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变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对地基沉降、差异沉降要求较高。托板桩法能较充分地利用桩体承载能力,减小沉降及差异沉降,是一种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本文通过现场试验,得到了地基土超孔压、沉降、差异沉降、土压力、桩体荷载分担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托板桩法处理变电站极软地基的工作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填高增加,桩顶与桩间土差异沉降增大,产生土拱效应和拉膜效应,桩体荷载分担比和地基土超孔压增大;填筑完成后超孔压消散,地基土逐渐固结,桩间土与桩顶差异沉降增大后趋于稳定,桩体荷载分担比逐渐稳定在70%~80%。  相似文献   

2.
陈庆伟  杨臻  谢丹  张学凯  赵勇 《广东电力》2022,35(3):124-131
软土地基承载力较低,容易引起变电站产生过大的累积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威胁站内设备的安全运行.以某滨海软土地区220 kV变电站工程为背景,对经水泥土深层搅拌法处理过的变电站建筑地基的沉降进行实地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经地基处理后的配电装置楼随上部结构的施工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累积沉降,且沉降量随时间增长逐渐增大,但增长率逐渐降...  相似文献   

3.
《电力勘测设计》2017,(Z2):253-256
本文通过当地具体工程实例,分别在地基承载力、地基沉降量和处理地基的造价论述珠三角沿海软土地区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并提出了沉降率限值,对电缆的长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明建 《电力学报》2004,19(1):45-46,50
介绍了采用石灰桩与CFG桩联合应用的方法处理高层建筑地基的设计思路 ,结合工程实例 ,通过对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验算及技术经济分析证明 ,该设计可满足高层建筑地基承载及变形的要求 ,且具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根据220kV彩塘变电站的工程地质条件, 分析了几种可能的地基处理方法, 重点论述了振冲挤密砂桩的布桩型式、桩长、承载力与沉降验算。推荐采用振冲挤密砂桩是较为经济合理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浅析变电站地基土强夯处理法的建筑节能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耀宇 《广西电力》2006,29(6):91-93
对广西区域内变电站回填土地基采用换填和人工挖孔桩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建筑节能施工方法,结合地区特点和变电站建(构)筑物特点,推荐采用经济、高效、可靠的强夯处理地基土方案.  相似文献   

7.
疏桩基础在软弱地基电厂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疏桩基础为在浅层地基承载力基本满足建筑物荷载要求、而深层地基土为高压缩性软土的地基上建造电厂提供了一种新的控制沉降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桩和桩间土的承载力,仅用少量的桩便可实现对沉降的控制,经济合理,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8.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CFG桩复合地基 ,能够大幅度提高地基承载力 ,减少建筑物沉降 ,为了进一步提高CFG桩在工程中的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 ,充分发挥CFG桩承载力的优势 ,本文根据CFG桩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经验 ,对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进行分析 ,并对复合地基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巩天真 《电力学报》2008,23(1):42-46
为改善在软弱粘性土,特别是在高灵敏度的软土中的砂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在工程中形成一种多项地基处理方法联合应用的技术——组合型复合地基技术。在综合了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和多项工程报告数据的基础上,对组合型复合地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与分类,并以多桩型组合地基为例,分类别对其承载力与变形进行了公式推导、参数选择与计算,提出了此技术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对今后相关地基处理工程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是进一步进行技术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深厚软土及填土地区,可利用CFG桩和石灰桩形成联合复合地基。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就锚杆静压桩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阐述如何在带电运行的情况下采用锚杆静压桩对软土地基(泥炭化土、淤泥质土)进行地基加固,并从沉降观测方面对泥炭化土、淤泥质土的特性进行分析,为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及设计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华东电力设计院在其设计的建在软土地基上的大型燃煤电厂建筑物采用了一系列地基处理技术。这些技术适用于软土加固,提高地基承载力,控制地基变形,消除砂土的地震液化,治理边坡稳定等,涉及的方法有强夯,排水固结,碎石桩,水泥土搅拌桩,高压旋喷和静压注浆,加筋土等。被加固的土层有典型的上海软土,松散的粉土和粉砂,还有杂填土和冲砂造陆的砂土,经过处理90年代该院设计的电厂没有发生过任何地基沉降造成的建筑物裂缝等  相似文献   

13.
真空一堆载联合预压处理越南某电厂软土地基遇到较多不同于国内工程的制约条件,没有相关国际通用规范可供使用。本文针对这种特殊情况下的软基处理工程进行补充勘测、土工试验,并主要在水平排水系统新型设计、密封墙设计施工、真空系统措施、沉降计算中理论沉降值的推定、施工过程中的沉降监测、沉降监测资料的应用、推算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控制,使工程竣工后经处理的软土层的沉降量、固结度、承载力均满足合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真空一堆载联合预压处理越南某电厂软土地基遇到较多不同于国内工程的制约条件,没有相关国际通用规范可供使用。本文针对这种特殊情况下的软基处理工程进行补充勘测、土工试验,并主要在水平排水系统新型设计、密封墙设计施工、真空系统措施、沉降计算中理论沉降值的推定、施工过程中的沉降监测、沉降监测资料的应用、推算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控制,使工程竣工后经处理的软土层的沉降量、固结度、承载力均满足合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六甲海峡高烈度环境的滨海深厚软弱地基条件下,存在地基工程力学性质、桩基持力层以及桩体的轴向承载力和横向荷载反应等诸多地基与基础设计问题。本文在软弱地基的工程力学性质分析研究基础上,通过桩体轴向承载力及横向荷载反应分析,确定桩端持力层的地基层位,获得该地基条件下不同规格钢管桩和混凝土管桩,在桩顶固定情况下的容许弯矩、容许弯矩产生的横向荷载以及横向荷载引起的桩顶移位等分析计算成果。为该特定的深厚软弱地基条件下的基础设计,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的原理,结合某变电站Ⅲ级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介绍了灰土挤密桩的设计方法及处理效果评价。经灰土挤密桩处理后的湿陷性黄土地基,黄土湿陷性得以消除,地基承载力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工程实践中发现软土地基沟埋式涵管常出现裂缝问题,主要是不均匀沉降和受力不均匀所致。本文以广东省某涵闸为研究背景,结合现场调查、原位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等手段,对涵管受力及裂缝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地基处理方式不同,作用于涵管上的荷载是不同的,当地基处理较刚时,与地基土形成较大沉降差时,作用于涵管上的荷载将较大于土柱荷重,若考虑不充分将会使涵管受力超出结构承载力,从而造成开裂,同时,对于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应用,应增加褥垫层协调应力,结果对软土地基上涵管设计具有参考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为同类工程避免裂缝产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人工挖孔扩底桩的计算方法 ,并提出桩身设计与构造要求 ,在地基稳定且承载力较高的情况下 ,采用人工挖孔扩底桩修建荷载较大、多层框架结构的变电站建筑 ,可与高层建筑一样取得质量好、工期短、沉降小、造价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人工挖孔扩底桩的计算方法,并提出桩身设计与构造要求,在地基稳定且承载力较高的情况下,采用人工挖孔扩底桩修建荷载较大、多层框架结构的变电站建筑,可与高层建筑一样取得质量好、工期短、沉降小、造价低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工程实践,介绍了振冲碎石桩的设计方法及检测结果,成功地实现了采用振冲碎石桩法处理回填土地基问题,为类似地质条件下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