19Fx/27d,改为耳前野或小面颈联合野避脊髓放疗,肿瘤区剂量至70GY/38Fx/52d。结果:诱导化疗加放疗组治疗后局控率96%,单纯放疗组症状局控率81%,5年生存率分别为52.9%和53.6%。结论:两组5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局控率加诱导化疗组有所提高,但口腔黏膜反应轻度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化疗加放疗治疗高危宫颈癌的价值。方法 对高危宫颈癌的治疗作用前瞻性非随机分组,用VBP化疗加放疗组22例,单纯放疗组24例。结果 化疗加放疗组近期有效率86.36%,单放组54.71%,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化疗加放疗可提高高危宫颈癌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高迎春  李长华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0):1792-1793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在高危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A组(单纯放疗组)给予腔外照射+腔内照射,B组(放疗+化疗组)除了给予和A组相同的放疗之外,在放疗的间隙期给予DDP30mg+5-FU 0.75g,每周一次,共四次。结果A组3年累积生存率为46%,B组为72%(P〈0.05),A组3年元瘤生存率为41%,B组65%(P〈0.05),A组局部复发5例,B组无复发病例。结论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放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原发于鼻腔T细胞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鼻腔T细胞性NHL32例,按照Ann Arbor分期Ⅰ期24例,Ⅱ期6例,Ⅳ期2例;根据WHO分类PTCL-U(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性)占22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10例。初诊时PS状态(ECOG)为0~1者占96.7%(31,32);有B症状者占37.5%(12/32);结外侵犯〉1个部位者37.5%(12/32):LDH增高者占28.1%(9/32)。23例患者采用化、放疗联合治疗,9例采用单纯化疗。化、放疗联合治疗和单纯化疗患者均采用标准CHOP方案化疗。结果化疗有效率为56.2%(18/32),其中CR率为37.5%(12/32);23例化疗联合放疗的患者有效率为100.0%,其中CR率86.9%(20/23)。全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2.9%、41.2%、18.3%。化疗联合放疗组5年生存率高于单纯化疗组;局限在鼻腔(Ⅰ期)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及全身播散(〉Ⅰ期)患者。结论原发于鼻腔T细胞性NHL采用CHOP方案化疗疗效不佳,预后不良.联合放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