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筛选出的磷酸氢二铵作为活化剂,采用水蒸气活化法制备了高产率高比表面积的优质褐煤基活性炭,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热重分析的方法探讨了磷酸氢二铵活化剂在褐煤活化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得到了制备褐煤基活性炭的优化条件为:活化剂与干燥无灰基褐煤的浸渍质量比4∶1,活化温度750℃,水蒸汽流量9mL/g.在该工艺下制得的活性炭比表面积为965m2/g,产率为63.1%,碘吸附值为826mg/g.活化过程主要发生在450~800℃,释放大量气体,增大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2.
椰壳制备活性炭负载氧化铜处理酸性大红GR染料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海南废弃椰壳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H3PO4为活化剂)制备椰壳粉末活性炭负载氧化铜催化剂处理酸性大红GR染料废水。研究了椰壳粉末活性炭的制备及负载金属氧化铜的工艺条件,用单因素实验法分别考察了磷酸浓度、液固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以及硝酸铜用量对废水中COD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椰壳粉末活性炭负载氧化铜催化剂的最优条件为:磷酸浓度65%,液固比3:1,活化温度600℃,活化时间2.5h,硝酸铜溶液(0.5mol·L-1)用量15mL,焙烧温度300℃,焙烧时间2.5h。用此条件下制备的样品处理废水可使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48%和99.98%,其相应的出水指标分别为16mg·L-1和5倍数,均达到我国纺织染整工业污染排放标准GB4287--92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木质素基活性炭的吸附机理,选用环境友好型木质素作为碳基原材料,通过溶液混合和浸渍沉淀相转化成膜技术制得硫酸盐木质素/醋酸纤维素复合膜(KL/CA-M),经高温炭化和磷酸活化处理得到吸附性能优异的木质素基活性炭,并对其结构、热性能和吸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炭的结构稳定,吸附性能优异;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木质素质量分数为50%的复合膜为初始基膜,最佳炭化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60 min,磷料质量比为1,该条件下所得木质素基活性炭比表面积达1 375.649 m2/g,微孔体积为0.714 m3/g,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达到157.24 mg/g,远高于商品活性炭;木质素基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属于放热过程,吸附行为兼具有单层和多层吸附的特点;吸附过程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且受多个扩散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4.
氯化锌活化法制备棉花秸秆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棉花秸秆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制备活性炭,通过检测活性炭样品的比表面积、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探讨了浸渍比(氯化锌与原料的质量比)、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等操作条件对活性炭样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范围内,氯化锌活化法制备棉花秸秆活性炭适宜的操作条件如下:浸渍比为1.5:1,活化温度为550℃左右,活化时间为90 min,在较优条件下制得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可达1 403 m2/g,碘吸附值可达1 188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可达238 mg/g。  相似文献   

5.
以活性炭为载体,Fe、Cu为催化剂,催化氧化浸金废水中的SCN~-,考察了活性炭的性能、催化剂种类、浸渍浓度、pH、温度等因素对氧化效果的影响;通过XRD考查了催化剂负载在活性炭上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椰壳炭浸渍在0.25mol/L硝酸铜24h,浸渍催化剂在105℃下焙烧24h;干燥后的催化剂在pH 6~7、20~30℃催化氧化500mL 40mg/L的硫氰酸钾2h,催化氧化活性最好,对SCN~-的去除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6.
用磷酸活化法制备甘蔗渣活性炭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蔗渣为原料,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制备得到活性炭,测定了相应的活性炭对亚甲基蓝脱色的吸附值,并研究了亚甲基蓝吸附值与活化剂浓度、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浸渍剂浓度是用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磷酸浓度为40 wt%,活化时间为12 h,活化温度为500℃时,甘蔗渣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最高,亚甲基蓝的吸附量达到294.866 mg/g.  相似文献   

