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FE与井口加压结合的验窜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FE工具与井口加压结合的验窜方法根据MFE地层测试的工作原理,下井管柱采用单封隔器的结构,下部带电子压力计和机械压力计监测。无人工在井口环空观察液面变化,然后用高压泵车在环空加压。起出管柱后对环空的变化情况及压力计的压力卡片进行综合分析以确认窜通点。运用该方法在塔30-18井的八个验窜点中,找到了二个窜通点,为本井的下步封堵作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MFE测试管柱、MLT测试管柱、APR测试管柱结构进行研究,分析了三种测试管柱在开关井操作中的优缺点,针对不同的井况对测试管柱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3.
监测窜槽、漏、失封一体化测试管柱 ,是在原MFE地层测试管柱基础上 ,采用在MFE多流测试器上部下一内、外置压力计托筒 ,分别记录环空及测试管柱内测试期间压力变化 ,然后根据测试期间井口液面和井底压力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判断测试期间测试管柱是否漏失、封隔器的密封性及是否存在层间窜通现象。这期间不需要另外的设备 ,也不需要往环空灌水 ,只应用井场现有的设备及工具 ,一趟管柱即可实现测试、监测窜槽、漏、失封的目的 ,提高了地质资料录取质量 ,缩短了试油周期 ,降低了试油成本。  相似文献   

4.
高温高压深井测试找漏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套管存在漏点的高温高压深井,常规找漏的方法不能适用,而利用地层测试器带耐高温高压的电子压力计进行找漏,可以解决该类问题。介绍了测试管柱结构、管柱强度计算和找漏施工实例。实践证明工艺可行,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大斜度井MFE测试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斜度井测试的难点,利用MFE和P-T封隔器,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可对大斜度井进行测试。施工中对测试管柱进行改进,增加伸缩接头,加长自由行程,使“自由点”更加明显,易于掌握和判断,坐封操作时比直井多转数圈,从而达到顺利坐封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超浅层MFE套管测试靠管柱自身悬重不能达到所用的封隔器的座封吨位,从而无法满足地层测试的要求。用加重管柱重量的方式就能解决这一问题,扩大了MFE测试工具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测试-射孔联作管柱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逯启高 《油气井测试》2007,16(1):49-49,51
以跃1-22井测试-射孔联作为例,分析了测试-射孔联作过程中测试管柱漏失的各种情况,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案。在马海马107井进行MFE测试-射孔联作时应用调整后的管柱组合,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非自喷井试井配套技术在唐9×1井探边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应用科学试井配套技术在冀东油田唐9×1井低渗透率非自喷油藏进行探边测试所取得的成果,证实了试井设计软件、MFE测试工具和高精度电子压力计在探边试井中具有广阔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大斜度井、水平井中应用MFE测试器 ,是其测试工艺的突破。通过对轮古 1、轮古 2 2两口大斜度井及塔中 16 8水平井进行的 10次MFE测试施工总结 ,说明了它的测试原理、管柱结构及施工特点。应用结果表明 :在大斜度井及水平井中采用MFE工具测试 ,不仅操作简单 ,而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施工中封隔器胶皮较易损坏 ,建议增加一个剪销封隔器 ;在对水平井测试时 ,使用RTTS封隔器 ;同时推荐设计采用二开一关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江苏油田复杂小断块油气藏试油测试技术的实际情况,配套完善了油气层保护技MFE术,大斜度井测试技术,跨隔测试技术,射孔测试联作技术,测试-深油联作技术,电子压力计应用技术,可取式桥塞封闭堵技术,增产措施及助排技术,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江苏油田特色的适合复杂小断块油气藏试油测试工艺技术的科学试油系统。  相似文献   

11.
逯启高 《油气井测试》2007,16(1):49-49,51
以跃1-22井测试—射孔联作为例,分析了测试—射孔联作过程中测试管柱漏失的各种情况,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案.在马海马107井进行MFE测试—射孔联作时应用调整后的管柱组合,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高温高压超深井中途测试工艺的改进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根据胜利油田高温高压井测试的特点,分析了测试工作的重点、难点,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改进措施。用HST工具取代MFE测试工具、VR安全接头取代P-T封隔器,在测试管柱、测试压差、测试制度等方面进行优化创新。经现场实际应用,测试成功率和施工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李加明 《油气井测试》2010,19(4):33-35,38
通过对MFE、APR两种测试工具的结构、原理和工作特性的剖析,结合现场使用情况,对测试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封隔器失封、开关井不正常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运用力学原理分析了封隔器受力状态和测试操作力学。根据不同井况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为合理选用MFE、APR地层测试工具,组配合适的测试管柱结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自 1 996年以来 ,上海海洋石油局“KT -2”钻井平台在渤海海域测试施工了 8口钻井 ,本文介绍了测试过程中的主要经验教训 ,内容涉及①原钻机抽汲 ;②MFE工具 ;③压力计量程 ;④井下遇阻 ;⑤反循环阀 ;⑥油气外喷 ;⑦管柱设计 ;⑧冬季施工防冻 ;⑨开关井操作 ;⑩工具落井等 ,并逐一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MFE测试是通过管柱上提下放实现开关井,利用自由点法进行开关井是MFE操作的核心。由于设备或其它因素的影响,常常会给自由点的观察带来困难。在保证封隔器坐封良好的前提下,为进一步提高MFE开关井操作的可靠性,着重论述开关井操作中许多关键的技术细节,熟练利用和把握这些细节有利于对开关井成功与否形成准确有效的判断,提高操作的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MFE工具测试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南油田在 1984年至 1997年间利用 MFE工具进行了 759次地层测试 ,其中有 10 1次失败。经过统计分析 ,总结出了 7条失败原因 :1MFE故障 ;2管柱漏失 ;3仪表故障 ;4剪销封隔器失封 ;5卡瓦封隔器失封 ;6工具落井 ;7卡钻等 ,并逐一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解决P-T封隔器的坐封负荷、MFE测试器的延时、开关井时“自由点”的控制等问 题,克服了MFE测试器在浅层井测试中存在的局限性,并经实测应用成功,为浅层测试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针对超浅井地层测试中因环空压力小、管柱重量轻、封隔器坐封难、开关井操作难的问题 ,分析了各测试工具的性能特点 ,设计出一套解决测试工具性能、管柱结构和工作制度的超浅井地层测试工艺技术。认为计算好封隔器所需钻压及油管、钻铤数量 ,保证封隔器坐封严密 ,减少开关井次数是测试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应用MFE进行244.5mm大套管浅井测试,由于测试管柱重量轻,环空静液柱压力小,给卡瓦封隔器大胶筒压缩坐封严密和开关井操作造成很大的困难,往往会造成失败。吉林油田对此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并在大14井射孔井段907.6~914.0m成功地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20.
陈明 《石油仪器》2011,25(6):40-42
目前存储式电子压力计主要通过压力计托筒入井,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无法通讯、数据非点、采点不完全、数据漂移等问题。文章综述了电子压力计的应用现状,介绍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电子压力计的测试工艺流程;阐述了井筒因素、工具可靠性、测试工艺和方法、测试时间以及压力计采点编程设计对高温高压地层测试工艺的影响,同时结合南堡5-81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实例分析.为电子压力计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测试工艺积累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