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提出了调度云体系架构,由物理资源层、资源池层、管理中间件层和调度应用SOA构建层4个层面的系统组成,描述了在"世界一流调度"建设中应用SOA构建层系统功能,分析了海量信息存储与处理、指标体系评价、调度数据可视化展示等具体应用中面临的技术标准化和核心技术系统化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多Agent地区电网智能调度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数字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地区电网调度逐步建立了以数字通信网络为基础的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等多个应用系统.为了更好地集成这些应用系统,提高地区电网调度的智能化水平,为实现地区电网科学、优质的调度提供一个综合技术支撑平台,提出了一个多Agent地区电网智能调度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地区电网调度逐步建立了以数字通信网络为基础的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等多个应用系统.为了更好地集成这些应用系统,提高地区电网调度的智能化水平,为实现地区电网科学、优质的调度提供一个综合技术支撑平台,提出了一个多Agent地区电网智能调度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4.
储真荣 《华东电力》2007,35(2):28-31
以省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为例,通过分析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十一五"期间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需求,初步提出新时期省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思路和技术方案.设计方案阐述了采用统一系统平台和数据中心重新构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重新划分系统的应用区域,重新整合和优化业务功能(功能群)等全新的设计理念,为"十一五"期间省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宁夏电网"和谐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主站数据采集的需要,保证主站各项功能的实现,结合发电厂实际情况,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模块化设计及组件技术等先进方法,开发了"大坝发电公司和谐调度子站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电厂机组运行数据的远程传输,满足宁夏电网"和谐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主站对机组运行参数、出力、供热能力、脱硫系统运行状态及发电煤耗等经济指标的在线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调度交换设备的升级改造和电力通信网络的不断改善,以2 Mbit/s方式组网将成为电力调度交换组网的发展趋势.文章描述了上海电网调度交换系统的现状,结合"十一五"通信发展规划,对"十一五"期闯将要实施的调度交换网2 Mbit/s组网的技术原则及方案进行了分析,同时从组网技术、运维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适合上海电力系统调度交换组网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7.
宋英华  王志勇  李钟玮 《供用电》2020,(3):58-63,70
随着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对系统可靠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分析了应用于高可靠性调度自动化系统架构的双活技术,对于在存储、数据库、应用3个层面采用高可用性双活技术的自动化系统做了详细的架构设计分析与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采用此三方面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调度自动化系统架构的稳定性。通过重庆江北供电公司调度系统、北京市电力公司配电调度系统的应用案例,证明了基于存储双活技术的调度自动化系统高可靠性架构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可为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黄芸生  刘斌 《广东电力》2010,23(5):30-33
调度"两票"全程智能防误系统由基于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MS)的智能操作票生成系统和基于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系统的"两票"管理系统组成。针对"两票"执行过程中的危险因素逐一制定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确定防误系统的开发平台和整体框架。最后,介绍了防误系统的操作步骤及其在中山电网调度的应用实例。调度"两票"全程智能防误系统借助通信接口技术,将操作票、工作票、检修计划单三者紧密结合,实现了操作票无纸化,杜绝了误操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高可靠性供电要求和全电压等级、扁平化调度管理模式,研究设计了主配一体化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基础框架,按照"监视控制分布、分析决策集中"的发展路线和"云端+就地"相结合的体系架构,针对雄安新区调控基础功能场景、特色场景开展建设,深入研究相关技术解决方案和关键技术,实现主配一体全电压等级调度、系统计算处理能力弹性扩展、系统监视告警智能全面可靠、业务应用开放共享、源网荷储各类有源资源灵活接入等功能,最终建成"三自两灵活"主动电网智慧调度系统,支撑公司数字化主动电网建设和能源互联网转型。  相似文献   

10.
介绍可视化技术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功能应用,同时讨论可视化技术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实现。通过可视化系统的应用,有效提高了调度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李胜利  任培民  赵树然  任军 《广东电力》2011,24(3):78-82,90
依据智能电网建设背景和电网调度实际业务需求,提出了利用数据挖掘和综合信息平台技术构建电网调度业务分析系统的解决方案,讨论了电网调度业务分析的应用模式、综合信息平台和调度业务数据挖掘模型,并介绍了调度业务分析实例和系统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2.