7.
基于微波的加热特性和活性炭的吸波性,探索出可行、有效的活性炭再生方法,能增加失效活性炭的重复使用率,节约废水处置经济成本。文章采用微波联合水蒸气法进行再生实验,以亚甲基蓝吸附值作为指标评估再生效果,设立单因素实验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研究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以及蒸气流量对生物炭再生的影响规律,并对原炭、废炭和再生后活性炭开展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对再生效果影响最大,且微波功率和蒸气流量越大,再生效果越好,但微波时间不宜过长,在微波功率为800 W、微波时间为15 min和蒸气流量为5 mL/min条件下,再生活性炭的再生率约为75%;微波加热可使吸附质热解,并且水蒸气可清理炭孔,使活性炭恢复到原有的吸附活性,再生活性炭的效果较好,且成本低,可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离和浓缩煤矿瓦斯中的CH_4,以太西无烟煤为原料、水蒸气为活化介质,研究了在添加剂作用下工艺条件对活性炭孔隙结构及吸附CH_4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影响CH_4吸附量的关键因素是0.6~0.8nm孔的孔容大小,无论工艺条件如何变化,只要能提高该范围的孔容积,活性炭的CH_4吸附量也随之增大.添加NH_4Cl和KNO3时,活化程度(烧失率)、炭化终温、炭化升温速率、活化温度等工艺条件对活性炭的微孔率影响不大,微孔率均在91%左右,但对微孔分布有明显影响,NH_4Cl和KNO3的添加有利于小微孔的生成,特别是有利于孔径0.6~0.8nm孔隙的形成,能有效提高活性炭CH_4吸附量的增大.活性炭的烧失率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0.6~0.8nm孔隙的形成,适宜的烧失率为30%~40%;较高的炭化升温速率不利于0.6~0.8nm之间孔容积的提高,适宜的炭化升温速率为3~5℃/min;过低或过高的炭化终温不利于0.6~0.8nm之间孔容积的提高,适宜的炭化终温为650℃;总体来说,活化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适宜的活化温度为880℃.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CH_4吸附量达到24.31mL/g.  相似文献   

9.
醋酸和乙炔合成醋酸乙烯的工业催化剂是醋酸锌/活性炭。其载体活性炭可以用椰子壳生产的椰壳活性炭,也可以用杏核皮生产的杏核活性炭。目前用杏核炭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比用椰壳炭制备的催化剂醋酸乙烯空时收率低约15—20%。为了找出两者的差别,对各种活性炭及不同后处理的样品进行了剖析。用热分析方法发现它们在空气中开始热分解的温度不同,它们对乙炔的吸附能力不同,氧化反应的表视活化能有差异。配合热分析还对它们的灰分进行了发射光谱及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发现了它们的差别。另外还对杏核炭的原料——杏核皮,在空气中及氮气中进行了热分析。  相似文献   

10.
微波加热制备烟杆基高比面积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农林废弃物--烟杆的炭化料为原料,采用微波加热氢氧化钾活化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研究了微波加热时间和碱炭比对活性炭的得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优化工艺条件,即当微波功率为700 W,加热时间为30min,碱炭比为4:1,所制备的活性炭碘吸附值为2 239.1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652.5 mg/g,得率为25.48%,产品的吸附性能超过了双电层电容器专用活性炭(LY/T 1617-2004)标准的要求,同常规加热相比,加热时间缩短了87.5%.同时测定了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活性炭的氮气吸附等温线,通过BET法计算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并通过非定域化密度函数理论表征了活性炭的孔结构.该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微、中孔发达,比表面积可达3 406 m2/g,总孔体积为2.157mL/g.  相似文献   

