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食管调搏技术是1973年由Montoyo创建的,1982年我国开始此项工作,我院是1987年开始的,此项技术是一种无创性心血管诊疗技术,其优点简便、安全、便于重复,无需昂贵设备,临床上非常实用。1 设 备心电生理诊疗仪要有P波同步功能、程序控制功能,脉宽5~10ms,脉冲输出电压0~50伏[1]。电极导管2~6极均可,极间距10~30mm,并有心电示波仪、心电图机、心脏除颤器各一台。2 操作方法2.1 病员应在检测前3天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当日空腹,向病员解释检查过程以消除精神紧张。2.2 检…  相似文献   

2.
经食管心房调搏和心房内调搏相比较呈显著相关。测定窦房结功能结合固有心率测定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发现隐性房室阻滞。用于测定房室结的不应期,从而揭示房室结内的双经路传导和使隐性或不典型的予激典型化,还可发现多旁道予激。治疗方面,可作为急救时的临时起搏,终止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筛选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对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4.
5.
王玲 《当代医学》2009,15(27):41-42
食道心脏调搏,是一种无创伤的临床电生理诊断和治疗技术,它包括食道心房调搏和食道心室调搏。应用食道调搏仪检查,记录体表心电图,测量人体心脏各个部位的电生理参数,诱发某种不易观察到的心律失常,为一些疾病诊断提供确切的依据。经食道心房起搏测定SAOT以及SNBT为非创伤性检查,便于推广,但仍应结合临床其他资料全面分析,这样才能对窦房结功能及SSS的诊断作出更全面的判定。  相似文献   

6.
1984年以来,我们应用食道心房调搏测定窦房结与房室结传导功能44例,心脏负荷试验40例,旁道电生理检查与房室传导不应期测定13例,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13例,现将初步工作小结如下。仪器与方法应用 FD-1型多功能心脏程序刺激仪,将心内膜起搏电极从患者前鼻孔插入食道,观察食道心电图。选择 P 波振幅最高部位固定并与调搏器相连。起搏电压25—35V 脉宽6—10ms,以,Ⅱ导心电图观察,确定为有效起搏后开始检查。窦房结功能的测定一、受检对象:44例中男30例、女14例,年龄21—78岁,其中非病窦组32侧,病窦组12例。按常规方法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窦房传导时间(SACT)、固有心率  相似文献   

7.
经食管心房调搏纠治心房扑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食管心房调搏作为纠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一种有效方法已为大家所公认,但对转复心房扑动(房扑)的疗效报道较少。我院自1990年5月—2000年3月应用经食管心房调搏纠治房扑3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38例,男16例,女22例。年龄18~72岁,平均46岁。Ⅰ型房扑34例,Ⅱ型房扑4例。先天性心脏病13例,冠心病7例,肺心病5例,风心病5例,心肌病4例,4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房扑病史为10h~4年,发作时心室率为150~170/min,均经体表心电图证实,先后应用洋地黄制剂和心律平等药物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评价食管心房调搏术转复心房扑动(简称房扑)的临床疗效.方法经食管心房调搏,采用以S1S1基础程序刺激超速抑制法或短阵快速刺激法(Burst法)转复房扑.结果70例房扑患者显效43例,有效13例,无效14例,显效率61.4%,总有效率80.0%,Ⅰ型房扑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Ⅱ型房扑(P〈0.01),但性别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临床症状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转复房扑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尤其Ⅰ型房扑,不失为房扑转复有效方法之一,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在临床电生理检查中已渐普及。其方法简便易行,在预激综合症(WPW)的初步电生理检查中的价值已被公认,我们应用TEAP在临床检测WPW,就其典型病例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4例,均无心脏增大,心功能不全依据,检查前三天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按常规从鼻腔插入4极电极导管并定位,采用心房早搏刺激程控扫描或连续起搏法,起搏输出电压为2倍舒张期阈值,脉宽10ms。记录V1或V1、V3、V5同步记录。  相似文献   

10.
11.
食管心房调搏对不明原因晕厥患者的临床应用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李乔华,王钟林关键词晕厥;食管心房调搏;电生理学晕厥是由于一过性脑缺血所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可由心血管病引起,亦可发生于其他系统疾患。本文自1990年3月~1994年3月对60例不明原因的晕厥...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15例(22例次)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一组病例,应用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法治疗的结果。15例患者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10例(17例次)治疗均获成功,2例为心房扑动,1例复律成功,1例转为心房纤颤但心室率下降,治疗有效,3例心房纤颤治疗均未奏效。作者认为超速抑制治疗的最好适应证为PSVT,因PSVT属  相似文献   

13.
食道心房调搏自1973年由Montoyo应用于临床以来,经临床工作者不断努力和探索,得到广泛普及,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使之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无创性电生理检查和治疗方法。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阵发性室上速电生理检查方面所获参数,与创伤性电生理检查的结果相近,相关性显著。在抗心律失常和抗心绞痛药物评价和做为冠心病诊断的辅助检查方法等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重点介绍食道心房调搏在心律失常和冠心病中应用的某些进展。一、隐匿性预激综合征的诊断和旁路不应期的测定:部分预激综合征的病人,旁路只能逆向传导.常规心电图和调搏电图上均无心室预激的表现,旁路的存在可根据如下情况诊断:1.阵发性室上速  相似文献   

14.
15.
经食管心房调搏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一种起效迅速,无副作用的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方法。方法 经食管行心房起搏法。结果 36例中有效33例,无效3例。结论 经食管行心房调搏应用于急诊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方法简便,起效迅速,安全,无用抗心率失常药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为一无创心脏电生理检查,其结果能部分代替有创心内电生理检查。我院于1995年~1998年对43例患者行食管调搏检查并对其结果及方法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主诉心悸、胸闷、晕厥或疑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42例,男29例,女13例,平均年龄(43114)岁。1.2方法仪器为苏州产Th--Z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术前停用相关药物4-5个半衰期。患者取平卧位,自鼻腔插入四极食管调搏导管,当心电图出现P波双向且振幅最大为定位点,测起搏阈值,以高于阈值ZV起搏,分别行R一马、SI一马;S;一民法刺激,记…  相似文献   

17.
近年,病窦综合征(SSS)在临床上日见增多,窦房结(SAN)功能检查方法尤其电生理检查的研究已引人关注。鉴于目前对于电生理检查的方法,正常值范围及对SAN疾患的诊断价值尚有不同意见,以及在同一组病人全面估计各项电生理检查指标的研究尚不多。本文采用经食管心房调搏和药物联合阻滞方法对155例SAN功能正常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报告 例1 患者,女,21岁,既往无癔病史.因怀疑室上心动过速而行食道调搏检查.患者精神极度紧张,经鼻腔送入食管电极导管时出现四肢抽搐及震颤不能自控.发作时意识清楚,经安慰后症状改善,坚持检查完毕.  相似文献   

19.
心房调搏术,过去都应用经静脉途径。但由于该途径是创伤性的,所以开展受到限制。经食道心房调搏开始于七十年代初期,1982年国内开始有报道。此法简便安全,无论在病房、门诊抑或基层医疗单位均可开展。介绍如下: 基本操作方法一、调搏器与调搏电极:调搏器有固定频率型和按需型两种。调搏电极可用单极或双极。由于双极刺激主要局限于电极附近的范围,不像单极容易引起胸部骨骼肌被刺激而收缩。因此一般多应用双极调搏导管。有一种带气囊的双极调搏导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