新型调度操作票系统防误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调度操作票系统的防误方案设计、系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该系统在继承传统模式的调度操作票系统基础上,提出了流程的监控闭环管理。调度操作票中采用的检修申请票与调度操作票的电子捆梆及检修申请票间的“关联”技术,引入的危险点警示、典型票电子比对技术,以及调度SCADA实时数据与通信交换机数据对调令操作闭锁技术的应用,充分体现了整个调度操作票系统始终贯穿“技术防误”这一指导思想。该系统在黄山地区电网调度机构应用以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充分满足了电网安全运行的需求,提高了地区电网调度机构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是第26届中国电网调度运行会技术报告节选。报告总结了调度系统近两年的技术工作,指出我国电网调度运行技术、继电保护、电力通信技术均有了飞速发展,全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装备、应用和开发水平均有了明显的提高,调度系统在“网厂分开,竞价上网”的改革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并从提高电网安全分析水平,健全三道防线;推行电力市场化改革;EMS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建设高速数据网络4个方面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4.
开放的信息系统和共享的信息模式是实现智能调度建设的基础,模型管理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高效手段.为了实现全网模型的整合、应用,提出了分布式一体化的模型管理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调度系统之间的模型信息实时交换技术,模型拆分、模型合并、负载均衡等技术实现了高效的分布式一体化建模,利用模型订阅服务实现了应用系统个性化的模型建立.通过分布式一体化模型管理技术的研究,为智能调度的各应用提供一体化模型与数据基础,实现了模型信息的"源端维护、资源共享",满足了调度中心基于全电网模型的分析、计算以及智能调度等新型业务需要.  相似文献   

15.
区别于传统发电调度,从柔性负荷响应建模、分层分级发用电协同调度和协同调度评估分析3个方面对"源–荷"协同调度系统进行详细讨论和阐述。介绍了协同调度系统的主要运行流程,设计了系统软件架构和硬件配置思路。在智能电网调控系统(D5000)上完成"源–荷"协同调度软件的研发,并在我国某省级电网得到示范应用。"源–荷"协同调度可显著提升间歇性新能源消纳能力、降低常规火电机组的日峰谷差和煤耗,并有助于降低电网调度的成本。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调度电话业务多样性,提高调度交换系统的容灾能力,安徽省电力公司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通信网规划,结合现有设备运行状况和实际需求,建设了全省调度软交换系统。文章在保证调度软交换系统与调度程控交换系统相对独立情况下,采用核心设备1+1热备、跨网同组、异地容灾等技术将全省调度软交换平台进行融合组网。调度程控交换系统与调度软交换系统形成调度交换系统的主备系统,在调度程控交换系统出现故障时,调度电话业务可以通过调度软交换系统实现互通,从而提高了安徽电网调度交换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远程呈现技术使视频会议有强烈的真实感,使参会人感受类似真实会议的场景,利用远程呈现技术构建的"三华"调度会商系统是国调中心通信系统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三华"调度会商系统建设项目为实例,简述了视频会议的发展过程以及远程呈现技术原理,详细叙述了三华调度会商系统的建设内容,包括系统建设方案、系统工作原理、系统功能、会...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电网监视与控制的自动化、调度决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的标准化和调度管理的信息化”的目标,设计了故障录波综合管理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构成和功能,阐述了系统重点技术应用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网运行方式时变性和复杂性日益增强,传统基于人工离线规则的调度决策机制难以为继,成为国内外复杂电网运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人工智能、立足现有调度机制,研究面向调度决策的智能机器调度员(automatic operator,AO)关键技术及应用。在总结10余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电网调度运行"邻域知识"模型,构建了AO体系架构,提出了知识自动发现、管理和在线应用的技术路线,研发了复杂电网AO系统,并在多个省级电网调控中心在线投运。AO将"专家智能"离线制定粗放运行规则的模式,变革为"人工智能"在线发现精细运行规则的模式,推动调度决策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跨越。最后,指出了尚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为满足地、县电网调度控制业务分层分区调度运行与监控的实际需要,适应未来高灵活性和高可靠性电网的要求;结合县调在电网规模、技术力量、地县需求差异、电网结构、设备资源及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特点,遵循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和标准,提出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地县一体化系统建设方案,可采用"远程终端模式""分布式采集模式"和混合式系统模式三种方案,以满足不同区县电网差异化要求。通过在不同地区的实际应用证明,三种方案分别适应了不同情况下的地县调度业务要求,满足了智能电网调度系统未来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