11.
以水稻秸秆为前驱物质,在700 ℃高温条件下酸处理制备含灰分和去除灰分的2种水稻秸秆生物质碳吸附剂; 对这2种生物质碳的内部结构与表面形态进行粒度与扫描电镜显微观察与分析,并与椰壳生物质碳进行对比; 然后,以菲为目标污染物,采用批处理试验方法,系统考察上述3种生物质碳对菲的吸附性能及其结构特征的异同。结果表明:酸处理制成的去除灰分水稻秸秆生物质碳有效提高了比表面积、孔容与碳含量; 水稻秸秆生物质碳对菲的吸附能力很强,并且吸附率很快,在1 min内吸附率就可达到70%; 上述3种生物质碳对菲的吸附能很好地遵循伪二级动力学方程,而且伪二级吸附速率常数随菲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说明其主要受颗粒内部扩散控制。由此可见,酸处理水稻秸秆生物质碳是一种理想的污染土壤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2.
以椰子油为活化剂前驱体,采用竞争原位制备活性碳酸钙,即在制备活性碳酸钙中碳化和活化同时进行.研究了碳化温度、活化剂前驱体添加量对活化度的影响,采用沉降体积(以乙醇为溶剂)表征样品.结果显示,椰子油加入量为碳酸钙理论产量(干基)的1.5%时,碳酸钙产品的活化度达到99%,沉降体积为9.5mL/g.FTIR、DTG、TEM分析表明:竞争原位过程为ca2+、活化剂、CO3^2-相互作用形成脂肪酸钙包覆的具有空间网络隔室结构的碳酸钙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贝壳砂中贝壳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仑海砂含有较高数量贝壳,通常称之为贝壳砂,近年来宁波地区大量应用.贝壳砂中贝壳对混凝土性能影响情况,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用不同贝壳含量的贝壳砂配制的混凝土性能试验分析,提出贝壳砂中的贝壳含量对混凝土性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营口市奥体中心体育馆屋盖结构优化选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得到营口市奥体中心比赛用馆屋盖结构的合理形式,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及自主开发的辅助接口程序,对双层网壳及弦支网壳的两种结构形式进行了细致的受力分析,通过结构位移、支座反力、杆件内力及用钢量等参数的对比,确定了屋盖结构采用下层索在同一斜平面内的弦支网壳形式;同时对此结构形式进行更全面更具体的优化设计,从结构的总体变形、内力响应、用钢量等方面验证了此结构形式的合理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椰壳纤维为增强体,以ES纤维作为基体材料,制备椰壳纤维/ES复合材料,并采用直接浸润吸水法对复合材料的吸水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浸泡时间越长,板材吸水越多,但在吸水过程中板材的吸水速率呈现递减趋势;复合材料成型温度对其吸水性能有着高度显著的影响,成型温度越低,吸水率越高;提高成型温度可减少复合材料中的空隙,降低吸水率,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16.
由壳体结构的几何方程、物理方程和平衡方程,根据薄壳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用拟壳法推导出扁球面网壳的非线性动力学变分方程和变形协调方程,在周边固定夹紧和底面内可移夹紧的边界条件下,用Galerkin方法得到一个含二次、三次项的非线性微分方程。  相似文献   

17.
海南“椰岛风情宴”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筵席菜单是制作筵席的计划书,是促进餐饮产品销售的工具。本文根据筵席的设计的原则及海南地方风情,设计了"椰岛风情宴"菜单并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从小型薄壁精密塑件具有高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特点出发,主要从成型零件设计、机构设计、抽芯机构等几个方面对小型薄壁精密壳形塑件注射模具的主要结构进行了探讨.主要提出了这类模具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指出为了满足精密注塑件的高质量要求,可以采用一些比较特殊的模具结构形武.  相似文献   

19.
采用Flugge壳体理论,在综合考虑加筋壳体振动特性的各个影响因素基础上,分析了环加筋壳体振动时环筋间壳体的运动特性。结果表明,环加筋壳体振动时,环筋间壳体运动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20.
荷载非对称分布对组合肋壳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组合肋壳与其他组合壳体结构形式进行了对比,阐述了组合肋壳这种新型结构的优势.利用非线性有限单元法研究了荷载非对称分布对组合肋壳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在U.L.描述下的组合单元刚度矩阵,并利用弧长法跟踪结构的荷载-位移曲线.通过在全跨、1/2跨对称、1/2跨不对称、1/4跨四种不同荷载分布作用下,组合肋壳稳定性的全过程跟踪,得到了组合肋壳的失稳形式和最大变形点全过程荷载-位移曲线,发现不同荷载作用下极限荷载不同,1/4跨均布荷载是结构的最不利受力情况,同时计算结果显示组合肋壳结构有较高的后屈曲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